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村级股份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股份经济合作社,深化改革
村级股份制论文文献综述
伍乐健[1](2016)在《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村级集体经济是我国土地集体所有而衍生的一种特有经济,其产生、发展、变革皆具时代特征。论文讨论了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相关的概念,结合杭州市江干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践,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际分析,形成如下研究结果:1.推进江干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需要必要的理论支撑。这些理论,总体上包括现代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等。2.江干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通过这叁个阶段十余年探索实践,因制度变迁引发的改革成效已全面显现,但也面临着股权不清晰、股社未分离、前后不一致、管理不科学等新问题和新矛盾。3.作者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有关省市,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做法做了比较分析。认为完善的股权设置机制和分配机制,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和其他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4.作者认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一种“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经济组织制度,即适应完全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实现集体经济的自然消亡。5.作者认为,要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关键与核心是解决股权问题,包括明晰股权、推进股权流转等。在推进改革进程中,要充分体现“刚柔并济”,即在执行政策上强调刚性,以此保障股民合法权益,在群体纳入上强调柔性,以此体现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福利性。在完善股份合作社内部管理体系上,现阶段首先要强调股社分离,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治理、运行和监督机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10-08)
钱卫挺[2](2016)在《“城中村”村级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实践与成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主要以“城中村”改造较早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宁海县桃源街道上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研究对象,从农户意愿和新制度经济学双重视角,对宁海县上桥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动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桃源街道上桥经济合作社具体股份制改革实践情况进行描述;最后,通过构建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成效分析框架,基于农户实际调查数据和二手统计资料,探讨上桥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成效状况,研究表明:(1)从农户角度看,农户对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意愿强烈。调查显示,99%的农户赞同改革,改革后可以使自己定期分红,获得经济收入是农户愿意改革的主要原因。而不愿意改革的农户主要还是担心改革后自己不能成为受益人。(2)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上桥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具有客观必然性。旧制度存在监管约束不利,不能有效促进上桥村经济发展,其分配制度也不能满足农户获取红利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新的制度,股份合作制集中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点,这种制度在深化“城中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城中村”各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宁海县上桥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是一个由下而上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其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行为,更是一个嵌入社会关系的社会行为。上桥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股权仍不清晰、股权设置不合理、股份经济组织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4)上桥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已经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宁海县上桥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关系,保障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了股民的经济实惠,推动了农村政治制度和城镇化的建设。为全面推进“城中村”各项改革,弥补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发挥优势,让农村产权真正的“活”起来,研究认为:股份合作制度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对其他地区“城中村”或者存在集体资产管理困境的村社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城中村”村级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后,还需要妥善处理股份制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准确把握和利用股份制改革的法规政策,抓紧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配套制度,加快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流动机制;探索推进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化改造和终止退出。(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6-06-05)
朱小兵[3](2014)在《玉环:村级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铺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朱小兵)“搞村级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当然好了,老百姓享受发展成果,得实惠。”6月12日,作为玉环率先完成村级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之一的坎门街道东风股份经济合作社社长黄其宝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坎门街道东风村目前有2000多人,2008(本文来源于《台州日报》期刊2014-06-16)
邵小儿,林旭雯,周旭群[4](2014)在《余姚村级股份制改革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姚股份制改革分析浙江省余姚市村级股份制改革始于2000年,当时基于村级福利分配的需要,个别地方如梨洲街道城郊村借鉴广州、南海等地经验,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随着城市化和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浙江省及宁波市相继出台《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和《浙江省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示范章程(试行)的通知》,全市村级股份制改革稳步有序推进。至2013年底,全市279个村(社区)完成股份制改(本文来源于《农村经营管理》期刊2014年06期)
许忠新[5](2013)在《明晰产权 惠利于民——关于江阴市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江阴市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工作,于2004年10月在长泾镇花园村试点起步,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58家,占全市241个行政村总数的66%;共有农民股东46.5万人,占全市77.18万农民总数的60%。经过8年的稳步推进,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保障了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先后涌现了长江村、通运村、(本文来源于《江苏农村经济》期刊2013年10期)
