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蔬菜生长与产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声波,温室蔬菜,生长产量,影响
蔬菜生长与产量论文文献综述
党焱[1](2019)在《音乐音频对温室蔬菜生长产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声波对于温室蔬菜生长的影响,共对黄瓜、茄子、番茄等几种蔬菜进行了11次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使用声波设备播放音频,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的生长速度都比较快,并且受到声波的影响番茄的平均增产率为11.6%,黄瓜的平均增产率为8.2%,茄子的平均增产率为1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声波对于植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声波可以在温室大棚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丽琴,兰梅,徐学忠,胡靖锋,杨红丽[2](2019)在《不同播期对叶用莴苣类蔬菜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云南叶用莴苣类蔬菜制种提供参考,以结球生菜、散叶生菜、油麦菜为供试材料,在昆明市嵩明县和元谋县分别进行大棚种植和露地种植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其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嵩明县大棚种植和元谋县露地种植油麦菜不同播期均有完整的生育期,全生育期分别为171~196d和163~186d;结球生菜在嵩明县大棚内种植仅6-7月和元谋县露地种植仅6-9月播种的有全生育期,其余播种期均不能抽薹;散叶生菜在嵩明县大棚内种植5-8月播种的有全生育期,为194~206d,在元谋县露地种植播种期在2-3月和7-9月存在全生育期,为191~203d。嵩明县大棚种植油麦菜的抽薹率和单株采种量均以5-8月播种的较高,抽薹率>95%,单株采种量>13g;元谋县露地种植油麦菜不同播期的抽薹率和单株采种量均以8-9月播种的较高,抽薹率在95.6%~98.5%,单株采种量>20g;散叶生菜在元谋县露地种植的抽薹率在57.5%~73.4%,单株采种量在5.3~9.8g,以8月8日播种的散叶生菜单株采种量最高;结球生菜抽薹率及单株采种量较低,种子不够饱满,在云南地区不可繁种。油麦菜和散叶生菜在云南省元谋县开花结籽正常,种子产量高且品质好。(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陈云峰,丁鲁平,舒湘林,丁立成,刘东海[3](2019)在《西班牙河碳酸盐岩对蔬菜生长、产量及土壤酸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推进农用矿物西班牙河碳酸盐岩在中国的应用,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检验其对蔬菜生长、产量及土壤酸性的影响。大田试验分成两个区组,第一区组比较不施化肥(-NPK)条件下,施用碳酸盐岩1 800 kg/hm2(+SRC1 800)对辣椒的影响;第二区组比较施用化肥(+NPK)条件下,施用碳酸盐岩900kg/hm2(+SRC900)、1 800 kg/hm2(+SRC1 800)对辣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PK和+NPK条件下,与不施碳酸盐岩(-SRC)相比,+SRC1 800均较好的提高了辣椒株高、茎粗、产量及pH。+NPK条件下,+SRC900处理增产效果不如+SRC1 800处理,但提升pH效果强于+SRC1800处理。盆栽试验验证不同碳酸盐岩施用比例(V/V)(1∶5、1∶10、1∶20、1∶40)对小白菜产量和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酸盐岩比例提高,增产效果增加,最高增产39.9%,但对土壤pH提高效果不与施用量呈正比。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共同表明,碳酸盐岩对土壤pH的提升效果在作物生长前期较好。总之,施用碳酸盐岩可以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蔬菜产量,降低土壤酸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项国栋,宁伟,邹德乙[4](2018)在《腐植酸蔬菜专用肥对蒲公英生长发育、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腐植酸蔬菜专用肥对蒲公英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蔬菜专用肥能促进蒲公英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与对照相比,施用腐植酸蔬菜专用肥增产4.89%~6.89%,增收4.36%~6.23%;与NPK复合肥相比,施用腐植酸蔬菜专用肥增产2.16%~4.10%,增收2.09%~3.92%。综合考虑,本试验中蒲公英施用腐植酸蔬菜专用肥的适宜用量为50~60千克/亩。(本文来源于《腐植酸》期刊2018年05期)
程学超,李衍素,闫妍,于贤昌,贺超兴[5](2018)在《设施蔬菜茎秆堆肥理化性质的测定及其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设施蔬菜茎秆堆肥过程中理化性状的变化及堆肥还田后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黄瓜、番茄茎杆为原料分别进行堆肥处理,测定了黄瓜、番茄茎秆在堆肥期间的温度、pH值、电导率(EC)、碳氮比(C/N)、腐质度(E4/E6)、有机质含量变化和堆肥浸提液对白菜种子(‘中白76’)发芽指数的影响,通过不同堆肥还田量(0、20、40、60、80 t/hm~2)处理研究了茎秆堆肥对日光温室‘中杂9号’番茄生长、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结束时,黄瓜、番茄茎秆堆肥的温度均为27℃;pH值8.0~8.5,呈弱碱性;电导率(EC)都小于4 mS/cm;碳氮比(C/N)均在15左右;有机质含量均下降到50%以下;腐质度E4/E6分别为3.82和1.95;发芽指数(GI)分别为73.4%和70.0%。不同还田量处理中以还田量最大处理80 t/hm~2效果最好,在此处理下番茄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单果重、单株产量分别为45.38 SPAD、15.65μmol/(s·m~2)、480.65μg/(g·h)、0.176 kg、1.83 kg,分别较对照增加29.84%、39.98%、66.55%、14.29%、27.08%;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糖酸比、番茄红素分别为22.55 mg/kg、3.45%、5.45、19.63 mg/kg,分别较对照增加18.43%、50.00%、65.15%、73.72%。(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贵[6](2016)在《沼液施肥对蔬菜生长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施用沼液对黄瓜、番茄和豆角叁种蔬菜作物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测试小区产量、单颗均重、茎粗、株高和感病株数几种指标得出沼液施肥对蔬菜作物有明显增产效果,整个生长期植株健壮,抗病性增强。(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6年07期)
