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居住模式论文-傅燕

混合居住模式论文-傅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居住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分化,混合生态居住模式,解决对策

混合居住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傅燕[1](2018)在《城市居住区分化及混合生态居住模式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的细分化发展、消费能力的"挤出效应"、分类居住的社会心理等方面,对城市居住区分化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对城市居住区分化问题加以解决的建议及对策,以期为促进城市居住方面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8年28期)

李伟[2](2018)在《混合型居住模式下的陕南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陕南为秦巴山区腹地,有着特殊的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战略,启动了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汉中、安康、商洛叁市深受地质灾害、贫穷困扰的地区成为了重点安置区与脱贫区。本文正以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建设为背景,从“混合型居住模式”的角度出发,借鉴混合社区的相关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当前陕南移民安置社区建设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给出基于混合型居住模式下的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探寻混合居住模式在陕南移民安置社区中的发展之路。本文首先确立了研究对象,界定了混合型移民社区的相关概念,然后以“理论实践借鉴——现象描述分析——对策研究——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实践借鉴部分主要分析了国内外移民安置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混合型居住理论与实践。其中,通过对国内外移民安置方面的理论成果研究,给予本文经验借鉴,之后再对混合型居住相关理论与实践分析,搭建起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台基。现象描述分析主要是概述了陕南地区的移民安置建设情况,了解并掌握搬迁过程中相关政策、实施进展,以及目前所积累的营建模式。同时根据调研资料,掌握陕南安置社区土地利用现状,对社区的物质空间环境以及对居民生活状态方面有了充分认知。之后对目前安置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空间四个方面。对策研究主要是针对问题,提出构建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的原则与目标,目标即在于社会提升、经济支撑、文化交融与空间适应四个目标。基于此目标,从社区的功能组织、空间规划、文化互融和实施保障四个角度构建起策略体系。实证研究主要根据本文研究的两类社区即进城入镇型、镇区圈层型,选取代表性样本,以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并为陕南移民安置社区的实施建设提供更为直观的借鉴。最后为文章的结论,并对今后陕南地区发展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做出讨论。(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伟,于涛[3](2017)在《混合居住模式下的陕南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研究——以先联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陕南移民搬迁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随着移民搬迁工作的进行,移民安置成为搬迁工程中的中心工作之一。移民安置社区作为乡镇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经济、合理地利用好国家投资,搞好社区建设,确保移民能够安居乐业,对城市规划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乡镇安置社区的建设也使乡镇面临着空间优化、社区融合等新的诉求。本文以陕南先联村安置社区建设为案例,从混合居住模式视角下出发,通过对近些年陕南移民安置社区建设分析,总结当前面临着土地供求矛盾、经济结构单薄、建设同质化等问题。在对国内外混合社区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从区域融合、社会层面混合、社区使用功能混合,叁方面整体、动态的推进移民安置社区建设,以期改善陕南欠发达地区人居环境并对今后的陕南移民社区建设提供资鉴。(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建设规划)》期刊2017-11-18)

卢春双[4](2017)在《混合居住模式下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政治和经济双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常以高端引入、人口置换的方式对其进行商业旅游开发及绅士化改造,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街区居住功能衰退与人口结构均质化的现象,引发街区物质空间隔离与传统文化流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赣州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形成合理居民社会结构的混合居住模式的规划设计策略,促进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实现旧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案例及调研分析为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混合居住相关理论及案例的研究分析,对姚衙前历史街区基地现状、建筑风貌、人口结构、居民更新意向等方面的调研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出实施混合居住的可行性与相应模式,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更新策略。该策略主要侧重两方面,其一,建筑单体设计层面的更新策略:按建筑类别及使用功能归纳风貌建筑、精英公寓、新型杂院和多层住宅改造四种建筑单体多元更新方法。其二,规划设计层面的更新策略:梳理旧城街巷肌理、商业职能再造升级及加强生态绿化空间营造叁方面的规划设计。在规划中,结合街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目标,分析了混合居住模式中居住人口及用地结构的适宜比例。同时,针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实施主体与所承担的角色,提出运营层面的更新策略。强调姚衙前的实施主体将以政府为主导,合作社共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带动本地居民共建的运营管理模式推进。综合两方面的更新策略,深入展开对姚衙前历史街区在混合居住模式下的街区传统空间与建筑的保护更新方法及策略的研究。丰富姚衙前的物质空间形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从而吸引不同阶层居住群体自主入住,打破原有的均质性人口现状,建立合理的居民社会结构,形成混合居住模式,促进区域的可持续自主更新。(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7-05-01)

