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系特征论文-黎新第

音系特征论文-黎新第

导读:本文包含了音系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尔雅音图》,音系基础,-m>,-n,-p,-t,-k>,-■

音系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黎新第[1](2019)在《对五代宋初时几项语音特征地域分布的再探讨——兼议《尔雅音图》音系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不仅是-m>-n和-p、-t、-k>-■,也包括全浊清化,在五代宋初时期的北方语音中都已在积极进行。但在当时的蜀地语音材料中,至今还只见到前两项音变,虽然-m>-n似乎表现得更加积极。重新考察分析《音图》的有关音注,所见前述叁项音变同样都处于积极进行状态,与五代宋初时期的北方语音一致。以此,断言《音图》音系基础只能是当时蜀地成都音,还值得进一步研讨。(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蒋红柳[2](2018)在《构建一套更为简洁的音系特征系统——端木叁新着《音系特征理论》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音系特征理论》(A Theory of Phonological Features)通过在音系层面对两个拥有世界各种语言语音数据的大型语料库开展语音实证检验,寻求构建一套更为简洁的特征系统,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音系特征理论。该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特征数量以够用为原则,即以最少的特征数及特征值来区别不同语言的元音和辅音。(本文来源于《南开语言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郑伟[3](2019)在《音系区别特征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结构分析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讨论汉语从上古到中古、从中古到现代两个阶段里音节类型的结构性变化。文章从20世纪50年代由雅柯布森等人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理论中锐钝、平降两项对立特征出发,用多项个案,指出了声母或介音锐钝对韵母元音的影响,降音性声母辅音对韵腹元音或介音由开变合的影响。由此说明结构成分分析法是探讨汉语音系演变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周丽[4](2018)在《从特征到元素——音系特征理论发展的历程与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简述生成音系学特征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预判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发音与感知的独值元素必将取代侧重描写的偶值区别性特征和早期整体理论中局限于发音定义的元素。这一趋势符合生成语法理论构建的概念最简化原则和经验解释最大化原则。(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霄文[5](2018)在《《音学秘书·四声经纬图》与《皇极图韵》《韵法横图》关系比较及其音系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纬图》是《音学秘书》当中记载的一副韵图,成书于道光年间。《经纬图》是作者涂谦依据《皇极图韵》所载的同名《经纬图》改动而成,而《经纬图》与《皇极图韵》同为《横图》一系的韵书,本文主要讨论《经纬图》和《皇极图韵》《韵法横图》叁者之间的承袭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经纬图》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及音系特征。首先,通过比较叁者编纂体例以及制图特点,本文发现在体例上,叁者均按四声分图,横列叁十六字母,始见终日,纵列各韵并注明韵呼,纵横交汇之处列所切之字,分图数量较少;在制图特点上,叁者同中存异,《经纬图》和《皇极图韵》基本一致,其有音无字处均列“〇”,韵目均为传统韵目,分韵均分为叁十六韵,均四声相承,均在韵为注明韵呼,入声韵均列叁十六韵,但多重出韵。《皇极图韵》和《横图》均对韵类按照语音相近原则进行分组。所以,《经纬图》在制图体例上完全沿用《皇极图韵》,直接来源于《皇极图韵》,而《皇极图韵》格式来源于《横图》,因此,在体例上,叁者一脉相承。其次,通过讨论叁者在分韵列字上的差异,本文发现在列字差异上,主要为韵母不同和声调不同,韵母不同是因为叁者在分韵上的差别,声调不同主要是因为《横图》多四声重出字,《经纬图》和《皇极图韵》均换用了符合声调位置的列字;在分韵上,《经纬图》比《横图》和《皇极图韵》更加强调遵古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古音同摄同韵进行分韵,其中,《皇极图韵》最能体现实际语音,《横图》次之,《经纬图》最接近中古音;在呼名上,《经纬图》和《皇极图韵》均完整的继承了《横图》的呼名系统,《皇极图韵》的呼名与《横图》几乎相同,《经纬图》则依据遵古的思想去除实际语音的影响,按照中古音归纳韵呼。所以,《经纬图》在韵图内容上与《横图》关系更为密切,《经纬图》甚至比《横图》更加严格遵循“遵古”制图思想,《皇极图韵》则为《经纬图》提供了制图思路,在《皇极图韵》的体例和蓝本下,《经纬图》作者参考《横图》进行改动。最后,通过分析《经纬图》韵图语音系统,本文发现《经纬图》在声母和声调系统中严格遵循中古音,声母中全部保留全浊声母,声调中平不分阴阳等;在《经纬图》韵母系统中,虽然作者严格遵古,但依旧体现了不少实际语音的特点,如止摄与蟹摄合流,叁等韵与四等合流,增梗摄合流、麻遮分韵、庄叁与章叁分流等。可以得出结论,《经纬图》是一部遵古的韵图,但其同时又是一部古音与时音并存的韵图,在韵图音系统中,本文归纳出叁十七舒声韵韵母和二十二入声韵韵母。(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5-01)

