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失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坦赞铁路,新殖民主义论
历史失忆论文文献综述
姬德强[1](2017)在《不能让中非传统友谊和历史“被失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并不理想,在国际舆论中经常落入"新殖民主义论"、"掠夺能源论"、"漠视人权论"、"破坏环境论"等的指责。从非洲的传播格局来看,西方国家媒体在非洲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媒体则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一项对肯尼亚当地调频广播的调查显示,在国外电台中,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收听人数最多,达到67.21%;而中(本文来源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7年09期)
欧阳岚[2](2014)在《传说在历史现场中的记忆与失忆——以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经历了从明代至今的传承过程,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以历史记忆为切入点,通过对收集到的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进行梳理、比对,发现无论社会生境发生怎样的变迁,对于围绕仗鼓舞所产生的民俗事象,其历史记忆是具有连续性的,而关于仗鼓舞起源的历史记忆由时间的远端向近端推移的过程中在传说文本里呈现出衰减现象,仗鼓舞起源传说最终在现代文本里失忆。(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4年12期)
高杨[3](2014)在《马英九首次表态将办抗战纪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周一罕见地高调对外宣布,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台湾当局明年将举行盛大纪念活动。这是近年来台湾地区领导人首次宣布举办有关抗日题材的纪念活动。 由于台湾当局和台湾民间此前对于涉及抗日战争的所有纪念日,一贯地有选择性“失忆(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4-08-02)
张慧瑜[4](2014)在《历史创伤与文化失忆症——从《归来》等反思当前国产电影的文化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归来》试图用家庭内部的和解来处理历史的创伤,这种暴露创伤与文化和解的故事也成为近些年以现当代史为主题的国产电影的重要命题,并表现为叁个方面——一是弥合个人与家庭的创伤,以《集结号》(2007年)、《唐山大地震》(2010年)为例;二是把现代中国的灾难书写为"民国"的国殇,以《南京!南京!》(2009年)、《金陵十叁钗》(2012年)、《一九四二》(2013年)为例;叁是完成历史的去历史化,以《山楂树之恋》(2010年)、《归来》(2014年)为例。随着中国崛起和国家转型,这些电影充当着回收、整编20世纪中国历史的文化意识形态功能。(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4年07期)
李泉[5](2014)在《混杂的个体身份与历史失忆症——美籍华裔学者宋伟杰的金庸小说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华裔学者宋伟杰以中西兼通的学养为基础,用宏阔的二元比较视野,对金庸小说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极有创见的诗学阐发研究。本文以金庸小说“身份问题”统摄下的“混杂的个体身份”与“历史失忆症”两条脉络为主线,以金庸的开山之作《书剑恩仇录》、巅峰之作《天龙八部》与封笔之作《鹿鼎记》为例,对宋伟杰的金庸小说身份认同问题研究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和评述,进而从比较文学视角切入,在金庸诗学再审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金庸小说文学思想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华文文学评论》期刊2014年00期)
张祖群[6](2014)在《《归来》书写的历史“失忆”——基于女性主义的电影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电影在场与女性主义《归来》在全国公映之后,我第一时间坐到五棵松的大屏幕影院里。近两个小时内,身边的一些观众一个个都红着眼圈,他们哭光了一包包纸巾。诚如一位观众说的那样:"拍的真好!我看电影时,眼泪止不住的流,为片中人物的命运无常,更为叁位主演的精湛演技打动我!支持《归来》"(访谈材料2,2014年5月)电影中呈现陆焉识和冯婉瑜是一对儿伉俪情深的模范夫妻,仅是由于政治运动而惨遭分离,后来归来却失忆的爱情故(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4年10期)
王志双,王菲菲[7](2012)在《家族历史的“遐想”与历史记忆的“失忆”——以福建安溪《虎邱林氏族谱》为例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福建安溪《虎邱林氏族谱》等资料考察,中国传统族谱有许多关于家族历史的"遐想"和虚构,尤其是其远祖的追溯,家族内仕宦名人的记忆等。就这一族谱并结合已有的家族史研究论述看,学者们似乎更多地忽视了"元朝"这一历史阶段,呈现出历史记忆中的"失忆"。究其实,这与元朝儒家传统不绝如缕的断裂,中国尊祖敬宗等传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以及后世儒士对这一阶段的鲜见记述等有关。(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下半月刊)》期刊2012年05期)
[8](2012)在《直面历史,避免“集体失忆”》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观察报》日前发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的文章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中外见面并回答提出的问题时,多次提到仍需反思"文革",指出"现在改革到了攻(本文来源于《中关村》期刊2012年04期)
[9](2011)在《从孩子开始,抵抗失忆——“中学生写史活动”跨越历史代沟》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有一群中学生开始回到家里,主动和家人对话,听父母、祖辈和亲人讲述"自己的历史";开始走访自己生长、居住的街道,去了解这片熟悉的建筑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这是参加了由《看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腾讯网联合举办的2011年"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的中学生们正在进行"发现身边的历史"的探究活动。(本文来源于《看历史》期刊2011年08期)
[10](2011)在《抵抗失忆 民间历史记录者的中国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1978年12月1日,巴金开始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这个以短篇杂文为主的专栏持续八年之久,最终汇集成一部厚重的知识分子心灵史。正如雅各布·布克哈特在谈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时说的那样,在粉碎了中世纪的精神枷锁之后,意大利人不但发现了世界,还发现了自我。"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本文来源于《看历史》期刊2011年03期)
历史失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经历了从明代至今的传承过程,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以历史记忆为切入点,通过对收集到的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进行梳理、比对,发现无论社会生境发生怎样的变迁,对于围绕仗鼓舞所产生的民俗事象,其历史记忆是具有连续性的,而关于仗鼓舞起源的历史记忆由时间的远端向近端推移的过程中在传说文本里呈现出衰减现象,仗鼓舞起源传说最终在现代文本里失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失忆论文参考文献
[1].姬德强.不能让中非传统友谊和历史“被失忆”[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
[2].欧阳岚.传说在历史现场中的记忆与失忆——以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
[3].高杨.马英九首次表态将办抗战纪念[N].人民政协报.2014
[4].张慧瑜.历史创伤与文化失忆症——从《归来》等反思当前国产电影的文化功能[J].探索与争鸣.2014
[5].李泉.混杂的个体身份与历史失忆症——美籍华裔学者宋伟杰的金庸小说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华文文学评论.2014
[6].张祖群.《归来》书写的历史“失忆”——基于女性主义的电影视角[J].电影评介.2014
[7].王志双,王菲菲.家族历史的“遐想”与历史记忆的“失忆”——以福建安溪《虎邱林氏族谱》为例的探讨[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
[8]..直面历史,避免“集体失忆”[J].中关村.2012
[9]..从孩子开始,抵抗失忆——“中学生写史活动”跨越历史代沟[J].看历史.2011
[10]..抵抗失忆民间历史记录者的中国叙事[J].看历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