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口腔微生态学研究

口臭口腔微生态学研究

一、口臭症口腔微生态学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伟[1](2021)在《基于Lab色彩模型探讨健康人不同舌象微生物特征及与T2DM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舌诊作为望诊的重点内容,是获取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所需客观指标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科技背景下,中医微观化、客观化领域的现代化研究方兴未艾,并把舌诊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并以司外揣内、见微知着等基本原则指导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而微生态学作为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生态学,二者在基本理论观点上具有相似性,这也是二者得以合作的切入点。随着舌苔微生态领域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更新更好的微生物技术的使用,将能更好的发现理解疾病与中医舌象变化、舌苔微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不断深入挖掘中医舌诊的科学内涵,使中医舌诊更好地在临床实践乃至现代医学诊疗中发挥优势与作用。然而目前舌苔微生态研究多集中于特定疾病的特定舌苔类型,受疾病特异性因素干扰,研究结果可重复性差。本研究以健康人群的八种舌苔类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的方式探寻不同舌象的微生物学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研究目的从舌苔微生物的角度,研究中医舌象的科学规律与形成机制,揭示现代医学背景下中医舌象可能的生物学基础。描绘健康人舌象的微生物学特征,寻找不同舌象各自的标志性微生物,与糖尿病相同舌象相对照,寻找“异病同证”背景下的疾病特异性相关的特征微生物。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中医舌象诊断标准化,建立可靠的舌象辅助辨证方法,为进一步相关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研究方法在舌象辅助辨证的基础上,我们将健康人群的舌苔按颜色、厚度和湿润度分为八种类型,包括薄白、薄白腻、白厚腻、白厚燥、薄黄、薄黄腻、黄厚腻、黄厚燥。首先使用中国上海DAOSH公司研制的DS01-G舌象采集仪,对健康志愿者和糖尿病患者的舌苔进行标准化拍照。其次在口腔清洁后使用无菌植绒棉拭子按标准化操作流程在舌中部位采集微生物群,并保存在微基微生物标本冻存管,-80度冰箱内保存。使用蛋白酶K裂解结合苯酚氯仿提取法从样品中提取总DNA。在1.2%琼脂糖凝胶上运行样品检测。测序文库由 NEBNext(?)UltraTM DNA Library Prep Kit for Illumina(?)(New England Biolabs公司,美国)构建。利用微基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Illumina Novaseq 6000、150-bp配对末端技术对基因组文库进行了测序。将预测的基因进行聚类,并使用CD-HIT包构建非冗余基因目录(参数:一致性identity=95%,覆盖率coverage=90%)。利用BEDtools中的基因组计算覆盖度功能快速估算了基因的丰度。使用DIAMOND软件对非冗余数据库(Non-Redundant Database,NR)进行分类。使用R语言函数中的cor.test进行相关性系数的计算和检验,使用R的igraph软件(版本1.2.5)进行共生网络构建。使用R中的prcomp和分类学丰度信息执行主成分分析,并通过R中的ggplot2将其绘制。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对微生物群结果进行分析,使用 LEfSe v1.0 进行 LEfSe 分析。统计学使用 SPSS(版本 24)及 Microsoft Excel 2020软件,P值<0.05被认为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研究一:1.舌象辅助辨证我们分析了 72例入组舌象中间部位的L值、A值与B值。结果显示,LAB色彩量化体系与人工舌象诊断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反应色彩亮度的L值在各组中无显着差异。B值与苔色正相关,白苔整体B值低,黄苔整体B值高。在利用道生手持舌象仪拍摄条件下,b值低于8.5可判定为白苔,高于8.5可判定为黄苔;A值与舌苔厚薄呈负相关,薄苔整体A值高,厚苔整体A值底。白苔中低于21为厚苔,高于21为薄苔,黄苔中低于17为厚苔,高于17为薄苔。研究二:1.基线特征通过病例筛查入组的180人中,最终有94人的舌苔样本被用于舌苔微生物群分析。队列中女性占74.47%,男性占25.53%。每组的年龄一般在45岁至55岁之间,组间无显着性差异。最常见的舌苔是薄白、薄黄腻和薄白腻,每种舌苔人数超过20例。72.24%的舌苔可以定义为薄苔,而27.76%属于厚苔,白色舌苔的百分比为57.45%,高于黄色舌苔的42.55%,腻苔受试者比例69.15%。2.舌苔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人群中最丰富的属是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平均丰度为15.7%,奈瑟菌(Neiseria)为13.1%。其次依次为链球菌(Strptococcus)为10.8%,放线菌(Actinomyces)为8.8%,韦永氏菌(Veillonella)为8.4%等。最常见的门系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达到最高丰度27.9%,其次是拟杆菌门(Bacterio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其丰度分别为21.9%、19.9%、18.9%、5.7%。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不同的舌苔类型,它们的微生物β多样性并没有存在显着差异。3.不同舌苔类型特征微生物选取LDA高于3的细菌作为特征微生物。其中薄白苔为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 order);白厚腻舌苔为微小球菌(Megasphaera micronuciformis),韦永氏菌(Vellonella)及婴儿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fantis);薄黄苔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黄厚腻舌苔为产黑素普雷沃菌(Prevotella melaninogenica)及殊异韦荣菌(Veillonella dispar)。4.不同舌苔微生物的临床疾病对应关系白厚腻苔的韦永氏菌是一种特定的“寒态”胃炎的致病菌,微小球菌在胃癌患者的舌苔中富集,而婴儿链球菌则表明了癌前级联反应;薄黄苔中莫拉菌属(Moraxella genus)和细长肾形奈瑟氏菌(Neisseria elongate)是口咽部常见的细菌菌群。莫拉菌属可以增加引起机会性感染的风险,而细长肾形奈瑟氏菌有机会引起心内膜炎、骨髓炎和胰腺癌;黄厚腻舌苔的产黑素普雷沃菌(Prevotella melaninogenica)和殊异韦荣菌(Veillonella dispar)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短小奇异菌(Pobium parvulum)能够引起脓毒症,等。5.舌苔微生物群的共生网络白厚腻舌苔中高度富集的婴儿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fantis)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eroris)呈正相关;薄黄苔特征菌细长肾形奈瑟氏菌(Neisseria elongate)与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Capnocytophagas sputigena)呈正相关;黄厚腻舌苔中,产黑素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 melaninogenic)、殊异韦荣菌(Veillonella dispar)和短小奇异菌(Atopobium parvulum)呈显着正相关性,表明这些细菌在黄厚腻舌苔中的共存和共生关系。6.糖尿病疾病特异性细菌标志物在糖尿病患者的黄厚腻舌苔中,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genus)高度富集,这种具有潜在致病能力的细菌与牙周炎和1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与糖尿病患者相比,产黑素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melaninogenic)在健康人群中更显着地富集。7.糖尿病黄厚腻苔与健康人黄厚腻苔的功能差异T2DM患者相较于健康人具有更高水平的抗药性基因表达,主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T2DM患者相较于健康人具有更高水平的碳水化合物酶表达,主要为糖苷水解酶;T2DM患者具有更高水平的ABC转运蛋白、AM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催乳素信号通路等聚类基因表达,健康人具有更高水平的细胞凋亡聚类基因表达,提示胆固醇的转运调节、催乳素水平、氧化还原反应及细胞凋亡可能是二者生理病理功能方面的主要差异。结论基于Lab色彩体系辅助中医舌象辨证研究结果显示了中医舌象辨证的主观性,发现A、B色彩量化能够规范、辅助中医辨证,总结出A、B值辅助辨证的具体参考数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研究结果经更多舌象图片辨证与数字化的验证之后,能够实现色彩量化辅助、规范舌象辨证的广泛应用。随后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对微生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具有健康人群不同类型舌苔的独特细菌特征,构建了舌苔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这为破译舌苔形成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为今后的中医现代化诊断提供了方便。此外,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健康个体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标记细菌,证明了疾病对舌苔微生物的特异性影响,并强调了在健康人群中识别不同舌苔类型标记细菌的必要性。

