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恢复,生态阈值,后验分布,植被盖度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泽,陈锡云,岳辉,冯冲[1](2019)在《不同恢复模式下红壤区森林植被盖度变化的阈值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与灌草层变化的阈值效应往往决定着生态恢复工程的成败,若忽视这一效应可能会引发其他生态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建设,填补相关研究空白,研究了典型红壤区自然和人工恢复模式下乔木层和灌草层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基于前沿的生态阈值评估框架,利用线性模型和叁种阈值模型(包括分段回归模型、阶跃函数模型以及通用模型)评估了不同恢复模式下两种盖度指标之间的阈值效应。模型评估结果的后验分布形式表明:在人工恢复乔木层与灌草层盖度之间存在阈值效应,而在自然恢复模式下则不存在;通过比较各个模型评估结果的精度可知,分段回归模型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利用分段回归模型得出,当前人工恢复样地中乔木层盖度的阈值为42.85%(95%的置信区间为41.57%~44.13%),此时灌草盖度为58.75%,若超过乔木层盖度阈值会使得灌草层盖度开始降低。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红壤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肖鹏,吕刚,王洪禄,翟景轩[2](2019)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不同植被复垦模式对排土场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区内灌木林地(紫穗槐)、榆树林地、刺槐林地、混交林地(刺槐和榆树混交)、荒草地和耕地6种复垦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改进土壤抗冲槽的方法获取了径流含沙量、抗冲性指数、根系指标和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强化值(ΔANS)等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土壤冲刷过程中,不同复垦模式下的径流含沙量在冲刷6 min内变化幅度较大,伴随着冲刷时间的延长,6 min后含沙量相对稳固;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冲刷过程累积径流含沙量表现为耕地较大,荒草地、6986树林地、混交林地和刺槐林地次之,灌木林地较小。土壤抗冲性变化与土壤冲刷过程含沙量呈反比,随土壤冲刷时间延长,土壤抗冲性增强。平均抗冲性指数趋势表现为灌木林地较大,刺槐林地、混交林地、榆树林地次之,荒草地和耕地较小。土壤抗冲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冲刷过程中,土壤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黏粒含量越高,土壤紧实程度越高,土壤抗冲性越强。不同复垦模式土壤抗冲性能强化值(ΔANS)范围为0.06~0.73,强化百分率在28%~630%;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表现为:灌木林地>混交林地>刺槐林地>榆树林地>荒草地>耕地,植物根系对灌木林地的强化作用最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荣浩,何京丽,张欣,张林,杨红艳[3](2019)在《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内蒙古四子王旗境内退化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域,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植物群落组成、土壤含水量、土壤侵蚀的影响,为退化草原水土流失治理和草原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退化草原特点、水土流失特征,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特征、土壤水分、地表径流和侵蚀量的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结果]退化荒漠草原的3种植被恢复模式试验样地的植物种类组成、群落总盖度、地上生物量均高于放牧天然草地,"围栏封育+灌木条带+施肥复壮"、"围栏封育+松土补播+草种包衣"2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地上生物量与放牧天然草地之间变化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3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土壤侵蚀,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均低于天然草地。[结论]"围栏封育+松土补播+草种包衣"植被恢复模式在保持水土资源,增加群落稳定性等方面的生态效益最好。(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帆,刘小龙,杨君珑,李小伟,曹兵[4](2019)在《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TOPSIS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宁夏南部山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生态移民迁出可降低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但移民迁出后如何进行生态系统恢复仍不明确.本研究以六盘山海子流域生态移民迁出后设计的6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旱柳(Salix matsudana)+刺槐+山杏(Prunus armeniaca)、油松+山杏、刺槐+山杏+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油松+旱柳+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通过调查其土壤养分指标和树木生长指标,以TOPSIS法对恢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所有植被恢复模式均能够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38.7%~280.4%)和土壤有机质含量(16.5%~298.9%),但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82.9%~65.2%).