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一次枝梗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遗传
一次枝梗数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波,刘晓丽,王宝祥,樊继伟,卢百关[1](2013)在《水稻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的遗传》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枝梗数影响每穗颖花数。为阐明水稻枝梗数遗传规律,以一、二次枝梗数多的水稻品种3012与一、二次枝梗数少的水稻品种万特大粒杂交获得的F1和F2世代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一、二次枝梗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枝梗数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二次枝梗数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一、二次枝梗数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一次枝梗数以加性效应为主,二次枝梗数以超显性效应为主。因此,可以通过杂交和回交的育种策略来增加水稻品种枝梗数,实现产量的增加。(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王大为,王伯伦,于洪兰,王伟[2](2010)在《辽粳371×辽粳326组合一次枝梗数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辽粳371×辽粳326一次枝梗数(primary branch number,PBN)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一次枝梗数性状的遗传符合两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4),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同,均为-0.618;主基因遗传率为48.4%。经SSR标记,利用Qgene软件对该F2代群体进行QTL分析,在第1和第8染色体上定位到两个基因位点qPBN-1-1和qPBN-8-1,加性效应分别为-0.736和-0.388,贡献率分别为11.7%和10.8%。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郭媛,万志兵,陈献功,洪德林[3](2008)在《粳稻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和2006年调查了粳稻品种丙8979与C堡及其杂交后代通过一粒传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7∶8和F8∶9)370个株系主茎穗一次和二次枝梗数的表型分布,并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这2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2年的数据均显示,一次枝梗数性状受2对连锁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多基因,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6%和4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1%和41%;二次枝梗数性状均受2对独立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多基因,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0%和6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0%和12%。(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一次枝梗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辽粳371×辽粳326一次枝梗数(primary branch number,PBN)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一次枝梗数性状的遗传符合两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4),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同,均为-0.618;主基因遗传率为48.4%。经SSR标记,利用Qgene软件对该F2代群体进行QTL分析,在第1和第8染色体上定位到两个基因位点qPBN-1-1和qPBN-8-1,加性效应分别为-0.736和-0.388,贡献率分别为11.7%和10.8%。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结果基本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次枝梗数论文参考文献
[1].刘金波,刘晓丽,王宝祥,樊继伟,卢百关.水稻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的遗传[J].江苏农业学报.2013
[2].王大为,王伯伦,于洪兰,王伟.辽粳371×辽粳326组合一次枝梗数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
[3].郭媛,万志兵,陈献功,洪德林.粳稻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的遗传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