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等位基因系论文-Anne,M.Gillen,James,R.Smith,Alemu,Mengistu,Nacer,Bellaloui,宋洁

近等位基因系论文-Anne,M.Gillen,James,R.Smith,Alemu,Mengistu,Nacer,Bellaloui,宋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等位基因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种子萌发,Phomopsis,longicolla,大豆

近等位基因系论文文献综述

Anne,M.Gillen,James,R.Smith,Alemu,Mengistu,Nacer,Bellaloui,宋洁[1](2014)在《成熟期和拟茎点种腐病菌Phomopsis longicolla对大豆近等位基因系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中南部,由于大豆成熟期从8月中旬到9月改变到10月至11月,使得大豆[Glycine max(L.)Merr.]种子品质有所下降,这种现象在过去是常见的。这表明种子的品质下降与种子成熟期间温度升高拟茎点种腐病(PSD)发病程度增加及本身潜在的成熟期有关。该研究针对2组近等基因系('Clark'and'Haro soy')进行大豆田间试验,探讨成熟期和引起种腐病的大豆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longicolla Hobbs对种子质量的影响,每组近等基因系中每一品系的成熟期是多样的。研究发现大豆成熟期对种子萌芽、加速老化发(本文来源于《大豆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石海,苗淑杰,刘居东,周克琴[2](2012)在《施氮对结瘤和非结瘤近等位基因大豆生长和固氮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结瘤和非结瘤近等位基因大豆品系为材料,利用砂培方式,分析了不同供氮水平对大豆生长、碳氮代谢、结瘤和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氮水平直接影响大豆生物量,结瘤大豆在N2水平(54 mg尿素·kg-1砂)时生物量达到最大(9.16 g·株-1);非结瘤大豆在N4水平(216 mg尿素·kg-1砂)时生物量达到最大(6.36 g·株-1)。植株体内碳氮含量与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同。此外,结瘤品系N2水平大豆根瘤数最多(205个.株-1),极显着高于除N4以外的其它处理(P<0.01),该水平的共生固氮量最大,为275.92 mg·株-1,且与N3、N4、N5处理间差异极显着(P<0.01)。因此,结瘤和非结瘤大豆对外源氮的需求存在显着差异,该试验条件下的氮阻遏阈值为N2水平,即54 mg尿素·kg-1砂。(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史振声,胡海军,李致闻[3](2012)在《用近等位基因系进行糯玉米抗烟嘧磺隆的基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对抗(感)烟嘧磺隆的糯玉米近等位基因系为材料,进行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并研究其抗性遗传机理。结果表明:该抗性性状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利用公布的SSR标记和InDel标记,最终将抗性基因定位在糯玉米第5S染色体上IDP7704和umc2036标记之间,两个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为20.3cM,暂命名为Nsf1。(本文来源于《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期刊2012-08-01)

敖雪,谢甫绨,曹慧,张湘,张惠君[4](2010)在《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大豆近等位基因系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对叶型不同的大豆近等位基因系品系为材料,设置4.5,6.0,10.5,15.0,19.5,24.0,28.5万株/hm2的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大豆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叶片叶色值的影响不大,但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较大,尖叶组的净光合速率在低密度(4.5,6.0万株/hm2)和高密度(28.5万株/hm2)条件下较高,而圆叶组净光合速率在较低密度和正常密度(6.0,10.5,15.0万株/hm2)下较高,生育前期种植密度处理对不同叶型大豆的生物产量影响较小,而生育中后期,尖叶组和圆叶组各生育阶段单株生物产量的积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但最终尖叶组生物产量高于圆叶组。随种植密度增加,尖叶和圆叶组的单株粒数呈逐渐下降趋势。种植密度的变化对尖叶和圆叶组的荚粒数没有一致的规律性的影响,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尖叶组四粒荚数百分比均高于圆叶组,差异达显着水平。从15.0万株/hm2到28.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尖叶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9.5%)小于圆叶组(16.0%)。总体来说,尖叶组不同密度处理下,仍能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可能由于其自身调节功能较强,叶片结构疏朗,有利于通风透光所致。(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0年S2期)