②植被恢复模式配置的树种中,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和刺槐均能够正常生长,山杏幼苗生长不良,死亡率较高.③TOPSIS综合评价表明,青海云杉+油松+河北杨模式效果最佳(Ci=0.799 9),其次为油松+旱柳+红豆草(Ci=0.537 8)、刺槐+油松(Ci=0.526 3),油松+山杏模式综合评价最低(Ci=0.119 9).研究表明乔木针阔混交的植被恢复模式更适于研究区;在林分形成郁闭抑制林下野生草本后,配置耐阴灌木和草本,利于稳定生态系统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农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姜琳,万丽,吴磊,欧阳美娟,杨宁[5](2019)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生态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典型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草本、灌草、灌丛、乔灌4种植被配置模式以及未采取植被恢复措施的裸荒地为研究对象,同时为研究植被恢复程度,选裸荒地作为对照,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对各配置模式人工、半人工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土壤主要养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裸荒地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种类单一,共8种植物,草本层低矮;草本、灌草、灌丛与乔灌4种植被配置模式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共出现35种植物,分属22科.人工植被恢复约15 a后,植物群落主要以人工种植的植物为主,伴生种多为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马兰(Kalimeris indica),鬼针草(Bidens pilosa),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以及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等.灌草模式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较高,说明紫色土丘陵坡地采取紫穗(Amorpha fruticosa)+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的灌草模式生态恢复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生态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卞莹莹,陈林,柳博文,王建明,王家锐[6](2019)在《荒漠草原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可溶性氮组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未平茬人工中间锦鸡儿林地、平茬人工中间锦鸡儿林地、天然草地和天然中间锦鸡儿林地为对象,分别测定各类样地0~5cm、5~10cm、10~20cm及20~40cm土层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并分析其含量特征、垂直分布规律及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样地0~40cm土层土壤氮素含量差异显着(P<0.05),其中20~40cm土层差异显着(P<0.05),土壤氮素的矿化效果为人工中间锦鸡儿林地>天然中间锦鸡儿林地>天然草地>平茬人工中间锦鸡儿林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0~40cm土层氮素的有效性无显着差异,但在5~10cm、10~20cm、20~40cm土层有极显着差异(P<0.01),土壤氮素的有效性表现为:人工中间锦鸡儿林地>天然中间锦鸡儿林地>平茬人工中间锦鸡儿林地>天然草地;表明人工栽植中间锦鸡儿可以有效提升土壤氮素的转化和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湘波,高小虎[7](2019)在《不同覆盖模式对滨莱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客土喷播工程的土壤流失和植被恢复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客土喷播工程中的覆盖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工程设计和实践中往往没有明确要求,以往的研究工作极少对覆盖物和覆盖方式进行系统探讨。本研究以山东省滨莱高速公路岩石路堑边坡客土喷播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客土喷播的坡面采取无纺布、草帘、塑料网等8种不同覆盖模式,通过观测土壤流失量、土壤温湿度、地上生物量等指标并对比发现,采用无纺布覆盖能发挥最佳的防冲刷效果,短期内有一定的积温保湿效果,地上生物量达到一定阶段后会受到明显限制;采用草帘覆盖则能提供持久稳定的保土保温保湿效果,有利于促进植物出芽成坪;采用塑料网覆盖效果并不明显,研究结果能为建立一种适用于坡面植被恢复工程中的有效覆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9期)
齐丹卉,刘文胜[8](2019)在《锰矿废弃地几种不同恢复模式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种子库技术是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重要方法,弄清不同恢复模式下种子库与地上植被之间的关系是有效利用该技术的前提。以云南建水锰尾矿恢复的醉鱼草(Buddlejaofficinalis)灌丛、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草丛、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群落为对象,以人工林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林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各群落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关系。结果显示:1)尾矿起源各群落地上植被(0.50、0.06、2.18、vs. 2.12)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1.32、1.42、1.78 vs. 2.65)均低于对照群落; 2)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成正相关(R~2=0.187,p=0.005); 3)对照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物种相似性较高,尾矿恢复各群落较低,且不同恢复模式间相似性差异较大; 4)香薷(Elsholtzia ciliata)与醉鱼草为4个群落土壤种子库共有的优势种,各群落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优势种不完全同步。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措施对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5期)