卢春双[5](2016)在《北京旧城改造更新中混合居住模式研究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更新的发展进程中,北京旧城不断出现的社会隔离和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团体及广大居民的密切关注,旧城合理更新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以北京旧城的改造更新为研究对象,从住区规划与社会和谐两个角度,探讨实施混合居住模式对旧城改造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6年08期)

赵文聘[6](2016)在《美国混合居住模式的实施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居住模式是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缩影,依靠的是市场机制,但通过政府的有效干预,使市场机制服务于社会福利事业。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推行混合居住政策,主要有两种混居模式。一是分散搭配法,把中低收入居民分散在现有的中高收入阶层邻里中,使该区域中低收入居民和(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6-03-07)

谭昕[7](2015)在《基于混合社区模式的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优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居住空间边缘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边缘区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城市地域,其特点会对居住空间乃至社会结构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不同阶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拉大,增加了居住空间资源的分化,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导致了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现象,这一现象在住宅类型与居住人群都有着多样性特点的城市边缘区尤甚。本研究在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现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社会结构的细胞——“社区”为研究对象,以混合居住模式为落脚点,通过“混合社区”来指导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的建设,从而改善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现象,促进城市边缘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论文主要从规划与社会学的角度,首先对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如何进行优化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的特征、多样化的阶层与居住类型、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新趋势,通过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入手,对居住空间发展并产生分异现象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大混居,小聚居”的“混合社区”模式;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研究了混合社区模式的可行性,从而提出基于混合社区模式的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优化策略,对城市边缘区的和谐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5-06-01)

李兆云[8](2015)在《基于混合居住模式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规划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及其研究相对国际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起步较晚,且体系相对不成熟。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力建设,北京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刚性需求,但目前北京的保障性住房规划及选址模式却产生了一些负面问题。北京市兴建的保障性住房一般都分布于中、远郊区,并且有进一步郊区化的趋势。虽然这种现象是由北京市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大前提导致的,但客观上已经造成北京市的一部分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地点相对偏远,周边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设施相对缺乏、居民通勤时间过长,居住隔离现象严重等等问题,这与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初衷背道而驰——这些保障性住房因其规划建设的缺陷而给保障对象家庭的就业和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困难,无法实现提高其居住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目的,并且还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延续。北京市是我国最早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特征,是一个具备研究条件和意义的对象。在这一背景之下,本文将北京市作为保障房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对象,从城市规划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空间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为避免伴随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大发展而产生的居住隔离问题,本文便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混合居住模式规划设计策略,为今后保障性住房在我国的建设模式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列举了本课题的相关概念诠释、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为与课题有关的理论阐述部分,主要针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进行简要概括,主要内容与保障性住房以及居住空间研究等方面相关;第叁章为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的调查研究,详要分析了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格局及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着重分析了居住隔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模式之间的关联性及居住隔离现象将会带来何种消极后果;第五章提出了针对因大规模保障型住区集中建设而产生的居住隔离现象及如何避免畸形社会发展的城市规划策略,并讨论了该种策略的可行性;第六章为全篇论文的结语,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并提出了后续探讨的可能及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5-06-01)