谢甫绨,郭小红,包雪艳,张惠君,敖雪[5](2010)在《多效唑对大豆不同叶型近等位基因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田条件下,以2对不同叶型近等位基因系大豆品系A31和6059为材料,于始花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来研究不同叶型大豆品系对多效唑的反应。结果表明:始花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大豆有显着的增产作用,同时还改善了叶片的生理功能和产量性状。此外,籽粒蛋白质含量得到了提高,脂肪含量降低。不同叶型品系对多效唑的反应不同,表现为圆叶品系的增产效果好于尖叶品系。(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0年06期)

苗淑杰,刘晓冰[6](2010)在《结瘤和非结瘤近等位基因品系大豆地上部生长性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结瘤和非结瘤的近等位基因大豆品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当地常规施肥管理条件下结瘤和非结瘤品系大豆叶面积、亚表层栅栏细胞数和细胞大小的表现型。结果表明,结瘤品系大豆叶质量比非结瘤品系大,而叶面积却较低。各品种叶片亚表层栅栏组织细胞数也表现出与叶面积相同的规律,而细胞大小却表现为结瘤品系较非结瘤品系细胞大。说明结瘤品系叶面积较小是由于细胞数量减少所致,而不是由细胞大小引起的。图5,参7。(本文来源于《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孟志刚,张锐,周焘,孙国清,郭叁堆[7](2010)在《一个棉花近等位基因系幼蕾表达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棉花育性对花器官发育的影响,以课题组选育的不育系P80A与恢复系Y18的杂交F_2代自交材料中可育植株为起始材料,对可育植株进行连续3代自交。选取后代出现可育植株和不育植株的株系,收取现蕾5天左右的棉花幼蕾,提取RNA进行Solexa表达谱测序。其中不育材料获得了(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0-08-01)

单超[8](2010)在《家蝇残杀威敏感品系反选育及抗性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蝇Musca domestica(L.)属于双翅目、环裂亚目、蝇科、家蝇属,是一种世界性卫生害虫,传播65余种人畜肠道疾病,不仅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也给畜牧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家蝇的防治都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措施。但由于家蝇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繁殖力强,而且人类用药频繁,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家蝇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本文通过室内6次对家蝇原有敏感种群进行反汰选,以获得家蝇残杀威敏感品系;同时依据家蝇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AChE)敏感度建立了不敏感AChE的区分剂量,对抗性种群的不敏感AChE基因表现型进行了检测;并且建立了抗残杀威近等位基因系,对每代的LD50、AChE和CarE的活性和动力学常数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敏感种群的反选育结果表明,经过6次室内反汰选,家蝇对残杀威敏感度提高了13.87倍,抗性品系的抗性倍数从85.73提高到1189.48倍以上。敏感品系毒理回归曲线的斜率从2.58降低至反选后的1.54,说明异质性高,品系中仍旧存在一部分携带抗性基因的杂合子。抗性种群的不敏感AChE基因表现型检测结果显示,敏感和抗性家蝇品系的I90分别为1.65×10~(-4)mol/L和1.75×10~(-4)mol/L,且区分敏感和不敏感AChE的剂量为1.65×10~(-4) mol/L。通过对种群单头AChE敏感度检测,结果显示敏感品系中有12%个体含有不敏感AChE基因;抗性品系中有42%个体含有不敏感AChE基因,即该种群已对残杀威产生抗性。家蝇敏感品系中含有不敏感AChE,需要继续反选育;抗性品系为北京市野外采集的自然种群,该地区应停用残杀威,用其他类型的药剂替代,避免或延缓抗性发展。近等位基因系各代生物测定结果显示,自BC4F2代后,对残杀威抗性逐渐稳定,再次与敏感轮回亲本回交后,其自交子代的抗性倍数与抗性供体亲本相同>1189.48,且在BC5F2后的继续自交子代BC5F3和BC5F4代中抗性倍数不再发生变化,残杀威抗性近等基因系构建基本完成。近等位基因系各代AChE活性和动力学常数结果显示,抗性品系的Km是敏感品系的8.3倍,Vmax是敏感品系的2.3倍,敏感和抗性品系在Km和Vmax存在的差异表明这两个品系间存在着不同类型的AChE,即AChE发生了变构。在近等位基因系各代中,回交后的F2代的Km和Vmax都高于F1代,且F2与F1之间Km和Vmax随着回交的代数增加差异降低。这表明近等基因系中保留了与抗性品系同种的AChE。近等位基因系中不同世代AChE活性比与抗性倍数呈正相关,说明残杀威抗性的产生与AChE是有关系的。对抗残杀威近等位基因系回交自交后代的羧酸酯酶活性及动力学常数测定的结果表明,敏感和抗性品系及近等基因系的各代中以β-NA为底物其Km明显高于α-NA的,说明该种CarE对β-NA的亲和力低于α-NA,在所有被检测的羧酸酯酶中β-NA的Vmax均高于α-NA,也就是说羧酸酯酶对β-NA的水解速率高于α-NA。上述说明,在家蝇近等基因系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羧酸酯酶。残杀威抗性品系CarE对α-NA和β-NA的活性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21和1.66倍,但CarE的活性与抗性并不呈线性相关。上述结果表明,CarE可能是造成残杀威抗性机制的原因之一,但绝不是主要机制。(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0-06-11)

