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倩[1](2019)在《山西省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以“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优化研究”为题,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时代,对山西省体育学不同专业的田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研究,旨在紧跟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的需求,结合体育学不同专业的特点,优化田径课程教学内容,明确田径课程的定位,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改变体育学专业田径教学内容“相同化”的弊端,通过田径教学实现各个专业不同的能力培养。意义:根据教育部对田径教学内容的规定要求,结合山西省的地方特色,依据山西省体育学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各专业完成田径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各专业的目标要求,将田径教学从要求学生掌握田径运动技术的同时,要把山西省高校田径教学和专业结构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密切联系,根据各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专业特色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体育学专业的普修田径课程培养目标,田径教学课程体系,田径课程内容等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与建议:(1)在山西省体育学不同专业田径培养目标的调查中发现这四个不同专业的田径课程目标设置比较偏向于社会实际,并没有针对不同专业进行大的区分,四个专业的田径课程培养目标并没有能和自己的专业定位相结合。(2)在所调查的山西省体育学四个专业田径教学内容多数学校更注重的是田径学习的全面性,学生接触到田径项目比较全面,但在有限的课时内接触的项目增多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专业性降低,多而不精。(3)田径专业必修课开设学时比较低,山西省体育学专业大多数田径课程的开展是一周两次,开设两个学期,有少数几个学校一周开设三次田径课,总体来看,开设学时比较低,理论课学时占总学时比例更是偏低。(4)山西省体育学四个专业培养方案所涉及的田径必修课程中,专业技术课程难度比较偏低,难度比较高的技术课程更是存在不开展的现象。四个专业田径必修课程设置基本上并无差异,只是在本专业的课程上对田径教学内容的侧重稍作调整,甚至学习内容一致只对田径课程的学习时间缩短或延长。(5)山西省体育学就业水平参差不齐,因专业不同而参差不齐,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情况相对较好,其次是运动训练专业,而现如今高校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运动训练专业就业趋势明显较以前要有提高,而且随着中小学武术课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就业率也在逐年提升,较之看来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率较低。就山西省体育学不同专业的对口情况考虑就业的话山西省体育学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更是不容乐观。针对这些问题对山西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院系的体育学专业田径课程改革提出如下建议:(1)要做到对山西省高校体育学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认真梳理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兼顾设置体育类各专业的田径课程,优选课程,改变以前全面化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专业特色的田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的选择要与各个专业教学体系相结合,根据各个专业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选择与培养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内容。(2)田径课程教学内容不仅要传承,更要创新,就是对之前的内容进行统筹,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去粗取精,多创新、少标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立足于山西省高校田径各专业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要以田径教学,健身竞赛理论为主,社会体育专业要以田径康复技术和田径体能训练为主,运动训练专业要以教学和训练以及竞技理论方法为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要以体育个人素质培养,贯穿以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在田径课程中,各专业都要做到尽力“合成”和精选课程。(3)要在有限的田径课程学时内,提高田径课程的效率,就要做到课时运动负荷的合理分配,因此我们要将田径课时运动强度保持在140-160次/分钟,运动密度75%,练习密度50%,理论上这个强度区间属于中高强度,实践上这个强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保持田径课强度和密度,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高效学习田径技能,留足充分的时间进行理论教学,使各专业学生在技能提升的同时,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4)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课程内外都相互协助,达到学生乐于学习的效果,这种结果不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更是心理的愉悦。只要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愉悦,都是有效的组织形式;“激趣导学、增趣促学、合作探究、身心放松”等新型教学程序。通过各种新形式的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5)根据社会对当今体育人才的需要,体育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会从事体育科研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康复保健员,专业队教练员,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娱乐旅游工作者等。因此要把各专业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以及重点能力培养相对应。体育教育专业着重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体育专业着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训练专业着重培养专业队教练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着重培养武术指导和民族民间体育从事人员。专业分化要明显,才能抓住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常泽军[2](2018)在《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学界对于课程的研究方兴未艾。体育课程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学者从多个研究视角出发,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定义、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推动了体育课程研究不断深入和全面,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教学甚至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良性发展,为体育教学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用篇名以“体育”并含“课程”或含“体育课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1996年至2016年体育课程领域研究文献2361篇,采用文献资料、共现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理论及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了解体育课程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及以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并对未来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进行探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课程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体育教学、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理念、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主体和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改革是推动体育课程发展的直接因素;体育课程理念不断拓宽,“人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课程理念中的作用得以体现;体育课程目标从“理想化设计”向“可操作性”转变,但对于学生道德、情感、兴趣的评价操作上仍有难度。体育课程目标评价仍存在争议,体质评价应该在体育课程评价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仍然存疑,虽然体质评价在课程评价中占重要位置,但是对“改善青少年体质”作用不足。2.相关科研机构及学者合作研究较少,研究较为分散、协同效应发挥不明显,相关科研机构和学者应加强合作,聚焦研究视角对体育课程进行深入持续研究。3.体育课程研究范畴基本涵盖了课程论研究范畴,其研究与体育课程改革实践联系密切,初步形成了研究者群体规模。4.体育课程学术研究的规范性仍不足,体育课程的研究范畴还待进一步明确,大部分研究成果停留于重复性研究,缺乏理论创新和群体合作。5.影响体育课程研究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母学科课程发展、社会环境及相关政策导向作用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三个方便因素。6.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包括亟需厘清体育课程研究范畴,加强学术规范性,在研究中注重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高校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进行合作式研究;体育课程研究方法更趋于多元。
