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气流动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下润滑,径向收油环,数值模拟,空气场计算
空气流动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姜乐,刘振侠,吕亚国[1](2019)在《环下润滑内部空气场流动特性数值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环下润滑结构内部空气场的流动特性,基于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和多参考系(MRF)运动模型,建立了环下润滑内部空气场的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其空气场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收油环转速达到7000r/min时考虑空气压缩性计算得到的空气动量增加了1.98%,高转速条件下空气压缩性不可忽略;各结构中气流速度沿圆周方向分布一致,常规叶尖形状结构中气流速度下降最快、高速气流影响范围最小;常规叶尖结构中气流速度在收油通道内沿径向下降最快,在收油环外流速较高且形成的低速区域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4航空燃气涡轮推进技术》期刊2019-08-14)
张钊,圣国龙,孙开宝,赵福宇,种道彤[2](2019)在《一回路动态排气剩余空气体积标准值提升后冷却剂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动态排气后提升一回路剩余空气体积标准值的改进方案,提出含高溶解度空气的冷却剂在主泵启动瞬态下的压力预测方法和是否释放为两相分离流动的判断方法,对一回路及其辅助系统进行热工水力建模,空气体积标准值提升为24标准立方米(1标准立方米=1.293 kg)后,对主泵启动的瞬态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一回路主要节点压力变化规律;结合冷却剂中气体溶解-释放模型,得到饱和氮气溶解度、氧气溶解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泵启动瞬态过程中,一回路主要节点压力均在机组运行正常范围内,一回路中溶解的氮气、氧气不会释放成为两相流动。因此,就流动特性而言,空气体积标准值提升到24标准立方米可行。(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蔡路,张继业,李田,安超[3](2019)在《高速列车底部空气流动特性对转向架区域积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速列车转向架区域的积雪问题,建立了包含精细化转向架的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采用分离涡模拟方法,对运行速度为350 km·h~(-1)的高速列车周围空气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空气流场特性对车底与转向架区域雪粒输运的影响;提取了涡核线,研究了转向架区域的涡流特征与雪粒输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车底气流主要由前后轮对后部向上翻转进入转向架区域,绕轮轴形成旋转气流;转向架底部区域涡量大于1 000 s~(-1),涡流基本为纵向;转向架顶部区域涡量小于200 s~(-1),涡流基本为纵向;转向架轮对与前后端墙的空隙处涡流多为竖向,且后部轮对处的涡量较前部轮对处大5倍以上;转向架内部区域涡量小于200 s~(-1),涡流走向杂乱;涡流的尺度、强度与走向特性反映出进入转向架区域的气流具有较强的挟带雪粒的能力,而流出转向架的气流挟带雪粒的能力较弱;头车下部区域负压较大,车底与裙板两侧存在强度较大的涡流,易卷起轨道积雪形成雪烟;除头车外,车底与转向架表面绝大部分区域壁面剪切应力小于1 Pa,对应的摩擦风速小于0.9 m·s~(-1),沉积的雪粒不易被内部气流剪切走。(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远东,王梦洁,钱丽冰,崔鹏义[4](2019)在《T型街道内空气流动与污染物扩散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T型街道峡谷内空气流动与污染物扩散传质的特性,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来流风向角(θ)的变化(θ为45°、90°和135°)对T型街道交叉路口内空气流动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扩散传递的影响,并与风洞实验测量数据进行验证。3种湍流模型中,可实现k—ε模型计算的速度相对偏差小于8%,与风洞实验结果一致性最好。结果表明,来流风向角的变化,会造成从街道顶部或侧面进入街道内的气流方向及通量发生改变,从而显着影响T型街道交叉口内及其附近的流动结构和污染物浓度分布。污染物容易在建筑尾流区等流动不畅的区域产生聚集,造成污染浓度偏高。当θ=135°时,T型街道内通风条件最好,街道内行人呼吸高度和建筑临街立面附近污染物浓度水平均相对较低。由于流动结构的改善,T型街道峡谷内的污染水平低于一般街道峡谷。(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03期)
刘祯,吴华伟,张琎,邝勇[5](2019)在《压缩空气储能用涡旋膨胀机非稳态流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以适应用于微型压缩空气储能(micro-CAES)系统的涡旋膨胀机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涡旋膨胀机工作过程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膨胀机内部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分布,研究了吸气温度对涡旋膨胀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工作腔流场分布特点,结果显示:膨胀机吸气温度的升高,能够增加单位质量流量的输出功;随着吸气温度的下降,动涡旋盘所受轴向气体力增大,径、切向气体力减小;膨胀机工作过程中工作腔内的温度分布并不是沿涡旋盘半径方向逐渐下降,两侧背压腔存在较大的机械能损耗,背压腔温度会高于上游排气腔。该研究结果为涡旋膨胀机排气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储能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张大飞,高伟[6](2018)在《石灰窑管路烟气空气换向阀流动特性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现在项目中应用的换向阀结构,采用现有的建模、流体模拟软件对其流动特性进行模拟。(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20期)