马东钦[9](2009)在《小麦K型恢复系恢复基因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及其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非常有应用潜力的一种不育系,现已证明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豫麦2号的主效恢复基因有两对,搞清两对恢复基因的效应将有助于选育出恢复度高而稳定的恢复系,从而选育出优良的强优势杂交组合,促使杂交小麦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本文选用了不诱发单倍体的K型不育系豫麦3号、保持系豫麦3号及携带两个恢复基因的恢复系豫麦2号,利用连续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进行了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并对恢复基因的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常规的回交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以K豫麦3号为轮回亲本,豫麦2号为供体通过一次杂交,四次回交和一次自交的育种程序,进行小麦K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利用田间育性分离和与恢复基因基因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对单株前景进行选择。利用形态性状和均匀分布在小麦全基因组的SSR分子标记对单株的遗传背景进行选择,其中前两代主要进行前景选择和利用表型综合农艺性状进行遗传背景的选择,BC3F1代首先进行前景选择和综合农艺性状的选择,再利用SSR分子标记对选择到的单株进行背景选择;BC4F1和BC4F2代主要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进行前景和背景选择。2.获得了只含有豫麦2号1B染色体上恢复基因Rfk1、2B染色体上恢复基因Rfk2及同时含有两个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在BC4F1世代中,仅携带1B上恢复基因Rfk1的单株有H-3-1-3-2、H-12-2-4-1、H-15-2-26-4、H-17-2-11-1和H-17-4-24-3,仅携带2B上恢复基因Rfk2的单株有H-1-2-13-2、H-6-1-3-2、H-6-1-19-4、H-2-1-8-2和H-17-4-8-3,同时携带恢复基因Rfk1和Rfk2的单株有H-7-1-10-5、H-17-3-3-3、H-17-4-8-2和H-17-4-8-5,这些单株自交可获得分别携带1对和2对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3.不同回交世代各个恢复基因恢复度分析表明,1B染色体上的恢复基因Rfk1的恢复能力要比2B染色体上的恢复基因Rfk2的高,且两对恢复基因间有累加效应;随回交世代的增加各恢复基因的恢复能力均有所提高,说明豫麦2号背景中可能含有抑制育性恢复的微效基因或豫麦3号背景中可能含有促进育性恢复的微效基因。(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代方银[10](2008)在《家蚕突变基因的遗传与近等位基因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遗传学研究良好的实验动物。早期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家蚕具有与果蝇几乎相当的地位。家蚕不但具有操作方便、个体大小适中、生长发育周期短、繁殖系数高等优点,而且其遗传资源丰富,是基因突变研究的良好材料。家蚕遗传资源研究一直是蚕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今更是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基础。随着家蚕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特别是家蚕全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推动蚕不仅在蚕丝学领域的研究深入发展,而且使蚕在鳞翅目模式、生物反应器、发育生物学等生物学基础研究和遗传工程等研究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家蚕模式生物化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家蚕新突变、近等位基因系及近交系等创新遗传资源的获得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意义,是支撑前述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资源。