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随动控制论文-苏明垢,鲁文其,纪科辉,王秀锋,董汉卿

位置随动控制论文-苏明垢,鲁文其,纪科辉,王秀锋,董汉卿

导读:本文包含了位置随动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联动控制,直线电机,EtherCAT,同步

位置随动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苏明垢,鲁文其,纪科辉,王秀锋,董汉卿[1](2019)在《基于EtherCAT通信的双直线电机位置联动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脉冲、模拟量控制系统在实时性、稳定性和同步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EtherCAT工业实时以太网通信的双直线电机位置联动控制方案。设计了3种位置联动控制模式,详细分析了EtherCAT的分布时钟补偿算法,并搭建了联动控制试验平台,对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therCAT通信的双直线电机位置联动控制系统实时性高,双轴同步、交替响应性能良好,适用于同步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都较高的应用场合。(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孙玉国,刘慧颖[2](2018)在《激光切割Z轴位置随动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激光切割和等离子切割等特种加工过程中需要实时调整切割头与板材间隙的问题,研制一款位移随动控制系统。采用AD7746电容转换器实现了毫米级间隙测量;以STC15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对丝杆螺母机构进行PID闭环控制;编写RS-485上位机监控程序。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随动控制系统间隙跟随精度+0.1mm,最大跟随速度50mm/s,这为今后研制高速跟随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朱立群,楼佩煌,罗家文,钱晓明,张沪松[3](2018)在《基于神经PID带位置补偿器的AGV旋转平台随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商用AGV灵活性和实现对货物位姿调节的关键是AGV旋转平台的随动控制,针对AGV小车旋转平台的随动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带位置补偿器的AGV旋转平台PID随动控制算法。该算法以PID参数在线整定和自适应调节为基础,通过神经网络提高了旋转平台的PID控制对AGV底盘旋转的角速度跟踪的动态性能。同时,通过位置补偿器避免旋转平台在角速度跟踪时的角度误差积累,确保对角速度误差精准跟踪的同时,保持旋转平台的绝对朝向不变。(本文来源于《机械与电子》期刊2018年05期)

张同杰[4](2016)在《某火箭武器抗干扰位置随动系统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防科技的发展,对火箭炮武器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跟踪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位置随动系统是组成火箭炮整个系统的必要环节,为了得到良好的控制性能,我们必须对位置随动系统提出更高要求。火箭炮在发射时,系统的质心位置、刚度、阻尼和转动惯量均发生很大变化,系统参数具有不确定性,且火箭炮在发射状态时受连续燃气流冲击导致定向器产生振动,使得后续发射在此发射环境下命中精度降低。因此,如何克服这些扰动及系统不确定性对其影响,提高火箭炮位置随动系统的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是现阶段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某型多管火箭炮的位置随动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多管火箭炮的机械结构以及随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交流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以及多管火箭炮的交流伺服系统的仿真数学模型,分析了位置随动系统的负载扰动,为辨识以及控制策略研究奠定了基础。采取了离线训练与在线调整的辨识策略。首先采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对系统进行离线辨识,针对传统RBF神经网络参数确定问题,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中心,宽度及权值,离线训练得出的参数作为在线辨识器参数初始值,避免了振荡现象,加快了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为抑制位置随动系统的负载扰动,减少对位置随动系统的干扰。本文设计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单神经元自抗扰控制器,利用自抗扰控制器中的改进fal函数的扩张观测器将系统发射时的燃气流冲击等扰动归于扩张状态。并考虑到传统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多,难确定的问题,本文利用单神经元控制器(Single Neuron Controller,SNC)来代替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器(Nonlinear state error feedback control,NLSEF),其权值利用 RBF 神经网络在线辨识器的辨识信息来在线自动调整。结合国家973项目进行了实验,将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在实验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12-01)

