导读:本文包含了主要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重离子辐射,生理特性
主要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姚启伦,何莲,李文博,陈发波,方平[1](2019)在《重离子辐射诱变对玉米自交系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重离子辐射诱变对玉米自交系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LT2015"为材料,通过重离子辐射诱变创建突变体库,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出11个突变自交系,室内检测突变自交系和"LT2015"的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突变自交系的叶绿素含量均有程度不同的增加,除"Tu-3"外,其余突变自交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LT2015";而突变自交系的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与对照"LT2015"比,突变自交系的丙二醛含量则呈现高低不同的变化。这一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重离子辐射诱变下玉米自交系的光合强度和营养代谢增强,而抗逆能力下降。本研究为重离子辐射诱变创新玉米种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21期)
王向阳,顾双[2](2019)在《不同衰老程度青菜电导率和4种主要离子溶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衰老程度青菜细胞内外主要离子的分布及水中溶出特性,从而了解青菜细胞膜对离子阻隔,及细胞壁对离子吸附的特性。方法:测定常温贮藏0,3,7 d的青菜外叶在流动水中电导率和钾(K+)、钙(Ca2+)、钠(Na+)和氯(Cl-)离子浓度变化。结果 :发现水浸泡2~19 min时,贮藏3 d青菜的电导率高于7 d和0 d青菜。此后,贮藏7 d青菜的电导率显着高于3 d青菜,后者显着高于0 d青菜。青菜K+、Cl-溶出量显着高于Na+和Ca2+,其对电导率变化贡献较大。青菜中Ca2+和Na+在开始20 s迅速溶出,且衰老7 d的青菜快速溶出持续到40 s,说明细胞外K+和Ca2+浓度比细胞内显着增高。贮藏3 d青菜的Ca2+含量显着低于0 d和7 d青菜,这可能与细胞壁吸附能力变化有关。结论:测定青菜相对电导率需要流动水浸泡30~60 min。青菜细胞外Ca2+和Na+浓度显着高于细胞内,细胞内外K+和Cl-浓度差异很小。测定Cl-和K+浓度能判断细胞膜完好程度,测定Ca2+浓度能反映细胞壁成分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荣飞,王志强[3](2019)在《张家冲小流域主要离子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家冲是叁峡库区的典型闭合小流域,其主要离子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水质演化研究对叁峡库区水质保护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在该区域内布点取样及水质检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可知水样按照相似度可分为两类;依据苏林分类,区域内主要水质类型为MgCl_2型水和Na_2SO_4型水;按Na~+/(Na~++Ca~(2+))比值系数判断区域内主要离子成因为岩石风化类型;碳酸盐岩对离子贡献最大,其次是硅酸盐岩,蒸发岩最低。分析比较丰水期和平水期主要离子组分,发现污径比和水土流失引发的面源污染是造成水质不同水期差异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丰水期,由区域水土流失引发的面源污染成为影响水质的主导因素。(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毛翔,徐立,韩清,何振宇[4](2019)在《武汉市大气PM_(2.5)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时空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武汉市大气PM_(2.5)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时空污染特征。方法 2016年1—12月连续对武汉市5个监测点进行PM_(2.5)采样,用离子色谱法分析其主要水溶性离子成分,并对季节性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PM_(2.5)质量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Cl~-季节性趋势不明显,其他离子质量浓度和占比的季节性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上,5个监测点均为SO_4~(2-)质量浓度最高,NO~-_3和NH~+_4次之,Cl~-最低,但武昌区和青山区的总离子质量浓度较大,江岸区质量浓度最低;离子的占比存在一致性,即SO■占比远大于其他离子,Cl~-最低,NO~-_3和NH~+_4相当。全年PM_(2.5)的酸碱度R值为0.83,呈酸性;NOR趋势为冬>秋>春>夏,SOR趋势为夏天最高,冬天最低。NO~-_3/SO_4~(2-)季节性变化明显,年均值<1,说明大气中硫和氮主要来源于固定源。结论武汉市大气PM_(2.5)主要水溶性离子(SO■,NO~-_3,NH~+_4)季节性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也有差异。(本文来源于《环境卫生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洪新华[5](2019)在《影响凝结水精处理混床出水氯离子的主要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影响凝结水精处理混床出水氯离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树脂再生度与混床出水氯离子的关系;树脂再生用酸碱质量与树脂再生度的关系,分析认为:对超临界机组来说,控制混床出水氯离子,应从控制再生用酸碱质量、失效树脂卸出程度、阴阳树脂分离等方面入手,提高树脂再生度、防止交叉污染。(本文来源于《清洗世界》期刊2019年05期)
