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乙烯叁胺五乙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确定度,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有效态铜
二乙烯叁胺五乙酸论文文献综述
易建春,余滔[1](2018)在《土壤8种有效态元素的测定(铜)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浸提-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土壤8种有效态元素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浸提-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对测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不确定引入包括样品的称样、工作曲线拟合、试样体积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试结果。(本文来源于《矿产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6期)
郑凯[2](2017)在《染整助剂中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检测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纺织产品从纤维原料到制成品,要经过纤维的生产加工、纺纱织布、染整加工以及成品生产等一系列的生产环节,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乙烯五乙酸(DTPA)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络合剂(常用其钠盐)。在纺织生产中主要用于络合去除水中的钙和镁等离子,用于水质的软化,也可用于稳定剂和清洗剂。由于EDTA和DTPA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难以降解且易在环境中蓄积残留。从而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Oeko-tex standard 1000明确规定检测EDTA和DTPA,欧盟委员会颁布的纺织品生态标签(Eco-label)(2002/371/EC决议)要求纺织品中不得含有EDTA和DTPA。目前最常采用的前处理方法为将EDTA和DTPA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螯合物,然后用液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但这种方法不仅络合时间长,得到的分析样液盐含量较高,长期使用严重污染仪器,针对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乙烯五乙酸(DTPA)目前检测方法的不足,本研究根据在酸性条件下使染整助剂中的EDTA和DTPA衍生化成稳定形态酯化物的原理建立了两种前处理方法:(1)创新性的采用酸化处理和酯化反应对染整助剂进行前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EDTA和DTPA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重现性好,检测灵敏度高,可以代替一直存在仪器污染弊端的液相色谱法,为其它领域研究EDTA和DTPA提供数据参考;应用本方法对常用染整助剂样品进行分析,在部分样品中检测出了EDTA。本方法定量限EDTA为0.194 mg/kg和DTPA为9.62 mg/kg,回收率为91.6%~94.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5.2%,符合残留物分析的技术指标要求。(2)在沸水中,用正丁醇/乙酰氯混合溶液作为酯化剂,与染整助剂中的EDTA和DTPA发生酯化反应的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EDTA和DTPA乙酰化物的仪器方法。在阴性样品中添加回收率在91.9%~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0%(n=8),本方法定量限EDTA为0.498 mg/kg和DTPA为4.86 mg/kg,该方法准确、稳定,可用于染整助剂中EDTA和DTPA残留量的测定。本研究结果显示:染整助剂中EDTA和DTPA的检测限不低于现有的国内外法规标准,可以有效破除国外的技术壁垒,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和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范围等技术指标达到残留物化学分析指标要求,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染整助剂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准确定性定量测定,为纺织品质量监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Elizabeth,Kulikov[3](2016)在《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提取方法结合Agilent 5110 SVDV ICP-OES测定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使用同步垂直双向观测(SVDV)并配备集成式高级阀系统(AVS 6)六通切换阀的Agilent 5110 ICP-OES测定了利用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螯合剂溶液提取的土壤样品中的微量营养元素Cu、Fe、Mn、Zn、Co、Ni及重金属Cd和Pb.结果表明,将垂直等离子体的稳定性与水平观测等离子体的灵敏度优势相结合的5110 ICP-OES,既可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线性,同时可以获得所有元素优异的方法检测限.由该方法通过验证后获得的加标回收率处于目标值的±10%以内,证明了所开发方法的准确度.配置的高级切换阀系统大大缩短样品分析时间并使氩气消耗量减少近50%.(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6年05期)
