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德育资源论文-李雪梅

隐性德育资源论文-李雪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性德育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隐性课程,学生,德育

隐性德育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梅[1](2019)在《隐性课程:实践基地重要的德育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育除需要显性课程活动的系统明确教育外,离不开隐性课程的支撑与配合。实践基地,切莫忽视了隐性课程这种极为重要的德育资源。(本文来源于《启迪与智慧(教育)》期刊2019年07期)

张炜,李祥永,陈智玲[2](2018)在《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育资源包含显性德育资源和隐性德育资源两个重要方面,相较于有明确目标、计划及评估方法的显性德育资源而言,隐藏在专业教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在淡化被教育者"受教育"意识、于潜移默化中实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的上,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实效性。在教育实践中,在排除各种阻碍因素以及把握方向性、系统性、创新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做好专业教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这叁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有效提升德育的实效性。(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林英典[3](2018)在《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只有德育课程的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现实为依归,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与学生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相吻合,才能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性情,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1]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生从自然存在物转化为社(本文来源于《中国德育》期刊2018年04期)

夏红军[4](2017)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基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德育是课程的必然要求。考虑到信息社会带来的多元性认知,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更应当采用隐性的方式进行。德育效果要想真实有效,构建德育课程资源是必然的选择。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关注构建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意义,并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进行设计。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一定的时间跨度上构建德育课程资源,可以保证德育的实效性。此过程中,应当通过科学评价来评估已有工作,并指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7年18期)

李永宁,杨勇,秦燕[5](2016)在《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德育资源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德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有效构成包括:课程体系;调节资源;网络媒体资源;精神资源;物质资源。可通过加强隐性教育课堂教学的渗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资源挖掘校园活动;利用新媒体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资源的整合这四条途径加以有效运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期刊2016年21期)

许倪倪[6](2016)在《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资源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除学科课程外,以内隐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世界大学城是目前国内基于云计算的规模较大的线上教育平台之一。利用世界大学城具有的互动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点开发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资源,既契合隐性德育课程"全天候""随时随地""潜隐性"的本征,又强化了高职德育的实效性。具体可从学校德育、岗位德育、自我德育叁大德育模块进行全方位的隐性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并在环境、制度、情景、心理、文化五大层面充分实现资源集成,最终达到内化其价值观念、规范意识、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论坛》期刊2016年02期)

吴涛[7](2016)在《小学纸艺教学中隐性德育资源运用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资源已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或器材,在学校日常教学环境与教学过程中蕴含有大量的隐性德育资源,在小学纸艺教学中合理利用隐性德育资源,能将纸艺课程的学科特性与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徜徉在浓厚的知识传承和道德影响的氛围中。这种"学科互助"的教学方式脱去了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充满乐趣又洋溢着智慧。(本文来源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朱云利[8](2014)在《技校德育课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技校德育课教学仍然只重视德育教材,忽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学生的课堂信息、师生的和谐关系、校园的文化氛围等隐性课程。我的德育课教学围绕展示教师人格魅力,捕捉学生课堂信息,建立师生和谐关系、营造校园良好氛围进行了大胆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4年18期)

邹红双[9](2013)在《论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德育理论发展,重视开发隐性德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开发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应开发学校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元素;开发学校文化传统中的隐性德育元素;开发教师人格中的隐性德育元素。(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中)》期刊2013年12期)

杜红芳[10](2013)在《优化隐性德育资源的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德育资源是一座巨大的德育资源宝库,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资源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整合和优化隐性德育资源,构建完整的隐性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活动形式,将隐性德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德育实践,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德育效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3年07期)

隐性德育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德育资源包含显性德育资源和隐性德育资源两个重要方面,相较于有明确目标、计划及评估方法的显性德育资源而言,隐藏在专业教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在淡化被教育者"受教育"意识、于潜移默化中实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的上,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实效性。在教育实践中,在排除各种阻碍因素以及把握方向性、系统性、创新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做好专业教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中这叁方面的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有效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性德育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雪梅.隐性课程:实践基地重要的德育资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

[2].张炜,李祥永,陈智玲.专业课程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利用刍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

[3].林英典.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路径[J].中国德育.2018

[4].夏红军.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基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建构[J].江苏教育.2017

[5].李永宁,杨勇,秦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德育资源的运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

[6].许倪倪.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资源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16

[7].吴涛.小学纸艺教学中隐性德育资源运用探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

[8].朱云利.技校德育课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

[9].邹红双.论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开发[J].文学教育(中).2013

[10].杜红芳.优化隐性德育资源的策略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标签:;  ;  ;  

隐性德育资源论文-李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