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难题论文-张亚月

休谟难题论文-张亚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休谟难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休谟,人为之德,正义原则,连系词,道德学,道德价值,伦理学着作,人类道德,道德原则,道德行为

休谟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月[1](2019)在《休谟难题和休谟本人的解决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休谟难题”是人们对于休谟在其哲学名着《人性论》中所提出的“应然”之来由问题的归纳和概括。“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经常的‘是’与‘不(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3-12)

李春华[2](2016)在《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休谟难题”的解答》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休谟难题",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内容的教育能否形成受教育者的价值判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过程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理论的彻底性提供了可能性,主体需要提供了必要性,实践观提供了现实性。但现实中依然客观存在着"彻底的理论"还是没能很好地"抓住人"的问题。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说,需要进一步解决理论的彻底性、主体的需要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期刊2016年09期)

杨其虎[3](2013)在《论休谟难题中“新关系”的主语人称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把休谟难题解读为"能否从‘是’中推出‘应该’"忽视了休谟难题中"新关系"的重要地位,是把该难题片面化为其第二层涵义的结果。"新关系"是休谟难题中的第一层涵义,是正确解读其第二层涵义的基础。"新关系"必然是一个陈述式道德命题,它的主语人称是第一人称"我"。道德调节功能的本质属性给"新关系"主语人称确定为第一人称提供必然性。陈述式道德命题自身的人称特性给"新关系"主语人称确定为第一人称提供可能性。在全面解读"新关系"的基础上,休谟难题的准确表述就是"能否从‘是’中推出‘我应该’"这种形式。(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钱锦宇[4](2012)在《基础规范与制度事实——法效力证成中的“休谟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法的效力渊源究竟是事实还是规范,一直是分析法理学争执不休的问题。为了突破凯尔森将"基础规范"视为法体系效力渊源所造成的超逻辑和形而上的局限性,进而弥合"休谟法则"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划定的鸿沟,制度法理论秉承奥斯丁、哈特等人借助社会事实而证成法效力的进路,力图通过揭示"制度性事实"的法理功能来证成法效力的渊源。但事实上,制度性事实本身却包含着一个"必须遵守规则/法律"的规范性要素。正是"必须遵守规则/法律"这一调整性规范为制度性事实的生成提供了规范方面的先决要件。因此,在法效力的证成问题上,制度法理论其实并未超越凯尔森,法效力证成过程中的"休谟难题"仍然存在。(本文来源于《法律方法》期刊2012年00期)

吕慧,肖祥[5](2008)在《论科学发展观之价值需求与科学规律的统一——从休谟难题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能否从"是"中推出"应该"的休谟难题一直备受争议,从价值认识论的角度对其分析,将"是"和"应该"各自作"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的二分,我们发现:从价值事实的"是"中,推不出科学规律的"应该"来,或从价值的"应该"中,推不出科学的"是"来。而科学发展观是价值需求与科学规律的统一。任何以价值需求凌驾于科学规律之上都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在现实生活中极易造成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行为。(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08年09期)

王海明[6](2008)在《休谟难题:能否从“是”推导出“应该”?》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30年代,24岁的休谟在其代表作《人性论》中,做出了堪称人类伦理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时期中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确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对人事作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08-07-28)

王海明[7](2007)在《休谟难题:能否从“是”推出“应该”?》一文中研究指出“应该如何”是客体的“事实如何”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属性,是“事实如何”对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客体事实属性是应该如何产生的源泉和存在的实体;主体需要、欲望、目的则是它们从客体事实属性中产生的条件和标准。因此,“应该如何”是通过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而从“事实如何”产生和推导出的:“应该”等于事实对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符合;“不应该”等于事实对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不符合。这就是“应该如何”的产生和推导过程,这就是破解休谟难题之谜底。(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李叁虎[8](2005)在《技术伦理的休谟难题解——走近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非人文效应、生态危机等伦理问题,迫使人们重新提出事实判断与道德判断是否通约的休谟伦理难题。本文从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中寻找对休谟伦理难题的真正解答,希望能够对人们就当前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做出诊断和为未来技术发展的伦理秩序建构提供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探求》期刊2005年01期)

朱宝信[9](2002)在《事物是知识和价值的合一——析柏拉图理念论对“休谟难题”的解决》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极致状态、圆满状态和向善性质的显着特征,以此显示具体事物的不够极致、不够圆满和不够向善的性质。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事物既有物理性质的知识一面,又有向善性质的价值一面,因而是知识和价值的合一;在我们看待事物时,就既要探寻它可能存在的物理性质,又要衡量它于人是否有益的善的性质。(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休谟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休谟难题",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内容的教育能否形成受教育者的价值判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过程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理论的彻底性提供了可能性,主体需要提供了必要性,实践观提供了现实性。但现实中依然客观存在着"彻底的理论"还是没能很好地"抓住人"的问题。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说,需要进一步解决理论的彻底性、主体的需要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休谟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亚月.休谟难题和休谟本人的解决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李春华.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休谟难题”的解答[J].思想理论教育.2016

[3].杨其虎.论休谟难题中“新关系”的主语人称问题[J].伦理学研究.2013

[4].钱锦宇.基础规范与制度事实——法效力证成中的“休谟难题”[J].法律方法.2012

[5].吕慧,肖祥.论科学发展观之价值需求与科学规律的统一——从休谟难题谈起[J].学习与实践.2008

[6].王海明.休谟难题:能否从“是”推导出“应该”?[N].学习时报.2008

[7].王海明.休谟难题:能否从“是”推出“应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8].李叁虎.技术伦理的休谟难题解——走近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J].探求.2005

[9].朱宝信.事物是知识和价值的合一——析柏拉图理念论对“休谟难题”的解决[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

标签:;  ;  ;  ;  ;  ;  ;  ;  ;  ;  

休谟难题论文-张亚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