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唯物史观论文-郝继松

马克思唯物史观论文-郝继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克思唯物史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唯物史观,经济决定论,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唯物史观论文文献综述

郝继松[1](2019)在《唯物史观何以超越经济决定论——基于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发生的区别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决定论是部分第二国际理论家曲解唯物史观而呈现的一种理论形态。但从方法论及其理论实质讲,经济决定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隐含前提"。古典政治经济学构成唯物史观与经济决定论共同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因而也为我们界分唯物史观与经济决定论本质差异提供了重要理论视域。经济决定论囿于经济范畴和旧哲学逻辑的传统框架,同样没能超脱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事实实证化的泥潭。马克思唯物史观突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可逾越的界限,透过社会经济事实的幻象而深入到人与人真实社会生活关系的本质中,在深层的存在论意义上超越了经济决定论。(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鱼小辉[2](2019)在《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考察自然社会变迁之时,精辟地阐发了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历程。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重大发展。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体大思深的生态文明观,推进"五位一体"的大系统建设,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化的发展创新,更是我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来源于《运城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郭英楠[3](2019)在《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构建及哲学思想的成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至1846年耗费大量心血合作的。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着作,它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其中科学的历史观的建立,既使得马克思恩格斯探究社会和经济规律有了哲学支撑,又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通过分析唯物史观构建的逻辑前提、基本、核心以及方向,不仅可以认识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可以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并且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昆鹏[4](2019)在《简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唯物史观对当代启发——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视域出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由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彻底颠覆,通过更加关注现实,其市民社会理论达至哲学升华,具有空前革命性,其中关于市民社会的基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市民社会的结构要素及市民社会的发展趋势等论述都体现着唯物史观的内蕴,市民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是现代化的标志,是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协调者等对我们完善市场经济、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30期)

吕世荣,张晗[5](2019)在《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内在统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之前,西方思想家们考察社会共同体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局限于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脱离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形成的各种共同体思想,割裂了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联系。马克思则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根据,以利益关系的存在状态为基础,从历史生成的视野来探求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思想既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社会共同体思想的超越,又实现了与唯物史观的内在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既体现在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他关于社会共同体演进过程的思想观点,也体现在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思想超越西方传统社会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既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思想,也不能完整地理解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本文来源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陆凯华[6](2019)在《艺术论题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证伪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论述中,艺术论题似乎是一个"例外",以至于看起来它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马克思唯物史观赖以根植的"基础"。因此,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及其《导言》论及艺术之部分加以分析就尤为迫切和必要,这是探究马克思在艺术问题上"前后不一"表征的核心要义。不同于"经济决定论"与"生产力决定论"的唯物史观形象,一方面,马克思对艺术问题的读解,绝非基于一种空泛的审美主义的取向,而是本质性地基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立场;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艺术问题上流露出的"黑格尔主义倾向"并未否定唯物史观,而是同样本质性地超越了黑格尔的美学立场及其思辨哲学。因此,这一关于唯物史观是否适用于艺术论题的探讨,乃是阐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及其内在的复杂性的焦点问题。(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维平,陈雅[7](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的唯物史观审视——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大致经历了最初探索、基础奠定、正式形成和全面深化四个阶段,不断取得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成就。追寻理论渊源,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现实的人"的阐述,为正确认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提供了独特的视域。以"现实的人"为切入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自然制约性""历史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架构之下,逐渐实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价值性与历史性""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问题应对与总体布局"的统一,是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理解和发展。(本文来源于《甘肃理论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孙要良[8](2019)在《唯物史观视野中的自然力与社会生产——基于马克思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分析和评判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自然力的基本内涵以及自然力与生产逻辑、资本主义的基本关系的思想。在分析过程中,论文采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文认为,工业发展和人类耕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改造、利用、征服自然力;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交通网络会逐渐改变优化自然力的空间位置;低阶劳动中的人力可以表现为高阶劳动材料的自然力,人类劳动本身可以使物质财富免受自然力的侵蚀、损坏。自然力过好或者过差都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的条件下,优越的自然环境客观上有利于资本生产率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9年05期)

张怡[9](2019)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发展逻辑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思想从孕育到形成可以将其划分为《莱茵报》时期、《德法年鉴》时期、"巴黎手稿"时期、《神圣家族》时期、布鲁塞尔时期,共五个时期。厘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形成脉络和历史发展逻辑,能够帮助我们在新时期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和时代性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7期)

何召鹏[10](2019)在《唯物史观视角下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兼评“取消所有制分类”等错误观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唯物史观视角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为"法律用语"的所有权和其他权利,是建立在作为经济关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之上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不是孤立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关系,还与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社会方式紧密联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由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社会方式决定。根据所有制理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要求,使劳动者真正作为国家和企业的主人与归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同时,应当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出发,认清"取消所有制分类"等错误观点的本质,厘清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使国有企业真正做强做优做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坚实根基。(本文来源于《政治经济学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马克思唯物史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考察自然社会变迁之时,精辟地阐发了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历程。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重大发展。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体大思深的生态文明观,推进"五位一体"的大系统建设,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化的发展创新,更是我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克思唯物史观论文参考文献

[1].郝继松.唯物史观何以超越经济决定论——基于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发生的区别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9

[2].鱼小辉.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J].运城学院学报.2019

[3].郭英楠.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构建及哲学思想的成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4].张昆鹏.简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唯物史观对当代启发——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视域出发[J].青年与社会.2019

[5].吕世荣,张晗.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内在统一性[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陆凯华.艺术论题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证伪吗?[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

[7].王维平,陈雅.新中国成立70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的唯物史观审视——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视角[J].甘肃理论学刊.2019

[8].孙要良.唯物史观视野中的自然力与社会生产——基于马克思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J].北方论丛.2019

[9].张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发展逻辑探析[J].时代报告.2019

[10].何召鹏.唯物史观视角下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兼评“取消所有制分类”等错误观点[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

标签:;  ;  ;  

马克思唯物史观论文-郝继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