姚烨[3](2018)在《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教育顺应时代需求,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相应推进课程改革的共同的发展趋势,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和各学科知识的结构变化,而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研究应是根据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分别在1980年、1986年、1991年、1997年和2003年进行修订,这五套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突破了传统观念、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束缚。为了更全面使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直接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要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论证法、专家问卷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体系,旨在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论文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该以当前的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从体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等方面课程设置定位不仅符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提出的要求,而且也要考虑中学体育教学新概念的理解相一致,特别是中学教学目标适应体育教育的需要。其次,体育培养目标是国家根据教育目标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依据《课程方案》精神,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五个目标。确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三类专业课以方向目标,达到了《课程方案》所规定了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要求。第三,根据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教育的需求,在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是实现目标与规格的具体体现。本论文研究从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的课程设置入手。构建了体育教育专项术科课程按类培养体系,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六类必修类课程方向,三类辅修类课程方向,三类公选类课程方向,初步解决了课程设置按类培养存在的问题,达到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必须要求。最后,从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是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体育术科课程更是起到了体育教育的根本和特色。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术科课程按类培养框架,根据《课程方案》规定初步确定了各类术科课程学时量,学分安排,使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对接,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直接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要求,使术科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也为术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春生[4](2012)在《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现状及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基础教育人才的重要使命,中小学体育的开展状况也引导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改革方向,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为依据。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现状进行调查,旨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期望能帮助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更好地开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积极开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山西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未做出相应对策,仍延续着传统的田径课程模式,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相比出现了一定的滞后现象。田径课程教育观念陈旧;培养目标侧重运动技能,忽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田径教学课时设置逐年减少;田径课程内容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对健身理论和方法关注较少;田径课程教学评价过于标准化和定量化,评价内容主要以体能和技术为主;能力培养以学生的教学和运动能力为主,忽视了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本研究结合目前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现状,提出改革策略:第一,学习现代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改革是以教育观念转变为前提,只有学习现代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不同需求的综合型教育人才。第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新型田径教师。传统教学模式是束缚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田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角色的转变,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和教学的决策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体育科研的研究者,同时还要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第三,准确设置田径课程目标。田径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为依据。第四,开发和拓展田径课程内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健身性与文化性、科学性与可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并合理安排理论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内容。第五,改革和完善田径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田径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应强调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注重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丁小燕[5](2011)在《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舞蹈运动项目在我国起步较晚,是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的,并经历了艰难发展初期。通过近三十年来的发展,体育舞蹈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开展,并已成为在世界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受到全世界体育舞蹈爱好者的关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找出目前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这将有利于保持教学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多数教师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年限较短,且75%的教师是从健美操、艺术体操或其他项目转项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他们通过短期培训上岗,没有掌握系统的体育舞蹈理论知识,因此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2.