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散居批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掘墓人的女儿》,文化身份,散居族裔批评,双重意识
散居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萍[1](2017)在《散居族裔批评下《掘墓人的女儿》的文化身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最多产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掘墓人的女儿》是其发表于2007年的作品。小说主要描述了20世纪30到60年代由德国移民到美国的犹太裔家庭施瓦特一家双重文化身份的构建过程。基于散居族裔批评,以及威廉·爱得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和斯图亚特·霍尔关于文化身份的相关理论为框架,本文试图分析研究丽贝卡和雅各布双重文化身份的形成过程,并结合人物的行为、语言、宗教文化等,分析他们面对双重文化所做出的身份选择,由此探讨散居族裔语境下对待双重文化身份及克服身份危机的可行策略。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作者生平及作品,简述本文的理论框架,提出本文的主题和论点。第二章主要以双重文化身份的理论为依托,通过研究犹太流散历史和犹太民族独特性对犹太身份的塑造,以及移民美国对其犹太身份的影响与同化,分析作品中两个主要人物丽贝卡和雅各布的美国文化身份和犹太文化身份产生的原因。第叁章主要分析父亲雅各布对待双重文化身份所做出的选择,并探讨他的选择对其身份的塑造所产生的影响,即被动接受美国文化的同化并坚持自己的犹太身份,导致其无法融入美国文化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第四章主要讨论丽贝卡在美国身份和犹太身份之间的选择与挣扎,并尝试以霍尔的散居族裔身份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新的、平衡的美国犹太身份。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丽贝卡和雅各布文化身份的分析,论文指出了流散的犹太人在异国文化中定义自己身份的策略,并强调文化身份研究对于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星[2](2015)在《从散居族裔批评解读莫里森的小说《爱》》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爱》展示了现代柯西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每一个黑人女性的背后都有一段不能诉说的故事,给她们的心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她们或者行为怪异,或者精神失常,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这与非洲族裔跨大西洋后的散居分离不开。这种出于非自愿的族裔散居使非洲裔美国人的心理和行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小说《爱》中随着柯西家族的兴衰在好几代人的身上发生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刘星[3](2015)在《从散居族裔批评视角解读莫里森的《慈悲》》一文中研究指出《慈悲》是诺贝尔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新作,被《纽约时报》评为"2008年度十大最佳好书"之一。莫里森的作品发表以来一直好评如潮,国内外的文学评论者纷纷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对莫里森的小说进行解读。莫里森是非洲裔美国女作家,从散居族裔批评的角度对莫里森的小说进行解读,可以为莫里森小说研究提供新的视野,也可以与其他视角研究互为补充。(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期刊2015年07期)
刘星[4](2014)在《散居族裔批评视域下的《宠儿》》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散居族裔批评视角解读莫里森的佳作《宠儿》可以看出,莫里森将颠覆殖民话语与重构美国身份认同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一方面,莫里森通过对基督教文化的改写,颠覆了以"大熔炉"为象征的殖民话语;另一方面,莫里森重新构建了被喻为"被子"的美国身份认同,强调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谐之路。(本文来源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关孟昶[5](2011)在《散居族裔批评下的《喜福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散居族裔批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散居族裔群体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的跨学科理论。华裔文学属于该理论研究的范畴。本文探讨了《喜福会》中母女两代人对自己身份的认识。最初的母女两代人之间的不理解与矛盾,最终都得到了化解,这标志着中西两种文化的融合。(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29期)
郑毅[6](2011)在《散居族裔批评视域下的《梦娜在希望之乡》》一文中研究指出散居族裔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散居族裔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的理论取向,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散居族裔的身份界定、由族裔散居引起的跨国文化流动、全球化语境下的散居族裔问题等。随着全球化在21世纪的推进,散居族裔批评将成为本世纪具有相当影响的主要批评理论之一。任碧莲是美国当代着名华裔作家,其作品从各个角度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华裔美国人作为散居族裔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与生存困境。《梦娜在希望之乡》是任碧莲第一部小说《典型的美国人》的续篇,主要描写第二代华裔美国人充满矛盾与困惑的成长历程。本文拟分叁个章节来探讨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中华裔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引言部分简要阐述散居族裔批评的主要理论框架及批评方法,继而将《梦娜在希望之乡》定性为散居族裔批评的研究对象之一,并引出论题—在《梦娜在希望之乡》中,华裔美国人在身份界定、处理与祖国和所在国关系以及处理与其他少数族裔关系等各方面都面临着散居族裔所特有的困境,小说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摆脱主流思想奴役、族裔间交流对话以及族裔融合等建议。第一章论述小说主人公梦娜·张作为第二代华裔美国人在面对自身中国性与美国性时产生的身份界定困扰。第二章论述小说中张家两代人在处理与祖国中国和所在国美国之间关系时面临的矛盾与困境。第叁章论述小说中华裔美国人与美国其他少数族裔之间的关系,美国种族等级体系产生的原因,以及作者针对美国散居族裔问题提出的一系列建议。结论部分重申论文主题,指出要摆脱自身困境,消除社会弊病,华裔美国人必须通过族裔间沟通与融合实现族裔间的团结,从而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3-01)
张冲[7](2005)在《散居族裔批评与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散居族裔批评(diasporacriticism)是2 0世纪九十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社会和经济的跨学科理论,主要研究身份政治、归化、双重意识等问题,有学者和批评家把它用于文学批评,特别是用于诸如犹太文学、华裔文学这样具有明显散居族裔特征、同时又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学现象。本文简约讨论了散居族裔批评的起源、主要理论框架和批评方法,探讨将此批评方法用于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可能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05年02期)
散居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爱》展示了现代柯西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每一个黑人女性的背后都有一段不能诉说的故事,给她们的心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她们或者行为怪异,或者精神失常,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这与非洲族裔跨大西洋后的散居分离不开。这种出于非自愿的族裔散居使非洲裔美国人的心理和行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小说《爱》中随着柯西家族的兴衰在好几代人的身上发生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散居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亚萍.散居族裔批评下《掘墓人的女儿》的文化身份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7
[2].刘星.从散居族裔批评解读莫里森的小说《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
[3].刘星.从散居族裔批评视角解读莫里森的《慈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
[4].刘星.散居族裔批评视域下的《宠儿》[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
[5].关孟昶.散居族裔批评下的《喜福会》研究[J].科技信息.2011
[6].郑毅.散居族裔批评视域下的《梦娜在希望之乡》[D].中国海洋大学.2011
[7].张冲.散居族裔批评与美国华裔文学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