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美的设计观

论生态美的设计观

泰桑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2

摘要:生态环境,对于人们可持续发展而言,是一个紧密不可缺少的的整体,极具人文魅力和技术价值的体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的选择,只有做到与自然和谐、与自然融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创造出舒适的人文环境,努力回报自然的馈赠,减少对自然的无限索取,从而做到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智慧;真、善、美统一;科技节能;可持续发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特征,以现代文明的发祥地欧洲来说,经历了古典时期,那时美的标准就是优雅、高贵,这体现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古希腊的爱奥尼、陶立克柱式上。崇尚机器文明的工业社会,功能和形式是工业社会的审美诉求,勒柯布西耶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代表了现代主义的审美观。科学技术是给人们的生活带了巨大的改善,同时也并非没有对人类文明发展带来阻碍。一味对科技理性的崇尚,在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面前惊醒,美的标准需要修正,那么我们当今时代的美的标准是什么?

1生态美基于平等的审美价值选择

1.1生态美就是“生态智慧”

生态建筑审美观基于一种“生态智慧”。原始人类就具有这样一种生态智慧,一种没有任何雕琢的、原于自然的智慧,原始人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像其它的生物一样是宇宙的一分子,不狂妄、霸道地企图独享大自然的赠予。而人类在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却将这一智慧遗忘了。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在广泛地认识到“环境危机”之后,才又想起了“生态智慧”。美国最大的绿色政治组织――“通讯委员会”在他们提出的“十大关键价值”的问题讨论清单上,把生态智慧列为头条。上面写道,“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非自然的主宰之后,我们应以何种方式对待人类社会?我们怎样才能在地球的生态和资源限度内生存下去,用我们的技术知识去迎接高效能经济的挑战?我们怎样才能在城乡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好的关系?我们怎样才能保障人类以外的物种的权利?我们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生产?我们怎样才能在所有的生活领域内进一步推广生物中心论(biocentric)智慧?”。

1.2生态美是真、善、美的统一

所以生态建筑审美观不是一个形式美的问题,而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是人、生物、非生物的自然环境等之间的一种审美价值关系。李译厚指出“美就是真与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这种统一,就是美的本质和根源。”生态美就是真、善、美的统一。生态建筑审美观就是要遵守大自然的规律,采用合乎生态原则或有利于生态平衡的解决办法,在原有的自然背景和生物种群不受或尽可能少受打搅的情况下所设计和建造的建筑和室内空间。

2生态设计的发展方向

2.1绿色

“绿色建筑”、“绿色城市”都是在生态美的视觉形态上呈现出美的价值。绿色代表生物尤其是植物生命的健康生长,从而引申出自然与人类协调发展的含意。在这里绿色是人工环境中的绿化,将自然移值到人工环境的内部。人们在绿树掩映,花香鸟语的人工环境下,感受一种接近自然的美。这种美带有一种虚拟的成份,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局部小环境的状况,达到了降低能耗、净化空气、愉悦身心的目的。集美组设计的广州长隆酒店就是把自然引入建筑室内的一个成功案例。在酒店内各种植物和动物图案、雕塑相映成趣;几个中庭分别以不同的动物为主题,建造了接近动物自然生活状态下的主题园,动物在园中悠然自得地生活,人在建筑中同样悠然自得地欣赏人造的美景。

2.2适度

前面已经提到了早期的人类具有一种生态智慧,与自然合谐相处。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技术,而是在向大自然索取时掌握一个适度的平衡关系。E、R、舒马赫采用非高科技的、非高能耗的“中间技术”设计非宏伟型建筑的思路,正是适度美的体现。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建筑过程中,掌握适度原则更为重要。

2.3科技节能

科技生态是生态建筑审美观的另一个方面,与前面的回归自然和节制不同,它并不认为所谓“发展的悲剧”和环境的恶化全是科技的错误,科技虽然是一把双刃剑,但是福是祸在于舞剑之人。“人类所需要的并不是一股脑地抛弃先进技术,而需要一个根据生态原则筛选的技术发展,从而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新的和谐做出贡献。”高科技手段能解决节能、采光、环境净化和资源的再利用等问题。维尔纳?索贝克的R129住宅设计就是一个以高科技手段在全新概念下的节能建筑的实验。它是一个像露珠一样的球体,没有传统的墙面,地板、墙壁和天花板之间的过渡是流动的;封闭的外表皮或外围护结构是由一种塑性材料构成,非常轻,也非常透明。外墙有一层“低e”涂层,它可以在夏季防止热量辐射进建筑内部,在冬季防止热量散发出去。它的筏形基础承载电、水和温度控制等基础设施。建筑的内部没有固定的分区,可以按用户要求随意创造封闭的空间或私密的空间。这个设计为我们展示了以最新的技术建造轻便的、透明的、容易拆卸和重复利用的低耗能建筑的可能性。只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科技是可以为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

2.4生态补偿

人类对地球及地球生物,包括人类自身和后代的一种“贡献”,并非是一种值得夸耀的“功绩”,而恰恰是人们对自身错误的一种认识和纠正。这种纠正还刚刚开始,并将持续地进行下去,是人们对人类长期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一种“补救”“补偿”行为。这些设计和设计原则并不能代替以往常规有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我们将之称为“生态补偿设计”。相对于常规设计而言,有意识地考虑使设计过程和结果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尽可能减少,并对已经造成的损害进行补救和补偿的设计方式或设计措施,可称为“生态补偿设计”。

在“生态恢复”实践中,在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人的作用是有限的。现在我们最常听到的生态恢复的措施之一就是“封山育林”。在设计领域,更无从“恢复”,只能“补偿”。生态补偿更多的是一种态度。

3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西方文化的传统观念中,人处于万物之灵的地位,是宇宙中心;一切以人的利益为主,服从人的需要。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设计观念的典范,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室内设计,就是要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尽可能将建筑在维持正常运转中的资源消耗降到最低;尽可能地考虑到建筑和室内空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效地把节能设计和(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并保持了生态多样性。在室内设计中增加室内绿化,或在建筑物的表面覆盖植物都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即可以降低有源的消耗,又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

4结束语

从发展的角度看,环境是否持续改善,对于人类生存或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影响重大,从我们国家发展过程就可以深深感受到,生态环境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生命、生存、生活、生计和生产,因此国家在建设中也在大力提倡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策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所以,我们在国家建设中要有“生态”的思想、“生态”的观念,充分发挥生态智慧,可持续发展的信念,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大卫.雷.格里芬编,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3]克里斯.亚伯著,张磊等译,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英]布赖思.爱德华兹著,周玉鹏宋华皓译,可持续性建筑,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

[5]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6]周浩明著,可持续设计是一种风格或流派吗;美术观察

标签:;  ;  ;  

论生态美的设计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