[6](2019)在《心肌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浓度差(138)》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肌细胞静止时,其细胞内外主要电介质的浓度差值大(左图),即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相比,Na~+浓度高出10倍,Ca~(2+)浓度高出100万倍,K~+浓度低到-30倍,(即心肌细胞内K~+浓度高出30倍)。众所周知,心肌细胞膜由类脂质双层膜组成,其将心肌细胞分成细胞内、细胞外两部分,允许细胞内外上(本文来源于《临床心电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胡锋,王兴磊,刘云庆,加娜尔[7](2018)在《伊宁市采暖期PM_(2.5)载带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1月—2017年2月采暖期在伊犁州环保局设置采样点采集环境空气中的PM_(2.5),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water soluble inorganic,WSIN)含量,分析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组成等。结果表明,伊宁市采暖期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54. 9μg/m3,PM_(2.5)中总水溶性离子占PM_(2.5)的比例为11.7%,含量较高的3种水溶性离子依次为SO2-4、NO-3和Cl-,阴阳离子当量回归分析表明,采暖期PM_(2.5)偏碱性;[NO-3]/[SO2-4]平均值为0. 25±0. 08,说明伊宁市的采暖期大气污染是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并与机动车尾气等共存的复合型污染。(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周巾枚,蒋忠诚,徐光黎,覃小群,黄奇波[8](2019)在《崇左响水地区岩溶地下水主要离子特征及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崇左响水地区为研究区域,于2016年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在研究区内采集210个地下水样品并测定,分析岩溶地下水的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和季节变化,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研究地下水主要离子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为弱碱性淡水,优势离子均为Ca~(2+)、HCO_3~-为主,分别占全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75%、70%以上,K~+、Na~+、Cl~-和NO_3~-平均质量浓度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Ca~(2+)、Mg~(2+)、HCO_3~-、SO_4~(2-)、p H值、TDS、TZ+和TZ-未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受碳酸盐岩地层的控制,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型为主,丰水期和平水期少部分水点为HCO_3·Cl-Ca和HCO_3·SO_4-Ca型水,平水期出现Cl·NO_3-Ca型水,枯水期可见HCO_3~-Ca·Mg型水,反映出少部分水点受地层中白云岩和铁质泥岩溶解、人类源NO_3~-和Cl~-的影响.地下水中Ca~(2+)、HCO_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灰岩的溶解,Na~+、Cl~-、K~+、NO_3~-来源于大气输入与人为活动的贡献,Mg~(2+)、SO_4~(2-)来源于地层中白云岩、铁质泥岩溶解.地下水化学成分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的控制,碳酸盐岩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主要受碳酸盐岩溶解因子控制,村庄和人口密集区的地下水主要受大气输入与人为活动因子控制.(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陶,蒲俊兵,李建鸿,吴飞红,袁道先[9](2018)在《漓江干流水体主要离子化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保护漓江流域水环境及揭示区域碳酸盐岩风化过程提供基础数据及科学支撑。【方法】通过收集一个水文年漓江干流典型断面的水样,并进行水化学分析来研究水体中离子化学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漓江两个断面水化学类型都为Ca-HCO_3型,河水主要离子组分受到水岩作用的控制。两个断面对比来看,上游大面圩(DM)断面受到部分降雨输入的影响,而下游普益(PY)断面受到更加强烈的碳酸盐岩风化作用的影响。漓江两个断面HCO_3~-、Ca~(2+)离子浓度表现出雨季小于旱季的现象,主要受到雨季降雨和流量增大的影响,而SO_4~(2-)、NO_3~-、Cl~-离子浓度出现雨季大于旱季的现象,则主要受到农业活动、城市排污的影响。此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漓江碳酸盐岩风化受到外源酸的影响,进而影响岩溶风化碳汇效应的评估。【结论】漓江典型断面水体优势离子(HCO_3~-、Ca~(2+))变化特征主要受到地质条件的控制,岩溶作用强度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差异性;SO_4~(2-)、NO_3~-、Cl~-离子则受到不同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出显着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于凉云[10](2018)在《PM_(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直径≤2.5μm)污染日益严重,许多城市接连出现了严重的PM2.5污染事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PM2.5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二次水溶性离子(SO42-NO3-和NH4+,简称SNA,不是来源于直接排放,而是大气中光化学反应的产物)对颗粒物的化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其浓度大小反应了大气中光化学反应的程度。