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物移动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移动词,概念结构,位置性论元异位,",V满",结构
物移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孙广宗[1](2011)在《英汉物移动词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物移动词论元异位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比较物移动词在英汉语中的句法差异及其结构特征。在英语中,部分物移动词可以出现在两种变体中,可以从词汇规则和构式语法的角度对这两种变体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此外,发现参与论元异位的两个变体表现出了一种“整体/部分”效应。而在汉语物移动词结构中,“整体”意义通常以词汇形式在句法表层指明。本研究通过对比英语物移动词两种变体及其汉译,发现英汉物移动词在句法表层形式上存在差异。从概念语义角度看,当处所论元被感知为目标时,英汉物移动词在句法上表现相似,且语义等值。当处所论元作为整体被感知时,英语物移动词融合概念特征“d”(d表示物体在某空间内的均匀分布),所以特征“d”无需在句法表层实现。而汉语物移动词不融合概念特征“d”,所以特征“d”须在句法表层明示出来。这一特征与英语综合性、汉语分析性不谋而合。英汉物移动词的句法表层差异表明,在表达同一概念语义时,英汉物移动词使用了不同的结构。从构式语法角度看,英语物移动词论元异位有以下特征:物移动词论元异位的两个变体是英语中两个特定的构式,变体所表现出的“整体”意义是构式本身赋予变体中的动词的。在汉语中,“整体”意义通常以词汇“满”的形式在句法表层指明,这就构成了汉语物移动词的“V满”结构。“V满”结构在汉语中表现出了以下四个特征。第一,在‘V满”结构中,主题论元和处所论元如果是光杆名词,主题论元一定是无定的,处所论元一定是有定的。当处所论元前有无定标记时,处所论元可以是无定的。第二,在“V满”结构中,处所论元总是作为整体被感知,因此趋向动词不能出现在此类结构中。第叁,当“V满”动作实现时,如果不考虑语境,此结构中不可缺少“了”字。第四,当“V满”被看成一个词时,它是一个二元非宾格动词。此外,以上特征不是物移动词所特有,而是和其它非物移动词所共有。因此上述特征可以看作是“满”在“V满”结构中的句法规律。(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李来发[2](2008)在《英汉语物移动词与其论元易位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生存于运动空间。图形框架和背景框架是描述空间运动的两种语言表达形式。对空间运动的描述离不开物移动词。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物移动词和它们的两种论元结构易位:位置性论元易位和致使性论元易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采用由Rappaport Hovav and Levin (1988), Pinker (1989), Levin (1993), Levin and Rappaport Hovav (1995, 1998, 2003)等人提出并发展的词汇-语义理论框架。词汇-语义表像理论认为,动词可以根据其句法表现行为,即论元结构易位,来加以分类,形成“句法相关、语义一致的动词类型”(Levin 1993)。一个动词的语义部分与其句法表现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依据前人对物移动词所做的探讨和分类,本文重新对物移动词加以界定,以适应本论文研究的需要。物移动词指这样一些动词,它们有能力致使某一实体(=动词所携带的论元)发生位置的变化;或某一实体自身发生位置的变化;或借助于致使某一实体发生位移,从而导致另一实体发生状态的变化。位置的移动要经过某一途径,到达某一终点或离开某一原点。据此,本文提出一个确定汉语物移动词的核准条件。本文对英汉语物移动词做了一个小规模对比,发现英语物移动词的词化程度高于汉语。论元结构易位是指某些动词通过其论元位置的调换可以进入不同的框架结构,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论元易位或论元交替,即在动词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动词论元的可能性。论元易位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但论元易位实现的方式和所承的表现形式依语言不同而有所差别。位置性论元易位指位置论元与物移论元位置发生交换,位置论元成为直接宾语,形成一对意义几乎等同的句子。但是并非所有的物移动词都可以参与论元易位。有些只能进入一种框架结构:或者是图形框架或者是背景框架。根据Pinker的理论,只有同时包含途径和状态意义成分的物移动词才能参与论元易位。Juffs (1993,1996)对汉语的位置性论元易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确立了汉语的图形框架和背景框架结构。本文对其所提出的框架结构重新做了检验,发现他的图形框架结构符合汉语规则而他的背景框架结构为人们所认可的接受率很低。这也证实了他的推断:尽管这些背景框架结构为加拿大华人所接受,但只说单一汉语的大陆中国人不太接受这些结构。