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归因论文-杜建刚,张宇,陈禹希

消费者归因论文-杜建刚,张宇,陈禹希

导读:本文包含了消费者归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悲伤,归因理论,问题聚焦应对,情绪聚焦应对

消费者归因论文文献综述

杜建刚,张宇,陈禹希[1](2019)在《基于归因理论的悲伤情绪对消费者食物偏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归因理论与情绪调节视角,探讨悲伤情绪对消费者食物偏好的影响。通过3个实验验证当个体处于悲伤情绪时,归因会影响食物选择的偏好;悲伤情绪应对方式会中介情绪与食物偏好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当个体感知引发悲伤情绪的事件是内部归因时,更倾向于采取问题聚焦的应对方式,从认知的角度思考并提高自己,避免未来更多的损失,进而选择健康食物;当个体感知引发悲伤情绪的事件是外部归因时,更倾向于采取情绪聚焦的应对方式,从情绪的角度修复或远离悲伤情绪,进而选择不健康食物。(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冷亦欣[2](2019)在《农产品电商道歉归因对消费者机会主义索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我国农产品网购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1.2万亿元。然而农产品发货延迟、实物与描述差距大、商品损坏等服务失败问题使得网购投诉频频发生,农产品线上交易成为消费者投诉和差评的重灾区。面对服务失败的现象,许多农产品电商企业采取道歉等服务补救措施以挽回消费者信心。因此,在遭遇服务失败后,企业道歉行为如责任归因、提出补偿等方面对消费者态度和符合社会规范行为的影响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重点。但面对企业道歉和承诺,消费者的后续行为并不总是符合社会规范的。尤其是在消费者拥有了关于商品质量真实情况的信息优势和维权优势的当下,消费者的线上不当行为日益增多。网购环境中消费者虚报信息、恶意索赔等机会主义行为不容忽视。为此,现阶段要解决农产品电商服务失败现象,必须要关注农产品电商的道歉策略,减少随后的消费者机会主义倾向,进而全面推进农产品电商行业健康发展。许多学者对企业道歉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了解企业道歉行为对消费者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研究大多数均基于企业整体的视角来考虑,忽视了企业在进行道歉解释时将责任归因于企业整体或具体员工对消费者行为的不同影响。并且,关于企业道歉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消费者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研究中对道歉归因如何减少消费者违反社会规范行为的探讨还不充分。因此,本文结合农产品电商服务失败这一热点问题,从内部归因角度出发,将企业道歉行为中内部责任归因划分为归因于企业和归因于个人,结合归因理论相关基础提出理论模型。基于对1208位消费者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分析消费者面对两种企业道歉责任归因后产生的认知和机会主义行为差异,探讨了何种企业道歉责任归因能更有效地提升消费者责任预期,进而减少消费者机会主义索赔行为,并分析农产品易腐特征和产品变质比例对消费者机会主义索赔的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利于企业有效进行道歉补救、促进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消费者机会主义索赔的现状和特征。从虚报比例和索赔金额两方面的分析,本文发现10%-20%的消费者存在机会主义索赔行为,而且消费者可能会为了得到高额赔偿而大幅度的虚报变质比例等信息。通过回归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相较于在道歉中将责任归因于企业,在道歉中将责任归因于个人使消费者产生更低的机会主义索赔行为,虚报比例更低且虚报金额更少。(2)消费者对企业的责任预期在责任归因与机会主义索赔行为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3)农产品易腐性部分调节了责任归因对机会主义索赔的直接预测,而且能够调节受访者的责任预期对机会主义索赔的预测作用。具体而言,农产品易腐性显着削弱了责任归因对虚报比例的影响,但对责任归因和虚报金额关系没有显着影响。同时农产品易腐性显着削弱了责任预期对虚报比例和虚报金额的影响。(4)农产品变质比例对责任归因对机会主义索赔的直接预测不起调节作用,但能够调节责任预期对机会主义索赔的预测作用。即农产品变质比例对责任预期和虚报比例之间的关系的影响不显着,但显着削弱了责任预期对虚报金额的影响。依据分析结果,结合现阶段农产品电商发展情况,本文就提高企业补救措施效果和推进产业持续发展提出以下管理建议和政策启示。首先企业要注重企业道歉含义,在道歉中落实服务失败事件的责任,同时要重视消费者的态度,完成有效的沟通与补救,避免消费者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其次企业要区分服务失败情形,根据情况不同制定差异化道歉策略和索赔策略;最后企业政府和社会要营造良好交易氛围,共创健康交易环境,提升消费者责任意识,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顾浩东,袁帅,楼天阳[3](2019)在《情绪与归因:企业丑闻和消费者反应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丑闻性质的不同和消费者对于丑闻的理解差异,消费者对于企业丑闻的反应各不相同。本文以情绪和归因为理论基础,以品牌价值为中介变量,解释消费者对于企业负面信息的反馈模式。本文收集了290名国内在校大学生对于2011年塑化剂丑闻和涉及丑闻的知名饮料品牌的看法,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由丑闻而产生的情绪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其次,在已有文献中被认为产生重要作用的消费者归因对于购买意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弱于情绪;第叁,产品的质量感知、品牌信任在消费者反应模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丑闻的影响,提出了情绪和归因的双路径模型,以品牌价值为核心要素,对企业在危机公关中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消费经济》期刊2019年02期)