SNA具有很强的吸湿性,能影响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光学特性,可形成云凝结核而影响云的数量、寿命等,并引起间接辐射强迫作用,从而间接影响大气能见度和全球气候;S042-和NO3-具有较高的消光系数,能大大降低大气能见度;SNA能影响PM2.5的酸度,颗粒物酸性增强,其毒性物质可被激活,同时颗粒物的吸湿性也会增强,从而会增大颗粒物的毒性、以及对环境、生态和气候等的影响。水溶性重金属离子虽然在PM2.5中的含量很低,但其相对于其它存在形态具有更高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更容易被生物利用,是能通过氧化化学对心肺系统产生危害的关键成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重金属离子在二次硫酸盐的生成、非均相生成和消除气相过氧化氢、以及多相云化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因此,研究PM2.5中SNA和水溶性重金属离子的浓度水平及形成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环境领域关注的热点,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及特征,而且能为PM2.5的来源解析、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的评估和制定大气污染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PM2.5中SNA的现有检测方法主要有离子色谱达、红外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溶胶质谱法等;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技术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但是这些技术普遍存在仪器大型化、对实验操作技术要求高、设备昂贵、样品预处理步骤繁琐、耗时长、不可携带性、不适合在线检测以及需要多种仪器联用完成定量检测等缺点。所以非常有必要开发新的检测技术来弥补上述方法存在的不足和满足人们逐渐增强的环境保护意识。电化学传感器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它具备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检测限低、成本低廉、可携带性、低功耗、可微型化和自动化等优点,特别是在实时监测复杂体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结合当前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并利用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四氧化叁铁纳米微球等纳米材料以及微电极加工技术,首次开发能高效、灵敏、准确、便携、低成本检测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多种现代分析手段对电极修饰材料和传感器的形貌、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底液浓度、pH值等实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评价了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等分析性能;并最终利用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分析了 pM.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浓度水平。本文具体开展的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基于在多聚赖氨酸/石墨烯/玻碳电极上生成杂多蓝及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的增敏作用高灵敏电化学检测PM2.5中的硫酸根离子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的增敏作用下,基于多聚赖氨酸(PLL)-功能化石墨烯(GR)修饰玻碳电极(GR-PLL/GCE),构建了简单而灵敏的伏安型SO42-电化学传感器。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是GR-PLL/GCE在含有SO42-的Mo(Ⅵ)-HCl-丙酮溶液中电解生成杂多蓝,杂多蓝的氧化电流与SO42-的浓度成正比。利用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等方法对修饰材料和传感器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对电极修饰材料和CTAB的用量、底液浓度、电解电位和电解时间等实验参数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利用方波伏安法检测S04--的线性范围为0.8-1000 μM,检测限为0.26 μM,并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运用该新型传感器检测了 PM2.5样品中的S04--,其结果与离子色谱法的检测结果一致。2.基于金纳米粒子/多聚赖氨酸/石墨烯复合膜的酶抑制生物传感器灵敏检测PM2.5;中的硫酸根离子利用戊二醛和牛血清白蛋白基质将芳基硫酸酯酶(AS)交联固载于金纳米粒子(AuNPs)/多聚赖氨酸(PLL)/石墨烯(GR)/玻碳电极(GCE)上,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酶抑制型SO4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AS能催化水解底物4-硝基儿茶酚硫酸盐(NCS),生成4-硝基儿茶酚(NC)和SO42-。NC具有电化学活性,可以被电化学氧化,获得氧化电流。但是SO42-对水解反应有竞争抑制作用,因此它的存在将减少NC的生成,从而导致响应电流减小。基于加入抑制剂(SO42-)的浓度的对数与电流的减少之间的线性关系,实现SO42-的定量检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等方法表征了修饰材料和传感器的结构、形貌及性能。对PLL/GR的用量、AuNPs的电沉积时间、酶AS的浓度、缓冲液浓度、pH、底物浓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SO42-,线性范围为1.0 × 10-7-1.0 × 10-5 M,检出限为4.0×10-8 M。并将该生物传感器成功应用于PM2.5样品中SO42-的检测。3.基于自制铜修饰碳纤维微盘电极电化学检测PM2.5中的硝酸根离子自制碳纤维微盘电极,利用电沉积法在电极表面原位修饰铜层,构建了伏安型NO3-微电极电化学传感器。