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合川401520)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73197)
摘要:为提升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能力,本文结合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教学现状,以创新培养为核心,阐述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培养;实践教学
1.前言应用技术大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培养具有专业应用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其教学活动及组织形式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要为目的。因此,应用技术大学要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2.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背景分析
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两大问题。正是由于存在这两大问题,致使毕业生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应用技术大学,其实践教学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整合与应用能力,较强的综合决策与执行能力,较强的技术、手段、工具、方法的开发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因此,如何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参与竞争,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课题。
3.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实践教学认识理念上有偏差
对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忽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只是把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育补充”或“教学手段”,认为实践教学只是强化了专业技能的训练,甚至等同于“低层次”的熟悉业务流程。
3.2课程体系不合理
课程体系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首先,实践教学体系所涵盖内容脱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片面追求实践教学的技术手段;其次,实践教学体系过分依赖实践平台;最后,实践项目的设计简化为软件操作的训练。因此,实践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能有机衔接。
3.3教学模式陈旧
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实验室是按课程、专业设置而建立的,没有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多依附于理论课程,缺乏科学规划;跨专业或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较少或没有;实践教学脱离电子信息实际工作的职业环境;缺少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比较单调,限制学生的创造力。
4.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解决方案
4.1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目标,应构建一套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涵盖课程单项性实践、课程综合性实践、专业综合性实践、跨专业综合性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五个层面,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五个环节,四年不断线的实践课程体系。
4.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在实践项目建设方面,应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及时调整实践课程内容,形成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同时,应当提高综合性实践比例,适当缩小验证性实践比例,不断开发设计性和创新性实践内容。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应重视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模拟或仿真实践项目的开发,在抓好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重视综合性实践项目尤其是跨专业综合性实践项目、校内仿真实习项目和校内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开发,以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
4.3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搭建一个专业实验室与跨专业综合实验室相互衔接,软件、硬件与相关教学条件互相匹配,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融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鲜明特色的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平台。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按照教学需求,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资源,重视教学效果。从提高利用率出发,采购设备和教学软件系统,合理配置,既满足教学需求,又不浪费资金重复采购。
5.结语
应用技术型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才能够体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宋跃,杨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
[2]潘丹青,杨小劲.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观察,2015(21).
作者简介:刘金亭(1985.06-),男,山东济宁人,硕士学历,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自适应信号处理算法,功放预失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