刘秀美[2](2020)在《儿童厌食症脾运失健证型舌苔微生态菌群分析》文中提出目 的:通过分析脾运失健型厌食症儿童和健康儿童的舌苔微生态,探讨脾运失健型厌食症儿童的舌苔特异性菌群,为本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重要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脾运失健型厌食症患儿22例(厌食症组=FED组,按照舌苔厚度开展了亚组分析:薄白苔FED1亚组15例,厚白苔FED2亚组7例),西医诊断为婴儿厌食症(infantile anorexia,IA)和(或)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Avoidance/Restrictive Food Intake Disorder,ARFID),同时选取17例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HC组)。按照舌苔样本标准采集方法刮取两组孩子的舌苔样本,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舌苔样本里的微生物组成进行分析(①群落组成分析②α、β多样性分析③差异物种及其显着性分析)。结 果:1.一般资料比较:FED组共22例(薄白苔FED1亚组15例,厚白苔FED2亚组7例),其中男孩14例,女孩8例,平均年龄6.3±2.0岁,平均BMI 14.1±1.3;HC组共17例(均为薄白舌苔),其中男孩12例,女孩5例,平均年龄7.3±2.2岁,平均BMI 15.7±1.9。所选病例研究前1个月内均未应用抗生素、未用过活菌制剂。两组儿童性别、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性别=0.65>0.05,P年龄=0.25>0.05),两组BMI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BMI=0.005<0.01)。2.群落组成分析:分类学分析:FED、HC两组39例样本中共发现8门,13纲,23目,43科,67属,122种以及203个OTU。其中在科水平上占比较多的依次(降序)在FED组:为链球菌(22.18%)、普雷沃菌(21.04%)、韦荣氏菌属(15.63%)、奈瑟菌(8.0%)及放线菌(7.67%),HC组:为链球菌(27.54%)、韦荣氏菌(12.20%)、普雷沃菌(9.32%)、奈瑟菌(9.24%)及放线菌(7.95%)。在OTU水平上FED组独有1个:OTU230(Corynebacterium属未分类的物种)。FED1和FED2两亚组分类学分析结果与总组的基本上一致。FED2与FED1亚组相比,在OTU水平上缺了 OTU22(Nocardiaceae科Rhodococcus 属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种)及 OTU117(Veillonellaceae 科Selenomonas3属的未分类物种)。简结:①FED、HC两组之间点比变化最大的菌属为普雷沃菌(9.32%比21.04%)②与HC组相比,FED组独有OTU230③FED1、FED2两亚组菌群组成与FED总组的基本上一致④与FED2亚组相比,FED1亚组独有OTU22和OTU117。3.多样性分析:在OTU水平上进行分析。Rank-Abundance曲线:HC组和FED组的大部分曲线平滑下降,显示样本的物种多样性比较高。α多样性分析:sob、shannon、simpson、ace、chao、shannoneven、simpsoneven 各指数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为sob和chao,显示各组之间物种丰度差异显着,而多样性及均匀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FED1、FED2两亚组之间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分析:距离算法为Bray-Curtis加权法的PCoA分析结果表明,FED、HC两组之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r=0.1022),但r值不高,说明两组之间分离度底,p值的意义可能不太大,因此继续进行了 NDMS分析,结果stress=0.163,分析结果图形有一定的解释意义。用Bray-Curtis距离算法对总方差和对ANOSIM统计学意义进行Adonis显着性分析,结果为R2=0.082,Pr(p值)=0.006,表明检验的可信度高。简结:在OTU水平上①两组样本物种多样性较高,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FED组舌苔菌群物种丰富度显着高于HC组(p<0.05)③两组之间微生物群落组成有显着性差异(p=0.027)④检验可信度高(R2=0.082,p=0.006)⑤FED1、FED2两亚组之间多样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4.组间差异物种及其显着性:科水平上FED、HC两组之间Welch’s t检验:丰度比例最多的同时比例之间最有显着性差异的为普雷沃菌(p=0.003),其他有统计学意义的物种共8个。FED1、FED2两亚组物种丰度比例之间最有显着性差异的物种为链球菌(p<0.05),其他有统计学意义的物种共3个。LEfSe分析:FED组微生物菌群中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优势显着(log10>3,p<0.01),其中对差异效果影响最大的为普雷沃菌科(log10=4.75,p=0.001),而HC组在微球菌科、梭杆菌科、紫单孢菌科有显着性优势(log10>3,p<0.01)。FED1、FED2两亚组之间的分析结果中没发现有显着性丰度差异的类群(log10<3,p>0.05)。Metagenomeseq宏基因组分析:结果支持了 Welch’s t检验分析结果,有显着性意义的为普雷沃菌科及8个菌科,属水平上有Prevotella7、Prevotella6、Alloprevotella 有统计学意义的(p<0.01)。简结:①科水平上FED、HC两组之间丰度比例最多、最有显着性差异的菌群:普雷沃菌(p=0.003)②FED组:从门水平出现优势菌群,(拟杆菌门,log10>3,p<0.01),其中对差异效果影响最大为普雷沃菌科(log10=4.75,p=0.001),HC组:从科水平出现优势菌群(log10>3,p<0.01)③FED1、FED2两亚组之间菌群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10<3,p>0.05)④宏基因组分析结果支持Welch’s t检验结果,普雷沃菌科里Prevotella7、Prevotella6、Alloprevotella 属有统计学意义的(p<0.01)。结 论:1.儿童厌食症脾运失健证患儿的平均BMI显着低于健康儿童,而厌食症薄白苔组和厚白苔组之间未发现菌群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差异。2.与健康儿童的舌苔相比,厌食症患儿的舌苔具有较高的菌群物种丰富度,其中门水平上拟杆菌门明显优势,对差异效果影响最大的为普雷沃菌科,而两组之间多样性无显着性差异。