李康[9](2015)在《基于混合多元居住模式的保障房建设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房价的不断提升,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各个阶层的居住分异现象日益明显,保障房住宅区的科学合理建设是政府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出路。本文以峨眉山市保障房住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峨眉山市居住分异的情况、保障房住区建设的问题、居住分异与保障房住区建设的关系,提出基于混合多元居住模式的一系列保障房住区建设策略。本论文将分成六章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并介绍了居住分异与社会隔离、城市住房、城市保障住房、混合多元居住模式等相关概念。第二章对国内外城市保障住房建设研究动态、城市居住分异的相关研究状况、我国关于融合多元居住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第叁章对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区的保障住房政策和建设策略进行了研究,对国内外保障房建设经验进行了总结。第四章对峨眉山市保障房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选址分析、公共交通设施分析、公共配套设施分析、住区规模分析、峨眉山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问题分析。第五章对混合多元居住模式与保障房住区建设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混合多元居住模式的缘起与发展、混合多元居住模式的“混合”内容、混合多元居住模式的阶层组合及特点、混合多元居住模式在保障房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混合多元居住模式在保障房住区建设中的正面效应、保障房住区建设推行混合多元居住模式的难点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行混合多元居住模式的突破点。第六章对峨眉山市保障房住区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峨眉山市保障住房空间组织的战略意义和战略目标,并对峨眉山市保障房住区建设的保障房住区分散策略、住房混合策略、住区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5-05-01)

杨菊华[10](2014)在《混合居住模式:助推流动人口从“寄居”走向“安居”》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动人口居所与本地市民居所隔离性强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是个人财富与社会地位的凝聚与物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中国人而言,"人以宅为家",住房被视为"安身之所",有房才能稳定扎根,无房始终寄居漂泊。而现实情况是,流动人口的住房拥有率极低,居住稳定性差。据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东、中、西部8个城市的调查结果,在16878个样本中,分别仅有0.22%、(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下半月)》期刊2014年07期)

混合居住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陕南为秦巴山区腹地,有着特殊的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战略,启动了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汉中、安康、商洛叁市深受地质灾害、贫穷困扰的地区成为了重点安置区与脱贫区。本文正以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建设为背景,从“混合型居住模式”的角度出发,借鉴混合社区的相关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当前陕南移民安置社区建设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给出基于混合型居住模式下的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探寻混合居住模式在陕南移民安置社区中的发展之路。本文首先确立了研究对象,界定了混合型移民社区的相关概念,然后以“理论实践借鉴——现象描述分析——对策研究——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实践借鉴部分主要分析了国内外移民安置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混合型居住理论与实践。其中,通过对国内外移民安置方面的理论成果研究,给予本文经验借鉴,之后再对混合型居住相关理论与实践分析,搭建起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台基。现象描述分析主要是概述了陕南地区的移民安置建设情况,了解并掌握搬迁过程中相关政策、实施进展,以及目前所积累的营建模式。同时根据调研资料,掌握陕南安置社区土地利用现状,对社区的物质空间环境以及对居民生活状态方面有了充分认知。之后对目前安置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空间四个方面。对策研究主要是针对问题,提出构建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的原则与目标,目标即在于社会提升、经济支撑、文化交融与空间适应四个目标。基于此目标,从社区的功能组织、空间规划、文化互融和实施保障四个角度构建起策略体系。实证研究主要根据本文研究的两类社区即进城入镇型、镇区圈层型,选取代表性样本,以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并为陕南移民安置社区的实施建设提供更为直观的借鉴。最后为文章的结论,并对今后陕南地区发展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做出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居住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傅燕.城市居住区分化及混合生态居住模式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

[2].李伟.混合型居住模式下的陕南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李伟,于涛.混合居住模式下的陕南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研究——以先联村为例[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建设规划).2017

[4].卢春双.混合居住模式下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

[5].卢春双.北京旧城改造更新中混合居住模式研究的意义[J].建筑与文化.2016

[6].赵文聘.美国混合居住模式的实施及对我国的启示[N].中国社会报.2016

[7].谭昕.基于混合社区模式的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优化策略[D].安徽建筑大学.2015

[8].李兆云.基于混合居住模式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

[9].李康.基于混合多元居住模式的保障房建设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10].杨菊华.混合居住模式:助推流动人口从“寄居”走向“安居”[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

标签:;  ;  ;  

混合居住模式论文-傅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