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积极品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品质
积极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顾云娇[1](2019)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与积极品质评价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困惑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的问题,该文主要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积极心理品质评价,并且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7期)
何进,赵茜,周玫[2](2019)在《构建积极系统,增强积极体验,培育积极品质——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锦馨分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阶段是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对积极情绪、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发展等积极心理学关键词的解读发现,要想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关键在于增强积极(情绪)体验。根据情绪产生的一般模式,小学生认知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认知评价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升认知评价需要多方位支持。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学校环境构建小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支持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喀蔚宇[3](2019)在《基于积极品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本文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内容概述,分析积极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中的作用,并分析如何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当代大学生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09期)
彭飞,赵冰,苏吉[4](2018)在《高校社区活动经验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促进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高校社区活动经验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社团活动经验调查问卷》和《大学生积极发展问卷》对在高校参与社区活动的230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研究结果发现,参与高校社区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发展呈极其显着的正相关(r=0.46,p<0.01),大学生参与的社区活动经验对大学生积极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21,p<0.01)。可以说,大学生参与的社区活动越多,积极发展水平越高,在高校的社区中举办高质量的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8年51期)
黄丽敏,陈洪华[5](2018)在《多媒体时代背景下贫困生心理变化与积极品质培养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逐渐侵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压力,尤其是学校的学生。再加上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读书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许多贫困生,而贫困生在心理和人格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了学生未来的成长。所以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时代背景下贫困生心理变化,探讨其积极品质培养策略,以期改善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本文来源于《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沈璐[6](2018)在《积极品质对钢琴教学的影响及培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绝大部分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才艺方面的发展,很多学生开始接触和学习钢琴演奏技能。积极品质对于学生学习钢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也就要求钢琴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品质。本文从积极品质对钢琴教学的影响出发,探讨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品质的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8年04期)
胡芳莉[7](2018)在《学生积极品质培养初探——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小学教育的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压力开始广泛渗透于社会各个阶层,学生也不例外。对小学生来说,因为发育不够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面对诸多压力的同时往往会引发心理问题。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病态与弱点已不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而是更多地转到如何让心理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提出几点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小学教育的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8年04期)
李纯斌[8](2017)在《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质性研究法,切身体会感知"可爱(包括有理想、勤学上进、朝气蓬勃)、可信(包括修德、德才并重、情理兼修等)、可贵(包括明辨是非、有追求、爱国爱家爱社会等)、可为(包括有担当、笃实精艺、勇于开拓等)"4个方面12个观测点的"质",并提出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鞠鑫[9](2017)在《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808名大学生积极品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结构涵盖对待自身、对待他人和对待外部世界3个维度18种积极品质,其中对待他人维度上的积极品质水平普遍较高,对待自身和对待外部世界维度上的积极品质水平偏低。不同性别、生源地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水平存在差异,家庭社会关系、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积极品质对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亟待凝聚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外合力,搭建多重载体和不同群体的分层分类培养平台,并逐步引入和完善心理疏导长效机制。(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期刊2017年06期)
马理明,盖笑松,吴晓靓,王国霞,于海峰[10](2017)在《身体活动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关系——积极运动经验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两个方面探讨参加身体活动对大学生积极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对比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中,探讨身体活动的频次、强度、种类与大学积极品质的关系。此外,探究积极运动经验在身体活动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积极品质问卷》,《积极运动经验问卷》和自编的《身体活动量调查问卷》对东北某高校六个学院545名大一新生进行测量。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积极乐观、领导能力和灵活创新以及积极品质总分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第二,在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身体活动频次、身体活动种类广度与积极品质呈现显着正相关,即身体活动频次越高,身体活动种类越多,积极发展水平越高;身体活动频次高和身体活动种类多的学生在积极乐观、努力坚持、领导能力、独立自主、谨慎细心、热爱学习、灵活创新、兴趣好奇心以及整体积极发展水平显着高于身体活动频次低和身体活动种类少的学生。第叁,在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身体活动种类与积极运动经验呈现显着正相关。第四,积极运动经验在身体活动种类广度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积极发展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说明参与身体活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发展,且参加多种类型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获取更多的积极经验。(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积极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学阶段是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对积极情绪、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发展等积极心理学关键词的解读发现,要想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关键在于增强积极(情绪)体验。根据情绪产生的一般模式,小学生认知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认知评价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升认知评价需要多方位支持。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学校环境构建小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支持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积极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1].顾云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与积极品质评价及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2].何进,赵茜,周玫.构建积极系统,增强积极体验,培育积极品质——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锦馨分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
[3].喀蔚宇.基于积极品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9
[4].彭飞,赵冰,苏吉.高校社区活动经验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促进作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
[5].黄丽敏,陈洪华.多媒体时代背景下贫困生心理变化与积极品质培养策略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
[6].沈璐.积极品质对钢琴教学的影响及培养策略[J].中国文艺家.2018
[7].胡芳莉.学生积极品质培养初探——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小学教育的措施探讨[J].新课程(上).2018
[8].李纯斌.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的质性研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
[9].鞠鑫.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
[10].马理明,盖笑松,吴晓靓,王国霞,于海峰.身体活动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关系——积极运动经验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