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词论文-凌伟

性别词论文-凌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性别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语构词,有标记,无标记项,不对称

性别词论文文献综述

凌伟[1](2017)在《浅析汉语性别词的标记与不对称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各种语言当中,词汇里的性别标记与不对称现象是随处可见的,汉语中也存在此类现象。汉语性别词中的标记与不对称现象在形式上、分布上、语义上均有体现,了解这些不对称现象,方便我们在语言的表达上准确运用。语言中性别词标记与不对称现象十分常见,它存在广泛。"雅各布森指出,从广义上说,对立存在于‘指明X’和‘不指明X’之间,从狭义上说,对立存在于‘指明X’和‘指明非X’之间。(Jakobson 1971)""这种对立的前者称为有标记(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7年08期)

徐晨[2](2017)在《动物性别词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常见动物名称的方言比较,找出不同地区动物性别词的"异"的同时,又着重探讨了动物性别词在方言中的规律。(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7年08期)

李海霞[3](2017)在《现代汉语动物常用性别词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是社会活动与生活的主体,对人从性别上做出概念的区分是很自然的事情。这反映到现代汉语词汇中,区分人的性别主要使用的是一对区别词即"男-女"。作为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对它们从不用性别的称谓上做出区分也是十分必要的。相对区分人的性别使用的汉语词汇比较单一,在区分动物性别时使用的词语是比较丰富和复杂的。纵向上,从古至今,区分动物的性别词语发生了很大的演变;横向上,不同方言,区分动物的性别词语不尽相同。本文主(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7年12期)

杜家幸[4](2017)在《西语母语者汉语同义性别词偏误分析及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性”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个重要范畴,除了生物学上的概念(sex,gender),在人类所创造的某些语言中,它还是对名词或代词句法属性的分类,即语法的性(grammatical gender)。作为孤立语的汉语,其名词不具备语法的性,在表达生物学上的性别时,则往往依靠一些性别词来标记、区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在习得和使用尤以语素“男、女”所构成的“男的/女的”“男人/女人”“男子/女子”“男士/女士”“男性/女性”“男生/女生”“男孩/女孩”七组常用同义性别词的过程中,常常发生搭配错误、语体不当等偏误。为此,本文大体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立足本体研究,通过统计分析语料,分别从语义、语体和适用搭配叁个方面对上述七组常用同义性别词进行辨析。其次,将汉语性别词与西语中同类性别词及其表达进行语际对比研究,预见以西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性别词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和难点。第叁,面向汉语教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母语为西语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此七组同义性别词的习得情况。第四,归纳偏误类型,探究偏误成因,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最后,根据前述研究所得,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具体详实的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其效果,提高其可行性,以期帮助学生在习得和使用七组汉语常用同义性别词的过程中,减少偏误,达到表达的准确和交际的得体。(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7-04-01)

白笑[5](2016)在《汉语里典型性别词的共时分布与历时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通过对性别词在方言里的情况考察,把性别词区分为叁类:典型性别词、一般性别词和边缘性别词,并依据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归纳出上述叁类性别词的成员。然后对这些典型性别词进行历时考察。结果是无论在共时平面上还是历时平面上,典型性别词中都存在着不对称现象,文章对历时平面上的不对称现象做出了解释。(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董娅妮[6](2016)在《俄汉语性别词标记性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标记理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标记理论产生于音位学,现在这一理论广泛的运用于语言学的多个学科领域。在词汇层面,标记可以划分为形式标记、语义标记和分布标记叁种类型。标记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对立关系。一组对立关系中,具有某种特征的一项称为有标记项,不具有这种特征的一项称为无标记项。性别词是指含有表“雄性(或雌性)”义素的词。性别词是语言中表达性别对立的基本手段。在标记理论下研究性别词汇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研究视角。本文旨在对俄汉语中性别词的标记性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以俄语和汉语为语料,对性别词,特别是性别词中亲属称谓词和表职业名词的标记性进行综合系统的对比研究分析。通过对俄汉语性别词的标记性对比分析,总结归纳俄汉语性别词的标记特点,对比俄汉语性别词标记性的同与异。本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前言,正文叁章和结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大多数俄汉着作中对标记理论和性别词汇的研究是独立而平行地,运用标记理论研究性别词的着作并不多见。此外,以俄汉对比方式进行地更是屈指可数。可以说,至今俄汉语性别词标记性对比研究还并未透彻。因此,该研究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作用。该项研究的成果可以运用到普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词汇学的课程中。(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6-06)

