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好氧填埋结构论文-张震

准好氧填埋结构论文-张震

导读:本文包含了准好氧填埋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准好氧填埋,渗滤液,收集层,COD

准好氧填埋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震[1](2012)在《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层结构对垃圾降解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卫生填埋是我国当前城镇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具有投资较省、运行成本较低、适应能力强等特点。但卫生填埋也存在着渗滤液有机物污染浓度高、处理困难、存在填埋气污染以及填埋场稳定化时间长等问题。随着准好氧填埋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卫生填埋存在的缺点,但渗滤液有机污染浓度仍较高。为了进一步改善准好氧填埋场环境条件,促进有机物降解和加速填埋场稳定化,本研究通过改进渗滤液收集层结构,改善氧的传输条件及在填埋场内分布,强化渗滤液收集层及填埋垃圾体的生物滤床功能,旨在促进有机物的降解、氮的转化和填埋场的快速稳定,降低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和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论文研究了渗滤液收集层结构对准好氧填埋垃圾体氧浓度分布及填埋气产生的影响、渗滤液收集层结构对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的影响以及建立基于改良渗滤液收集层结构下的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垃圾填埋装置内氧浓度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具有明显的空间层次效应;增加渗滤液收集层高度,可以增大氧在渗滤液收集层中的含量,增大氧在收集层中扩散范围,从而增大了氧和垃圾体的接触面积,前期有利于氧的扩散;光滑卵石作为渗滤液收集层材料,不利于氧的扩散;陶粒作为渗滤液收集层滤料,对氧扩散有一定影响;②增加渗滤液收集层高度能提高渗滤液COD和总氮去除率,并能够在较快时间内使得渗滤液COD去除率高达97%,总氮去除率超过90%,为后续持续降低渗滤液COD及总氮浓度奠定良好基础;卵石渗滤液收集层对COD、氨氮和有机氮的去除效果较砾石的差;砾石收集层表面增加陶粒,可以增加后期难降解COD的去除效果;③合适的渗滤液收集层高度和滤料有利于填埋气甲烷的减排控制并能较好降低硫化氢等臭气的产生对环境的影响;增加渗滤液收集层高度,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产甲烷;光滑卵石因其较差的氧扩散能力,致使对产甲烷过程抑制效果最差;④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得到前期渗滤液COD可生化降解速率常数,表现为4#=6#>3#>2#>1#>5#,表明增加渗滤液收集层高度,在前期可以提高渗滤液COD降解速率;卵石为滤料,其渗滤液COD降解速率最低;结合不同渗滤液收集层结构下渗滤液COD可生化降解速率进行参数优化,建议实际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层高度选取范围为60~120cm。(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2-05-01)

杨红薇,杨晓冬,刘丹,王智聪[2](2011)在《导排管径对模拟回灌型准好氧填埋结构运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导排管管径对准好氧填埋的影响,运用室内模拟试验,分别采用80、50和25 mm 3种导排管管径模拟了回灌型准好氧填埋中垃圾堆体温度、渗滤液产量及水质等运行344 d的变化.结果表明:导排管管径对模拟回灌型准好氧填埋的运行有明显影响,管径越大,渗滤液产量越少,渗滤液pH值上升越快,而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氮等指标的污染负荷也得到快速改善;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导排管径和堆体水平堆放直径的比例达到1∶32时,渗滤液中有机基质能彻底降解;当二者比例大于1∶16时,不仅渗滤液中的有机基质降解彻底,而且也能迅速削减氮元素.(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丁世存,黄启飞,汪群慧,王琪[3](2008)在《准好氧填埋结构中氧气扩散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准好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填埋试验装置.对试验装置的φ(CH4),φ(CO2)和φ(O2)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在装填完成21周后,垃圾体进入产甲烷阶段,第27周时φ(CH4),φ(CO2)和φ(O2)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4.7%,18.6%和4.0%.在准好氧填埋结构中,空气通过渗滤液收集主管道和竖直导气管道在垃圾体中进行扩散,并在这些管道周围形成耗氧区域,在空气扩散不到的地方为厌氧区域.通过数学分析判断该装置内的耗氧区域,并对浓度等值线进行拟合,得到O2在纵剖面内呈双曲线分布,在垃圾体内呈双曲面分布,且φ(O2)呈顶部>底部>中部的状态.推导出了氧气水平方向的扩散方程,并得出装置的水平耗氧半径为94.2cm,约为导排管直径的23.5倍.分析得到纵剖面内的耗氧区域占93.6%,并得出耗氧区域的纵剖面方程和空间方程.(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08年06期)