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整体裁判水平,运动等级水平偏低,甚至有50%的教师没有等级,男女比例结构具有明显的失衡现象。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3.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价较好,学生及领导对教师的整体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教师都能很好地熟悉大纲并认真的执行大纲,但在完成教案方面稍有欠缺。4.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中有62%的教师承担训练工作,但带队参加比赛教师较少,经验匮乏,大部分教师只是完成学校教学工作,其中体育舞蹈比赛次数偏少也是一个主要原因。5.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科研水平参差不齐,高层次人才较少。影响科研主要内部因素有:从事科研活动应付思想较多,科研动机功利性较强,科研意识淡薄,态度消极。主要外部因素有:科研经费较少,科研条件缺乏,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6.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对继续教育内涵的认识还是比较传统的,片面性较强,只是停留在以前教学技能的提高上,但能够正确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趋向理性化、高标准化,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多样,排在前三位的是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助教进修班。影响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是教学任务繁重,教育经费无力承担,培训效果不高等。7.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是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获取体育信息的,且利用现代网络手段获取体育信息的教师较多。提出相应对策: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2.加强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3.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4.增加高校间的体育舞蹈竞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5.规范体育舞蹈教学体系,完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内容。
曾庆涛[6](2011)在《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教师评价是教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师评价问题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建立与完善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对于贯彻党的体育教育方针、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效能、提升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和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理论为基础,以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逻辑方法,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进而对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对体育教师评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认为体育教师评价是以体育教师为评价对象,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为指导,根据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体育教师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体育教师基本素质、工作过程、工作绩效、专业发展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从而为体育教师改进工作,实现专业发展,为学校领导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二、对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运行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在认知层面和评价需求方面,调查对象具有较高的评价认知水平和较高的评价需求。在评价操作层面,体育教师评价的现实状况与教师的应然需求相差甚远,且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很好的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评价效用层面,体育教师评价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现行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很有必要对现行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进行重构。三、对我国体育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通过分析,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系统的体育教师评价方案;重视区分奖惩,忽视改进发展;重视外部压力,忽视内部动力;注重绩效管理,缺乏人文关怀;注重全校统一,缺乏学科针对;重视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评价主体单一、自我评价缺乏;反馈时效较差,结果有失公允等方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缺乏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功利性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评价主体的评价素养偏低、缺乏奖惩性和发展性的有机整合、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偏见等方面。四、构建了体育教师评价的理论体系。构建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需要层次理论、终身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育评价理论;其实践依据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以及体育教师评价实践的客观需求。构建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方向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奖惩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的原则。体育教师评价体系是一个由体育教师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管理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按照“条件——过程——绩效——发展”的结构模式构建,包括基本素质、工作过程、工作绩效和专业发展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以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师评价为例设计的《体育教师评价工作方案》,为体育教师评价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评价制度、确立明确的体育教师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获得多方的认同支持、实施有效的心理调控,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完善体育教师评价反馈机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胡跃梅[7](2011)在《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西省民办高等教育有着辉煌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民办高校在发展良好的态势下,江西省民办高等教育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取得了较大成绩,已成为了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关键环节之一。显然民办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应得到重视。本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及中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方针,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自觉锻炼意识和科学健身能力,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以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发挥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结合江西省民办高校的自身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着重对江西省民办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学生上公共体育课的现状,师资队伍现状,体育经费投入,制约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1.政府管理不到位,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2.