盖荣银,孙友宝,马晓玲,王娟娟,邓晓丽[4](2016)在《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提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GB/T 23739—2009土壤质量有效态铅和镉的测定原子吸收法》方法标准,采用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作为提取剂,提取土壤中有效态Cd、Cu、Ni和Pb元素.该提取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不同于传统的元素全量消解方法,无需添加高腐蚀性、高氧化性的强酸.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具有操作性强、步骤简单、分析成本低、准确度高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0.9995,精密度RSD<2.5%,测定结果与土壤GBW07414a标准值吻合.(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6年05期)
周明,乔欣,邱丹,于双,陈欣[5](2016)在《一种新型甜菜碱表面活性剂N,N',N''-十二烷基二乙烯叁胺五乙酸钠的合成与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氢氧化钠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通过中和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甜菜碱表面活性剂——N,N',N''-十二烷基二乙烯叁胺五乙酸钠(DDTP),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不同浓度的DDTP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得出表面张力曲线,进而算出其他相关参数。实验结果证明:合成的化合物结构与预期的表面活性剂结构相吻合,在25℃时,临界胶束浓度ccmc=1.1×10-2mmol/L,相应的表面张力γcmc=33.2 m N/m;表面张力降低20 m N/m时所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负对数p C20=3.22,饱和吸附量Γmax=5.15×10-3mol/cm2,平均每个分子占有的最小面积Amin=3.1 nm2,表明N,N',N''-十二烷基二乙烯叁胺五乙酸钠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6年01期)
孙媛媛,孙友宝,盖荣银,马晓玲,王娟娟[6](2015)在《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提取ICP-AES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态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参考《土壤有效态元素的测定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最新环境验证标准和《ISO 14870—2001》方法标准,采用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作为提取剂,提取土壤中有效态铜、铁、锰、锌、镉、铬、镍和铅等元素并使用ICP-AES法进行了测定.该前处理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元素全量消解方法,无需添加高腐蚀性、高氧化性的强酸.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0.9999,精密度RSD<0.7%,测定结果与土壤标准物质GBW07414a中的有效态元素标准值吻合.(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5年08期)
赵瑞芳[7](2015)在《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改性聚偏氟乙烯螯合膜吸附镀铜废水中Cu(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3-氨丙基叁甲氧基硅烷(APTMS)和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为主要试剂,制备了DTPA改性聚偏氟乙烯(APTMS-DTPA/PVDF)螯合膜,开展了其对镀铜模拟废水中Cu(Ⅱ)吸附去除的研究,采用扫描电镜(SEM)、电镜能谱(EDS)、X-衍射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其吸附前后的形态、化学组成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开展了DTPA改性PVDF螯合膜吸附Cu(Ⅱ)的特性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共存阳离子和有机酸络合剂对其吸附Cu(Ⅱ)的影响,旨为从Cu(Ⅱ)-EDTA溶液体系中Cu(Ⅱ)的吸附去除和回收提供借鉴。课题实施中,首先开展了阳离子Co(Ⅱ)、Ni(Ⅱ)以及酒石酸钾钠(TA)、乙二胺四乙酸(EDTA)有机络合剂共存对改性PVDF螯合膜吸附Cu(Ⅱ)性能影响的研究,评价了其对螯合膜吸附Cu(Ⅱ)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与共存Ni(Ⅱ)、Co(Ⅱ)和酒石酸钾钠相比,EDTA对改性PVDF螯合膜吸附Cu(Ⅱ)的干扰作用最为显着。四种物质共存对螯合膜吸附Cu(Ⅱ)的干扰作用大小顺序为:EDTA>Ni(Ⅱ)>Co(Ⅱ)>TA。吸附Cu(Ⅱ)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函数解析结果表明螯合膜吸附Cu(Ⅱ)的过程为自发的放热反应。DFT计算结果表明,与Co(Ⅱ)和Ni(Ⅱ)相比,螯合膜的APTMS-DTPA官能基团对Cu(Ⅱ)有更高的亲电性,Ni(Ⅱ)共存对Cu(Ⅱ)吸附的干扰作用比Co(Ⅱ)强、EDTA共存的干扰作用比TA强。为有效提高APTMS-DTPA/PVDF螯合膜从Cu(Ⅱ)-EDTA溶液体系吸附去除Cu(Ⅱ)的性能,本研究分析了Ca(Ⅱ)、Fe(Ⅱ)和Fe(ⅡI)加入对螯合膜性能的影响,开展了Ca(Ⅱ)、Fe(Ⅱ)和Fe(ⅡI)共存时螯合膜吸附Cu(Ⅱ)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测试了螯合膜吸附Cu(Ⅱ)的穿透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叁种阳离子的加入能有效提高螯合膜从Cu(Ⅱ)-EDTA溶液中吸附回收Cu(Ⅱ)的性能,其促进作用顺序为:Fe(ⅡI)>Fe(Ⅱ)>Ca(Ⅱ)。螯合膜从Cu(Ⅱ)-EDTA、Cu(Ⅱ)-Ca(Ⅱ)-EDTA、Cu(Ⅱ)-Fe(Ⅱ)-EDTA、Cu(Ⅱ)-Fe(ⅡI)-EDTA体系吸附回收Cu(Ⅱ)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穿透曲线解析结果表明,Ca(Ⅱ)、Fe(Ⅱ)和Fe(ⅡI)的加入延长了螯合膜堆的穿透时间和穿透耗尽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EDTA对螯合膜吸附Cu(Ⅱ)的干扰影响。与Ca(Ⅱ)、Fe(Ⅱ)相比,Fe(Ⅱ)共存时,螯合膜对Cu(Ⅱ)的吸附容量分别增加了68%和29%。(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5-05-01)