而支撑家蚕遗传资源利用的直接理论基础是蚕的遗传学研究成果。为此,本研究在发展构建世界最大的家蚕遗传资源库的背景下,和建立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遗传资源体系的目标中,系统进行了家蚕新突变的发掘、表型研究和遗传分析、基因定位,构建家蚕染色体标记基因的近等位基因系及重要遗传品系的近交系,并应用近等位基因系和近交系进行突变基因的分子定位,初步探索家蚕经典遗传图谱与分子标记图谱的整合,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家蚕新突变基因及重要遗传资源的发掘通过广泛系统地收集家蚕多样性资源,特别是地方品种资源,结合诱变及野桑蚕与家蚕杂交分离固定,获得家蚕突变体材料,进而通过性状调查、遗传鉴定,发现家蚕新突变等重要遗传资源。本研究获得了丰硕的原始创新结果,发现了29个家蚕新的形态突变基因,研究获得了家蚕广食性遗传系统GS01等,发现了家蚕卵巢管数目变异的11种类型。29个新突变分别是:(1)家蚕卵形、卵色突变8个:新小卵(sm-n)、叁眠大卵(Get)、淡红卵(re~p)、新母性白卵(w-1~n)、第3白卵c(w-3~c)、BT924白卵(w-3~(bt))、BH863白卵(w-3~(bh))、新第2褐卵(b-2~n)。(2)家蚕幼虫斑纹、体色突变7个:微小多星纹(ms~s)、x射线诱发多星纹(mst~x)、楔型眼纹(Wes)、心形眼纹(ces)、第2眼纹全黑(bl-2)、赤起(Rm)、显性黄体色C(Xan~c)。(3)家蚕幼虫体壁透明性(油蚕)突变4个:第2伴性油蚕(os~2)、h斑油蚕(oh~m)、第2h斑油蚕(oh~(m2))、γ射线诱发油蚕(oc~(co))。(4)家蚕幼虫体形突变3个:第2数珠蚕(mf-2)、新缢蚕(co-n)、短体蚕(Sq)。(5)家蚕蛹体色突变2个:浓黑蛹(bp~2)、第2煤色(so~2)。(6)成虫体色突变2个:从性黑蛾(sml)、黑腹蛾(Ba)。(7)家蚕茧色新类型2个:绿茧d(Gd)、新绿茧(Gn)。(8)丝蛋白合成相关突变1个:薄纸茧c(flc-c)。这些新突变型占国内同期发现总数的90%以上,约占国际同期发现总数的70%以上,丰富了家蚕突变资源,充实和完善了我国家蚕遗传资源库。2.家蚕新突变的遗传分析(1)通过精心设计和进行大量的杂交遗传分析,本研究阐明了上述包括广食性系GS01在内的30个遗传突变的基本遗传规律:其中隐性遗传者21个,显性遗传者9个;表现假母性遗传者2个(sm-n、Get),表现母性影响遗传者2个(w-1~n、b-2~n),表现伴性遗传者2个(Get、os~2),表现典型从性遗传者1个(sml);纯合体致死突变2个(Wes和Sq)。(2)在未进行全面连锁检索的情况下,通过与已知基因间的遗传分析,确定了上述30个新突变中18个的连锁群,其中15个确定了基因座。研究确定了1个新的复等位基因群,并确定其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oh~m>oh~(m2)>oh。(3)家蚕遗传规律研究具有宝贵的新发现。主要有:本研究发现的从性黑蛾(sml),是家蚕遗传上发现的首个表现典型从性遗传的遗传性状;揭示了家蚕白色卵基因对较深色突变卵色基因(如红色卵等)上位作用的普遍性;研究发现外层黄茧基因(C)对绿色茧(Gn)表现显性上位作用,h斑油蚕(oh~m)对中国油蚕(oc)表现隐性上位作用,发现了家蚕对甘蓝摄食性突变(GS01)的显性抑制基因的客观存在,研究发现了家蚕第4褐卵(b-4)和红色卵(re)间的基因互作关系,双隐性纯合体b-4/b-4 re/re的卵色表现新性状——淡橙黄色卵,等。这些发现丰富了家蚕遗传学内容。3.家蚕突变系统的基因型鉴定通过顺反测验,本研究还鉴定了家蚕20余个突变系统的白色卵的基因型或遗传模式、鉴定了20余个突变系统的红色卵的基因型或遗传模式,鉴定了多个突变系统的褐色卵的基因型或遗传模式,等。这些信息的获得,为深入整理家蚕突变基因资源库提供了相关依据,也是这些突变基因系利用的重要依据。4.突变基因的连锁定位对新突变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在确定连锁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经典的叁点测验或两点测验定位突变基因,并将新定位的突变基因补充到家蚕连锁遗传图谱中,这是深入进行突变基因遗传分析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完成了5个新突变的连锁定位研究。按照“基因名称(基因符号:连锁群番号-基因位点)”的形式表述,分别是:新缢蚕(co-n:2-5.5)、楔形眼纹(Wes:6-24.3)、无鳞毛翅(nlw:13-28.6)、心形眼纹(ces:14-50.7)、短体蚕(Sq:14-34.6)。