碳纤维和铜丝通过导电银胶连接,再置于聚丙烯微量吸管中,再封装、固定、打磨,制得碳纤维微盘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电化学表征。将微电极置于含有铜离子的酸性溶液中,通过电沉积在电极表面原位修饰新鲜铜层,然后利用方波伏安法对NO3-进行测定。电极修饰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优化了沉积电位、沉积时间、pH值、铜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NO3-在0.003-2.0 mM范围内,其浓度与峰电流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 μM。该传感器不仅简单、易制备、快速、便携,而且低成本、可抛型。利用该电化学法和离子色谱法检测PM2.5中的NO3-,两者的测定结果相一致。4.基于谷氨酸脱氢酶/四氧化叁铁/石墨烯/壳聚糖纳米生物复合材料的伏安型生物传感器检测PM2.5中的铵根离子利用四氧化叁铁纳米微球(Fe304 NSs)、石墨烯(GR)和壳聚糖(CS)纳米复合材料固载谷氨酸脱氢酶(GLDH),构建GLDH/Fe3O4/GR/CS/GCE,开发了用于测定NH4+的伏安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分析体系中,GLDH催化可逆反应,即α-酮戊二酸酯的还原氨化和L-谷氨酸的氧化脱氨。酶促反应中产生的电子通过[Fe(CN)6]3-/4-离子对被转移到电极表面,并在此过程中电化学信号得到增强。该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即基于增加的电流与NH4+的浓度成正比。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NH4+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 pH、酶量等实验条件。在最佳条件下,获得测定NH4+的线性范围为0.4-2.0 μM,检出限为0.08 μM。该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简单、检测限低、选择性和再现性良好,并成功检测了 PM2.5中的NH4+组分。5.基于木质素磺酸盐功能化叁维多孔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测定PM2.5中的镉离子利用多孔石墨烯(PGR)、木质素磺酸钙(CLS)和Nafion的优良特性,开发了一个通过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灵敏测定Cd2+的电化学传感平台。Nafion/CLS/PGR复合材料集合了 PGR的高比表面积和强的吸附能力、CLS和Nafion强阳离子交换能力,可以有效提高电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和优化了基于Nafion/CLS/PGR的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和实验参数(包括缓冲溶液的pH值、Nafion浓度、沉积电位和沉积时间)。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获得测定Cd2+的线性范围为0.05-5.00 μM,检出限为0.003 μM。该传感器制备简单、检测限低,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再现性,并成功应用于PM2.5中Cd2+的检测分析。(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9-01)
主要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不同衰老程度青菜细胞内外主要离子的分布及水中溶出特性,从而了解青菜细胞膜对离子阻隔,及细胞壁对离子吸附的特性。方法:测定常温贮藏0,3,7 d的青菜外叶在流动水中电导率和钾(K+)、钙(Ca2+)、钠(Na+)和氯(Cl-)离子浓度变化。结果 :发现水浸泡2~19 min时,贮藏3 d青菜的电导率高于7 d和0 d青菜。此后,贮藏7 d青菜的电导率显着高于3 d青菜,后者显着高于0 d青菜。青菜K+、Cl-溶出量显着高于Na+和Ca2+,其对电导率变化贡献较大。青菜中Ca2+和Na+在开始20 s迅速溶出,且衰老7 d的青菜快速溶出持续到40 s,说明细胞外K+和Ca2+浓度比细胞内显着增高。贮藏3 d青菜的Ca2+含量显着低于0 d和7 d青菜,这可能与细胞壁吸附能力变化有关。结论:测定青菜相对电导率需要流动水浸泡30~60 min。青菜细胞外Ca2+和Na+浓度显着高于细胞内,细胞内外K+和Cl-浓度差异很小。测定Cl-和K+浓度能判断细胞膜完好程度,测定Ca2+浓度能反映细胞壁成分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要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姚启伦,何莲,李文博,陈发波,方平.重离子辐射诱变对玉米自交系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J].分子植物育种.2019
[2].王向阳,顾双.不同衰老程度青菜电导率和4种主要离子溶出特性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9
[3].李荣飞,王志强.张家冲小流域主要离子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水利科技.2019
[4].毛翔,徐立,韩清,何振宇.武汉市大气PM_(2.5)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时空污染特征[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9
[5].洪新华.影响凝结水精处理混床出水氯离子的主要因素[J].清洗世界.2019
[6]..心肌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浓度差(138)[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9
[7].胡锋,王兴磊,刘云庆,加娜尔.伊宁市采暖期PM_(2.5)载带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周巾枚,蒋忠诚,徐光黎,覃小群,黄奇波.崇左响水地区岩溶地下水主要离子特征及控制因素[J].环境科学.2019
[9].张陶,蒲俊兵,李建鸿,吴飞红,袁道先.漓江干流水体主要离子化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广西科学.2018
[10].于凉云.PM_(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扬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