汪红武,熊常财,蔡克桐,李景株,彭涛[7](2014)在《大棚不同地膜栽培对蔬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大棚内进行不同地膜,研究了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对辣椒、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内麻地膜覆盖栽培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辣椒、黄瓜产量。麻地膜覆盖栽培辣椒、黄瓜比聚乙烯农用黑膜增产5.2%、14.5%,比CK(不覆盖)增产24.7%、23.0%,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4年18期)
[8](2014)在《蔬菜,果树、茶叶、花冉:听着“音乐”生长 抗虫害产量高效益好》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山东农技协重点推广技术,实现化学农业向物理农业转型,开辟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会一台植物声频发生器覆盖半径可达150米,自动运行模式,作物一般可增产15%,驱虫抗病效果明显,农药化肥用量大幅减少在今年寿光菜博会上,一种专门给植物听音乐的植物声频发生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以植物声频发生器为主体应用的植物声频控制技术,不仅能促进作物增产抗病,提高品质,而且能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将过去以化肥和农药为主体的化学农业转型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4年22期)
钟润昕,邓良基,高雪松,姚璐[9](2014)在《膨润土-菌废料复合材料基质栽培对蔬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膨润土与杏鲍菇、草菇等菌废料按照1∶1.0(T1)、1∶1.5(T2)、1∶2.0(T3)、1∶2.5(T4)配比混合的基质栽培白菜和辣椒,以砂土和壤土做对照,探讨混合基质栽培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混合基质栽培白菜,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砂土和壤土,T1、T2、T3和T4处理种子萌发率分别为95%、90%、92%和90%,以T1处理种子萌发率最高。但膨润土-菌废料制成的基质对养分离子有强吸附作用,在初期释放养分缓慢,植物前期生长受到影响,对于白菜这种生长期短的作物,应用效果不佳。该栽培基质用于栽培辣椒,能够有效促进辣椒营养生长,增加辣椒产量和生物量,产量较砂土提高75.83%-191.09%,较壤土提高5.91%-75.34%,T3、T4处理产量和生物量较T1、T2更高,但彼此间差异不显着。研究表明,膨润土-菌废料复合材料在植物上的应用效果较好、成本较低,其中以膨润土∶菌废料质量比1∶2-1∶2.5最优。(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陈仕军,肖仕楼,黄爱政,邝美玲[10](2014)在《膜下滴灌技术对蔬菜生长及前期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膜下滴灌技术在节瓜、茄子、豇豆等5种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并定期对各个处理的形态特征以及特性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技术能够提高单果重,降低始花节位,提前收获时间,尤其对提高前期产量具有显着优势。(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13期)
蔬菜生长与产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云南叶用莴苣类蔬菜制种提供参考,以结球生菜、散叶生菜、油麦菜为供试材料,在昆明市嵩明县和元谋县分别进行大棚种植和露地种植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其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嵩明县大棚种植和元谋县露地种植油麦菜不同播期均有完整的生育期,全生育期分别为171~196d和163~186d;结球生菜在嵩明县大棚内种植仅6-7月和元谋县露地种植仅6-9月播种的有全生育期,其余播种期均不能抽薹;散叶生菜在嵩明县大棚内种植5-8月播种的有全生育期,为194~206d,在元谋县露地种植播种期在2-3月和7-9月存在全生育期,为191~203d。嵩明县大棚种植油麦菜的抽薹率和单株采种量均以5-8月播种的较高,抽薹率>95%,单株采种量>13g;元谋县露地种植油麦菜不同播期的抽薹率和单株采种量均以8-9月播种的较高,抽薹率在95.6%~98.5%,单株采种量>20g;散叶生菜在元谋县露地种植的抽薹率在57.5%~73.4%,单株采种量在5.3~9.8g,以8月8日播种的散叶生菜单株采种量最高;结球生菜抽薹率及单株采种量较低,种子不够饱满,在云南地区不可繁种。油麦菜和散叶生菜在云南省元谋县开花结籽正常,种子产量高且品质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蔬菜生长与产量论文参考文献
[1].党焱.音乐音频对温室蔬菜生长产量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9
[2].张丽琴,兰梅,徐学忠,胡靖锋,杨红丽.不同播期对叶用莴苣类蔬菜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9
[3].陈云峰,丁鲁平,舒湘林,丁立成,刘东海.西班牙河碳酸盐岩对蔬菜生长、产量及土壤酸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
[4].项国栋,宁伟,邹德乙.腐植酸蔬菜专用肥对蒲公英生长发育、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腐植酸.2018
[5].程学超,李衍素,闫妍,于贤昌,贺超兴.设施蔬菜茎秆堆肥理化性质的测定及其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8
[6].刘贵.沼液施肥对蔬菜生长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2016
[7].汪红武,熊常财,蔡克桐,李景株,彭涛.大棚不同地膜栽培对蔬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4
[8]..蔬菜,果树、茶叶、花冉:听着“音乐”生长抗虫害产量高效益好[J].科技致富向导.2014
[9].钟润昕,邓良基,高雪松,姚璐.膨润土-菌废料复合材料基质栽培对蔬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
[10].陈仕军,肖仕楼,黄爱政,邝美玲.膜下滴灌技术对蔬菜生长及前期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