此外,完成了第2数珠蚕(mf-2)的连锁检索,发现其遗传基因属于第15连锁群,表述为:第2数珠蚕(mf-2:15-?)。mf-2的基因座尚待进一步研究。已将上述5个被定位的基因补充到家蚕连锁遗传图谱中,修订的连锁遗传图谱新增了5个基因位点。因此,本论文研究共确定了24个新突变的连锁群,确定了20个突变基因的基因座。5.关于家蚕第27连锁群的修订对新绿茧(New green cocoon,Gn)的连锁分析发现,Gn与家蚕连锁遗传图谱每个连锁群的标记基因均表现为独立遗传,即Gn不属于现有家蚕连锁遗传图谱的任一连锁群。根据近几年来的研究,家蚕第24、27连锁群应该合并为一个连锁群,即新的第24连锁群。于是,根据本研究,我们将家蚕新绿茧(Gn)作为新的第27连锁群的唯一代表基因,从而使家蚕连锁遗传图谱依然成为一个包括28个连锁群的完整的连锁图谱。这是中国学者在家蚕连锁遗传图谱的研究中首次发现并确定新的连锁群。6.连锁定位系的构建进行基因的经典定位分析,需要包含同一连锁群的2个及其以上标记基因的亲本,称为连锁定位系。通过本研究,我们新培育构建了几个重要的连锁定位系统,包括:第2连锁群的co-n-Y、第6连锁群的E~(Kp)-Wes,第13连锁群的b-t-ch-nlw、ch-nlw、b-t-nlw,第14连锁群的oa-ces,第15连锁群的bl-mf-2,第19连锁群的nb-ki-2。这些遗传材料的构建,为定位同一连锁群上的基因以及这些基因与分子连锁图谱的整合研究奠定了资源基础。含有母性影响遗传基因的连锁定位系的构建,具有特殊的困难,本研究探索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构建方案,其关键策略在于首先使母性影响遗传基因纯合。这是生物遗传中一个普遍的问题,该方案对其他生物的母性影响遗传基因的连锁遗传和选择具有参考意义。7.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用大造作受体亲本,构建了家蚕28对染色体各1个重要标记基因的近等位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与轮回亲本的交配次数达到20~25次。采用SSR-PCR技术对所培育的28个近等位基因系和轮回亲本进行遗传检测,结果表明各近等位基因系与轮回亲本之间的遗传相似度达到99.3%~100%。在培育中,对轮回亲本大造同步进行了近交培育,从而保证了育成近等基因系的遗传纯度,通过SSR-PCR对其中的近等位基因系Dazao-K进行遗传检测,结果其群体遗传纯度为99.9%。这些结果表明,这组近等位基因系达到了很高的遗传标准。这是家蚕遗传上首次大规模构建近等位基因系,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善的一套家蚕近等位基因系。8.近交系的培育采用全同胞交配选择20代以上,培育了家蚕基础研究主要遗传品系大造(Dazao)和C108的近交系,同时培育了本研究发现并建立的广食性系统GS01的近交系,分别命名为:BmIS-Dazao、BmIS-C108、BmIS-GS01。采用SSR-PCR技术对BmIS-Dazao_(20)、BmIS-C108_(20)的个体DNA进行遗传检测,其群体遗传纯度分别为99.17%、99.87%;对BmIS-GS01_(10)的个体DNA进行遗传检测,其群体遗传纯度为88.31%(第20代的遗传纯度检测实验尚在进行)。这些结果说明,经过20代全同胞交配培育的家蚕近交系,其遗传纯度达到哺乳动物关于近交系遗传纯度必须达到99%以上的标准。3个近交系的培育,为家蚕基础研究奠定了标准化实验材料基础,其中广食性近交系BmIS-GS01更适合作为家蚕实验动物品系。该项研究是家蚕全同胞近交系研究的开创性工作。9.利用近等位基因系和近交系进行突变基因分子定位(1)用近等位基因系Dazao-Ze、Dazao-L、Dazao-pe、Dazao-ch与近交系BmIS-C108组配杂交组合,进行了家蚕第3、4、5、13染色体的标记基因Ze、L、pe、ch的SSR分子标记定位,获得了此4个标记基因的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实现了家蚕经典连锁遗传图谱中这4个连锁群与分子连锁图谱的初步整合,并为上述几个连锁群与基因组图谱的对应整合奠定了重要基础。(2)用近交系与14连锁群的标记基因U、Nd-s、Di、oa组配杂交组合,进行了标记基因的SSR分子标记连锁定位,并通过joinmap作图软件对所获得的连锁图谱进行整合,获得了4个基因的分子标记整合图谱。图谱中4个基因的位置和遗传距离与家蚕经典连锁遗传图谱的14连锁群一致。我们的研究表明,使用标准的遗传材料,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实现家蚕分子连锁图谱与经典连锁图谱的全面整合。(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8-04-20)

