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浅海地区论文-徐钰,于富文,杨德宽,高杨骏

滩浅海地区论文-徐钰,于富文,杨德宽,高杨骏

导读:本文包含了滩浅海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滩浅海,双检检波器,陆检机芯,幅频特性

滩浅海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徐钰,于富文,杨德宽,高杨骏[1](2015)在《滩浅海地区双检接收技术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滩浅海地区的地震勘探中,由于受表层条件的限制,海上的装备不能较好地适应海陆过渡区域,给激发和接收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双检检波器的外壳和内部结构进行工艺革新,以及实验室的振动台测试对比,优选出最佳的陆检机芯,有效提高了接收的灵敏度和耦合度。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双检检波器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能够达到较高灵敏度、较低输出阻抗的布置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5-13)

邸志欣,丁伟,吕公河,刘怀山,段卫星[2](2012)在《五号桩地区滩浅海高精度叁维地震采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号桩地区是胜利油田滩浅海油气勘探的重点老区,增储上产的潜力巨大,但以往地震资料中深层能量弱,信噪比较低,无法满足进一步精细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要求。针对该区复杂的地表和地下特点及难点,基于复杂构造模型正演和迭前成像效果分析,设计论证了适合于该区滩浅海高精度地震采集的观测系统形式,确保了全区陆-滩-海资料的无缝连接采集;通过研究高效激发震源和采用以近地表岩性分层及建模为基础的激发技术,来提高滩涂区域的地震激发效果;通过研究与试验气枪阵列组合参数,优选激发子波特征好、能量强的最佳气枪组合方式和沉枪深度;采用板式长尾锥检波器耦合器,提高滩涂的地震波接收效果;在海上采用高精度检波器二次定位技术和措施,提高水中检波器的定位精度。通过联合应用以上技术方法,在五号桩地区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对该资料进行了处理和解释,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2年04期)

张建峰,龚旭东,杨志国,王志亮[3](2012)在《滩浅海地区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正交束线观测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研究8L4S176T正交束线观测系统及其在复杂滩浅海区域施工时对接收设备、震源激发、二次定位和采集方法的要求,论证了该观测系统对于实现以提高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精度和分辨率、衰减采集脚印为目的的地震采集在复杂海底应用的可行性。正交观测系统横向一次只滚动一个排列,有效避免了采集脚印的产生;根据不同水深采用不同的激发和接收方式,提高了轻型海底电缆地震资料的品质;声学定位、沿检波线激发等措施保障了采集效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及其采集方法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信噪比,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波场信息,改善了成像精度。(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2年03期)

赵思为[4](2011)在《滩浅海地区多次波消除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多次波问题困扰着地震勘探,在某些地区,尤为突出。目前压制多次波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多次波的周期性和其与一次波的剩余时差,虽然这些方法都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但在实践应用中,效果却总是令人失望。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全面有效地多次波去除方法。多次波问题一直困扰着地震资料处理人员。多次波压制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地震资料的后期处理,而且直接影响到地震剖面的解释。基于此,详细研究地球物理方法中常用的多次波消除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当前对多次波的压制技术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接着详细地论述了多次波的成因、分类、运动学特征、波场特征,并介绍了多次波的识别技术。然后从方法的原理、应用条件、优点与不足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几种主要的多次波压制方法。最后以某浅海地区二维资料为例对叁种典型多次波消除方法进行了大量数值试验,并仔细分析了每种方法在该工区应用中的优缺点与适应性。通过理论分析和某滩浅海地区的实际资料的处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对该区应用常规的多次波处理方法的结论,通过方法对比,发现二维F-K法衰减多次波效果最好;2.通过对比分析,获得了常规方法的最佳参数;3提出了基于时变系数控制的多次迭代法获取中间速度,有效地提高了F-K滤波法的精度,并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1-05-01)

徐辉,董伟,赵志萍,顾庆雷[5](2009)在《低测成果约束下的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及其在胜利滩浅海过渡带地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静校正是影响地震勘探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研究的低测成果约束下的层析反演方法,综合了模型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的优点,通过约束层析反演建立近地表模型,计算静校正量,既弥补了大炮初至由于缺少近道而丢失的浅层精细速度信息,又解决了小折射和微测井点少而疏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精度。通过在胜利滩浅海过渡带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了该静校正技术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09年21期)

崔汝国,曹国滨[6](2008)在《垦东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垦东滩浅海地区的环境特点给地震勘探带来很多难点,具体表现为:①地表条件变化大,地震激发、接收条件差,且易形成多个虚反射界面,引起多种干扰波,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品质;②由于潮汐和海水的影响,检波器定位困难,影响资料处理精度;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过渡带地震采集会存在多种观测方式,从而影响过渡带资料的无缝拼接;④在水域中采用气枪震源激发、水中压电检波器接收,在陆滩区采用炸药震源激发、沼泽压电检波器接收,造成地震波能量、频率和相位的较大差异。本文针对垦东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的难点,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滩浅海地震勘探技术,具体包括:①地震采集技术,包括表层结构调查技术、地震波激发技术、地震波接收技术、检波器精确定位技术、观测系统设计技术;②地震处理技术,包括差异校正技术、虚反射和变周期海底鸣震压制技术。通过滩浅海地震勘探技术在垦东滩浅海地区的应用,得到的资料无论在信噪比和分辨率方面都有所提高,并且实现了多种观测方式地震资料的无缝拼接。(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08年S2期)