沈益名,章自迪,曾碧云,刘苗,陈卫民,谢果珍,蔡锐[3](2019)在《茶多酚对口臭患者唾液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茶多酚在口臭患者口腔微生态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样本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讨论茶多酚对于口臭的疗效。方法:收集6位口臭患者的唾液,混合均匀后取4份5ml的样本,分别与阳性组、实验组、阴性组和空白组的TPY培养基混合后培养48h。最后进行16S rDNA V3-V4区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阳性组和实验组均能促进样本细菌OTU数的恢复。在门水平上,阳性组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着低于其余3组(P <0. 01),而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余3组(P <0. 01);实验组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着低于空白组(P <0. 01),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阴性组(P <0. 05)。阳性组和实验组Proter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阴性组和空白组(P <0. 01),阳性组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空白组(P <0. 05)。从细菌目分类比较,各组Lactobacillales的相对丰度显着不同(P <0. 01),从高到低依次为实验组、阳性组、阴性组、空白组。实验组Bacillales的相对丰度显着低于空白组(P <0. 05);阳性组Actinomycetales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空白组和实验组(P <0. 05);实验组Pesudomonadales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空白组(P <0. 05)。结论:茶多酚通过对细菌门、目分类组成比例的影响来达到治疗口臭的效果,其疗效不及西吡氯铵含片。

