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丹杏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丹杏饮,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丹杏饮论文文献综述
龚裕兴,覃成杜,李海平[1](2011)在《丹杏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丹杏饮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两院4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试验组的25例患者丹杏饮治疗;给予对照组的21例患者心可舒片治疗,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是84.0%,对照组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是66.7%,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是93.9%,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是76.3%,试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杏饮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功能的丹杏饮,可以显着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1年36期)
于丽萍[2](2009)在《丹杏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丹杏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I~III级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18例),分别予以丹杏饮和心可舒片对照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5.3%、对照组为66.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为77.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76.5%、对照组总有效率61.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运动试验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55.9%,对照组为44.4%,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接近(P>0.05);同时试验组还能改善凝血指标,降低心肌耗氧量。结论:丹杏饮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一个安全、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能明显改善心血瘀阻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凝血,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程度等有关。本试验提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法仍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常用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20)
丹杏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丹杏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I~III级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18例),分别予以丹杏饮和心可舒片对照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5.3%、对照组为66.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为77.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76.5%、对照组总有效率61.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运动试验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55.9%,对照组为44.4%,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接近(P>0.05);同时试验组还能改善凝血指标,降低心肌耗氧量。结论:丹杏饮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一个安全、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能明显改善心血瘀阻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凝血,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程度等有关。本试验提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法仍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常用有效的方法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丹杏饮论文参考文献
[1].龚裕兴,覃成杜,李海平.丹杏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1
[2].于丽萍.丹杏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