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居住舱室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船舶舱室,智能布局,禁忌搜索算法,遗传算法
居住舱室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吴张盼[1](2018)在《船舶居住舱室智能布局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居住舱室布局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对给定的甲板上进行舱室划分布局和对舱室内的家具等属具进行布置,本文主要对船舶居住舱室划分布局进行研究。船舶居住舱室划分布局是指在满足相应的布局规则约束的条件下在给定的生活甲板区域布置一定数量的舱室。船舶舱室划分布局类问题与船舶总体设计相关,这种相关性导致对船舶总体设计的修改会对船舶舱室划分布局设计造成影响,这会导致船舶舱室划分布局中产生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所以本文探究了船舶居住舱室智能划分布局设计方法。针对船舶居住舱室划分布局问题,本文在总结了船舶舱室划分布局的相关设计经验和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了舱室划分布局的空间布局模型,构建了船舶舱室智能划分布局的相对位置模型、绝对位置模型和人机工程约束模型。在舱室智能划分布局模型的基础上,首先设计了简单的舱室智能布局方法,即人为设置甲板通道位置,只对舱室布置位置进行求解。对禁忌搜索算法的初始解和收敛性进行改进并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使用改进后的禁忌搜索算法对船舶单层甲板舱室进行智能划分布局设计,生成了可行的布局方案,验证了简单的舱室智能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对简单的舱室智能布局方法进行改进,得到更为智能化的舱室智能布局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给定输入参数后自动的对甲板通道位置和舱室布置位置进行自动求解;对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进行了改进,验证了其优越性,使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对船舶单层甲板舱室进行智能划分布局设计,得到的可行方案证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在前文设计的舱室智能划分布局基础上,对船舶多层甲板舱室智能划分布局设计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将通道位置、舱室布置位置和不同甲板层之间的楼梯位置同时作为求解对象加入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对船舶双层甲板舱室进行智能布局实验仿真,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的船舶居住舱室智能划分布局设计方法通过算例证明了相比于传统的舱室划分布局方法的优越性,舱室智能划分设计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计者的工作强度,提升设计效率。(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蔡文佳,周俊,耿厚才[2](2018)在《船舶居住舱室空调通风管路隔声包覆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船舶居住舱室空调通风管路的振动噪声,设计不同的管道隔声包覆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量的手段,围绕声学指标的要求对不同包覆方案的隔声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厚度的隔声材料中硅酸铝纤维毯的隔声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8年S1期)
张宜群,顾军军[3](2017)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居住舱室模块移运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船舶工业向高端转型发展,海洋工程平台、豪华邮轮等高端船型的舱室数量多,传统舱室建造方式难以满足需求。以典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生活楼为研究对象,结合典型居住舱室模块特点和移运要求,提出居住舱室模块的新型移运装置设计方案,详细阐述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和使用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法校核该装置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结果表明:该移运装置能够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可重复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更加安全可靠,为舱室模块移运技术和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平台》期刊2017年03期)
朱敬燕,黄志平,杨春[4](2017)在《船舶居住舱室整体设计方案的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船舶居住舱室的特点及相应设计方案,着重从综合放样、家具及材料的选型和优化、设计建造的模块化、集成化、舱室布局的优化、灯光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使居住舱室不但满足其基本的居住功能性,并更好的提高空间舒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7年03期)
张玉峰,唐林涛[5](2014)在《大洋科考船居住舱室人性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大洋科考船居住舱室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船舶居住舱室的空间尺度、人因工程、行为心理等诸多方面的设计优缺点,以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经验,寻找未来国内科考船舶居住舱室人性化设计突破口,整合知识提高船舶居住空间的使用效率与舒适感,并于研究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设计原则,提供相应的初步设计概念案例验证其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4年02期)
王运龙,王晨,纪卓尚,赵学国[6](2013)在《船舶居住舱室智能布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居住舱室布局优化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由于居住舱室布局方案评价指标的多态性及模糊性,不利于船舶居住舱室布局方案的自动评价及优选。论文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建立船舶舱室布局优化数学模型,综合考虑舱室的采光性、舒适性等因素采用能量法实现舱室内待布置物的自动布局,并得到多个可行方案;最后,利用本文提出的船舶居住舱室有效活动空间利用率的概念,通过计算各个可行方案的舱室有效活动空间利用率,选出最优方案。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优化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造船》期刊2013年03期)
温华兵,毛南敏,许立峰[7](2006)在《3500m~3绞吸挖泥船居住舱室隔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挖泥船倾斜和摇摆状态下舱室隔振系统的受力情况,建立了隔振系统的振动和稳定性分析模型,提出隔振设计的频率准则。所开发的计算程序,成功应用于3500m3绞吸挖泥船居住舱室的隔振设计,并对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造船技术》期刊2006年05期)
张思荣,南热忱,黄绪琼[8](1997)在《潜艇居住舱室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CAD技术应用于潜艇居住舱室设计,研究在微机上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叁维舱室立体模型的设计,并提出了一种由叁维实体模型转换成二维工程设计图样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1997年03期)
居住舱室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降低船舶居住舱室空调通风管路的振动噪声,设计不同的管道隔声包覆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量的手段,围绕声学指标的要求对不同包覆方案的隔声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厚度的隔声材料中硅酸铝纤维毯的隔声效果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居住舱室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吴张盼.船舶居住舱室智能布局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蔡文佳,周俊,耿厚才.船舶居住舱室空调通风管路隔声包覆方案设计[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8
[3].张宜群,顾军军.自升式钻井平台居住舱室模块移运装置设计[J].中国海洋平台.2017
[4].朱敬燕,黄志平,杨春.船舶居住舱室整体设计方案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
[5].张玉峰,唐林涛.大洋科考船居住舱室人性化设计研究[J].设计.2014
[6].王运龙,王晨,纪卓尚,赵学国.船舶居住舱室智能布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造船.2013
[7].温华兵,毛南敏,许立峰.3500m~3绞吸挖泥船居住舱室隔振设计[J].造船技术.2006
[8].张思荣,南热忱,黄绪琼.潜艇居住舱室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J].船舶工程.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