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驱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含水,聚合物驱,非均相在线调驱,调剖性能
聚驱后论文文献综述
敖文君,阚亮,王成胜,吴彬彬,黎慧[1](2019)在《适合海上B油田聚驱后非均相在线调驱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渤海B油田聚合物驱后储层非均质性增强,注水突进严重,产油量低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评价研究,优选了两种非均相在线调驱体系FJX-1和FJX-2,开展了海上油田聚驱后,高含水期阶段非均相在线调剖、调驱性能评价及驱油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与FJX-1、FJX-2在线调驱体系的封堵效率分别为61. 42%、83. 45%、93. 17%,FJX-2调驱体系的复合黏度、弹性模量均好于聚合物和FJX-1调驱体系,表明其封堵性能与黏弹性能最好,对比液流转向能力,注入聚合物与FJX-1、FJX-2在线调驱体系后,高、低渗透率层的产液分数比分别从87∶23、89∶21、88∶12下降到最低的61∶39、48∶52和35∶65,在后续水驱中FJX-2在线调驱体系的岩心的高、低渗透率层的产液分数比依然可以达到66∶34,FJX-2在线调驱体系对高渗透率层封堵效果明显。驱油实验可以看出,叁种体系驱过程中最低含水率分别为54. 58%、52. 97%、44. 39%。聚合物驱后继续FJX-1、FJX-2体系驱,可以提高采收率分别为6. 32%和11. 84%,对比可知,最佳的调剖与调驱段塞组合为调剖(1 500 mg/L PL+1 500 mg/L JLJ)+调驱(1 500 mg/L RY+300 mg/L PPG),非均相复合体系的调剖与调驱性能,通过对高渗透率层的有效封堵,不仅使中、低渗透率储层中的原油得到动用,同时对残留在储层内的部分原油也发挥了驱替效果。同时,矿场试验也表明,非均相复合驱在海上油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1期)
冯时男,卢祥国,鲍文博,刘义刚,邹剑[2](2019)在《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及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渤海L油田已经进入Cr3+聚合物凝胶调驱(聚驱)调整阶段,亟待寻求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针对矿场实际需求,开展了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注入参数优化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高分"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抗盐聚合物溶液、"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叁元体系相比较,聚驱后Cr3+聚合物凝胶调驱采收率增幅有较大提高,技术经济效果较好。随调驱剂注入段塞尺寸增加,采收率增幅呈现"先增后降"变化趋势,注入段塞尺寸为0.2 PV时,"产出/投入"比最大。在调驱剂段塞尺寸相同条件下,与整体段塞相比较,采用"Cr3+聚合物凝胶+水+聚合物溶液+水"或"Cr3+聚合物凝胶+水"交替注入方式采收率增幅较大,表明该注入方式可以减缓"吸液剖面反转"进程,进一步提高中低渗透层波及系数。(本文来源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魏勋[3](2019)在《S区块一类油层聚驱后强碱区块深度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聚驱后一类油层采出程度高、优势渗流通道大面积发育、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本文以S区块聚驱后井网加密叁元复合驱试验区为例,为提高油层动用程度、降低优势渗流通道吸液比例,结合注采井动、静态资料,确定了聚驱后深度调剖选井、选层原则;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耐碱颗粒调剖剂和多元络合凝胶型调剖剂,并确定了段塞组合方式;现场实施后,调剖井平均单井注入压力上升2.3MPa,注入剖面得到改善,连通油井综合含水下降1.3个百分点。(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冉令博[4](2019)在《JZ9-3油田聚驱后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JZ9-3油田水驱至含水75%,转入聚合物驱,注入0.3PV后,未经后续水驱,直接转入二元复合驱,这与陆上油田化学驱开发模式不同。在二元复合体系注入过程中聚合物驱阶段注入的聚合物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在开发特征上表现为二元复合驱阶段含水率未出现二次漏斗。因此,需要量化聚合物和二元复合体系对产油的贡献,从而准确评价二元复合驱的开发效果。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JZ9-3油田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评价。本文建立了判断单井见效时间的动态指标变化法、含水下降漏斗法、含水上升速度变化率法和判断全区见效时间的吨剂增油法,给出了目标油田各单井和全区二元复合驱见效时间。根据确定的见效时间,采用净增油法、含水上升法、数值模拟法以及驱替特征曲线法评价了二元复合驱增油量,对比二元驱见效前实际产量与计算产量发现,驱替特征曲线法精度最高,至2017年1月,增油量为12.05×10~4m~3,提高采出程度0.81%。应用两种不同示踪剂分别代表聚合物驱和二元复合驱阶段注入的聚合物,采用示踪流量模拟法研究了网格内两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净流出量与驱油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含油饱和度较低时,二元体系中聚合物发挥作用将减小,两种聚合物净流出量与驱油量相关性最高,拟合得到了叁者间的关系式。应用该式计算得到目标油田二元驱阶段注入聚合物对驱油效果贡献是聚驱阶段注入聚合物的1.59倍。为提高经济效益,在等经济条件下,对JZ9-3油田二元复合驱末期化学驱方式进行了优化,室内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均表明,推荐采用“0.024PV聚合物浓度2500mg/L、0.05PV二元体系1200mg/L P+0.2%S,交替注入2周期”方案对目标油田进行开发调整,室内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较目前方案可分别提高采收率0.7%、0.52%。(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6-03)