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混乱。领导支持力度不够,教师重视程度不够。3.在通过实地调查民办高校的多数的学生对体育持喜欢态度,然而实际上课行为表现与其积极的态度不相符。4.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师队严重缺编,男、女教师结构比例不合理,女教师严重缺乏,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不尽合理、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教师科研水平低,科研氛围不浓,教师业务学习机会少,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流动性大,不利于师资队伍的稳定。5.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混乱。体育教材与教学条件的配备情况差强人意。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至今无统一的体育教材,教学内容职业特色不突出,仍沿用传统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过于单调、缺乏娱乐性和趣味性,课时严重不足,班级人数多;授课方式单一,“大学教师,中学教材,小学教法”现象比较严重。6.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缺乏监督和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混乱,体育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这样严重影响了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开展。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对本论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纲要》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尽快制定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和标准,督促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2.作为教育者和教育部门、机构要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支持民办高校的体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的领导和一线的体育教师更要重视教学工作,积极为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建立优良的软环境。从而提升整个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竞争力。3.增加对体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快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增设体育项目,为民办高校学生创造更好的运动环境。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享受公办高校教师同等待遇,从而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归属感。5.借鉴公办高校及国外私立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建议建立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大力建设精品课程和体育优质课程。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评价体系的多元性,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机会。6.针对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要以政府出资为主,民间投资为辅,广泛的多渠道的进行筹集资金。发挥民办高校办学自主,灵活性等的特点。
张春燕[8](2010)在《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现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体育教育贯穿着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高职教育更加应该重视体育教育。体育教师是高职体育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要完成体育教育的任务,关键是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深感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有较多不足的地方,因此,优化体育教师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以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素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影响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发展的因素,除了教师自身的原因以外,还有国家政府和学校方面的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总体情况比较好。2.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理念还未全面扭转。3.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素质不容乐观。4.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发展不平衡。5.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身心素质整体水平高。因此,针对目前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素质发展的因素,提出如下优化途径:1.国家方面:加强国家政策导向,完善体育教师素质的发展机制与制度;加强体育学科建设;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2.学校方面:建立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构建学生对教师素质反馈与监督的平台。3.教师自身:转变体育教育的理念;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崔进[9](2010)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教育评价是当今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高校体育评价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行政部门进行学校体育管理和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工具,也是学校及学校体育工作者自身进行检查、反思、改进学校体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教育评价理论为依托,以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的现实状况为切入点,将大学排名的的方法引入到体育评价中。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高校教育评价、高校体育评价进行分析和再认识;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了解湖南28所普通高校体育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再结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设施配备目录》、《关于开展高等学校体育评估工作的通知》、《湖南高等学校体育评估表》等有关体育工作文件,设计出了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指标并予以定量评判。本课题最终确立的“排名评价方案”下设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师资、体育普及、体育提高、体育经费、体育场地7个,二级指标有教学计划课时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高级职称比例、博士人数比例、硕士以上学历比例、教师进修比例、年发表CSSCI论文数量、年发表公开发表论文数量、课题立项、比赛成绩、承办体育赛事数量、校级体育运动会次数、学校体育社团数量、校财务年拨体育经费总量、生均体育经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18项,三级指标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等15项。指标的确立经过了初选和完善两个阶段。对建立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求解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权重。综上所述,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本省高校体育现状和教育评价的科学理论而构建,它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地了解湖南高校体育发展的动态,宏观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以及为各高校从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综合考量的办法。因而对推动当前湖南高校体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杜治华[10](2010)在《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师体育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学科和术科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术科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体育教育事业的成败,体育教育改革质量的优劣都与术科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程度密不可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师体育院校的术科教师亟待更新观念和发展自身教学知识。