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低聚物论文-蒋学,孙永梅,洪铮铮,尹园园,田秀枝

乳酸低聚物论文-蒋学,孙永梅,洪铮铮,尹园园,田秀枝

导读:本文包含了乳酸低聚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位聚合,纳米纤维素,聚乳酸,相容性

乳酸低聚物论文文献综述

蒋学,孙永梅,洪铮铮,尹园园,田秀枝[1](2015)在《乳酸低聚物改性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聚乳酸的增强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酸原位聚合改性纳米纤维,并和聚乳酸制备复合材料。64%硫酸水解微晶纤维素(MCC)制备纳米纤维素(NCC),乳酸原位聚合接枝纳米纤维素得到改性后纳米纤维素(g-NCC),将g-NCC与聚乳酸(PLA)按0%-5%质量比共混,制成复合材料(g-NCC/PLA)。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棒状纳米纤维素长度为100—200 nm,直径为10—25 n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明乳酸均聚物接枝到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性能表明g-NCC与PLA相容性比未改性NCC与PLA相容性好,g-NCC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可达到45 MPa,比纯PLA提高85%,结晶度提高10%。(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L 高分子复合体系》期刊2015-10-17)

张苗苗,常军,杨超,张恒,许贺[2](2015)在《端羟基聚乳酸低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左旋乳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氯化亚锡(Sn Cl2·2H2O)和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端羟基聚乳酸(HO-PLLA-OH)。熔融缩聚反应工艺条件为:0.1%Sn Cl2·2H2O(mol%)和0.1%Sn(OCt)2(mol%),聚合温度控制在180℃,反应时间为10 h,并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测得产物黏均分子量(Mη)为9528,差示扫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低聚物在缓冲液中20天失重率为43.1%。(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5年15期)

李旺,张猛,张亚南,王洁,倪才华[3](2014)在《直接缩聚法海藻酸钠/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释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直接缩聚法使乳酸与海藻酸钠接枝聚合,实现了对海藻酸钠的疏水改性。结果发现,疏水改性后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出现粒径为80~110nm的颗粒,说明海藻酸钠接枝改性成功。将改性后的海藻酸钠溶液滴入到氯化钙溶液中制备成直径1.5mm左右凝胶微球。以布洛芬为药物模型进行释放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凝胶微球对药物的载药率和包封率较改性前得到提高,缓释效果增强。药物在弱碱性溶液中释放比较快,而在酸性环境中基本不释放。利用此特点,可将共聚物制备成药物载体,用于肠道内的控制释放。(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14年09期)

李园园,陈昀[4](2009)在《L-乳酸低聚物的异氰酸酯扩链反应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制备L-乳酸低聚物。在氮气氛围下,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扩链剂,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反应官能团配比、低聚物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η)等对扩链反应的影响,对扩链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HDI和MDI对L-乳酸低聚物均有较好的扩链效果,扩链反应规律基本相同;HDI的扩链效果优于MDI,扩链反应速率快,扩链时间短,扩链产物Mη高、熔点高、热性能好;较佳扩链反应工艺参数:nNOC∶nOH为1:1,反应温度165℃,HDI扩链时间20 min、MDI扩链时间30 min,L-乳酸低聚物M越高,扩链产物M越高。(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工业》期刊2009年05期)

袁小亚[5](2009)在《端羟基聚乳酸低聚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丁二醇为功能单体,将乳酸预脱水、减压聚合成功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端羟基聚乳酸低聚物。考察了聚合压力、1,4丁二醇与催化剂用量等不同条件对端羟基聚乳酸低聚物分子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1,4丁二醇用量的增大,所得低聚物分子量逐渐降低;降低聚合压力能提高低聚物分子量;加大催化剂SnCl2.2H2O的用量能较小程度地增加低聚物分子量的分子量,但SnCl2.2H2O的用量以0.5%为宜。(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石梁萍,王远亮,陈佳,黄美娜[6](2006)在《乳酸低聚物水解料合成丙交酯》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乳酸是前景广阔的可降解生物材料,聚乳酸生产的前体———丙交酯的产量和质量是规模化生产聚乳酸的关键.二步法生产丙交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低分子量的聚乳酸釜底物,经过水解等处理后能够再次用于丙交酯生产.为探索釜底物的循环利用、降低规模化合成的成本,摸索了水解乳酸低聚物为原料生产丙交酯的适宜条件.从分子量水平和成分含量等方面对比了水解乳酸低聚物和新鲜乳酸作为原料,以二步法制备丙交酯的差异.得出的结论是:低聚物水解料中的残留催化剂能够催化聚合和解聚,产率达到28%.(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12期)

