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目标探测与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光雷达,谐振扫描系统,扫描曲线,漂移校正
目标探测与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白玉茹[1](2019)在《用于低慢小目标探测与识别的激光谐振扫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智能化越来越走近人们生活的今天,无人机,智能家居等的出现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对于低慢小的空中目标探测甚至成像来说,依然沿用微波雷达来进行探测时,在约为1km的探测距离内难以探测,如果采用目前比较热门的车载MEMS激光雷达来进行探测的话,以其500米的极限探测距离又探测不到500m范围外的物体。所以基于以上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用以探测低慢小目标的谐振镜扫描激光雷达系统,用以满足目前对于低慢小目标探测的要求,比如反无人机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此激光雷达系统的扫描部分,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扫描部分的说明:(1)对于整个谐振镜扫描成像激光雷达系统的模型进行了建立,之后又着重强调了其谐振振镜扫描系统。即整个的谐振振镜扫描系统的构成,信号通过调制,放大进入双振镜系统,X振镜为谐振扫描镜,Y振镜为检流计扫描振镜。对振镜的扫描原理进行了分析,以及完成了对扫描振镜型号的选择。(2)对于常见的扫描曲线进行了对比,挑选了最适合本系统的扫描曲线。相比于检流计振镜,还对谐振振镜的扫描特性进行了测试,观测其扫描角度与两端电压的关系。(3)对于谐振振镜的运动来说,其在高速频率的多次扫描下,由于其谐振运动的惯性作用,会造成扫描图线的漂移现象。针对图像的漂移问题,提出了闭环PID的控制方法进行校正,并进行了实验结果的模拟。之后对其的校正效果进行了实验,得到实验图与理论模拟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对比与理想的模拟结果来说,其实际的跟随状况良好,足够满足探测距离1km,扫描角度5~o的探测目标要求。通过最后的实验对比,在扫描了10000次左右之后,其漂移状况相较于直接进行振镜扫描的情况下,曲线的畸变率大幅度的下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继龙,刘玮,郑向理,李勇,罗广军[2](2019)在《鸟群类自然干扰目标的雷达探测与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鸟群目标形成的干扰通常被划分为自然界杂波干扰的一种,但鸟群回波与通常的杂波干扰如地杂波、海杂波以及气象杂波不同,鸟群目标具有一定的速度、高度,容易形成一定的航迹,传统的MTI以及MTD雷达通常无法滤除鸟群目标。本文研究了鸟群的雷达目标特性以及雷达探测识别技术,对鸟群目标的RCS特性、雷达回波特征以及雷达探测特点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以为鸟群目标的雷达探测与识别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刘应杰[3](2019)在《毫米波无源探测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毫米波无源探测安检技术具有非接触、无辐射、透视成像等优点,能方便有效的探检隐藏于衣物内的隐匿危险物品,所以在机场、车站、场馆、军营、机关等重要场所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目标检测与识别是该技术的核心,其算法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相关系统最终的功能效果。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在多方面性能上已经明显超过了基于机器学习的传统算法,因此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来解决毫米波成像系统的目标检测与识别问题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本论文依托实际科研项目,围绕毫米波成像中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存在的检测与识别准确度较低、对小目标漏检,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实时性较差等问题,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讨论了物体在毫米波频段的基本辐射特性;并根据其辐射特性,分析讨论了毫米波频段无源探测成像系统的成像基本原理,总结介绍了无源成像系统的一般功能单元组成结构;(2)对近年来实用的典型毫米波成像目标检测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针对其所存在的检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算法。针对深度神经网络需要海量训练样本集,而毫米波图片由于获取途径少导致样本不足的问题,改变思路,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Target Detec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Transfer Learning,TDA-TL),有效提升了毫米波成像目标检测准确率;(3)针对毫米波成像中目标检测存在的小目标漏检问题,研究了利用多尺度的特征来对目标进行检测的方法。根据毫米波图像中小目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别使用四个不同尺度的特征,独立地对目标进行检测,最后综合检测结果,有效解决了小目标漏检的问题;(4)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先分割目标-后分类目标(Classifying Target After Segmenting,CTAS)的方法,分割阶段通过改进最大熵分割算法,准确地分割出了目标;分类阶段通过设计一个结构简单、能充分提取特征并且优化了卷积计算方式的分类网络;算法整体实现了实时性要求。项目研究的仿真实验结果与数据表明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6)