顾介鑫,杨亦鸣,马勇,沈兆勇[6](2018)在《离合词的音系特征及其神经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离合词可作有限的扩展,是违反词汇整体性原则的一个特例。离合词这一潜在可扩展性的语法特征影响它的音系特征,离合词"离用"而形成的两音节间潜在空位(potential gap)促使其在语音表达式上表现为在音步形成上为一音步、有两音步潜势,在重音分布上为左重、有右重潜势,即在音系层面上也体现为复合词、短语之间的过渡状态。汉语离合词内部这一潜在空位获得了小样本语音实验的证实。跟进的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实验发现,同为双音节VO式的复合词、离合词、短语诱发了波幅依次增大的P200(150-180ms),而P200反映阅读时的语音加工,该实验结果证明离合词这一特殊的音系特征是有相应神经基础的。(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郑仲桦[7](2017)在《满-韩语辅音音系与语音特征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满语和韩语在辅音音系上的差异,主要在于小舌音、紧音,以及唇齿擦音这叁个(组)语音上。满语作为阿尔泰语系最东端仍保留小舌音的语言,在音系层面仍紧靠着阿尔泰语言的共有特征;韩语的紧音是个重要的创新现象,与满语和其他阿尔泰语言有所不同;唇齿擦音作为满语最为创新的语音特征,与韩语和其他阿尔泰语言有所不同。满语和韩语共同具有一个区域性的语音特征,即送气擦音。(本文来源于《满族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曲长亮[8](2016)在《音系单位的共现性与顺次性——区别特征概念早期发展历程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Jakobson的区别特征概念虽然因《言语分析初探》(Jakobson,Fant & Halle,1952)、《语言基础》(Jakobson & Halle,1956)而广为人知,但是事实上,区别特征术语和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布拉格学派经典时期已提出,并随后得到充分探讨。本文以Jakobson、Trubetzkoy、Vachek等人此阶段用英、法、德、捷等文字撰写的着述为文本依据,试证明音位和区别特征在此阶段分别呼应音系单位的顺次性和共现性属性,让二者同时扮演基本音系单位之角色并非相互冲突。(本文来源于《语言学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吴可[9](2016)在《汉语名动词类中的音系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学界主要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出发进行词类研究,而很少关注音系层面。近年来,多项基于心理学、语言学实验和语料库数据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词类之间存在音系层面上的统计差别。心理学和语言学实验同时表明,大脑在进行识别任务时,会利用非决定性信息来辅助判断,从而提高识别的速度,并降低错误率。因此,某些音系特征很可能作为区别不同词类的参数存在,并作为非决定性信息被大脑利用。目前为止,对于区分词类的音系特征研究主要针对印欧语言,所发现的音系特征参数包括词长(以音节计)、音节长(以音素计)、元音性质、辅音性质等。但是,此类研究极少关注汉语及其他东方语言,也尚未进行过对于声调特征的研究。本文运用产出实验以及语料库数据,试图找出汉语普通话中能够区别名词和动词的音系特征。本文首先运用调查问卷收集产出语料,分析样本的音系特征,从而检验英语中五种区分名动词类的音系参数是否也在汉语中起效。然后,本文又结合产出实验数据与语料库数据,对样本中的双音节词进行声调结构统计,以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声调参数。通过数据分析,本文最终发现汉语普通话中名词的词长(以音节计)显着长于动词,这项结果与印欧语言中的统计结果一致。同时,汉语普通话双音节名词中平声的使用频率显着高于动词,这表明平仄声使用频率很可能是汉语普通话中区别名动词类的关键音系参数之一。(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5-25)

吴秀龙,张吉生[10](2015)在《特征几何视角下闽东方言声母类化解析及其音系理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闽东方言的声母类化形式十分复杂多样,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语音同化过程。文章在特征几何的框架内清晰地展示了闽东方言声母类化现象中韵律词后字声母接受前字韵尾传递过来的相关特征,改变了后字声母的发音方式,减小辅音性,使处于左右元音间辅音的发音更省力,或后字声母由于喉上特征脱落而消失的规律。文章进一步运用标记性理论阐述了这种特征传递或特征脱落的音系理据。(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集刊》期刊2015年02期)

音系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音系特征理论》(A Theory of Phonological Features)通过在音系层面对两个拥有世界各种语言语音数据的大型语料库开展语音实证检验,寻求构建一套更为简洁的特征系统,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音系特征理论。该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特征数量以够用为原则,即以最少的特征数及特征值来区别不同语言的元音和辅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系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黎新第.对五代宋初时几项语音特征地域分布的再探讨——兼议《尔雅音图》音系基础[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蒋红柳.构建一套更为简洁的音系特征系统——端木叁新着《音系特征理论》述评[J].南开语言学刊.2018

[3].郑伟.音系区别特征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结构分析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周丽.从特征到元素——音系特征理论发展的历程与方向[J].长沙大学学报.2018

[5].李霄文.《音学秘书·四声经纬图》与《皇极图韵》《韵法横图》关系比较及其音系特征研究[D].南昌大学.2018

[6].顾介鑫,杨亦鸣,马勇,沈兆勇.离合词的音系特征及其神经基础研究[J].语言研究.2018

[7].郑仲桦.满-韩语辅音音系与语音特征比较研究[J].满族研究.2017

[8].曲长亮.音系单位的共现性与顺次性——区别特征概念早期发展历程新探[J].语言学研究.2016

[9].吴可.汉语名动词类中的音系特征[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10].吴秀龙,张吉生.特征几何视角下闽东方言声母类化解析及其音系理据[J].语言研究集刊.2015

标签:;  ;  ;  ;  ;  ;  ;  ;  

音系特征论文-黎新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