陈杰[4](2018)在《健脾泻火法调控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口腔免疫及菌群失调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揭示脾胃伏火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口腔菌群失调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理特征,为从微生态角度探索中医证型的微观指标提供参考;阐明健脾泻火法的经典方-泻黄散基于调控口腔菌群、激活口腔粘膜免疫等途径,达成临床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促进中医相关病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一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健脾泻火法治疗脾胃伏火证RAU的临床疗效观察。纳入符合脾胃伏火证RAU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以健脾泻火法为基本治法,采用口服加味泻黄散治疗,疗程5天。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在主证评分、次证评分、总评分、远期发病率等方面的变化,以评价健脾泻火法治疗脾胃伏火证RAU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健脾泻火法调节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免疫紊乱的实验研究。基于第一部分临床治疗结果,选取疗效前30名患者,采集其治疗前后的唾液样本;同时,采集30名健康志愿者唾液样本,总共90份样本纳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唾液样本中sIgA、Lys、hBD-2、TNF-α的含量。比较脾胃伏火证RAU患者与健康正常人上述免疫指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健脾泻火法对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免疫失调状态的调节作用。第三部分:健脾泻火法调节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口腔菌群失调的研究。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平台,分析正常组、患者组、治疗组口腔菌群在不同层次(门、纲、目、科、属、种)物种相对丰度、物种分类树、样品复杂度、样品多样性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观察各组口腔菌群的重要功能基因表达状况,分析物种类别、丰度,相关功能注释等指标变化特征。以分析健脾泻火法对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口腔菌群失衡的调节作用。结果:(1)62例脾胃伏火证RAU患者经加味泻黄散治疗一个疗程后,溃疡个数、溃疡大小、周围组织充血、溃疡渗出、溃疡疼痛等局部症状(主症)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P<0.05);口热口臭、口干口渴、尿黄、便干等全身症状(次症)也较治疗前有显着变化(P<0.05);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2.3%;3月复发率治疗前为96.64%,治疗后为71.43%,说明远期复发时间(3月复发率)同个体比较有所延长。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2)脾胃伏火证RAU患者组唾液中sIg-A、Lys、hBD-2的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TNF-α含量较正常组升高,其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1),说明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存在局部及全身免疫功能紊乱。经加味泻黄散治疗后,治疗组sIg-A、Lys、hBD-2的含量较患者组明显回升,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TNF-α含量在治疗组有所减低,但降低程度有限,与患者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仍存在较显着差异(P<0.01)。说明健脾泻火法部分纠正了脾胃伏火证RAU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状态,是其治疗RAU的有效机制之一。同时显示出RAU患者在溃疡间歇期免疫功能紊乱并未完全得到纠正,还存在持续性炎性免疫功能失调,这可能就是导致其反复发作的因素之一。(3)脾胃伏火证RAU患者组口腔菌群物种构成的丰度与正常组比较,有较明显的差异。在门水平,以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螺旋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其中,变形菌门、螺旋体高于正常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低于正常组。在属水平,链球菌属、普雷沃菌属、拟杆菌属、梭杆菌属、韦荣菌属均较正常组降低,而嗜血杆菌属、卟啉单孢菌属较正常组增高。奈瑟菌属、罗斯菌属等无明显变化。患者组口腔菌群中的有益菌,特别是韦荣菌属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而副流感嗜血杆菌、牙髓卟啉单孢菌、螺旋体等条件致病菌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有益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比例发生了改变。患者组口腔代表性革兰阳性球菌-链球菌及革兰阴性球菌-韦荣菌的明显减少,革兰阳性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明显增多,口腔菌群的杆菌/球菌的比值发生了改变。杆菌里革兰阳性杆菌增多,梭杆菌属、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卟啉单孢菌属等革兰阴性菌明显加少,显示菌种内部阴性菌与阳性菌的比例也发生了改变。治疗后,在属水平,治疗组的链球菌属丰度有所回升,嗜血菌属丰度有所回落,两者的比值有显着改变,球/杆菌比例失调有所恢复。物种多样性分析:维恩图显示患者组物种多样性高于正常组,口腔菌群的物种复杂度发生了显着变化。而治疗组与正常组共同的OTUs要高于患者组。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患者组较正常组物种复杂度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较患者组出现下降趋势。PCoA分析和NMDS分析均显示患者组与正常组之间距离较远,说明两组菌群结构上存在显着差异。而治疗组中有部分接近正常组。β多样性指数组间差异分析显示:患者组与正常组的大小和离散差异明显,治疗后有所恢复,逐步滑向中间值,这些均显示出了加味泻黄散的治疗作用。组间差异物种分析:LEfSe分析显示正常组与患者组之间有显着差异的优势物种有12种,其中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普雷沃科、普雷沃属、普雷沃-7属、拟普雷沃属等7种菌在正常组中富集(P<0.05);变形菌门、梭杆菌纲、梭杆菌目、嗜血杆菌属、副流感嗜血杆菌等5种菌在患者组中显着增高(P<0.05)。而治疗组则以梭杆菌属占优势,与正常组亦有差异。组间差异物种T-test检验分析显示,患者组与正常组的优势物种在门、属、种三个水平均存在显着差异,特别是在属水平差异的物种较多。而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显着差异的物种则较少。患者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最显着的细菌是副流感嗜血杆菌(p=0.029)及牙髓卟啉单孢菌(p=0.046);治疗组与患者组及正常组比较,卟啉单孢菌属均差异显着(p=0.032及0.044)。功能基因分析显示:在KEGG数据库中,患者组中的Ko00230(嘌呤代谢)、Ko00520(氨基酸与核苷糖代谢)、Ko01230(氨基酸生物合成)、Ko02010(ABC转运蛋白)、Ko02024(细胞群落群体感应)、Ko03010(遗传信息处理核糖体翻译)、Ko04070(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Ko04150(mTOR信号通路)、Ko04151(PI3 K-AKt信号通路)、Ko04973(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等功能基因表达显着低于正常组。其中特别是Ko04973(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通路)功能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经加味泻黄散治疗后,相关代谢功能基因的表达上调。在eggNOG功能丰度的数据库中,患者组中的COG3039(转移酶)、COG3209(YD-重复蛋白)、COG3501(Rhs元Vgr蛋白)等功能同源性基因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组;COG1132(ABC转运蛋白)、COG0463(糖基转移酶-2)、EONG410ZMW6-NA及EONG410ZQAS-HTH-XRE等功能同源性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经加味泻黄散治疗后EONG410ZMW6-NA及EONG410ZQAS-HTH-XRE的表达有所上调。在CAZy功能丰度的数据库中,患者组中的GH2、GH20、GH38、GT10、GT51、CBM32、CBM48等功能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经加味泻黄散治疗后GH38、GT51、GT10、CBM48相关代谢基因的表达接近于正常组。结论:(1)健脾泻火法代表方加味泻黄散能够显着缓解脾胃伏火证RAU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远期复发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2)健脾泻火法能够改善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口腔黏膜免疫失调状态,良性调控口腔菌群结构及功能,促进建立新的口腔微生态平衡状态。(3)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口腔菌群结构与正常人比较具有显着差别,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及牙髓卟啉单孢菌丰度显着升高,可能与中医脾胃伏火证密切相关,有望作为此“证”的特征性菌种之一。