因此,本文提出一个和英语背景框架结构相一致的汉语背景框架结构,既能表达状态的变化又能表达全部受影响这些语义含义。调查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背景框架结构其接受率大大高于Juffs的叁个背景框架结构。该背景框架结构符合词汇-语义理论所提出的假设:在位置性论元易位的两个异体句中,一个异体句是由另一个异体句派生而来,并且“用”异体句(=背景框架)蕴含位置性异体句(=图形框架)。本文对英语和汉语物移动词能否参与位置性论元易位进行对比。根据Pinker运用宽合成分类和窄合成分类所划分的英语的物移动词,汉语也相应地被划分为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非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易位盛器目标动词和非易位盛器目标动词。以Juffs的图形框架结构和本文所提出的背景框架结构为依据对汉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汉语物移动词并非完全遵循Pinker的英文分类。汉语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与其相应英语动词行为表现相一致,参与论元易位;汉语非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与其相应英语动词行为表现不完全一致,有一部分动词可以易位;汉语易位盛器目标动词除一个动词之外,其他均和其相应英语动词一样参与易位。但其表现特征和汉语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相一致,因此应该被归类为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至于汉语非易位盛器目标动词,除大部分像其相应英语动词一样是纯粹的非易位盛器目标动词外,还有一少部分可归入汉语非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这些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和Kim and Landau (1997)的论断相一致:汉语、日语和朝鲜语均是图形突出语言。本论文所研究的另一种易位形式是致使性论元易位。致使性论元易位发生在成对的及物动词变体句和不及物动词变体句之间,其中“一个动词的及物用法大致等同于‘致使+不及物动词’”(Levin1993)。在本论文中之所以对致使性论元易位进行研究是因为有一部分物移动词参与这种易位。致使性论元易位包括若干种次类型。本文对其中的两种进行探讨:涉及“打碎”类动词和“滚”类动词的使动/起动易位和涉及“跑”类动词的诱使行动易位。对于致使性论元易位的成因有两种主要解释方法:一种是由Dowty (1979), Parsons (1990)等人提出的使动化方法;另一种是由Levin和Rappaport Hovav (1995)所提出的去使动化方法。通过对参与使动/起动论元易位的英汉语“打碎”类动词对比表明,像英语一样,汉语中也存在着词汇致使性论元易位,即易位是通过词汇直接操作实现,而不是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这与汤廷池(2002)的研究发现相一致。通过对英语和汉语的“滚”类动词和“跑”类动词对比,本文发现,由于这两类动词在汉语中呈不及物动词形式,缺乏相对应的及物动词形式,因而由这两类物移动词参与的论元易位绝大多数是通过迂回操作方法实现。本文通过运用英汉对比方法对汉语的物移动词与其两种论元易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望对进一步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于汉语的论元结构易位还有许多地方有待于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8-05-01)
物移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类生存于运动空间。图形框架和背景框架是描述空间运动的两种语言表达形式。对空间运动的描述离不开物移动词。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物移动词和它们的两种论元结构易位:位置性论元易位和致使性论元易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采用由Rappaport Hovav and Levin (1988), Pinker (1989), Levin (1993), Levin and Rappaport Hovav (1995, 1998, 2003)等人提出并发展的词汇-语义理论框架。词汇-语义表像理论认为,动词可以根据其句法表现行为,即论元结构易位,来加以分类,形成“句法相关、语义一致的动词类型”(Levin 1993)。一个动词的语义部分与其句法表现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依据前人对物移动词所做的探讨和分类,本文重新对物移动词加以界定,以适应本论文研究的需要。物移动词指这样一些动词,它们有能力致使某一实体(=动词所携带的论元)发生位置的变化;或某一实体自身发生位置的变化;或借助于致使某一实体发生位移,从而导致另一实体发生状态的变化。位置的移动要经过某一途径,到达某一终点或离开某一原点。据此,本文提出一个确定汉语物移动词的核准条件。本文对英汉语物移动词做了一个小规模对比,发现英语物移动词的词化程度高于汉语。