赵燕妮,张淑萍[4](2018)在《基于归因视角的消费者信任修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频发破坏了消费者的信任,目前企业、政府等在积极探寻修复消费者信任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消费者归因的视角,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结论如下:(1)约束策略和展示策略对消费者的能力信任、善意信任和总体信任的修复有着正向影响,约束策略的效果更好于展示策略。第(2)基于归因理论,不同归因情景下的修复策略不同,当外部归因存在时,约束策略对能力信任、善意信任和总体信任的修复效果更好,展示策略次之。当情景归因存在时,展示策略和约束策略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能力信任、善意信任和总体信任的提升,两者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8年13期)

何晓蕙[5](2018)在《归因视角下消费者在线评论及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往往会参考在线评论及其从中得到的有用信息制定购买决策。基于这种认识,文章从归因视角下对消费者和评论者心理控制倾向给消费者在线评论及其感知有用性带来的影响展开了分析,以找出影响消费者感知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因素。(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王林茂[6](2017)在《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归因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经常发生产品伤害事件,这些事件既导致了消费者生理上的伤害,也给消费者形成巨大的心理阴影。与此同时,这些事件也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产品伤害危机是现代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事情,研究产品伤害危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品牌资产是企业非常珍贵的资源,是企业以前的经营活动所赋予的品牌联想、品牌态度、品牌忠诚、感知质量及其产生的独特的营销效果,需要企业长期积累和细心维护,然而,毁掉一个企业的品牌资产只需要一场产品伤害危机。无论是我国的专家还是外国的学者都对产品伤害危机和品牌资产开展了很多研究,有些学者结合危机事件和企业分析,例如从伤害严重度、企业品牌资产等方面探讨产品伤害对企业的影响;有些学者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例如伤害对消费者的影响。学者们通过努力在不断更新和丰富产品伤害危机和品牌资产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对此继续深入探讨下去有着深远意义。第一,如果只研究产品伤害危机对危机企业的品牌资产影响,没能深入探讨,只能知道产品伤害危机是正向还是负向影响企业的品牌资产,具体影响机制没有结合消费者视角进行深入探讨;第二,企业在产品伤害危机发生时,消费者对危机事件进行归因会感到焦虑,以至于感知风险增加,但现有研究没有深入探讨消费者哪些归因的是影响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关键因素;第叁,当前学者们仅仅通过研究消费者归因传统叁个维度对品牌资产某个维度的影响,这样既没有结合严重性归因、意向性归因等其他消费者归因的维度,也没有详细研究消费者归因的关键维度到底是如何影响品牌资产的各个维度。鉴于此,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再系统地回顾产品伤害危机、消费者归因、感知风险和品牌资产的相关文献基础上,探讨消费者归因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理,构建以感知风险的作为中介变量的消费者归因对品牌资产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运用SPSS21.0开展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消费者归因对感知风险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消费者归因对品牌资产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品牌资产;消费者归因通过感知风险间接地负向影响品牌资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1)重视产品伤害危机管理,改善消费者对危机事件的归因;(2)通过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降低消费者对于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感知风险。(3)在品牌建设中,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品牌忠诚和感知质量的提升。最后,论文指出了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7-12-01)

苏蓉佳,揭筱纹[7](2017)在《消费者归因方式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力支持社会事业方面,不同企业收到的效果大相径庭。有的企业通过支持社会事业,赢得了消费者的称赞,成功美化了企业声誉和形象;而有的企业反而受到了质疑和批评。本文结合心理学上的归因理论解释了消费者为何对企业开展的社会活动有不同的回应方式,系统性地梳理了消费者不同的归因方式、影响因素并对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提供了建议。(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期刊2017年22期)

张莉[8](2017)在《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人格特质、感知风险与责任归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有助于帮助企业渡过危机。本文基于"认知-评估-反应"理论模型,结合归因理论探索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人格特质对其感知风险和责任归因的作用机制。共收集有效问卷301份,利用SPSS16.0检验信度和效度,LISREL8.70检验了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感知风险充当了模糊容忍性影响责任归因的完全中介和自我效能感影响责任归因的部分中介;在产品伤害危机的模糊情境中,消费者的模糊容忍性负向影响感知风险;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风险正向影响责任归因。企业应当根据目标消费者的人格特质,结合危机属性及企业先前声誉,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7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 Systems and Materials Application (ICMSMA 2017)》期刊2017-05-07)