武梦依[5](2017)在《以2型糖尿病为对象探讨厚苔形成相关调节蛋白的表达》文中提出目的:舌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对中医诊断疾病、辨证分型、遣方用药、判定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对于舌诊客观化以及与疾病相关性分析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以初发2型糖尿病厚苔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糖尿病厚苔形成相关的调节蛋白分子机制。方法: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招募初发2型糖尿病厚苔以及薄苔患者共72名,以及健康人群厚苔以及薄苔者60名为对照组,留取空腹血清行ELISA检测EGF、E-cad等蛋白含量,留取舌苔标本行PCR检测EGF、E-cad等基因含量,分析组间相关性以及与血糖、血脂、BMI水平的相关性。另招募初发糖尿病患者6例,其中厚苔3例薄苔3例,以及6名健康人厚薄苔对照组,留取舌苔标本行16s rDNA微生物测序,检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不同厚薄舌苔样本中微生物菌群丰度以及多样性。结果:1、血清ELISA检测:2型糖尿病厚苔和薄苔患者中,E-cad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人薄厚苔中,E-cad与EGF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厚苔与健康人厚苔,E-cad与EGF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薄苔与健康人薄苔,E-cad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厚苔组与健康厚苔组间CH0、TG、HDL、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薄苔与健康薄苔组间CHO、TG、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厚苔与健康组薄苔之间CH0、TG、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值比较,糖尿病厚、薄苔组间、糖尿病厚苔与健康对照厚苔组间、糖尿病厚苔组与健康薄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PCR检测:E-cad在糖尿病厚苔组与薄苔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糖尿病薄苔中E-cad含量含量低,厚苔中含量高;同时发现目标基因包括内参GAPDH于舌苔中含量较低。3、16s rDNA测序共检测出130余个OTUs,初步统计过后,发现Granulicatella在糖尿病薄苔比健康人厚苔和薄苔含量高、健康人薄苔比健康人厚苔含量高;Rothia在健康人厚苔中和糖尿病厚苔患者中明显偏高。结论:E-cad在2型糖尿病、薄苔患者中高表达,说明E-cad可能与糖尿病以及厚苔形成具有相关性;综合ELISA血清检测以及PCR舌苔检测发现,E-cad对于糖尿病以及舌苔厚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血脂、BMI与糖尿病相关,与舌苔厚薄无关;Granulicatella、Rothia在舌苔微生物菌群中具有差异性,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廖女蒙[6](2016)在《基于升清降浊法治疗四川地区脾虚湿热型口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以升清降浊法治疗四川地区脾虚湿热型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本课题的60例四川地区脾虚湿热型口臭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基础的生活调适治疗,治疗组加用怡香散中药水煎口服。两组均以两周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分别在一个疗程后、两个疗程后、随访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1)在口臭症状方面,治疗组有明显的疗效,而对照组的疗效不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44.8%,两组总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在中医症候方面,两组均有明显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9.3%,两组总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随访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9.7%,对照组有效率51.9%,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升清降浊理论拟定的怡香散对四川地区脾虚湿热型口臭具有显着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马志超[7](2015)在《一类生物数学模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口腔异味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困扰。人体口腔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面含有700多种细菌,当其中的致病菌大量增长时,会产生口腔异味现象。恒化器是在实践中具广泛应用的模型,在经济、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考虑到恒化器和人体口腔系统的相似性,本文建立在口腔系统的微生物恒化器数学模型,研究稳定性态,并结合实际意义进行分析。首先求解恒化器模型的三维平衡点,并结合实际意义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清水漱口不能治愈口腔异味疾病,只有采取药物专业治疗。接着本文对系统施加脉冲控制,得到治疗口腔异味疾病的充分条件。其次考虑人类口服吸收药物的生理方式,即在口服用药过程中,药物进入人体后存在一个分解的过程,所以本文接着考虑这段治疗时间后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意义进行稳定性态的分析。最后由于微生物从吸收营养物质到转化进入自身的生长过程中存在时间延迟,即离散时间延迟,本文考虑含离散时间延迟的口腔恒化器模型,并利用口服用药方式进行治疗口腔异味疾病。另一方面,又由于各时期的种群规模对现在时刻种群规模增长的影响不同,即将模型中的增长率看成过去一段时间增长率的加权。本文考虑含有分布时间延迟的口腔恒化器模型,求得平衡点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结论:分布时间延迟对系统是无害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理论的有效性。同时将含有分布时间延迟的口腔恒化器模型与不含时间延迟的口腔恒化器模型进行对比,得出两类系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结合实际意义进行分析。