李金水[7](2018)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内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轮流动特性表明其前缘速度最大,尾缘处部分分离流动,而中间面两侧速度并不均匀。弯道和扩压器内部流场稳定,没有明显变化。通过对离心式空气压缩机整级流动特性分析表明:扩压器和弯道内流场则较为稳定,叶轮和扩压器交界面处流动速度较高,回流器内流场变化较为剧烈。通过对其内流动分析,可以为设计大工况下高效低耗的离心机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8年21期)
刘祯[8](2018)在《压缩空气储能用涡旋膨胀机非稳态流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容积式膨胀机中,涡旋膨胀机以效率高、运转平稳、结构紧凑、可靠性好和膨胀比高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朗肯循环、二氧化碳热力学循环以及微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等。目前,国内外对涡旋膨胀机的工作性能研究多以实验手段和建立数学模型为主。而由于涡旋膨胀机封闭的工作腔和较高的工作转速,导致很难通过实验手段来获取其内部流动特性。本次报告主要介绍应用于微型压缩空气储能(micro-CAES)系统的涡旋膨胀机内部流场分布。通过建(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期刊2018-10-27)
王坦,彭玲,向东,H.F.TENG[9](2018)在《间冷式冰箱空气循环系统能量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量在间冷式空气循环系统中的流动规律对产品的能耗与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首先针对空气循环系统流固耦合的特征,提出了体积元法和局部划分法相结合的模块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CFD方法仿真计算得到相应的接口参数;然后,运用数值计算得出系统中各部分间的能量流动特性。最后以某型号间冷式冰箱空气循环系统为例,得出了其能量流动特性并验证了这里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8年08期)
邓敏锋[10](2018)在《多元平行流蒸发器空气侧换热与流动特性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分析了多元平行流蒸发器百叶窗肋片空气侧流动和换热特性,得到了不同百叶窗角度下的压力场和温度场。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空气侧换热系数和压降与相关文献实验关联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百叶窗间距对空气侧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发现存在一个最佳的百叶窗间距,使空气侧换热系数最大。(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8年05期)
空气流动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动态排气后提升一回路剩余空气体积标准值的改进方案,提出含高溶解度空气的冷却剂在主泵启动瞬态下的压力预测方法和是否释放为两相分离流动的判断方法,对一回路及其辅助系统进行热工水力建模,空气体积标准值提升为24标准立方米(1标准立方米=1.293 kg)后,对主泵启动的瞬态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一回路主要节点压力变化规律;结合冷却剂中气体溶解-释放模型,得到饱和氮气溶解度、氧气溶解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泵启动瞬态过程中,一回路主要节点压力均在机组运行正常范围内,一回路中溶解的氮气、氧气不会释放成为两相流动。因此,就流动特性而言,空气体积标准值提升到24标准立方米可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气流动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姜乐,刘振侠,吕亚国.环下润滑内部空气场流动特性数值计算研究[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4航空燃气涡轮推进技术.2019
[2].张钊,圣国龙,孙开宝,赵福宇,种道彤.一回路动态排气剩余空气体积标准值提升后冷却剂流动特性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9
[3].蔡路,张继业,李田,安超.高速列车底部空气流动特性对转向架区域积雪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9
[4].黄远东,王梦洁,钱丽冰,崔鹏义.T型街道内空气流动与污染物扩散特性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5].刘祯,吴华伟,张琎,邝勇.压缩空气储能用涡旋膨胀机非稳态流动特性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
[6].张大飞,高伟.石灰窑管路烟气空气换向阀流动特性模拟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
[7].李金水.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内流动特性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
[8].刘祯.压缩空气储能用涡旋膨胀机非稳态流动特性分析[C].第五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2018
[9].王坦,彭玲,向东,H.F.TENG.间冷式冰箱空气循环系统能量流动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
[10].邓敏锋.多元平行流蒸发器空气侧换热与流动特性模拟[J].暖通空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