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向区域韧性剪切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铧厂沟,区域韧性剪切带,多期(次)活动,金矿
向区域韧性剪切带论文文献综述
魏刚锋,陈新跃,辛红刚[1](2004)在《铧厂沟金矿床区域韧性剪切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对铧厂沟金矿床区域韧性剪切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分析 ,区内发育一条较大区域韧性剪切带 ,无论沿走向还是顺倾向均呈舒缓波状 ,强变形带和弱变形域呈镶嵌形式。区域韧性剪切带经历了右行—左行—右行多期 (次 )活动 ,剪切方位也多次变化 ;早期形成温度约 5 0 0℃ ,以右行剪切为主 ,古应力值大于 0 .0 75GPa。控矿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域韧性剪切带演化的产物 ,最终形成脆性断裂。区域韧性剪切作用控制矿床、矿带的分布 ,并使部分金从矿源层分溢出来 ,产生第一阶段金的富集。次级韧脆性剪切带 (控矿剪切带 )控制富矿体的分布。因此 ,铧厂沟金矿床可称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另外 ,中 -下泥盆统叁河口群第一岩段第一岩层 (D1 -2 SH1a)部分原岩有明显海底热水同沉积特征 ;在矿床之西万家山—张家山应注意寻找硅化石英粗糜棱岩型金矿石。(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04年02期)
杨兴科,姬金生,陈强,陶洪祥[2](1999)在《东天山区域韧性剪切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天山区域韧性剪切带是近年来中国西部发现的大型剪切带之一,称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西长逾600km,宽5~20km,位于两大板块碰撞接合地带。变形组构较发育,分四期变形,序列演化明显,应变测量属平面单剪,剪切位移量达75km以上。存在逆冲剪切和韧-脆性剪切变形转换。变形时代为海西中晚期,介于310~250Ma间,高峰期为290~265Ma,变形机制属地壳中深层次塑性流变和韧性剪切,其与两大板块间的俯冲-碰撞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并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演变。它的厘定和研究对再造该区构造演化和金铜矿产勘查预测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新疆地质》期刊1999年01期)
魏刚锋,于凤池[3](1997)在《小秦岭东部区域韧性剪切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对小秦岭东部的区域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研究。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区域韧性剪切带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北部、北中部、中部区域韧性剪切带及闵峪花岗岩体南缘的区域韧性剪切带在区内均可见到;②区域韧性剪切带中出露的动力变质岩以条痕状糜棱岩、糜棱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糜棱岩为主,变质作用达角闪岩相;③闵峪花岗岩体南缘的区域韧性剪切带生成于燕山期,剪切方位多次变化,早期为左行,晚期为右行;④其余区域韧性剪切带生成于太古宙末期,并以右行逆冲为主;⑤它们对金矿的形成、富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向区域韧性剪切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天山区域韧性剪切带是近年来中国西部发现的大型剪切带之一,称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西长逾600km,宽5~20km,位于两大板块碰撞接合地带。变形组构较发育,分四期变形,序列演化明显,应变测量属平面单剪,剪切位移量达75km以上。存在逆冲剪切和韧-脆性剪切变形转换。变形时代为海西中晚期,介于310~250Ma间,高峰期为290~265Ma,变形机制属地壳中深层次塑性流变和韧性剪切,其与两大板块间的俯冲-碰撞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并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演变。它的厘定和研究对再造该区构造演化和金铜矿产勘查预测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向区域韧性剪切带论文参考文献
[1].魏刚锋,陈新跃,辛红刚.铧厂沟金矿床区域韧性剪切带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
[2].杨兴科,姬金生,陈强,陶洪祥.东天山区域韧性剪切带特征[J].新疆地质.1999
[3].魏刚锋,于凤池.小秦岭东部区域韧性剪切带研究[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