唐金强,肖新云,赵先平,申可佳,郭抗萧,谭周进,王永华[8](2015)在《口臭患者口腔微生物区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口臭口腔微生物区系组成,为口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测数法对需氧和厌氧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进行计数。结果非口臭口腔好氧细菌数量(1180±380)和厌氧细菌数量(680±100)分别低于口臭口腔好氧细菌数量(7200±800)和厌氧细菌数量(1252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口臭口腔以革兰阳性菌和杆菌占优势,非口臭口腔真菌数量低于口臭口腔真菌数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中没有检出放线菌。结论口臭患者口腔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非口臭组,可以通过调整口腔微生态改善口臭。

赵先平,肖新云,蔡锐,李珊,谭周进,唐金强[9](2014)在《口臭微生态治疗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口臭是指呼吸时排出挥发性硫化物等臭味气体,主要由口腔微生态失调引起,具体为生理性菌群数目减少,产臭类菌群种类和数目增加。口臭是局部口腔或全身系统不良代谢状况的一种表现,临床可根据口腔异味来诊断疾病,并通过口腔微生态的调整来治疗口臭。本研究从口臭与微生态的关系、口臭主要相关微生物等方面进行分析,综述机械、化学和中医药等方法调整口腔微生态来治疗口臭的进展。

张存宝,张雄[10](2012)在《口腔微生态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口腔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微生态系统,对口腔内各种微生物(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及原虫)的定植与繁殖提供着环境及条件。随着对口腔研究的深入,发现许多的口腔疾病的发病起因于口腔微生物环境的紊乱,同时口腔疾病也对其微生物环境造成改变,本文就口腔微生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口腔正常的微生态组成及意义

二、口臭症口腔微生态学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臭症口腔微生态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ab色彩模型探讨健康人不同舌象微生物特征及与T2DM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舌苔微生物在现代医学诊疗中的潜在作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舌苔菌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基于Lab色彩模型辅助中医舌象辨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舌象图片中部位置的设定及中医医生舌象辨证流程
        2.2 L值与舌象分类不相关
        2.3 利用B值进行白苔与黄苔的区分
        2.4 利用A值进行薄苔与厚苔的区分
        2.5 a值,b值与舌象判定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研究二 基于宏基因组学探讨健康人不同舌苔微生态特征及与T2DM的对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信息
        3.2 舌苔微生物群落特征
        3.3 与不同舌苔类型的特征细菌有关的疾病
        3.4 舌苔微生物群的相关网络分析
        3.5 疾病特异性舌苔细菌标志物
    4 讨论
结语
创新点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件

(2)儿童厌食症脾运失健证型舌苔微生态菌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舌苔微生态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茶多酚对口臭患者唾液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1.1 样本
    1.2 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确定最佳浓度
    2.2 模型制备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1 操作分类单元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 聚类及注释
        2.3.2 Alpha多样性分析
        2.3.3 主成分分析
    2.4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样本内细菌DNA序列分析
    3.2 样本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3.2.1 茶多酚对于样本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3.2.2 茶多酚对样本细菌分类门的影响
        3.2.3 茶多酚对样本细菌分类目的影响
        3.2.4 茶多酚对样本细菌分类属的影响
4 讨论