郝文君[9](2017)在《利己归因下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不断重视,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重点越来越集中于消费者响应方面,就目前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正向关系已被不断证实,但是消费者预期购买的决策过程是复杂的,在面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时首要考虑的是企业如此行为的原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感知对购买行为做出决定。而反观当下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归因理论的研究,大多立足于个体的视角,得出消费者的不同归因导致不同的消费者行为结果这一结论。本文细化研究视角,专门针对消费者对CSR做出利己归因后的态度变化;另外,根据说服知识模型,消费者评估CSR时不只是局限于企业传递的信息而且会主动的搜寻相关信息,行业社会责任水平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帮助消费者进行理解观察和内化,由此将行业社会责任水平作为情境因素被设计进入本研究的范畴。在文献回顾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归因理论出发,针对特定的行业社会责任水平,阐明消费者对CSR做出利己归因之后,CSR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在文献回顾分析、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设定之后,以日化行业中的企业为调查对象,针对特定的行业社会责任水平,探讨消费者对履行CSR的企业做出利己归因后,对其产品的购买意向的影响。利用叁个实验室实验展开研究:实验一验证了前人的观点,即CSR与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正向关系;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引入行业社会责任水平,设计了2(行业社会责任水平:高、低)×2(企业社会责任感知:高、低)的被试间实验,并且将归因理论作为考察的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行业社会责任水平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知之间的交互作用显着,即得出利己归因下,当行业社会责任水平低下时,消费者对坚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表现出更强的购买意愿的结论;实验叁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加入感知风险这一因素,进行2(行业社会责任水平:高、低)×2(企业社会责任感知:高、低)×2(感知风险:高、低)的8组被试间实验,结果表明感知风险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知之间的交互作用显着,即在消费者对CSR行为进行利己归因后,感知风险对CSR感知和消费者购买意向的调节作用显着:在消费对CSR行为做出利己归因后,与行业社会责任水平高相比,在行业社会责任水平低时,感知风险高的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变化值在CSR感知高和CSR感知低的情境下波动最大;换言之,在消费对CSR行为做出利己归因后,在行业社会责任水平低时,感知风险使CSR感知和消费者购买意向之一正向关系加强;在行业社会责任水平高时,感知风险使CSR感知与消费者购买意向这一正向关系减弱。由此,在中国公信力不高的背景下,消费者对CSR进行利己归因后,并非完全拒绝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这一现象的存在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策略以及营销战略的制定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行业中其他成员企业对CSR的态度不积极时,企业履行CSR的动机以及对CSR的履行程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消费者注重的是企业相对行业中其他企业是否真正在CSR方面做了努力。因而企业应该重视消费者心理,积极履行CSR,建立独有的CSR战略,在行业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壁垒以获取竞争优势。本文测量了在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动机进行利己归因下,行业社会责任水平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验证了行业社会责任水平的调节作用,并且进一步分析了感知风险在CSR感知和消费者购买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研究里细化了研究视角丰富了理论内涵。最后,总结了研究之不足,以期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加深入和规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游燕[10](2016)在《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消费者责任归因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品伤害危机的频繁发生,使得对于产品伤害危机的预防和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将对品牌资产造成影响,有些企业在危机发生后,通过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不仅能有效控制危机影响范围的继续扩大,而且还会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消费者在接收到危机发生的信息之后,会尝试着对危机的发生进行归因,下文将消费者对于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归因简称为消费者责任归因。一方面,企业在产品伤害危机中的应对方式会影响消费者责任归因,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危机事件责任的不同归因也将对品牌资产造成不同的影响。由此看来,消费者责任归因在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和品牌资产二者的关系中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每个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涉入度不同,对于产品伤害危机的看法和对产品伤害危机的责任归因都将有所不同,因此,涉入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变量。本研究主要是以消费者责任归因为中介变量,研究企业的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本研究将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划分为叁个维度:主动性、反应速度和信息完备,并对这种维度划分方式的合理性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证的分析。本研究使用Lisre18.7对消费者责任归因在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和品牌资产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同时将涉入度作为调节变量,采用SPSS19.0对涉入度在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和消费者责任归因之间的调节作用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各个变量之间的影响机理。同时也验证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的叁个维度划分的合理性。本研究探讨企业的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对品牌资产的影响,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相较于以往学者研究产品伤害危机的具体应对措施,本研究提出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的主动性、反应速度和信息完备叁个维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理论创新。同时,这叁个维度可以为企业在进行危机应对时提供参考。其次,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消费者责任归因、涉入度和品牌资产相互间影响机理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理论界对于产品伤害危机的研究,同时让企业了解以上4个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从而让企业不论是在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还是在日常的管理中都能得到管理启示。(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6-06-01)

