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偏心距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附加偏心距,P-δ效应,混凝土
偏心距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钱娟,蒋华[1](2019)在《关于附加偏心距和P-δ效应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偏心受拉、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计算公式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同。这些不同点在规范中并未给出很直接的说明。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两类受力构件设计中涉及到的附加偏心距ea和P-δ效应进行了思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8期)
高立堂,王都,王万敏[2](2016)在《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选取4种偏心距,按照两种加载角度,对受火1 h后的8根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常温下的静力加载试验。由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含钢量较高,将L形截面按照等形心轴惯性矩的原则等效成矩形截面,计算出偏心距增大系数η矩,并与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计算方法,为火灾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表明:1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在X、Y两方向抗侧刚度不同导致两方向柱中挠度不同;2矩形柱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η的差值与矩形柱η的比值均在10%以内,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其中比值绝对值最大为9.901 8%,出现在BL6的Y方向,其余比值均在5%以内。(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高立堂,李凌敏,杨超,蔡维沛[3](2016)在《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在8根受火1 h后的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常温静力加载试验的基础上,测其侧向变形曲线,计算出偏心距增大系数η1,然后将L形截面按照等形心轴惯性矩的原则等效成矩形截面并与异形柱的η2进行比较。为火灾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表明:通过比较,除DL5的偏心距增大系数相差较大以外,其余计算出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比较接近,相差均在10%以内;DL5—DL8异形截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要小于矩形截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最大值为10.47%出现在DL5的Y肢方向,表明对于受火后的异形柱来说,双向偏心受压的加载方式更为不利。(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6年09期)
李楚舒,李立,陈云波,芮继东[4](2015)在《附加偏心距和P-δ效应相关规定的演化与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演化并对比参照欧美规范,详细讨论了附加偏心距和构件设计考虑P-δ效应的相关规定,对构件的最终弯矩设计值的数学表达进行了分析,对这两问题处理的逻辑形式进行了讨论,并依据欧美规范的逻辑写出了相应的表达式,供大家参考讨论。(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5-04-22)
孔祥娅,孔祥松,周宏业,霍素彦[5](2012)在《考虑二阶效应的钢筋混凝土L形截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柱的工作机理,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BAQUS对不等肢L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柱受力及变形进行模拟分析,选取一种长细比和一种相对偏心距、变化四种荷载角,根据对长柱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结果,讨论了考虑二阶效应的不等肢L形截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给出了不等肢L形截面长短柱的划分界限。(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2年06期)
田静,王敬欣,张赛[6](2011)在《眼跳任务中的偏心距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完全被试内设计,控制了眼跳任务类型(朝向眼跳、反向眼跳)和目标偏心距水平,考察了大学生在两种眼跳任务中的偏心距效应,即目标刺激相对于屏幕中心的距离对于眼跳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反向眼跳任务中的首次眼跳方向错误率显着高于朝向眼跳,眼跳潜伏期也显着较长。(2)在朝向和反向眼跳过程中,都出现了目标的偏心距效应,即随着目标偏心距的增大,眼跳潜伏期缩短,眼跳落点视角增大。(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刘毅,朱爱萍,魏巍,白绍良[7](2008)在《考虑有侧移框架结构二阶效应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已经得出的框架结构二阶效应规律来看,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用来反映有侧移框架结构P-Δ效应规律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法(或称ηs-l0法)不论从力学概念上还是方法上都有待作出根本性改进。本文在阐述了有侧移框架结构中P-Δ效应和P-δ效应的规律后,提出了能同时考虑层效应特征和引起结构侧移弯矩作用下的非弹性曲率增量特征的ηs-l0法改进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证实了改进后的方案能较准确反映框架结构P-Δ效应的真实规律,并与美国规范对应方法以及层增大系数法具有等效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李新荣,秦文钺,白绍良[8](2000)在《两端不等偏心距钢筋混凝土柱二阶效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 2 7根两端偏心距不等的和 6根两端偏心距相等的铰支无侧移钢筋混凝土柱的单调加载试验 ,考察了柱两端偏心比、柱较大端偏心距以及柱长细比对细长钢筋混凝土柱二阶效应大小及分布规律以及对柱破坏位置和特征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在无侧移不等偏心距框架柱中考虑二阶效应特殊规律的 Cm 系数 (亦称“考虑端弯矩不等的影响系数”)建议式 ,该建议式反映了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特点。试验结果证明美国ACI318设计规范取自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传统 Cm 系数表达式对钢筋混凝土柱是偏不安全的。(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S1期)
田仲初,颜东煌[9](1998)在《轴向力偏心距对∩形宽翼梁剪滞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简文宽翼形梁,探讨了轴向荷载作用位置对截面正应力分布规律(或称剪力滞)的影响,用弹性解析解、有限条法进行了对比计算,并用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了轴向力偏心距影响剪力滞的一些基本规律。(本文来源于《长沙交通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偏心距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选取4种偏心距,按照两种加载角度,对受火1 h后的8根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常温下的静力加载试验。由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含钢量较高,将L形截面按照等形心轴惯性矩的原则等效成矩形截面,计算出偏心距增大系数η矩,并与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计算方法,为火灾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表明:1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在X、Y两方向抗侧刚度不同导致两方向柱中挠度不同;2矩形柱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η的差值与矩形柱η的比值均在10%以内,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其中比值绝对值最大为9.901 8%,出现在BL6的Y方向,其余比值均在5%以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心距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钱娟,蒋华.关于附加偏心距和P-δ效应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9
[2].高立堂,王都,王万敏.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6
[3].高立堂,李凌敏,杨超,蔡维沛.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J].钢结构.2016
[4].李楚舒,李立,陈云波,芮继东.附加偏心距和P-δ效应相关规定的演化与讨论[C].第五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5].孔祥娅,孔祥松,周宏业,霍素彦.考虑二阶效应的钢筋混凝土L形截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
[6].田静,王敬欣,张赛.眼跳任务中的偏心距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
[7].刘毅,朱爱萍,魏巍,白绍良.考虑有侧移框架结构二阶效应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法的改进[J].建筑结构学报.2008
[8].李新荣,秦文钺,白绍良.两端不等偏心距钢筋混凝土柱二阶效应试验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
[9].田仲初,颜东煌.轴向力偏心距对∩形宽翼梁剪滞效应的影响[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