论元结构易位是指某些动词通过其论元位置的调换可以进入不同的框架结构,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论元易位或论元交替,即在动词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动词论元的可能性。论元易位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但论元易位实现的方式和所承的表现形式依语言不同而有所差别。位置性论元易位指位置论元与物移论元位置发生交换,位置论元成为直接宾语,形成一对意义几乎等同的句子。但是并非所有的物移动词都可以参与论元易位。有些只能进入一种框架结构:或者是图形框架或者是背景框架。根据Pinker的理论,只有同时包含途径和状态意义成分的物移动词才能参与论元易位。Juffs (1993,1996)对汉语的位置性论元易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确立了汉语的图形框架和背景框架结构。本文对其所提出的框架结构重新做了检验,发现他的图形框架结构符合汉语规则而他的背景框架结构为人们所认可的接受率很低。这也证实了他的推断:尽管这些背景框架结构为加拿大华人所接受,但只说单一汉语的大陆中国人不太接受这些结构。因此,本文提出一个和英语背景框架结构相一致的汉语背景框架结构,既能表达状态的变化又能表达全部受影响这些语义含义。调查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背景框架结构其接受率大大高于Juffs的叁个背景框架结构。该背景框架结构符合词汇-语义理论所提出的假设:在位置性论元易位的两个异体句中,一个异体句是由另一个异体句派生而来,并且“用”异体句(=背景框架)蕴含位置性异体句(=图形框架)。本文对英语和汉语物移动词能否参与位置性论元易位进行对比。根据Pinker运用宽合成分类和窄合成分类所划分的英语的物移动词,汉语也相应地被划分为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非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易位盛器目标动词和非易位盛器目标动词。以Juffs的图形框架结构和本文所提出的背景框架结构为依据对汉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汉语物移动词并非完全遵循Pinker的英文分类。汉语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与其相应英语动词行为表现相一致,参与论元易位;汉语非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与其相应英语动词行为表现不完全一致,有一部分动词可以易位;汉语易位盛器目标动词除一个动词之外,其他均和其相应英语动词一样参与易位。但其表现特征和汉语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相一致,因此应该被归类为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至于汉语非易位盛器目标动词,除大部分像其相应英语动词一样是纯粹的非易位盛器目标动词外,还有一少部分可归入汉语非易位盛载物目标动词。这些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和Kim and Landau (1997)的论断相一致:汉语、日语和朝鲜语均是图形突出语言。本论文所研究的另一种易位形式是致使性论元易位。致使性论元易位发生在成对的及物动词变体句和不及物动词变体句之间,其中“一个动词的及物用法大致等同于‘致使+不及物动词’”(Levin1993)。在本论文中之所以对致使性论元易位进行研究是因为有一部分物移动词参与这种易位。致使性论元易位包括若干种次类型。本文对其中的两种进行探讨:涉及“打碎”类动词和“滚”类动词的使动/起动易位和涉及“跑”类动词的诱使行动易位。对于致使性论元易位的成因有两种主要解释方法:一种是由Dowty (1979), Parsons (1990)等人提出的使动化方法;另一种是由Levin和Rappaport Hovav (1995)所提出的去使动化方法。通过对参与使动/起动论元易位的英汉语“打碎”类动词对比表明,像英语一样,汉语中也存在着词汇致使性论元易位,即易位是通过词汇直接操作实现,而不是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这与汤廷池(2002)的研究发现相一致。通过对英语和汉语的“滚”类动词和“跑”类动词对比,本文发现,由于这两类动词在汉语中呈不及物动词形式,缺乏相对应的及物动词形式,因而由这两类物移动词参与的论元易位绝大多数是通过迂回操作方法实现。本文通过运用英汉对比方法对汉语的物移动词与其两种论元易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望对进一步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于汉语的论元结构易位还有许多地方有待于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移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1].孙广宗.英汉物移动词对比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
[2].李来发.英汉语物移动词与其论元易位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