(4)健脾泻火法调控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口腔免疫及菌群失调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健脾泻火法治疗脾胃伏火证RAU的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实验设计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对象来源
        1.3.2 诊断标准
        1.3.3 纳入标准
        1.3.4 排除标准
        1.3.5 剔除标准
        1.3.6 脱落标准
        1.3.7 终止标准
        1.3.8 不良事件
        1.4 研究方法
        1.4.1 病历采集方案
        1.4.2 治疗方法
        1.4.3 观察方法
        1.4.4 观察项目
        1.4.5 疗效判断标准
        1.4.6 远期疗效判定标准
        1.4.7 安全性评价
        1.4.8 统计分析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治疗前后主症各项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后次症各项评分比较
        2.4 治疗前后主症总评分比较
        2.5 治疗前后次症总评分比较
        2.6 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
        2.7 总疗效结果
        2.8 治疗前后3月内复发率比较
        2.9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古代医家对RAU病因病机的认识
        3.2 现代中医对RAU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
        3.3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脾胃伏火密切相关
        3.4 本研究的立论依据
        3.4.1 脾胃伏火证证型的选择
        3.4.2 选方及辨证加药依据
        3.5 结果分析
第二部分 健脾泻火法调节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免疫紊乱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纳入及预处理
        1.3 实验材料
        1.3.1 实验试剂
        1.3.2 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正常组(N)与患者组(P)唾液免疫指标的差异
        2.2 患者组(P)与治疗组(T)唾液免疫指标的差异
        2.3 治疗组(T)与正常组(N)唾液免疫指标的差异
    3 讨论
        3.1 RAU的免疫病理特征
        3.2 脾胃伏火证与免疫失调相关
        3.3 本部分实验指标选择的依据和意义
        3.4 实验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健脾泻火法调节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口腔菌群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材料
        1.2.1 实验试剂
        1.2.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样本采集
        1.3.2 菌群结构及功能检查方法
        1.3.3 数据分析方法
        1.3.4 宏基因组检测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
        2.1.1 测序数据预处理
        2.1.2 OTU分析和物种注释
        2.1.3 样品复杂度分析(Alpha Diversity)
        2.1.4 多样品比较分析(Beta Diversity)
        2.2 宏基因组检测结果
        2.2.1 测序数据预处理
        2.2.2 Metagenome组装
        2.2.3 基因预测及丰度分析
        2.2.4 物种注释
        2.2.5 功能注释
    3 讨论
        3.1 口腔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否与人口腔健康及疾病密切相关
        3.2 RAU的发病与口腔微生态失调密切相关
        3.2.1 RAU与口腔菌群失调
        3.2.2 RAU与口腔病毒群失调
        3.3 脾胃伏火证与口腔微生态失调相关
        3.4 宏基因组作为一种微生物群落研究新方法,临床意义重大
        3.5 本研究采用唾液样本研究口腔菌群的依据
        3.6 健脾泻火法对脾胃伏火证RAU口腔菌群的良性调控作用
        3.6.1 健脾泻火法对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口腔菌群结构的作用分析
        3.6.2 健脾泻火法对脾胃伏火RAU患者口腔菌群功能的作用分析
结论
创新性与特色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复发性口腔溃疡(RAU)一般情况及病程记录

(5)以2型糖尿病为对象探讨厚苔形成相关调节蛋白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一 浅述系统疾病与舌象的相关性
    1、消化系统疾病--舌象研究
    2、呼吸系统--舌象研究
    3、心血管系统--舌象研究
    4、脑血管系统--舌象研究
    5、精神情志类疾病--舌象研究
    6、糖尿病--舌象研究
    7、肿瘤化疗--舌象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浅述舌苔样本的生物技术检测
    一、舌苔细胞形态学
    二、舌苔基因组学
    三、舌苔蛋白组学
    四、舌苔微生物组学
    五、舌苔生物技术检测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对象
    1、PCR以及ELISA实验对象
    2、16s rDNA测序实验对象
研究方法
    1、血清ELISA试验方法
    2、舌苔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试验方法
    3、舌苔16s rDNA测序
    4、统计方法
结果与讨论
    1、血清ELISA检测
    2、舌苔PCR检测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成果
致谢