庞香蕊,黄启飞,汪群慧,王琪,王晓龙[4](2008)在《准好氧填埋结构渗滤液COD_(Cr)衰减规律及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模拟准好氧填埋场和厌氧填埋场中试试验装置(装置规模1.0m×1.5m×1.8m),并以后者做对照,对渗滤液ρ(CODCr)进行27周监测(每1~2周测1次),研究模拟准好氧和厌氧填埋结构的不同层次空间和底部渗滤液ρ(CODCr)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降解效果,对2种填埋结构渗滤液CODCr衰减规律原因及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结构空间渗滤液ρ(CODCr)层次差异明显,呈现下层>中层>上层的规律,3层渗滤液ρ(CODCr)在前7周衰减幅度最大,之后表现为小幅度波动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在27周的监测时间里,准好氧填埋场空间和底部渗滤液ρ(CODCr)一直远低于厌氧填埋场对应层位,基本没有出现厌氧填埋场CODCr累积的现象.对准好氧填埋场上、中、下层和底部渗滤液ρ(CODCr)的衰减规律进行数学拟合发现,27周的拟合曲线与实测数据曲线相关性较好,基本反映了CODCr的衰减规律.(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08年06期)

刘玉强,黄启飞,董路,王琪[5](2006)在《准好氧填埋结构耗氧半径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准好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填埋试验装置.在准好氧填埋结构中,空气通过渗滤液收集主管道和竖直通风管道在垃圾层进行扩散,并在这些管道周围形成好氧区,在空气扩散不到的地方为厌氧区.依据氧气浓度在垃圾层内的不同来决定它在垃圾层内的分布状态.并通过对单独的一根竖直通风管道进行氧气浓度插值分析,判断氧气通过竖直通风管道在垃圾层内的影响区域.结果表明,氧气的浓度分布顺序为上层>中层>下层.确立了本实验条件下准好氧填埋的好氧区域,通过二次曲面进行拟合,得到它的水平耗氧半径为7.3m,竖直耗氧半径为3.5m.(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06年S1期)

张正安,黄启飞,屈明,王晓龙,庞香蕊[6](2006)在《准好氧填埋结构填埋气的空间变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准好氧填埋模拟装置,对其中心剖面内的填埋气进行网格采样.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剖面内φ(CH4)和φ(CO2)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异性.结果表明:φ(CH4)和φ(CO2)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64和0.30;剖面内从上到下φ(CH4)和φ(CO2)呈上升趋势,其空间分布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和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各向异性变化,即竖直方向填埋气空间变异性和自相关性均强于水平方向;φ(CH4)的空间分布变化比φ(CO2)更易受填埋场结构的影响,其空间变异性和自相关性均大于φ(CO2).(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06年05期)

董路,刘玉强,黄启飞,杨玉飞,王琪[7](2005)在《准好氧填埋结构CH_4含量分布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准好氧填埋原理构建了填埋试验装置,对甲烷、氧气在准好氧填埋体中不同层次的体积分数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垃圾填埋体下层φ(CH4)为33 1%,φ(O2)为1 1%;中层φ(CH4)为15 0%,φ(O2)为4 2%;上层φ(CH4)为3 1%,φ(O2)为12 2%。而厌氧填埋结构的φ(CH4):下层为31 5%,中层为32 6%,上层为22 0%。在准好氧填埋结构条件下,φ(CH4)的分布具有下层>中层>上层的层次特性;φ(O2)呈上层>中层>下层的规律性。在准好氧填埋、厌氧填埋体中,φ(CH4)的平均值分别为17 0%和29 0%。(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05年03期)

准好氧填埋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导排管管径对准好氧填埋的影响,运用室内模拟试验,分别采用80、50和25 mm 3种导排管管径模拟了回灌型准好氧填埋中垃圾堆体温度、渗滤液产量及水质等运行344 d的变化.结果表明:导排管管径对模拟回灌型准好氧填埋的运行有明显影响,管径越大,渗滤液产量越少,渗滤液pH值上升越快,而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氮等指标的污染负荷也得到快速改善;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导排管径和堆体水平堆放直径的比例达到1∶32时,渗滤液中有机基质能彻底降解;当二者比例大于1∶16时,不仅渗滤液中的有机基质降解彻底,而且也能迅速削减氮元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准好氧填埋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震.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层结构对垃圾降解效果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杨红薇,杨晓冬,刘丹,王智聪.导排管径对模拟回灌型准好氧填埋结构运行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

[3].丁世存,黄启飞,汪群慧,王琪.准好氧填埋结构中氧气扩散数值模拟[J].环境科学研究.2008

[4].庞香蕊,黄启飞,汪群慧,王琪,王晓龙.准好氧填埋结构渗滤液COD_(Cr)衰减规律及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

[5].刘玉强,黄启飞,董路,王琪.准好氧填埋结构耗氧半径的确定[J].中国环境科学.2006

[6].张正安,黄启飞,屈明,王晓龙,庞香蕊.准好氧填埋结构填埋气的空间变异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

[7].董路,刘玉强,黄启飞,杨玉飞,王琪.准好氧填埋结构CH_4含量分布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

标签:;  ;  ;  ;  

准好氧填埋结构论文-张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