闫坤,韩培慧,曹瑞波,佟卉[5](2019)在《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流线数值模拟识别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油田聚驱区块陆续进入后续水驱开发阶段,由于长期水聚驱冲刷,油层优势渗流通道高度发育,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为了实现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目标,必须准确识别并高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以往采用常规方法(取心井、测井、剖面测试和生产动态)描述优势渗流通道,资料少且不连续,准确率低且费用高昂。针对优势渗流通道识别难的问题,运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以典型区块为研究基础,筛选了描述优势渗流通道的关键参数,建立了渗透率时变模型和综合识别指数数学模型,根据初值迭代方法结合专家经验给出了关键参数权重,同时依据综合识别指数大小对优势渗流通道进行了定量级别划分。结果表明,计算的典型区块优势渗流通道分布与实际吸水剖面测试结果高度吻合,表明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分布规律。研究内容对识别并高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实现聚驱后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来源于《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期刊2019年02期)
吕远[6](2019)在《孤东油田二区Ng5聚驱后井网调整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孤东油田二区Ng5化学驱转后续水驱后,常规作业措施效果差,无效水循环严重,目前的规则高密度井网条件下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十分困难,需要加强井网调整研究。为降低调整风险、达到较好的调整效果,以精细地质综合特征研究为基础,总结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针对目前的问题,开展了变流线层系井网调整研究。对各个井网部署方案进行指标预测及经济评价,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提高采收率、工作量、风险等多种因素优选出了最佳的聚驱后井网调整对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陶光辉,李洪生,刘斌[7](2019)在《聚驱后油藏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油田已实施聚驱的开发单元中,共有18个区块已经转入后续水驱,聚合物驱后油藏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进一步提高聚驱后油藏采出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河南油田生产需求,通过室内实验筛选评价了多种聚合物产品,实验结果表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增黏性以及黏弹性明显优于普通聚合物,其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具备更高的流度调整能力及驱油效率,聚合物驱后注入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可再次提高采收率10.5百分点。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优化设计出最佳聚合物驱注采参数,并在下二门油田进行了15口注入井、36口采油井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驱现场应用,现场效果表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技术可以作为聚驱后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进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9年03期)
吴庆波[8](2019)在《S区块聚驱后强碱叁元复合驱初期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挖潜聚驱后剩余油,根据萨南地区油层较均质、连通好、水洗程度高的特点,开展16注25采的聚驱后缔合聚合物强碱叁元复合驱矿场试验。针对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点,以注采参数匹配、液流转向为调整重点,配合分层、堵水等有效措施进行综合调整,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动态特征表现为:注入压力上升、渗流阻力增大,部分井剖面得到有效改善,采出井见到增油降水效果。试验区综合含水由试验初期98.9%下降至94.7%,降低4.2个百分点,累计增油30769t。(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3期)
