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干涉滤光片论文-邢政,付秀华,傅晶晶,庞薇

薄膜干涉滤光片论文-邢政,付秀华,傅晶晶,庞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薄膜干涉滤光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学薄膜,硫化锌,离子辅助,激光损伤阈值

薄膜干涉滤光片论文文献综述

邢政,付秀华,傅晶晶,庞薇[1](2008)在《650nm反射10.6μm透射的薄膜干涉滤光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波长为650nm和10.6μm的激光器,选用了ZnS和YbF3作为膜料,采用离子辅助沉积技术,在多光谱ZnS基底上制备了650nm反射10.6μm透射的薄膜干涉滤光片。通过对膜系设计和优化工艺参数的研究,解决了膜层牢固性,改善了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并给出了综合测试结果和实测光谱曲线。(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08年05期)

邢政[2](2008)在《650nm反射10.6μm透射的薄膜干涉滤光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大气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光学薄膜技术则在提升元件光学性能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650nm反射、10.6μm透射的薄膜干涉滤光片的研制过程。对硫化锌基底及现有镀膜材料的光学、物理性质作出了对比,选用了多光谱硫化锌作为基底,ZnS和YbF_3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利用膜系软件进行膜系设计,通过优化膜层厚度达到最佳效果。实验是在TXX700真空镀膜机上完成的,利用电子束和离子辅助进行沉积镀膜,介绍了工艺制备过程,分析了膜层牢固性问题并加以解决,最后给出了综合测试结果和实测光谱曲线。(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08-04-01)

赵丽娟,凌洁华[3](2007)在《薄膜干涉滤光片单色性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薄膜干涉滤光片的单色性对生化仪和光谱分析仪实现高信噪比的重要性。通过对薄膜干涉滤光片单色性的数学分析,结合实际应用,设计和制作出的高信噪比薄膜干涉滤光片能完全符合生化检测的要求,能正确地反映出不同被检样品的特性。(本文来源于《光学仪器》期刊2007年04期)

李斌,张素英,刘定权,张凤山[4](2006)在《低温稳定的红外薄膜干涉滤光片的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稳定的红外薄膜干涉滤光片在空间遥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通过使用Pb0.94Ge0.06Te代替PbTe作为高折射率材料,所构造的窄带通滤光片的中心波长漂移可以从0.48 nm.K-1改进到0.23 nm K-1。同时,由于采用了前面所讨论的最佳沉积工艺,可以明显地发现,在所有的测量温度,用Pb0.94Ge0.06Te材料制作的滤光片的峰透过率高于用PbTe材料制作的滤光片。这或许得益于材料化学配比的改进。(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9-01)

曹昌胜,罗斌,潘炜,贾习坤[5](2005)在《基于薄膜干涉滤光片的线性调谐滤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薄膜干涉滤光片角度调谐的基本原理,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线性调谐滤光器。利用步进电机控制薄膜干涉滤光片的入射角,通过优化机构装置参量,使步进电机旋转角成为线性控制变量。通过应用多层介质薄膜的膜系特征矩阵以及机构装置的几何关系,从理论上得到了滤光片的峰值波长随步进电机的旋转角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证明线性调谐滤光器具有可行性。设计了一个包括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在内的实验装置,在1548~1561nm的波长调谐范围内,取得了线性误差在±0.6nm以下的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05年08期)

曹昌胜[6](2005)在《基于薄膜干涉滤光片的线性调谐光滤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薄膜干涉滤光片具有通带窄、插入损耗低,温度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采用薄膜干涉滤光片作为滤波器的调谐器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基于薄膜干涉滤光片角度调谐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线性调谐光滤波器。其原理是设计一个包括步进电机等在内的机构装置,使得滤光片的峰值波长与步进电机的旋转角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这为光滤波器的峰值波长定位带来很大的方便,直接通过步进电机步数就可以来确定滤波器的峰值波长。 在理论方面,以一个叁腔结构的薄膜干涉滤光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层介质薄膜的膜系特征矩阵,得到了滤光片的峰值波长与调谐角度之间的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机构装置的结构参量,进而分析了不同的机构装置参量对线性调谐光滤波器的线性度的影响。 在实验方面,选用一个成品窄带滤光片,设计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实现了一个线性调谐光滤波器装置。利用1550nm波段的LED作为宽带光源,通过测量经过线性调谐光滤波器后的光谱曲线,对滤波器的线性调谐特性进行了测试,对机构装置的参量进行优化后,在1548nm~1560nm波长调谐范围内,取得了线性度在±0.4nm内的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5-03-01)

顾培夫,白胜元,李海峰,章岳光,刘旭[7](2002)在《密集型波分复用薄膜干涉滤光片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波分复用系统对薄膜干涉滤光片的基本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 ,一方面需要精心选择基板和薄膜材料 ,另一方面要寻找性能优良、制造容易的膜系。文中提出了二种适宜于设计这种滤光片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2年07期)

白胜元,顾培夫,刘旭,唐晋发[8](2001)在《波分复用薄膜干涉窄带滤光片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波分复用薄膜干涉窄带滤光片的几种设计方法 ,在此基础上用计算机进行规整系自动设计的方法设计出了 5 0 GHz的滤光片 ,并计算出了它的群延迟。(本文来源于《光学仪器》期刊2001年Z1期)

Ю,Н,Коноплев,李蓉芳[9](1994)在《1.064和0.63μm薄膜干涉滤光片》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并实施了波长1.064μm的滤光片,具有98%透过率,同时以75%反射0.63μm的辐射。(本文来源于《光机电世界》期刊1994年10期)

薄膜干涉滤光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大气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光学薄膜技术则在提升元件光学性能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650nm反射、10.6μm透射的薄膜干涉滤光片的研制过程。对硫化锌基底及现有镀膜材料的光学、物理性质作出了对比,选用了多光谱硫化锌作为基底,ZnS和YbF_3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利用膜系软件进行膜系设计,通过优化膜层厚度达到最佳效果。实验是在TXX700真空镀膜机上完成的,利用电子束和离子辅助进行沉积镀膜,介绍了工艺制备过程,分析了膜层牢固性问题并加以解决,最后给出了综合测试结果和实测光谱曲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薄膜干涉滤光片论文参考文献

[1].邢政,付秀华,傅晶晶,庞薇.650nm反射10.6μm透射的薄膜干涉滤光片[J].激光与红外.2008

[2].邢政.650nm反射10.6μm透射的薄膜干涉滤光片[D].长春理工大学.2008

[3].赵丽娟,凌洁华.薄膜干涉滤光片单色性的研究与应用[J].光学仪器.2007

[4].李斌,张素英,刘定权,张凤山.低温稳定的红外薄膜干涉滤光片的新进展[C].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

[5].曹昌胜,罗斌,潘炜,贾习坤.基于薄膜干涉滤光片的线性调谐滤光器[J].中国激光.2005

[6].曹昌胜.基于薄膜干涉滤光片的线性调谐光滤波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7].顾培夫,白胜元,李海峰,章岳光,刘旭.密集型波分复用薄膜干涉滤光片的设计[J].光学学报.2002

[8].白胜元,顾培夫,刘旭,唐晋发.波分复用薄膜干涉窄带滤光片的设计[J].光学仪器.2001

[9].Ю,Н,Коноплев,李蓉芳.1.064和0.63μm薄膜干涉滤光片[J].光机电世界.1994

标签:;  ;  ;  ;  

薄膜干涉滤光片论文-邢政,付秀华,傅晶晶,庞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