赵畦安,李安东,邢东博,杜广斌[7](2006)在《淀粉与聚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淀粉与聚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反应.以淀粉链上的醇钾盐为引发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淀粉-聚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物,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证明接枝共聚物淀粉-聚乳酸低聚物的存在.此外,还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所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0.025 mol/L;丙交酯单体浓度0.35 mol/L;聚合时间55 min;反应温度55℃.在此条件下,反应产物的接枝率可达22%.(本文来源于《沈阳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石梁萍[8](2006)在《乳酸低聚物水解料合成丙交酯及其聚合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乳酸是一种公认的用途广泛、前景广阔的完全可降解生物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完全降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毒无害,因此在农业、日化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合成聚乳酸的原料是乳酸,可以以淀粉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获得,来源丰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是目前研究得较多的聚乳酸聚合方法,能够获得高分子量聚乳酸,这种方法对丙交酯的质量和成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丙交酯的合成一般是以廉价的乳酸为原料,单次合成会产生较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低聚物,理论上经过充分水解,能够被再次利用合成丙交酯。本实验以循环利用丙交酯合成后的釜底物为目的,研究了以水解料乳酸低聚物为原料合成丙交酯的可行性和优化条件。首先对水解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对水解料的成分进行了表征,尤其是对水解料中残留的催化剂含量和活性作了测定和验证。其次用新鲜乳酸和水解料分别进行了合成丙交酯的实验,采用了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催化剂加入量、二脱水反应时间和新旧料混合比例对产率、产物含酸率等结果的影响,获得最优的生产工艺为新催化剂0.7%、新旧料比例2:1、二脱水反应时间2h,最高产率为40%。在生产设备上重现此工艺得到产物含酸率12.1%。最后,对低聚物水解料生产的丙交酯进行了纯化和聚合,与新鲜乳酸合成的丙交酯和聚乳酸的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两种体系生产的丙交酯和聚乳酸没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6-04-20)

乳酸低聚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左旋乳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氯化亚锡(Sn Cl2·2H2O)和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端羟基聚乳酸(HO-PLLA-OH)。熔融缩聚反应工艺条件为:0.1%Sn Cl2·2H2O(mol%)和0.1%Sn(OCt)2(mol%),聚合温度控制在180℃,反应时间为10 h,并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测得产物黏均分子量(Mη)为9528,差示扫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低聚物在缓冲液中20天失重率为43.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酸低聚物论文参考文献

[1].蒋学,孙永梅,洪铮铮,尹园园,田秀枝.乳酸低聚物改性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聚乳酸的增强作用机理[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复合体系.2015

[2].张苗苗,常军,杨超,张恒,许贺.端羟基聚乳酸低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广州化工.2015

[3].李旺,张猛,张亚南,王洁,倪才华.直接缩聚法海藻酸钠/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释药性能研究[J].高分子通报.2014

[4].李园园,陈昀.L-乳酸低聚物的异氰酸酯扩链反应工艺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09

[5].袁小亚.端羟基聚乳酸低聚物的合成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石梁萍,王远亮,陈佳,黄美娜.乳酸低聚物水解料合成丙交酯[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7].赵畦安,李安东,邢东博,杜广斌.淀粉与聚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反应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6

[8].石梁萍.乳酸低聚物水解料合成丙交酯及其聚合的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06

标签:;  ;  ;  ;  

乳酸低聚物论文-蒋学,孙永梅,洪铮铮,尹园园,田秀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