探究我国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途径和影响因素,以期为体育术科教师的专业化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并综合运用了教育学、体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来源和途径进行了研究,探索出各种知识来源的重要性及作用。研究认为: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的教学知识可以分成“教学的课程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教学的方法知识”三类。各类教学知识生成的来源或者说获得的途径有很多种,按照教师自身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知识来源来划分,主要包括“学生时代的课程学习”、“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学习及参与各种活动的经验(岗前培训、进修学习、教研活动、学术交流及科研活动、阅读专业书刊、教学反思等)”三种来源。学生时代的课程学习是术科教师“教学的课程知识”的重要来源,为术科教师知识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术科教师积累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教学能力的主要时期。职前的各种学习与培训是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的方法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术科教师能够及时胜任教学而进行的短期发展知识的过渡阶段。对于工作时间较长的术科教师而言,更多的教学知识则是来源于在职期间,因为职后生涯漫长,接受各种教育、专业培调及参与各种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远远多于职前,为术科教师“教学的课程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教学的方法知识”全方位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来源。影响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知识发展的因素也很多,包括诸多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课程设置,促进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的形成。(2)抓好在职培训工作,提高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胜任能力。(3)积极开展各种有组织的专业活动,促进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的全面发展。(4)注重职后的各种学习及活动,促进术科教师自身教学知识的发展。
二、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专业田径教学培养目标的分析 |
3.1.1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
3.1.2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
3.1.3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 |
3.1.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
3.2 山西省体育学不同专业田径课程内容分析 |
3.2.1 田径教学课程内容调查 |
3.2.2 四个专业田径专业技术课理论课开设内容分析 |
3.3 山西省体育学不同专业田径教学内容结构分析 |
3.3.1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内容结构 |
3.3.2 社会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内容结构 |
3.3.3 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内容结构 |
3.3.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内容结构 |
3.4 山西省体育学不同专业田径课程评价内容与方法分析 |
3.4.1 田径课程评价标准 |
3.4.2 田径课程考核内容 |
3.4.3 田径课程技术考核形式 |
3.4.4 田径课程教学评价结果 |
3.5 山西省体育学不同专业田径课程的改进与优化 |
3.5.1 体育教育专业的优化 |
3.5.2 社会体育专业的优化 |
3.5.3 运动训练专业的优化 |
3.5.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优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培养目标 |
4.1.2 课程内容 |
4.1.3 课程学时 |
4.1.4 课程特色 |
4.1.5 就业水平 |
4.2 建议 |
4.2.1 突出各个专业特色 |
4.2.2 创新各个专业田径课程 |
4.2.3 田径课程学时的合理化分配 |
4.2.4 用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2.5 加深专业化增加就业几率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
(2)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 |
2.1.2 体育课程 |
2.2 体育课程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
2.2.3 关于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
2.2.4 关于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2.2.5 关于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 |
2.2.6 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 |
2.2.7 关于体育课程管理的研究 |
2.2.8 关于知识图谱软件在体育研究应用中的研究 |
3.研究对象、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共现分析法 |
3.2.3 可视化分析法 |
3.2.4 内容分析法 |
3.2.5 访谈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分析 |
4.2 体育课程研究关键词特征分析 |
4.2.1 体育课程研究关键词特征描述 |
4.2.2 体育课程研究的内容分析 |
4.3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分析 |
4.3.1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描述 |
4.3.2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分析 |
4.4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描述与分析 |
4.4.1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描述 |
4.4.2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分析 |
4.5 对体育课程期刊论文研究的思考 |
4.5.1 体育课程研究呈现的总体特征 |
4.5.2 影响体育课程研究的外部动力 |
4.5.3 对体育课程研究的反思 |
4.5.4 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 |
5.结论与研究不足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外体育院系的专业课程设置 |
1.3 研究依据 |
1.3.1.国家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现行的教育课程改革 |
1.3.2.从社会需求发展的研究依据 |
1.3.3.从体育教育专业单位的特点产生的依据 |
1.3.4.从学生的终身培养发展的研究依据 |
1.3.5.与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区别的研究依据 |
1.4 研究意义 |
1.4.1.研究理论意义 |
1.4.2.研究实践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和对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理论论证法 |
2.2.3 专家问卷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的目标和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分析 |
3.1.1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的目标和依据分析 |
3.1.2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的指导思想分析 |
3.1.3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的原则分析 |
3.2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分析 |
3.2.1 区域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 |
3.2.2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
3.2.3 按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分析 |
3.3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分析 |
3.3.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规格分析 |
3.3.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目标分析 |
3.3.3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方向类目标设置分析 |
3.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课程设置构建 |