王志翔,王竹平[5](2016)在《MRAC在位置随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位置随动控制系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设计了具有良好跟随性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利用机理法建立数控机床刀具进给定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将该系统等效为带有参变量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跟随性、稳定性和控制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6年09期)

姜宇[6](2016)在《基于数学建模的位置随动系统的最优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位置随动系统作为一种能够对未知输入变量进行精确控制的典型闭环控制系统,其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执行机构对位置指令的准确跟踪,在机床运动位置和角度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针对一个小功率直流电机型随动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研究,并用状态空间形式予以描述。基于该数学模型,设计出一个LQR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稳态精度高的性能优势。此外,该方法较为简单,易于工程实现。(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6年02期)

任小勇[7](2015)在《自整角机位置随动系统的控制性能分析与校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自整角机位置随动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知,在自整角机随动系统不加校正时处于稳定边界,此时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差,超调量很大,不能满足需求。针对以上问题,加入双闭环校正环节进行校正,外环采用PID校正,可以提高截止频率和响应速度;内环采用转速负反馈校正,能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减小位置超调量,改善动态性能。(本文来源于《陇东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于晓雁[8](2014)在《电动机制动控制和行程位置控制线路的故障与排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动机制动控制的故障排除、电动机行程位置控制线路的故障与排除等问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4年10期)

任强,周升良,孙玉国[9](2013)在《基于MEMS的角位置无线随动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角位置随动控制系统在数控机床、火炮自动控制中有重要应用,目前多采用自整角机实现。在布线困难的特殊场合下,有必要采用无线的方式实现对远端机械结构随动控制。设计了一个无线随动控制系统,并对系统的抗干扰性和跟随精度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ARM微控制器对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获取的动态角位置信号进行自适应互补滤波处理,对nRF24L01无线传输模块进行跳频编程,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此外,利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跟随机构,通过加装无线视频模块实现了远程可视化遥控。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角位置无线随动系统运行稳定,角位置跟随误差小于0.3°,随动响应时间小于15 ms,无线随动距离500 m(通视)。(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3年09期)

杜宏亮,袁媛[10](2011)在《一种高精度位置随动控制系统校正算法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高精度位置随动控制系统的两种控制策略。以位置随动系统姿态角测量为例,论证了随动控制系统误差区域的鉴别方法,以此作为选择控制策略的依据。并用算例验证了等减速法设计下的校正算法,应用该算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系统的稳态特性,即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1年01期)

位置随动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激光切割和等离子切割等特种加工过程中需要实时调整切割头与板材间隙的问题,研制一款位移随动控制系统。采用AD7746电容转换器实现了毫米级间隙测量;以STC15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对丝杆螺母机构进行PID闭环控制;编写RS-485上位机监控程序。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随动控制系统间隙跟随精度+0.1mm,最大跟随速度50mm/s,这为今后研制高速跟随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位置随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苏明垢,鲁文其,纪科辉,王秀锋,董汉卿.基于EtherCAT通信的双直线电机位置联动控制系统设计[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2].孙玉国,刘慧颖.激光切割Z轴位置随动控制系统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18

[3].朱立群,楼佩煌,罗家文,钱晓明,张沪松.基于神经PID带位置补偿器的AGV旋转平台随动控制[J].机械与电子.2018

[4].张同杰.某火箭武器抗干扰位置随动系统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5].王志翔,王竹平.MRAC在位置随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2016

[6].姜宇.基于数学建模的位置随动系统的最优控制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6

[7].任小勇.自整角机位置随动系统的控制性能分析与校正设计[J].陇东学院学报.2015

[8].于晓雁.电动机制动控制和行程位置控制线路的故障与排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9].任强,周升良,孙玉国.基于MEMS的角位置无线随动控制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

[10].杜宏亮,袁媛.一种高精度位置随动控制系统校正算法设计[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

标签:;  ;  ;  ;  

位置随动控制论文-苏明垢,鲁文其,纪科辉,王秀锋,董汉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