吴晶,孙玥,万升标,刘世恩,冯元勇[8](2013)在《右旋糖酐-二乙烯叁胺五乙酸-钆离子螯合物与马根维显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中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右旋糖酐-二乙烯叁胺五乙酸-钆离子螯合物(dextran-DTPA-Gd)和马根维显两种对比剂在间质MRI淋巴造影中淋巴显影的价值。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2只,体重为2.7~3.7kg。仰卧位固定兔,经3D TOF CE-MRA序列扫描,平扫后右侧后肢第1、2、3趾蹼间隙注射dextran-DTPA-Gd各0.4ml(3.96×10-3mol/L),共1.2ml;30min后左侧后肢第1、2、3趾蹼间隙注射马根维显各0.4ml(0.4998mol/L),共1.2ml,行MR增强扫描,扫描间隔分别为10、15、20、25、30、35、40、45、50、55、60min、2h、4h、24h。平扫和增强扫描的相关参数相同。分析不同时间段淋巴显影强化程度,测量并计算腘窝淋巴结增强前后的信号强度(E%),绘制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比较两种显影剂对淋巴显影的区别。结果平扫时双侧腘窝淋巴结均呈等信号。右侧dextran-DTPA-Gd注射后10min,引流区后肢淋巴管及腘窝淋巴结信号强化明显、显示清晰,腘窝淋巴结E%为212.7%,35min左右达到峰值,E%值为314.1%,4h后为208.2%,24h后扩清。左侧马根维显注射10min时,引流区域后肢血管强化明显,造影剂大部分吸收入血管进入膀胱,后肢淋巴管及腘窝淋巴结信号弱,腘窝淋巴结E%为78.8%,20min左右达到峰值,E%值为98.3%,4h后减至29.0%,24h后扩清。淋巴结E%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后动物的生化检查等数据未见异常变化,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送检的内脏器官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相比马根维显小分子造影剂,dextran-DTPA-Gd是一种有效的淋巴造影剂,能够特异性靶向强化淋巴结及淋巴管。(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刘春英,柳云骐,周欣明,盖仕辉,陈新[9](2011)在《造纸助剂二乙烯叁胺五乙酸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氯乙酸法合成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考察了反应终点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定合成DTPA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5 h,采用浓硫酸酸化,调节反应终点pH值为2.5,酸化温度低于40℃。在优化条件下,DTPA的产率达到73%以上。对结晶母液进行处理,DTPA的回收率约为8%。测定了产物的螯合值,并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表征。(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进展》期刊2011年11期)
武艇鹰[10](2011)在《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改性聚偏氟乙烯树脂吸附镍离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液共混和相转移技术,经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和叁聚氰胺(MA)共价键合作用,开展了聚偏氟乙烯(PVDF)树脂的改性研究,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共混铸液组成,制备了具有螯合配位作用的MA-DTPA/PVDF改性树脂;采用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核磁分析(NM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表征了改性树脂的热稳定性、结构形态、官能基团和组织形貌;开展了改性树脂对Ni~(2+)的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探讨了溶液pH值、金属离子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吸附特性。MA-DTPA/PVDF改性树脂制备所用共混铸液组成为:二乙烯叁胺五乙酸50 g/L、叁聚氰胺64 g/L、聚偏氟乙烯100 g/L、聚乙烯吡咯烷酮12.5g/L。TG测试结果表明改性树脂的热稳定性能优良,XRD表征结果表明其晶体结构同PVDF聚合物基本一致,FTIR和NMR测试表明具有螯和配位作用的多氨基多元羧酸基团被成功引入到PVDF树脂中。静态实验研究表明,MA-DTPA/PVDF改性树脂对Ni~(2+)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其饱和吸附量可达16.68 mg/g;其等温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参数?G0<0、△H~0<0、△S0<0,证实了该改性树脂对Ni~(2+)的吸附为自发的放热过程。吸附柱动态实验结果表明,MA-DTPA/PVDF改性树脂适于处理低浓度含镍废水;吸附时存在最佳进样流速;其动态吸附过程符合Thomas模型。(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1-06-30)