3.4.1 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
3.4.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体系构建 |
3.4.3 体育教育专业按类培养总学时数与总学分数分析 |
3.4.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课程结构分析 |
3.4.5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课程设置的比例分析 |
3.4.6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课程门数分析 |
3.4.7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课的开设情况分析 |
3.5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措施及思考 |
3.5.1 我国五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3.5.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特色分析 |
3.5.3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教学实践环节分析 |
3.5.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培养目标与中、小学师资人才规格分析 |
3.5.5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按类培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A |
附件B |
(4)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现状及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现状的研究综述 |
2.1.1 体育课程目标及基本理念研究 |
2.1.2 体育课程设置研究 |
2.1.3 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
2.1.4 体育课程整体研究 |
2.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现状的研究综述 |
2.2.1 田径课程目标及教育观念的研究 |
2.2.2 田径课程内容研究 |
2.2.3 田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的研究 |
2.2.4 田径课程整体研究 |
2.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地观察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
4.1.1 师资队伍结构的现状分析 |
4.1.2 教学大纲的现状分析 |
4.1.3 课时设置的现状分析 |
4.1.4 理论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
4.1.5 评价与考核体系的现状分析 |
4.1.6 目标侧重情况的现状分析 |
4.1.7 指导思想选择的现状分析 |
4.1.8 理论教学手段的现状分析 |
4.1.9 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
4.2 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构想 |
4.2.1 准确设置田径课程目标 |
4.2.2 建立现代的教育观念 |
4.2.3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新型田径教师 |
4.2.4 开发和拓展田径课程内容 |
4.2.5 改革和完善田径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教师年龄结构 |
3.1.2 教师学历结构 |
3.1.3 教师职称结构 |
3.1.4 教师男女比例 |
3.1.5 教师原始专项的分析 |
3.1.6 教师运动技术、裁判等级的分析 |
3.1.7 教师外语水平 |
3.1.8 教师计算机水平 |
3.2 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2.1 教学情况 |
3.2.2 教师能力的评价 |
3.3 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训练与比赛情况调查与分析 |
3.4 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科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3.4.1 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分析 |
3.4.2 教师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
3.4.3 影响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科研的主要因素分析 |
3.5 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 |
3.5.1 教师对继续教育内涵的认识 |
3.5.2 教师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3.5.3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 |
3.5.4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分析 |
3.5.5 教师对继续教育形式的选择 |
3.5.6 制约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 |
3.6 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获取体育信息情况分析 |
4 对策 |
4.1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
4.1.1 加强体育舞蹈专业人才的输送 |
4.1.2 重视男性体育舞蹈教师的培养 |
4.1.3 改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
4.1.4 重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
4.2 加强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
4.3 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
4.3.1 加强学校领导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视程度 |
4.3.2 注重继续教育内容的前卫性,实用性,全面性 |
4.4 加强高校间的体育舞蹈竞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
4.5 规范体育舞蹈教材体系,完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内容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附件 |
8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9 致谢 |
(6)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假设与任务 |
(一) 研究假设 |
(二) 研究任务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教育学基础 |
(二) 心理学基础 |
(三) 管理学基础 |
(四) 系统科学基础 |
五、体育教师评价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价值 |
(二) 评价 |
(三) 教育评价 |
(四) 教师评价 |
(五) 体育教师评价 |
六、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教育评价研究简况 |
(二) 教师评价研究简况 |
(三) 体育教师评价研究综述 |
(四) 存在的缺憾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调查法 |
(三) 数学方法 |
(四) 系统方法 |
(五) 逻辑方法 |
三、研究设计的思路 |
第三章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运行现状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对象的构成层面 |
(二) 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和教龄状况 |
(三) 调查对象的学历和学位状况 |
(四) 调查对象的职称结构和级别状况 |
(五) 调查对象的所属学校和地域分布状况 |
(六) 调查对象的所属经济地带分布状况 |
(七) 调查涉及学校的分布状况 |
二、关于体育教师评价认知层面的调查 |
(一) 对体育教师评价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
(二) 对体育教师评价目的的认识 |
(三) 对体育教师评价方案需求的认识 |
(四) 对教师个体差异尊重的认识 |
(五) 对体育教师评价维度的认识 |
(六) 对奖惩性教师评价的了解程度 |
(七) 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了解程度 |
(八) 教师对评价活动的参与态度 |
(九) 对现行教师评价性质归属的认识 |
三、关于体育教师评价操作层面的调查 |
(一) 教师考核、评价的频度 |
(二) 教师评价的种类 |
(三) 体育教师评价方案的系统性 |
(四) 教师对现行评价标准的了解程度 |
(五) 体育教师评价方案制定者的组成 |
(六) 体育教师评价主体的选择情况 |
(七) 教师评价周期和时间的安排情况 |
(八) 评价方法的运用情况 |
(九) 评价信息收集渠道的情况 |
(十) 评价结果反馈的情况 |
(十一) 学校对评价结果的处理情况 |
(十二) 评价对象采用非正常手段对评价主体施加影响的情况 |
(十三) 不同评价主体进行评价的客观、公正、准确情况 |
四、关于体育教师评价效用层面的调查 |
(一) 现行评价方案对体育教师适用情况 |
(二) 现行评价方案对体育学科的专业特性的体现情况 |
(三) 现行评价方案的全面、客观、准确情况 |
(四) 现行评价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情况 |
(五) 现行教师评价预期目的的达成情况 |
(六) 现行教师评价对新时期要求的适应情况 |
(七) 教师对现行教师评价方案的满意度 |
(八) 体育教师评价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
第四章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