王英远[7](2016)在《壮语性别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别作为人类认识自身、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认知,几乎所有语言都有表达,只是各自的表现方式不同。壮语在表达性别概念上主要使用性别词。性别词是表达性别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们大量出现在壮族的日常生活中。文章以标准壮语中的性别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性别词语义、语法等方面的详细描写分析,考查壮语性别词的使用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交代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回顾论文的研究现状以及阐明论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性别词的分类及分布规律。根据词的语义范畴对壮语性别词进行分类分析,并从性别词的分布情况探讨壮语在性别表达上存在的规律。第叁部分:性别词的语义发展情况。挖掘壮语性别词的来源,并根据阴性和阳性性别词语义发展演变情况来探讨性别词存在的语法化现象及其演变机制。第四部分:性别词的语法特点。探讨壮语性别词在词性、位置、搭配上的特点,明晰壮语性别词所代表的语法成分及其演变过程。第五部分:性别词的表达功能。考查性别区分在人类的称谓和动物的称谓上的表现。第六部分:性别词体现的文化内涵。壮语性别词体现出的表达特点,跟壮族追求阴阳和谐观念、亲情化的人际关系及多样化的生态文明息息相关。第七部分:结语。总结全文。(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6-05-01)

杨佑文,印睿[8](2015)在《网络性别词歧视色彩的淡化倾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对近年活跃在互联网的性别词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并解读该类词语的特征和意义。文章主要从汉语网络性别词结构形式对等、语义泛化、性别词混用叁个方面和传统汉语语言的性别歧视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网络语言歧视色彩的淡化倾向,并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其成因。(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期刊2015年04期)

李海霞[9](2011)在《现代汉语常用性别词“男、女”同义词系列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的词条为标准,在对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收录的词条以"男人、男子、男性、男士、男生、男孩、女人、女子、女性、女士、女生、女孩"等为关键词生成的语料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男、女"同义词从词义、词性、语义特征、适用语体和搭配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辨析,以期能对现代汉语常用性别词"男、女"的研究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1年13期)

李海霞[10](2011)在《浅析现代汉语常用性别词“男-女”构词词语及不对称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现代汉语常用性别词"男-女"在构词构语中的特点和在构词构语中的位置,分析"男-女"构词构语的不对称现象。(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8期)

性别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常见动物名称的方言比较,找出不同地区动物性别词的"异"的同时,又着重探讨了动物性别词在方言中的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别词论文参考文献

[1].凌伟.浅析汉语性别词的标记与不对称现象[J].唐山文学.2017

[2].徐晨.动物性别词比较研究[J].参花(上).2017

[3].李海霞.现代汉语动物常用性别词浅析[J].知识文库.2017

[4].杜家幸.西语母语者汉语同义性别词偏误分析及教学设计[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

[5].白笑.汉语里典型性别词的共时分布与历时考察[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

[6].董娅妮.俄汉语性别词标记性对比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6

[7].王英远.壮语性别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

[8].杨佑文,印睿.网络性别词歧视色彩的淡化倾向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5

[9].李海霞.现代汉语常用性别词“男、女”同义词系列辨析[J].学理论.2011

[10].李海霞.浅析现代汉语常用性别词“男-女”构词词语及不对称现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标签:;  ;  ;  ;  

性别词论文-凌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