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曼地亚红豆杉针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曼地亚红豆杉,紫杉烷二萜,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曼地亚红豆杉针叶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潘英,韩凌,李永梅,张晶晶[1](2010)在《曼地亚红豆杉针叶中紫杉烷二萜类化学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栽培于我国辽宁本溪的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Hicksii’)针叶中紫杉烷二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M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0去乙酰基-10β-羟基丁酸酯基紫杉醇A(1)、紫杉宁B(2)、5α-桂皮酰基红豆杉素(3)、紫杉宁A(4)、5α-去桂皮酰基紫杉欧吉酚(5)和10-去乙酰基巴卡亭(6)。结论化合物1、2、3、5为首次从曼地亚红豆杉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张娜,路金才,王晶,韩凌,张晶晶[2](2009)在《栽培曼地亚红豆杉针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栽培于辽宁本溪的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Hicksii’)针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依据1H-NMR、13C-NMR、ESI-MS、HRESI-MS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萜类化合物:5-cinnamoyl-9-acetyltaxicin-I(1)、5-cinnamoyl-10-acetyltaxicin-I(2)、5-去桂皮酰基紫杉宁J(3)、紫杉醇(4);黄酮类化合物:柚皮素(5);脂肪酸类:十六烷酸(6)。结论化合物1、2、5和6为首次从曼地亚红豆杉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张娜,路金才,王晶,韩凌,杨晓光[3](2009)在《栽培曼地亚红豆杉针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栽培于我国辽宁本溪的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针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M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数据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萜类化合物:紫杉宁(taxinine,1)、东北红豆杉素(taxacin,2)、紫杉欧吉酚(taxa-gifine,3)、2-去乙酰氧基紫杉宁J(2-deacetoxytzxinine J,4)、东北红豆杉素I5-O-桂皮酰基叁乙酸酯(5-O-cinnamoyltaxacin I triacetate,5);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6)、银杏双黄酮(ginkget-in,7)、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8)。结论化合物2、5、7、8为首次从栽培曼地亚红豆杉针叶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张娜[4](2009)在《栽培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Moore)是东北红豆杉(T. cuspidata)作为母本,欧洲红豆杉(T.baccata)作为父本的天然杂交种。本论文对产于辽宁的栽培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MDS柱色谱等技术对产于辽宁本溪的栽培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Hicksii')针叶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了其中20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紫杉烷二萜类:紫杉宁(1)、紫杉宁A(2)、紫杉宁B(3)、紫杉欧吉酚(4)、5-去桂皮酰基紫杉欧吉酚(5)、东北红豆杉素(6)、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7)、2-去乙酰基紫杉宁J(8)、5-去桂皮酰基紫杉宁J(9)、5-桂皮酰基红豆杉素Ⅰ(10)、5-桂皮酰基红豆杉素Ⅰ叁乙酸酯(11)、5-桂皮酰基-9-乙酰基红豆杉素Ⅰ(12)、5-桂皮酰基-10-乙酰基红豆杉素Ⅰ(13)、紫杉醇(14)、10-去乙酰基-10β-羟基丁酸酯基紫杉醇A(15);黄酮类:芹菜素(16)、柚皮素(17)、银杏双黄酮(18)、金松双黄酮(19);脂肪酸类:十六烷酸(20);脂肪醇类等。其中化合物3、5、6、10、12、13、15、17、18、19、20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应用二维核磁波谱技术首次对化合物15的氢碳数据进行了全归属。2.利用HPLC法测定了采自辽宁沈阳的东北红豆杉不同采收期的各部位(树皮、种子、细枝和针叶中的紫杉醇和东北红豆杉素的含量,其中东北红豆杉种子中紫杉醇和东北红豆杉素含量为首次测定。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飞行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栽培曼地亚红豆杉针叶70%乙醇提取物中微量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9-05-01)
曼地亚红豆杉针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栽培于辽宁本溪的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Hicksii’)针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依据1H-NMR、13C-NMR、ESI-MS、HRESI-MS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萜类化合物:5-cinnamoyl-9-acetyltaxicin-I(1)、5-cinnamoyl-10-acetyltaxicin-I(2)、5-去桂皮酰基紫杉宁J(3)、紫杉醇(4);黄酮类化合物:柚皮素(5);脂肪酸类:十六烷酸(6)。结论化合物1、2、5和6为首次从曼地亚红豆杉中分离得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曼地亚红豆杉针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娜,潘英,韩凌,李永梅,张晶晶.曼地亚红豆杉针叶中紫杉烷二萜类化学成分[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
[2].张娜,路金才,王晶,韩凌,张晶晶.栽培曼地亚红豆杉针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
[3].张娜,路金才,王晶,韩凌,杨晓光.栽培曼地亚红豆杉针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
[4].张娜.栽培曼地亚红豆杉针叶的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