二乙烯叁胺五乙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纺织产品从纤维原料到制成品,要经过纤维的生产加工、纺纱织布、染整加工以及成品生产等一系列的生产环节,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乙烯五乙酸(DTPA)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络合剂(常用其钠盐)。在纺织生产中主要用于络合去除水中的钙和镁等离子,用于水质的软化,也可用于稳定剂和清洗剂。由于EDTA和DTPA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难以降解且易在环境中蓄积残留。从而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Oeko-tex standard 1000明确规定检测EDTA和DTPA,欧盟委员会颁布的纺织品生态标签(Eco-label)(2002/371/EC决议)要求纺织品中不得含有EDTA和DTPA。目前最常采用的前处理方法为将EDTA和DTPA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螯合物,然后用液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但这种方法不仅络合时间长,得到的分析样液盐含量较高,长期使用严重污染仪器,针对染整助剂中有害物质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乙烯五乙酸(DTPA)目前检测方法的不足,本研究根据在酸性条件下使染整助剂中的EDTA和DTPA衍生化成稳定形态酯化物的原理建立了两种前处理方法:(1)创新性的采用酸化处理和酯化反应对染整助剂进行前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EDTA和DTPA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重现性好,检测灵敏度高,可以代替一直存在仪器污染弊端的液相色谱法,为其它领域研究EDTA和DTPA提供数据参考;应用本方法对常用染整助剂样品进行分析,在部分样品中检测出了EDTA。本方法定量限EDTA为0.194 mg/kg和DTPA为9.62 mg/kg,回收率为91.6%~94.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5.2%,符合残留物分析的技术指标要求。(2)在沸水中,用正丁醇/乙酰氯混合溶液作为酯化剂,与染整助剂中的EDTA和DTPA发生酯化反应的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EDTA和DTPA乙酰化物的仪器方法。在阴性样品中添加回收率在91.9%~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0%(n=8),本方法定量限EDTA为0.498 mg/kg和DTPA为4.86 mg/kg,该方法准确、稳定,可用于染整助剂中EDTA和DTPA残留量的测定。本研究结果显示:染整助剂中EDTA和DTPA的检测限不低于现有的国内外法规标准,可以有效破除国外的技术壁垒,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和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范围等技术指标达到残留物化学分析指标要求,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染整助剂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准确定性定量测定,为纺织品质量监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乙烯叁胺五乙酸论文参考文献
[1].易建春,余滔.土壤8种有效态元素的测定(铜)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浸提-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不确定度评定[J].矿产综合利用.2018
[2].郑凯.染整助剂中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检测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
[3].Elizabeth,Kulikov.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提取方法结合Agilent5110SVDVICP-OES测定土壤中的营养元素[J].环境化学.2016
[4].盖荣银,孙友宝,马晓玲,王娟娟,邓晓丽.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提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元素[J].环境化学.2016
[5].周明,乔欣,邱丹,于双,陈欣.一种新型甜菜碱表面活性剂N,N',N''-十二烷基二乙烯叁胺五乙酸钠的合成与性能评价[J].油田化学.2016
[6].孙媛媛,孙友宝,盖荣银,马晓玲,王娟娟.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提取ICP-AES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态元素[J].环境化学.2015
[7].赵瑞芳.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改性聚偏氟乙烯螯合膜吸附镀铜废水中Cu(Ⅱ)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
[8].吴晶,孙玥,万升标,刘世恩,冯元勇.右旋糖酐-二乙烯叁胺五乙酸-钆离子螯合物与马根维显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中的对比[J].解剖学报.2013
[9].刘春英,柳云骐,周欣明,盖仕辉,陈新.造纸助剂二乙烯叁胺五乙酸的合成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
[10].武艇鹰.二乙烯叁胺五乙酸改性聚偏氟乙烯树脂吸附镍离子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1
标签:不确定度; 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有效态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