苍榕[9](2019)在《聚驱后小井距高浓度聚驱油层动用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类油层在常规聚驱后渗透率级差增大,高水淹比例增加幅度大,易出现单层突进,增加了剖面控制难度,为探索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在北东块开展小井距高浓度试验,试验优选了注入方案并结合综合措施调整,在纵向上控制了小层突破,使剖面动用更加均衡,针对不同时期渗透率、厚度分析得出油层动用比例在84%以上,实现了聚驱后含水再次下降了5.7个百分点,阶段提高采收率6.2个百分点的好效果(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2期)
韩培慧,闫坤,曹瑞波,高淑玲,佟卉[10](2019)在《聚驱后油层提高采收率驱油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油田已开展了聚驱后高浓度聚驱和叁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这2种驱油方法虽可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但聚合物用量大、经济效益低。为实现低成本高效开采,在深刻认识聚驱后油层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堵调驱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应用物理模拟实验和配方优化技术,进一步研究了3种新型驱油方法:①"调堵剂+驱油体系"组合注入驱油方法,该方法通过低初黏凝胶调剖后再注入叁元体系,特点是可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较单纯叁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2.1%,节省聚合物用量25%;②研发了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该体系由连续相叁元溶液和非连续相PPG颗粒组成,可实现动态调整、动态驱替,聚驱后非均相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3.6%,较叁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3.4%;③研发了聚驱后插层聚合物复合驱驱油方法,插层聚合物具有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的特点,调堵能力强于普通聚合物,聚驱后可提高采收率15.9%。鉴于上述3种新型驱油方法室内实验取得的较好效果,且较普通叁元复合驱大幅降低化学剂用量,拟开展现场试验以提高油田采收率。(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9年02期)
聚驱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渤海L油田已经进入Cr3+聚合物凝胶调驱(聚驱)调整阶段,亟待寻求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针对矿场实际需求,开展了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注入参数优化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高分"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抗盐聚合物溶液、"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叁元体系相比较,聚驱后Cr3+聚合物凝胶调驱采收率增幅有较大提高,技术经济效果较好。随调驱剂注入段塞尺寸增加,采收率增幅呈现"先增后降"变化趋势,注入段塞尺寸为0.2 PV时,"产出/投入"比最大。在调驱剂段塞尺寸相同条件下,与整体段塞相比较,采用"Cr3+聚合物凝胶+水+聚合物溶液+水"或"Cr3+聚合物凝胶+水"交替注入方式采收率增幅较大,表明该注入方式可以减缓"吸液剖面反转"进程,进一步提高中低渗透层波及系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驱后论文参考文献
[1].敖文君,阚亮,王成胜,吴彬彬,黎慧.适合海上B油田聚驱后非均相在线调驱性能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冯时男,卢祥国,鲍文博,刘义刚,邹剑.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及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9
[3].魏勋.S区块一类油层聚驱后强碱区块深度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4].冉令博.JZ9-3油田聚驱后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9
[5].闫坤,韩培慧,曹瑞波,佟卉.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流线数值模拟识别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9
[6].吕远.孤东油田二区Ng5聚驱后井网调整对策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
[7].陶光辉,李洪生,刘斌.聚驱后油藏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油技术[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
[8].吴庆波.S区块聚驱后强碱叁元复合驱初期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9].苍榕.聚驱后小井距高浓度聚驱油层动用状况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10].韩培慧,闫坤,曹瑞波,高淑玲,佟卉.聚驱后油层提高采收率驱油方法[J].岩性油气藏.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