一、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缺乏系统的体育教师评价方案 |
(二) 重视区分奖惩,忽视改进发展 |
(三) 重视外部压力,忽视内部动力 |
(四) 注重绩效管理,缺乏人文关怀 |
(五) 注重全校统一,缺乏学科针对 |
(六) 重视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 |
(七) 评价主体单一,自我评价缺乏 |
(八) 反馈时效较差,结果有失公允 |
二、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缺乏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 |
(二) 缺乏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
(三) 功利性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 评价主体的评价素养偏低 |
(五) 缺乏有效的心理调控 |
(六) 缺乏奖惩性和发展性的有机整合 |
(七) 对体育教师职业的偏见 |
第五章 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 |
一、体育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二) 政策依据 |
(三) 实践依据 |
二、体育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一) 方向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
(二) 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
(三) 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 |
(四) 奖惩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
(五)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三、体育教师评价体系构成要素的分析 |
(一) 评价目的 |
(二) 评价对象 |
(三) 评价主体 |
(四) 评价指标体系 |
(五) 评价方法 |
(六) 评价过程 |
(七) 评价管理 |
四、体育教师评价方案的设计 |
(一) 体育教师评价目的的确定 |
(二) 体育教师评价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
(三) 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四) 体育教师评价中指标权重的分配 |
(五) 体育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 |
(六) 体育教师评价主体的选择 |
(七) 体育教师评价方法的选择 |
(八) 体育教师评价方案的形成 |
(九) 对体育教师评价方案的初步论证 |
五、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
(一) 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评价制度 |
(二) 确立明确的体育教师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 |
(三) 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获得多方的认同支持 |
(四) 实施有效的心理调控,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 |
(五) 完善体育教师评价反馈机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后续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
1.2.1 关于民办体育教学的相关概念研究 |
1.2.2 有关民办高校的历史研究 |
1.2.3 关于我国公办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 |
1.2.4 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相关的文献综述 |
1.2.5 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研究综述 |
1.2.6 总结与展望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地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上课现状研究 |
3.1.1 公共体育课师生比情况研究 |
3.1.2 学生上课动机现状研究 |
3.1.3 学生上课兴趣问题研究 |
3.1.4 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问题研究 |
3.1.5 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研究 |
3.2 江西省部分民办高校体育师资水平现状研究 |
3.2.1 师资结构现状问题研究 |
3.2.2 科研状况问题研究 |
3.2.3 教师工作量、福利和业务学习现状研究 |
3.3 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研究 |
3.3.1 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贯彻程度研究 |
3.3.2 公共体育课开课年限情况研究 |
3.3.3 公共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研究 |
3.3.4 教材使用情况的研究 |
3.3.5 公共体育课内容选择情况研究 |
3.3.6 公共体育课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研究 |
3.3.7 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3.4 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基础建设情况研究 |
3.4.1 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情况研究 |
3.4.2 体育场馆器材利用情况研究 |
3.5 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体育经费投入情况研究 |
3.6 制约江西省民办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开展的因素分析研究 |
3.6.1 政府管理不到位,政策法规的滞后 |
3.6.2 民办高校自身办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
3.6.3 民办高校管理不完善,办学理念不明确 |
3.7 民办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
3.7.1 加大政府部门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 |
3.7.2 不断完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体制建设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8)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相关概念理解和界定 |
3.1.1 素质的涵义 |
3.1.2 教师的素质定义 |
3.1.3 体育教师素质的定义 |
3.2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
3.3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3.1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现状与分析 |
3.3.2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体育教育理念的现状与分析 |
3.3.3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知识素质的现状与分析 |
3.3.4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能力素质的现状与分析 |
3.3.5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身心素质的现状与分析 |
3.4 影响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发展的因素 |
3.4.1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编制缺口较大 |
3.4.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偏少 |
3.4.3 经费的投入严重的不足 |
4 结论 |
4.1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总体情况比较好 |
4.2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理念还未全面扭转 |
4.3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素质不容乐观 |
4.4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发展不平衡 |
4.5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身心素质整体水平高 |
5 优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 |
5.1 国家方面优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 |
5.1.1 加强国家政策导向,完善体育教师素质的发展机制与制度 |
5.1.2 加强体育学科的建设 |
5.1.3 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 |
5.2 学校方面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 |
5.2.1 建立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 |
5.2.2 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
5.2.3 提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
5.2.4 构建学生对教师素质反馈与监督的平台 |
5.3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优化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 |