王丽梅[9](2019)在《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碳分布及土壤固碳效应的长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退化是造成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植被恢复能够有效地改善退化沙地的土壤质量。探讨干旱半干旱退化沙区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水分和碳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荒漠土壤演变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恢复区的乔木林、灌木林、草地和流沙地为研究样地,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0-500 cm剖面土壤水分、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被类型和恢复年限均对土壤水分有显着影响,根系分布对其影响较为显着,土壤质地对其有一定影响。乔木和灌木样地总储水量分别比流沙地高16.62 mm和26.36mm,但草地总储水量比流沙地少52.65 mm。恢复56年的乔木、灌木和恢复21年的灌木样地总储水量分别比流沙地高99.84 mm、47.44 mm和103.42 mm。恢复21年的乔木和恢复36年的灌木样的根长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恢复56年的灌木、草地和恢复21年的灌木样地的根长密度与含水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草地土壤含水量与粉粒和沙粒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其他样地含水量与质地无显着相关性。(2)土壤无机碳(SIC)为毛乌素沙地土壤碳库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无机碳密度(SICD)是有机碳密度(SOCD)的7.51倍。土壤有机碳(SOC)和SIC含量均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乔木样地SOC、灌木样地SIC的累积效果最佳。土壤含水量、pH和砂粒含量与SOC呈负相关关系,电导率、粉粒和黏粒与其呈正相关关系,而上述各因子均与SIC相关性不显着。(3)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颗粒组成和不同粒级土壤碳含量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樟子松林龄的增加,土壤颗粒呈逐渐细化趋势,且表层(0-5 cm)细颗粒含量高于下层(5-30cm)。樟子松造林后SOC和SIC含量均显着增加,最高值分别是流沙地的4.90倍和4.32倍;恢复年限对SOC含量和SOCD的影响大于SIC含量和SICD。各粒级SOC、SIC含量均在栽植56年样地增幅最大,且均在细砂粒组分中增幅最大。团聚体和粉黏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粗砂粒和粉黏粒有机碳对总有机碳的贡献率和粉黏粒无机碳对总无机碳的贡献率较为显着(P<0.05)。(4)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颗粒组成和不同粒级土壤碳含量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类型植被恢复均会降低土壤粗颗粒(细砂粒、粗砂粒)含量,其中草地细砂粒含量降幅最大,灌木样地粗砂粒含量降幅最大。还会增加团聚体和粉黏粒含量。其中草地团聚体含量增幅最大,乔木样地粉黏粒增幅最大。各土层均在粉粘粒组分中差异显着。植被恢复后SOC和SIC含量均显着增加,其中均在乔木林地值最高,分别达到流沙地的3.96倍和2.08倍;植被恢复对SOCD的影响较SICD更为明显;乔木有利于粗砂粒和细砂粒SOC的恢复,灌木更有利于粉黏粒和团聚体SOC的恢复;各粒级SOC含量均在细砂粒中增幅最为明显,SIC含量在粉黏粒中增幅最为明显;粉黏粒SOC对总有机碳的贡献率较为显着。综上分析,从提高土壤水分状况和增加固碳的角度出发,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应以乔木和灌木为主。以上结论可以为半干旱区退化沙地的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欧延升[10](2019)在《甘肃陇南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南部陇南山地处于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由于受地质灾害和人为破坏因素的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愈发凸显。植被恢复作为人类保护和修复脆弱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在治理水土流失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改善和恢复当地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研究基于野外试验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对甘肃南部陇南山地武都区4种植被恢复类型(天然林地、天然草地、人工林地和人工草地)和对照样地(裸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深入探讨自然植被恢复模式(天然林地与草地)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人工林地与草地)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关系,以期为当地进一步实施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经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有差异。天然林地与其他几种植被恢复类型相比,其土壤容重最小(1.14 g·cm~(-3)),孔隙度最大(57.37%),表明天然林地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较高,有利于土壤状况的改善。