近等位基因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结瘤和非结瘤近等位基因大豆品系为材料,利用砂培方式,分析了不同供氮水平对大豆生长、碳氮代谢、结瘤和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氮水平直接影响大豆生物量,结瘤大豆在N2水平(54 mg尿素·kg-1砂)时生物量达到最大(9.16 g·株-1);非结瘤大豆在N4水平(216 mg尿素·kg-1砂)时生物量达到最大(6.36 g·株-1)。植株体内碳氮含量与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同。此外,结瘤品系N2水平大豆根瘤数最多(205个.株-1),极显着高于除N4以外的其它处理(P<0.01),该水平的共生固氮量最大,为275.92 mg·株-1,且与N3、N4、N5处理间差异极显着(P<0.01)。因此,结瘤和非结瘤大豆对外源氮的需求存在显着差异,该试验条件下的氮阻遏阈值为N2水平,即54 mg尿素·kg-1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等位基因系论文参考文献

[1].Anne,M.Gillen,James,R.Smith,Alemu,Mengistu,Nacer,Bellaloui,宋洁.成熟期和拟茎点种腐病菌Phomopsislongicolla对大豆近等位基因系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J].大豆科技.2014

[2].石海,苗淑杰,刘居东,周克琴.施氮对结瘤和非结瘤近等位基因大豆生长和固氮性状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2

[3].史振声,胡海军,李致闻.用近等位基因系进行糯玉米抗烟嘧磺隆的基因定位[C].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2012

[4].敖雪,谢甫绨,曹慧,张湘,张惠君.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大豆近等位基因系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

[5].谢甫绨,郭小红,包雪艳,张惠君,敖雪.多效唑对大豆不同叶型近等位基因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0

[6].苗淑杰,刘晓冰.结瘤和非结瘤近等位基因品系大豆地上部生长性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

[7].孟志刚,张锐,周焘,孙国清,郭叁堆.一个棉花近等位基因系幼蕾表达谱的研究[C].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2010

[8].单超.家蝇残杀威敏感品系反选育及抗性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D].河北农业大学.2010

[9].马东钦.小麦K型恢复系恢复基因近等位基因系的构建及其效应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9

[10].代方银.家蚕突变基因的遗传与近等位基因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

标签:;  ;  ;  ;  

近等位基因系论文-Anne,M.Gillen,James,R.Smith,Alemu,Mengistu,Nacer,Bellaloui,宋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