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论文-王怡靓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论文-王怡靓

导读:本文包含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诺思,制度变迁,国家治理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怡靓[1](2018)在《诺思制度变迁理论对国家治理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格拉斯·C·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国家制度、产权和意识形态是决定经济进程的关键因素,其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应该完善产权制度,充分发挥国家对制度创新的引领作用和意识形态在经济结构变迁中的功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18年14期)

黄润兰[2](2016)在《农村地权制度变迁中的组织作用分析——基于诺思组织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地权制度从传统社会时期到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而地权制度作为农村、农民生存之根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立足于诺思组织理论,在解析我国农村地权制度迁过程中,乡绅组织对传统社会农村地权制度的维系作用和建国后期国家基于现实情况对地权制度的设立,分析了其实质是不同组织之间围绕土地问题进行利益的博弈和互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赵书策[3](2012)在《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度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诺思认为,制度的变迁需要建立一套排他性产权以利于效率的提高,其制度理论也是以产权、国家、意识形态叁部分组成。本文着重阐述诺思的有关制度变迁理论,说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简要评介其理论的不足。(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杨正联,卢国义[4](2012)在《制度变迁中的组织——简析诺思的组织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中,组织作为与制度相辅相成的核心范畴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起着支柱性的作用。无论是在制度均衡时期,还是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组织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竞争的压力和利益的驱使,组织及其领导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渐进地推动着制度框架的边际调整。组织与制度的相互作用共同型塑了制度变迁的具体路径。(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2年02期)

赖婉英[5](2011)在《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诺思认为,制度应当是"被人设计制定的",把制度看成一种社会规则,即是人们较为普遍使用的关系制度的规定。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叁大基石,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经历了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模型"转变为演化经济学"共享心智模型"的过程。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揭示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1年34期)

邹燕[6](2010)在《唯物史观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唯物史观和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都提供了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变化的广阔视角,但它们对于这种变化的动力机制、行为主体、方式、路径的看法却极为不同,在私有制的适应性效能方面也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解,更好地思考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10年05期)

马关生,张世洲[7](2010)在《对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变迁的思考——以诺思制度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问题已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同时也备受理论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制度问题研究在近些年开始兴起,但是缺乏较为系统的思考。深入探讨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变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等相关问题,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索》期刊2010年04期)

阳维[8](2010)在《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制度的概念做出探讨,认为制度是社会的权宜之计。在诺思的叁大理论: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理论中提出其基本的研究模式,并对制度变迁的渐近与革命两种方式作出对比。最后提出我国的社会制度的合理建构建议。(本文来源于《消费导刊》期刊2010年05期)

隋治森,于丽娜[9](2009)在《浅析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诺思对制度及制度变迁的研究,始于新制度经济学,并最终通过对新古典范式的超越而达到自我完满。他把新古典经济学所舍弃掉的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国家和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到了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和供求均衡分析法来分析制度的变迁,形成特色的制度变迁理论体系。但"理性经济人"假设和"边际分析"方法以及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形式都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李永升,刘浩[10](2009)在《诺思制度变迁理论“开放性”思维范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经济学家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试图解释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制度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与之前的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做了比较。从而着重论述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框架。(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09年15期)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农村地权制度从传统社会时期到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而地权制度作为农村、农民生存之根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立足于诺思组织理论,在解析我国农村地权制度迁过程中,乡绅组织对传统社会农村地权制度的维系作用和建国后期国家基于现实情况对地权制度的设立,分析了其实质是不同组织之间围绕土地问题进行利益的博弈和互动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怡靓.诺思制度变迁理论对国家治理的启示[J].金融经济.2018

[2].黄润兰.农村地权制度变迁中的组织作用分析——基于诺思组织理论视角[J].陕西农业科学.2016

[3].赵书策.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

[4].杨正联,卢国义.制度变迁中的组织——简析诺思的组织理论[J].理论月刊.2012

[5].赖婉英.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1

[6].邹燕.唯物史观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之比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

[7].马关生,张世洲.对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变迁的思考——以诺思制度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J].教育探索.2010

[8].阳维.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0

[9].隋治森,于丽娜.浅析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10].李永升,刘浩.诺思制度变迁理论“开放性”思维范式探析[J].当代经济.2009

标签:;  ;  ;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论文-王怡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