消费者归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我国农产品网购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1.2万亿元。然而农产品发货延迟、实物与描述差距大、商品损坏等服务失败问题使得网购投诉频频发生,农产品线上交易成为消费者投诉和差评的重灾区。面对服务失败的现象,许多农产品电商企业采取道歉等服务补救措施以挽回消费者信心。因此,在遭遇服务失败后,企业道歉行为如责任归因、提出补偿等方面对消费者态度和符合社会规范行为的影响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重点。但面对企业道歉和承诺,消费者的后续行为并不总是符合社会规范的。尤其是在消费者拥有了关于商品质量真实情况的信息优势和维权优势的当下,消费者的线上不当行为日益增多。网购环境中消费者虚报信息、恶意索赔等机会主义行为不容忽视。为此,现阶段要解决农产品电商服务失败现象,必须要关注农产品电商的道歉策略,减少随后的消费者机会主义倾向,进而全面推进农产品电商行业健康发展。许多学者对企业道歉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了解企业道歉行为对消费者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研究大多数均基于企业整体的视角来考虑,忽视了企业在进行道歉解释时将责任归因于企业整体或具体员工对消费者行为的不同影响。并且,关于企业道歉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消费者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研究中对道歉归因如何减少消费者违反社会规范行为的探讨还不充分。因此,本文结合农产品电商服务失败这一热点问题,从内部归因角度出发,将企业道歉行为中内部责任归因划分为归因于企业和归因于个人,结合归因理论相关基础提出理论模型。基于对1208位消费者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分析消费者面对两种企业道歉责任归因后产生的认知和机会主义行为差异,探讨了何种企业道歉责任归因能更有效地提升消费者责任预期,进而减少消费者机会主义索赔行为,并分析农产品易腐特征和产品变质比例对消费者机会主义索赔的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利于企业有效进行道歉补救、促进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消费者机会主义索赔的现状和特征。从虚报比例和索赔金额两方面的分析,本文发现10%-20%的消费者存在机会主义索赔行为,而且消费者可能会为了得到高额赔偿而大幅度的虚报变质比例等信息。通过回归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相较于在道歉中将责任归因于企业,在道歉中将责任归因于个人使消费者产生更低的机会主义索赔行为,虚报比例更低且虚报金额更少。(2)消费者对企业的责任预期在责任归因与机会主义索赔行为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3)农产品易腐性部分调节了责任归因对机会主义索赔的直接预测,而且能够调节受访者的责任预期对机会主义索赔的预测作用。具体而言,农产品易腐性显着削弱了责任归因对虚报比例的影响,但对责任归因和虚报金额关系没有显着影响。同时农产品易腐性显着削弱了责任预期对虚报比例和虚报金额的影响。(4)农产品变质比例对责任归因对机会主义索赔的直接预测不起调节作用,但能够调节责任预期对机会主义索赔的预测作用。即农产品变质比例对责任预期和虚报比例之间的关系的影响不显着,但显着削弱了责任预期对虚报金额的影响。依据分析结果,结合现阶段农产品电商发展情况,本文就提高企业补救措施效果和推进产业持续发展提出以下管理建议和政策启示。首先企业要注重企业道歉含义,在道歉中落实服务失败事件的责任,同时要重视消费者的态度,完成有效的沟通与补救,避免消费者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其次企业要区分服务失败情形,根据情况不同制定差异化道歉策略和索赔策略;最后企业政府和社会要营造良好交易氛围,共创健康交易环境,提升消费者责任意识,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费者归因论文参考文献

[1].杜建刚,张宇,陈禹希.基于归因理论的悲伤情绪对消费者食物偏好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9

[2].冷亦欣.农产品电商道歉归因对消费者机会主义索赔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3].顾浩东,袁帅,楼天阳.情绪与归因:企业丑闻和消费者反应模型[J].消费经济.2019

[4].赵燕妮,张淑萍.基于归因视角的消费者信任修复策略[J].统计与决策.2018

[5].何晓蕙.归因视角下消费者在线评论及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王林茂.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归因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7

[7].苏蓉佳,揭筱纹.消费者归因方式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影响[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

[8].张莉.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人格特质、感知风险与责任归因研究[C].Proceedingsof2017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chatronicSystemsandMaterialsApplication(ICMSMA2017).2017

[9].郝文君.利己归因下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0].游燕.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消费者责任归因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16

标签:;  ;  ;  ;  

消费者归因论文-杜建刚,张宇,陈禹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