(6)基于升清降浊法治疗四川地区脾虚湿热型口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正文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2.1 西医诊断标准
        2.1.2.2 中医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脱落标准
        2.1.7 病例中止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计
        2.2.2 随机分组方法
        2.2.3 问卷调查及Rosenberg评分
        2.2.4 操作要求
        2.2.5 研究流程图
    2.3 治疗方法
        2.3.1 基础治疗方法
        2.3.2 治疗组
        2.3.3 对照组
        2.3.4 疗程
        2.3.5 随访
        2.3.6 注意事项
    2.4 临床观察标准
        2.4.1 观察指标
        2.4.2 疗效判断标准及评分
        2.4.2.1 口臭主症疗效观察
        2.4.2.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4.2.3 临床疗效评价
    2.5 统计分析方法
    2.6 研究结果
        2.6.1 病例完成情况
        2.6.2 安全性观察情况
        2.6.3 病例一般资料基线分析
        2.6.3.1 性别比较
        2.6.3.2 年龄比较
        2.6.3.3 病程比较
        2.6.3.4 治疗前口臭程度比较
        2.6.3.5 治疗前中医症候程度比较
        2.6.3.6 治疗前各评分情况比较
        2.6.4 疗效分析
        2.6.4.1 口臭症状的疗效分析
        2.6.4.2 中医症候的疗效分析
        2.6.4.3 随访疗效情况分析
    2.7 总结
    2.8 典型病例
3. 讨论
    3.1 升清降浊在口臭中的认识
        3.1.1 祖国医学中的口臭
        3.1.2 升与降
        3.1.3 清与浊
        3.1.4 脾胃之生理
        3.1.5 升清降浊之生理
        3.1.6 口臭之病因病机
        3.1.7 导师之经验
    3.2 四川地区口臭者病因病机
        3.2.1 地理气候与脾虚湿热
        3.2.2 饮食文化与脾虚湿热
        3.2.3 体质特征与脾虚湿热
    3.3 选方依据及药物分析
        3.3.1 升清降浊法的选药
        3.3.2 方义解析
        3.3.3 单味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3.3.3.1 黄芪
        3.3.3.2 黄连
        3.3.3.3 生地黄
        3.3.3.4 杏仁
        3.3.3.5 白豆蔻
        3.3.3.6 薏苡仁
        3.3.3.7 藿香
        3.3.3.8 佩兰
        3.3.3.9 升麻
        3.3.3.10 白芷
        3.3.3.11 火麻仁
        3.3.3.12 生甘草
    3.4 中医美容与口臭
4.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一:样本量的估算
附件二:四川地区口臭者问卷调查表
附件三:四川地区口臭者临床疗效观察表
附件四:知情同意书
附件五: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注及研究成果

(7)一类生物数学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口腔异味的恒化器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2.1 恒化器模型的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2.2 脉冲控制系统的建立及其分析
    2.3 数值模拟结果
第三章 口服用药方式治疗口腔异味的模型及其分析
    3.1 模型建立及口腔异味治疗的理论分析
    3.2 数值模拟
    3.3 比较考虑口服用药治疗过程时口腔恒化器系统和脉冲药物恒化器系统
第四章 具有时间延迟的口腔微生物恒化器模型
    4.1 含有离散时间延迟的口腔恒化器模型研究
        4.1.1 含有离散时间延迟的恒化器模型的建立及其稳定性分析
        4.1.2 数值模拟
        4.1.3 考虑口服添加药物治疗过程的口腔恒化器模型
    4.2 含有分布时间延迟的口腔恒化器模型研究
        4.2.1 含有分布时间延迟的恒化器模型的建立及其稳定性分析
        4.2.2 数值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口臭患者口腔微生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9)口臭微生态治疗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口臭与微生态失调的关系
    1.1 舌苔和牙周病
    1.2 口腔卫生不良
    1.3 口腔疾病
    1.4 其他
2 口臭相关的主要微生物
    2.1具核梭杆菌
    2.2 S.moorei
    2.3 牙龈卟啉菌
3 调整口腔微生态治疗口臭的方法
    3.1 机械清除
    3.2 化学药物
    3.3 中医医药
4 展望

(10)口腔微生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口腔正常的微生态组成及意义
2 口腔中主要正常微生物菌群
3 口腔微生态失衡相关性疾病

四、口臭症口腔微生态学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ab色彩模型探讨健康人不同舌象微生物特征及与T2DM的对照研究[D]. 李青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儿童厌食症脾运失健证型舌苔微生态菌群分析[D]. 刘秀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茶多酚对口臭患者唾液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 沈益名,章自迪,曾碧云,刘苗,陈卫民,谢果珍,蔡锐. 湖南中医杂志, 2019(08)
  • [4]健脾泻火法调控脾胃伏火证RAU患者口腔免疫及菌群失调的机制研究[D]. 陈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以2型糖尿病为对象探讨厚苔形成相关调节蛋白的表达[D]. 武梦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基于升清降浊法治疗四川地区脾虚湿热型口臭的临床研究[D]. 廖女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一类生物数学模型的研究[D]. 马志超. 北方工业大学, 2015(08)
  • [8]口臭患者口腔微生物区系研究[J]. 唐金强,肖新云,赵先平,申可佳,郭抗萧,谭周进,王永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01)
  • [9]口臭微生态治疗技术研究进展[J]. 赵先平,肖新云,蔡锐,李珊,谭周进,唐金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11)
  • [10]口腔微生态研究进展[J]. 张存宝,张雄. 中国乡村医药, 2012(14)

标签:;  ;  ;  ;  ;  

口臭口腔微生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