此外,自然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均显着高于人工植被恢复模式,表明自然植被恢复更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固持和土壤碳、氮、磷元素的积累。(2)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不同。研究区内土壤β-葡萄糖苷酶、脲酶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天然林地土壤中最强,在裸地土壤中最低。自然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β-葡萄糖苷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大小平均值分别为8.98μg·g~(-1)·h~(-1)、16.73μg·g~(-1)·h~(-1)和63.37μg·g~(-1)·h~(-1),显着高于人工植被恢复模式(4.27μg·g~(-1)·h~(-1)、9.13μg·g~(-1)·h~(-1)和41.61μg·g~(-1)·h~(-1))。不同种类的土壤酶在自然植被恢复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样地中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在自然恢复模式下呈现出显着的相关性,而在人工恢复模式下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脲酶活性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表明了土壤酶在发挥酶促催化作用的过程中既具有专一性,也有一定的协同性。(3)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作用密切相关。本研究中,自然及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各理化因子对不同土壤酶种类的活性作用效果不同,有机碳、全氮是影响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主要的因子,碱解氮、全氮是综合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主要因子,碱解氮是影响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子。由冗余分析结果可知,自然及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因子分别解释了85.22%和80.21%的土壤酶活性变异。pH值、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容重是影响自然恢复样地中土壤酶活性大小主要的因子,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中影响土壤酶活性主要的因子为全氮、pH值、碱解氮、容重和含水率。(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究不同植被复垦模式对排土场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区内灌木林地(紫穗槐)、榆树林地、刺槐林地、混交林地(刺槐和榆树混交)、荒草地和耕地6种复垦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改进土壤抗冲槽的方法获取了径流含沙量、抗冲性指数、根系指标和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强化值(ΔANS)等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土壤冲刷过程中,不同复垦模式下的径流含沙量在冲刷6 min内变化幅度较大,伴随着冲刷时间的延长,6 min后含沙量相对稳固;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冲刷过程累积径流含沙量表现为耕地较大,荒草地、6986树林地、混交林地和刺槐林地次之,灌木林地较小。土壤抗冲性变化与土壤冲刷过程含沙量呈反比,随土壤冲刷时间延长,土壤抗冲性增强。平均抗冲性指数趋势表现为灌木林地较大,刺槐林地、混交林地、榆树林地次之,荒草地和耕地较小。土壤抗冲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冲刷过程中,土壤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黏粒含量越高,土壤紧实程度越高,土壤抗冲性越强。不同复垦模式土壤抗冲性能强化值(ΔANS)范围为0.06~0.73,强化百分率在28%~630%;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表现为:灌木林地>混交林地>刺槐林地>榆树林地>荒草地>耕地,植物根系对灌木林地的强化作用最为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军泽,陈锡云,岳辉,冯冲.不同恢复模式下红壤区森林植被盖度变化的阈值效应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9
[2].肖鹏,吕刚,王洪禄,翟景轩.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抗冲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
[3].荣浩,何京丽,张欣,张林,杨红艳.荒漠草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J].水土保持通报.2019
[4].李帆,刘小龙,杨君珑,李小伟,曹兵.六盘山生态移民迁出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TOPSIS综合评价[J].农业科学研究.2019
[5].姜琳,万丽,吴磊,欧阳美娟,杨宁.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生态恢复[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9
[6].卞莹莹,陈林,柳博文,王建明,王家锐.荒漠草原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可溶性氮组分特征[J].中国草地学报.2019
[7].马湘波,高小虎.不同覆盖模式对滨莱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客土喷播工程的土壤流失和植被恢复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8].齐丹卉,刘文胜.锰矿废弃地几种不同恢复模式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J].种子.2019
[9].王丽梅.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碳分布及土壤固碳效应的长期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欧延升.甘肃陇南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