王稼禹[4](2019)在《空间目标偏振探测与识别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空间背景复杂、杂光较多,传统光电探测技术受到较大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微偏振片阵列的偏振成像望远光学系统。针对空间目标偏振探测中光电望远系统会产生偏振效应的问题,基于偏振成像理论,推导出反射、折射、折反式望远系统中穆勒矩阵解析表达式,构建了光学系统偏振效应模型,通过分析入射光偏振度、光线角度差等参量与出射光偏振度的解析关系,明确了光学元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差值控制在5.7°以内,可以有效减少光学系统对偏振度的影响。并根据空间目标偏振成像需求以及上述理论分析,设计了基于微偏振片阵列的卡式望远系统,实现了500km处成像分辨率为0.5m。在此基础上,针对入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时,折反系统中不同光瞳坐标的单根光线追迹结果难以表征整个系统偏振度全视场分布的问题,采用动态数据交换机制对设计的光学系统进行全视场、全口径光线追迹,得出反射和折射系统的四个斯托克斯矢量及偏振度全视场分布。同时分析金、银、铝叁种材质的反射膜系对反射系统偏振度以及不同入射光偏振度对系统偏振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金属银复折射率中的折射率较小,镀银膜的卡式系统对入射光的偏振度影响也相对较小;随着入射光偏振度的提高,系统的偏振效应也会相应降低。通过上述理论研究,根据系统的偏振度全视场分布,通过像面任意视场及中心视场的偏振度即可标定出光学系统偏振效应,并据此反演出入射光偏振度,进而提高空间目标的成像对比度及识别能力。通过搭建原理验证装置,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方法可行性。同时也为标定光学系统全视场偏振特性提供理论基础与解决途径。(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徐融,赵飞,周锦松[5](2019)在《空间点目标光谱探测与特征识别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观测是空间目标识别的重要手段,由于探测距离远,视场中的空间目标多呈现为非分辨的点目标。相比于传统的定轨测量和光度测量,光谱探测提供了波长维的可分辨信息,极大的提升了目标表面材质判别能力,并为目标状态反演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极具应用潜力。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空间点目标光谱探测及特征识别方面的典型研究进展,依据主要研究方法,分为多通道测光探测、高光谱探测、实验室光谱特性测量、目标特性建模仿真四个方向。其中,多通道测光获得了低光谱分辨率的测量数据,是常用的广域空间目标分类判别手段;高光谱探测研究反射能量在波长维的精细分布,有助于反演重点目标的材质组成;实验室光谱特性测量可在受控条件下模拟目标探测的物理过程,提供材质光谱特性数据库;目标特性建模仿真则对物理属性抽象特征化,研究目标光谱变化过程。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当前研究的能力与不足,提出几点研究思路,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2期)
刘传奇,李青,闫子壮,季伟伟,王茂杰[6](2019)在《探地雷达对常见目标体的探测与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介绍了探地雷达监测地下目标体的基本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对地下常见目标体进行探测,由于不同介质对电磁波的反射差异,对其波形图进行分析,通过对波形图的分析找出图像差异,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不同目标体的波形图差异,并且通过标定获得了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编写软件提取轮廓找出图像差异识别目标物,并通过双层走时与标定的传播速度算出目标物的位置。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确定目标物位置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杨,张洋,梁福来,李钊,吕昊[7](2018)在《基于单基地生命探测雷达的多目标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解决单基地生命探测雷达在多目标探测识别时容易漏判的问题,以提高多目标识别准确率。方法:根据同一人体目标呼吸信号具有自身相关性的特点,采用以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为主的信号处理和识别方法,对实验室条件下采集的多组多目标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和目标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说明相比目前常用的基于能量谱的多目标探测识别算法,该方法降低了多目标的漏判率,提高了识别准确率。结论:预处理结合相关系数的多目标探测识别方法可以提高单基地雷达多目标一维距离向目标识别准确率,并可望为后续基于多基地雷达平台多目标二维定位算法的性能提升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8年11期)
