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女受辱论文-付春江

桑女受辱论文-付春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桑女受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秋胡戏妻故事,汉乐府,后世,文学

桑女受辱论文文献综述

付春江[1](2012)在《“桑女受辱”故事的文学意义与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桑女受辱"故事源于《诗经·豳风·七月》一诗,诗中描述了女子于采桑劳动中"殆及公子同归"的受辱事件。在汉代出现的诸多以"桑中之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刘向《列女传》"秋胡戏妻"和汉乐府《陌上桑》"罗敷拒载"这两个故事是直接源自于这一母题的最着名的作品,这两个故事的结局虽不相同,但是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却有颇多相似之处;出现在这两个故事中的采桑女虽然性格不同、结局各异,但在某些方面(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2年10期)

付春江[2](2012)在《“桑女受辱”故事在汉代的发展与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诗经·豳风·七月》开了"桑女受辱"故事的先河之后,在汉代,也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作品。刘向《列女传》中就记载了叁个类似的故事,分别是"鲁秋洁妇"、"陈辩女"和"齐宿瘤女"。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采桑女,她们都在采桑过程中受到侮辱或侵害,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些故事是与《诗经》中"桑女受辱"故事一脉相承的。这样的故事除了在《列女传》中有所记载之外,在诗歌领域里也有所表现,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篇。《陌上桑》与刘向《列女传》中所载的几个故事虽然在情节安排上有所改变,在表现手法上亦有所改变,但诗中所描述的却依然是发生在桑林之(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2年09期)

付春江[3](2011)在《“桑女受辱”故事的源头》一文中研究指出"男耕女织"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劳作方式,这里所说的"女织"不仅仅是指"木兰当户织",从广义上来说,应该还包括采桑养蚕。这种社会生活反映到文学作品之中,就出现了很多诸如"桑"、"桑林"、"桑中"等与采桑养蚕有关的意象。从古代"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上半月)》期刊2011年02期)

付春江[4](2008)在《“桑女受辱”故事在汉代的发展与流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男耕女织”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劳作方式,参加采桑劳动的主要是年轻的女子,也就是“桑女”,这种社会生活反映到文学作品之中,就出现了很多诸如“桑”、“桑林”、“桑中”等与采桑养蚕有关的意象。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系列诗歌描写了人们在桑林中的活动,在这些桑林故事中,“桑女”往往是故事的主人公,而男性往往处于配角的地位。在《诗经》中出现的“桑女”形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幸福的,一类是不幸的。其中第一类出现的比较多,第二类出现的比较少。《诗经?豳风?七月》的第二章就写到了一个不幸的“采桑女”,这个“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采桑女子开启了“桑女受辱”故事的源头,其后的刘向《列女传》及汉乐府《陌上桑》中所写的“桑女受辱”故事都是受了这首诗的影响。传统“桑女受辱”故事及故事中的桑女形象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女主人公对待“受辱”一事态度上的变化、立意宗旨的变化、情节结构上的变化、情感色彩上的变化以及故事结局的变化等等,从这些变化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桑女受辱”主题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桑女受辱”故事及故事中桑女形象在两汉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正是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形态真实情况的反映。从文学的和非文学的不同层面去解读“桑女受辱”故事及故事发展到汉代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探究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汉代与先秦时期不同的社会主体意识和主流思想。(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11-01)

李立[5](2007)在《两汉时期“桑女受辱”故事文本化演变的价值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老的习俗风尚以某种强大的习惯力量存在于社会之上的现实,促使汉代的政治家们开始了他们"辩风正俗"的反思和构想。如果将这种"辩风正俗"的反思和构想看作一种行之有效的政制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措施和行为的话,那么,汉代移风易俗的社会运动也就不可避免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为社会主体意识和主流思想服务,是汉代文学的政治使命。汉代文学为实现这种政治使命而进行的文学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所关注的,是在汉代移风易俗的社会运动中,汉代文学的表现和作用。在这方面,传统"桑女受辱"故事于两汉时期的文本化演变,具有着典型价值和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桑女受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诗经·豳风·七月》开了"桑女受辱"故事的先河之后,在汉代,也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作品。刘向《列女传》中就记载了叁个类似的故事,分别是"鲁秋洁妇"、"陈辩女"和"齐宿瘤女"。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采桑女,她们都在采桑过程中受到侮辱或侵害,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些故事是与《诗经》中"桑女受辱"故事一脉相承的。这样的故事除了在《列女传》中有所记载之外,在诗歌领域里也有所表现,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篇。《陌上桑》与刘向《列女传》中所载的几个故事虽然在情节安排上有所改变,在表现手法上亦有所改变,但诗中所描述的却依然是发生在桑林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桑女受辱论文参考文献

[1].付春江.“桑女受辱”故事的文学意义与价值[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

[2].付春江.“桑女受辱”故事在汉代的发展与演变[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

[3].付春江.“桑女受辱”故事的源头[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

[4].付春江.“桑女受辱”故事在汉代的发展与流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李立.两汉时期“桑女受辱”故事文本化演变的价值与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标签:;  ;  ;  ;  

桑女受辱论文-付春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