5.3.1 转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理念 |
5.3.2 培养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 |
5.3.3 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9 致谢 |
(9)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大学排行榜的研究简介 |
1.2.2 国内大学排行榜的研究综述 |
1.2.3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评价的历史及其演进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高校体育 |
1.3.2 体育排名 |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4.1 研究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指标的取选 |
2.1 湖南高校体育工作现状与评价指标初选 |
2.1.1 湖南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呼唤体育教学评价 |
2.1.2 湖南高校体育师资现状呼唤体育师资关注 |
2.1.3 湖南高校体育科研现状呼唤体育科研支持 |
2.1.4 湖南高校体育竞赛现状呼唤体育提高统筹 |
2.1.5 湖南高校群众体育现状呼唤体育普及重视 |
2.1.6 湖南高校体育投入现状呼唤体育经费增加 |
2.1.7 湖南高校体育场地现状呼唤体育环境改善 |
2.2 湖南高校体育排名评价指标的确立 |
第3章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模拟评价 |
3.1 湖南高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1 构建高校体育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
3.1.2 构建高校体育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3.1.3 选用高校体育排名评价三级指标的原则 |
3.1.4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5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3.2 湖南高校体育排名评价系统的模拟评价 |
3.2.1 模拟思路 |
3.2.2 实证模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硕士论文目录) |
附录B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指标选取调查问卷之一——体育教学 |
附录C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指标选取调查问卷之二——体育师资 |
附录D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指标选取调查问卷之三——体育科研 |
附录E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指标选取调查问卷之四——体育竞赛 |
附录F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指标选取调查问卷之五——课外体育活动 |
附录G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指标选取调查问卷之六——体育经费 |
附录H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指标选取调查问卷之七——体育场地 |
(10)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构建"学习型社会"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2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的要求 |
1.1.3 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观念和知识亟待更新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中基本概念的讨论 |
2.1.1 教学 |
2.1.2 知识及知识的分类 |
2.1.3 教学知识及教学知识观 |
2.1.4 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及分类 |
2.1.5 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的来源 |
2.2 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研究述评 |
2.2.1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术科教师教学知识的相关研究 |
2.2.2 基于专业化视角下术科教师知识发展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 |
2.2.3 基于继续教育视角下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研究的目标 |
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
3.1 确定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选定研究对象的理由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分析法 |
3.3 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
4.1 学生时代的课程学习对术科教师教学知识结构形成作用的分析 |
4.1.1 教育类课程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增进作用 |
4.1.2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增进作用 |
4.1.3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知识增进作用 |
4.1.4 方法工具类课程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知识增进作用 |
4.1.5 公共类课程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知识增进作用 |
4.1.6 思想政治类课程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知识增进作用 |
4.1.7 增进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六类课程作用评价与比较 |
4.2 职前教育与培训对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2.1 职前学校教育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2.2 职前运动经历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2.3 裁判经历对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3 在职教育、培训、专业活动对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3.1 个人运动经历或裁判经历对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3.2 岗前培训对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3.3 在职专业培训对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3.4 教师教研活动对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3.5 学术交流及科研活动对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3.6 阅读专业书刊对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3.7 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对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作用的分析 |
4.4 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影响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的主观因素 |
4.4.2 影响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获得的客观因素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优化研究[D]. 王倩倩. 山西大学, 2019(02)
- [2]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D]. 常泽军.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3]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按类培养的研究[D]. 姚烨.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4]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现状及改革研究[D]. 李春生. 山西师范大学, 2012(08)
- [5]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丁小燕. 苏州大学, 2011(06)
- [6]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 曾庆涛. 河南大学, 2011(10)
- [7]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胡跃梅. 南昌大学, 2011(07)
- [8]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D]. 张春燕. 苏州大学, 2010(05)
- [9]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排名评价体系的构建[D]. 崔进. 湖南大学, 2010(03)
- [10]高师体育院校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研究[D]. 杜治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