薛慧君,刘淼,祁富贵,王鹏飞,史刚[8](2018)在《遮蔽情况下多人体目标的探测和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遮蔽情况下多个人体目标探测的有效方法。方法提出小波熵识别算法,分析不同距离点信号小波分解后的各尺度能量分布复杂度,区分探测区域中的人体目标和杂波。结果实测数据结果显示传统的自适应谱线增强算法和能量累积算法只能探测出遮蔽情况下距离雷达较近的人体目标,而小波熵识别算法不仅能探测雷达近端人体目标,还能够识别出雷达远端人体目标。结论小波熵识别算法能有效提高多人体目标识别的准确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8年10期)
王雪瑶[9](2018)在《国外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系统发展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欧洲的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系统发展现状,例如美国地基新型S频段空间篱笆雷达和利用轨道优势进行探测识别的作战响应空间-5(ORS-5)卫星,俄罗斯具有空间目标识别能力的新型高频沃罗涅日(Voronezh)雷达、雷达光学结合探测识别的树冠(Krona)系统,ESA空间碎片望远镜及德国试验监视与跟踪雷达(GESTRA)等。总结分析了国外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系统的发展趋势,例如正在发展高频雷达和大口径大面阵光学探测识别设备,建立天基、地基互补探测识别系统,研究雷达与激光、光学相结合的探测识别技术等,可为我国发展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系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李晓伟,葛锡云,冯雪磊,陈南若[10](2018)在《基于图像识别的深海探测目标跟踪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现有的图像处理算法,在基于上下文STC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软件的跟踪器功能,并设计了底层云台电机的速度控制方法,实现了云台电机在跟踪过程中的平稳控制,结合跟踪器完成了深海光学观察任务中云台观察组件的跟踪功能的开发。后期对已知运动信息的运动目标物进行跟踪效果检验,验证了跟踪功能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8年03期)
目标探测与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鸟群目标形成的干扰通常被划分为自然界杂波干扰的一种,但鸟群回波与通常的杂波干扰如地杂波、海杂波以及气象杂波不同,鸟群目标具有一定的速度、高度,容易形成一定的航迹,传统的MTI以及MTD雷达通常无法滤除鸟群目标。本文研究了鸟群的雷达目标特性以及雷达探测识别技术,对鸟群目标的RCS特性、雷达回波特征以及雷达探测特点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以为鸟群目标的雷达探测与识别提供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目标探测与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白玉茹.用于低慢小目标探测与识别的激光谐振扫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张继龙,刘玮,郑向理,李勇,罗广军.鸟群类自然干扰目标的雷达探测与识别[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9
[3].刘应杰.毫米波无源探测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4].王稼禹.空间目标偏振探测与识别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5].徐融,赵飞,周锦松.空间点目标光谱探测与特征识别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6].刘传奇,李青,闫子壮,季伟伟,王茂杰.探地雷达对常见目标体的探测与识别[J].科技通报.2019
[7].张杨,张洋,梁福来,李钊,吕昊.基于单基地生命探测雷达的多目标识别方法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8
[8].薛慧君,刘淼,祁富贵,王鹏飞,史刚.遮蔽情况下多人体目标的探测和识别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8
[9].王雪瑶.国外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系统发展现状研究[J].航天器工程.2018
[10].李晓伟,葛锡云,冯雪磊,陈南若.基于图像识别的深海探测目标跟踪系统开发[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