左峰,武婧,牛雅静[6](2011)在《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以田和街办辖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田和街办辖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田和街道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区西北部,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属于城乡结合地带,俗称威海市区"西大门"。辖区东邻环翠楼街道办事处,西连烟威一级公路,南毗环翠旅游度假区,北望渤海湾,距国际海水浴场仅2公里,距市行政中心3公里,是烟(台)威(海)高速公路必经之地。区内主干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是进出威海的重要门户,也是重要的金融、物流、保险、汽贸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本文来源于《城乡社会观察》期刊2011年00期)
余骁[7](2010)在《滨江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2009年,滨江区先后对9个村进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为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全面推进股份制改革,笔者进行了专题调研与探索思考。(本文来源于《杭州农业与科技》期刊2010年05期)
刘亮武[8](2010)在《陵水县村级股份制公司成燎原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村民人均一次性可获得土地补偿金5万,村民每年人均分红达5000元以上,每户村民享有村委会出资建的230平方米的二层半楼房,村民免费享受农村医疗保险。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竟然在大墩村实现了。"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大墩村村民李石法领到征地补偿款后激动地说。(本文来源于《今日海南》期刊2010年10期)
余骁[9](2010)在《滨江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在庙后王、长一和岩大房等3个村进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2009年又推进了襄七房、傅家峙和联庄等6个村的改革。1.主要成效(1)明晰了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股份制改革后,明确了村级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做到“资产变股权、(本文来源于《新农村》期刊2010年09期)
刘邦德[10](2010)在《宝山110个村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做好农村“叁资”管理既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需要,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更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但要真正推进这项改革,还面临干部畏难、群众着眼眼前利益、政策不配套等困难。 本报讯 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被称为“叁资”,宝山区加强“叁资”(本文来源于《东方城乡报》期刊2010-05-27)
村级股份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主要以“城中村”改造较早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宁海县桃源街道上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研究对象,从农户意愿和新制度经济学双重视角,对宁海县上桥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动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桃源街道上桥经济合作社具体股份制改革实践情况进行描述;最后,通过构建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成效分析框架,基于农户实际调查数据和二手统计资料,探讨上桥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成效状况,研究表明:(1)从农户角度看,农户对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意愿强烈。调查显示,99%的农户赞同改革,改革后可以使自己定期分红,获得经济收入是农户愿意改革的主要原因。而不愿意改革的农户主要还是担心改革后自己不能成为受益人。(2)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上桥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具有客观必然性。旧制度存在监管约束不利,不能有效促进上桥村经济发展,其分配制度也不能满足农户获取红利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新的制度,股份合作制集中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点,这种制度在深化“城中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城中村”各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宁海县上桥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是一个由下而上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其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行为,更是一个嵌入社会关系的社会行为。上桥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股权仍不清晰、股权设置不合理、股份经济组织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4)上桥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已经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宁海县上桥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关系,保障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了股民的经济实惠,推动了农村政治制度和城镇化的建设。为全面推进“城中村”各项改革,弥补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发挥优势,让农村产权真正的“活”起来,研究认为:股份合作制度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对其他地区“城中村”或者存在集体资产管理困境的村社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城中村”村级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后,还需要妥善处理股份制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准确把握和利用股份制改革的法规政策,抓紧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配套制度,加快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流动机制;探索推进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化改造和终止退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村级股份制论文参考文献
[1].伍乐健.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6
[2].钱卫挺.“城中村”村级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实践与成效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
[3].朱小兵.玉环:村级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铺开[N].台州日报.2014
[4].邵小儿,林旭雯,周旭群.余姚村级股份制改革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14
[5].许忠新.明晰产权惠利于民——关于江阴市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调查[J].江苏农村经济.2013
[6].左峰,武婧,牛雅静.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以田和街办辖区为例[J].城乡社会观察.2011
[7].余骁.滨江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0
[8].刘亮武.陵水县村级股份制公司成燎原之势[J].今日海南.2010
[9].余骁.滨江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新农村.2010
[10].刘邦德.宝山110个村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N].东方城乡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