朱红娟,惠俊刚,聂爱兰[7](2008)在《滩浅海地区煤田叁维地震勘探难点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滩浅海地区煤田叁维地震勘探方法具有陆地勘探和海上勘探两重性,地震资料在能量、频率和相位上存在较大差异。以LK工区为例,分析了滩浅海地区野外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难点,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在勘探采集阶段,通过声纳二次定位、点震源激发、合理变观等措施保证了原始资料采集的质量;在资料处理阶段,应用SLS初至波二次定位和子波匹配等技术提高了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本文来源于《勘探地球物理进展》期刊2008年04期)

朱伟强[8](2008)在《胜利滩浅海地区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滩浅海地震勘探主要包括滩涂、两栖地带、浅海叁部分,在野外采集中,因激发震源、检波器和表层岩性不同,使得滩涂、两栖带和浅海各段地震记录的子波不同,资料品质差异大、相位不一致,在滩海接合部剖面同相轴连续性差、信噪比低、构造形态改变,无法将反射波场的动力学特征直接用于储层反演和油气预测。文中根据滩浅海地震勘探的特点,系统地开展了资料处理技术研究。针对滩浅海地区地震资料子波差异问题,研究了振幅处理技术和子波处理技术,在振幅处理方面,利用地表一致性振幅校正和剩余振幅校正,较好地解决了资料的振幅差异问题;在子波处理方面,提出在多约束条件下利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两步统计子波反褶积、匹配滤波等子波处理技术结合的方法进行子波压缩和一致性校正。针对表层变化大的特点,研究提出基于层析反演近地表模型的波动方程基准面静校正技术,通过层析反演的方法,建立较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较好地解决了滩浅海资料的静校正问题。在检波器二次定位方面,开发应用圆-圆定位方法和检波器空间差异校正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检波器受风浪、潮汐、海流影响发生的漂移问题。在噪音衰减方面,研究了噪音产生机制及地震数据在不同数学域、不同地球物理域及其不同多维构成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地震数据重构的噪音衰减技术,另外,针对滩浅海资料多次波发育的特点,提出采用预测反褶积、相关滤波、拉冬变换、波动方程和优化组合多重压制方法压制不同类型的多次波。在成像技术方面,研究了主能量优化迭加技术、时差校正垂直迭加技术、共反射面元迭加技术、全方程优化系数有限差分偏移技术和迭前时间偏移技术,基本解决了滩海资料的迭加成像和偏移成像问题。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对胜利油田郭局子地区、桩西地区等滩浅海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提高了滩浅海资料的成像精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8-05-01)

刘治红,凡正才,朱伟强[9](2007)在《滩浅海地区浅层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的主要目标多是埋深大于1000m的中深层油气藏,而针对埋深小于1000m的勘探目标(如煤层)所做的研究工作很少。为此,针对目标煤层埋藏浅,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大,野外采集资料品质变化大,检波器漂移,变周期海底鸣震发育等特点,采用了检波器二次定位、激发接收差异校正、变周期海底鸣震压制、迭前时间偏移等技术,获得的成果剖面保真度高,反射波目的层齐全,波的动力学特征明显,层位关系清楚。(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07年S1期)

崔汝国,王彦春,曹国滨,皮金云[10](2006)在《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滩浅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表条件和复杂多变的表层结构,既不同于陆上勘探也不同于海上勘探,尤其在两栖地带存在海陆2种施工方式。笔者对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的激发震源、检波器和观测系统等野外采集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解决滩浅海地区野外难以采集到高品质地震资料问题的方法,开展了地震记录上的干扰波压制、差异校正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形成一整套适用于滩浅海地区油气资源探查的高精度实用性的特色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06年05期)

滩浅海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五号桩地区是胜利油田滩浅海油气勘探的重点老区,增储上产的潜力巨大,但以往地震资料中深层能量弱,信噪比较低,无法满足进一步精细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要求。针对该区复杂的地表和地下特点及难点,基于复杂构造模型正演和迭前成像效果分析,设计论证了适合于该区滩浅海高精度地震采集的观测系统形式,确保了全区陆-滩-海资料的无缝连接采集;通过研究高效激发震源和采用以近地表岩性分层及建模为基础的激发技术,来提高滩涂区域的地震激发效果;通过研究与试验气枪阵列组合参数,优选激发子波特征好、能量强的最佳气枪组合方式和沉枪深度;采用板式长尾锥检波器耦合器,提高滩涂的地震波接收效果;在海上采用高精度检波器二次定位技术和措施,提高水中检波器的定位精度。通过联合应用以上技术方法,在五号桩地区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对该资料进行了处理和解释,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滩浅海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徐钰,于富文,杨德宽,高杨骏.滩浅海地区双检接收技术研究及应用[C].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2].邸志欣,丁伟,吕公河,刘怀山,段卫星.五号桩地区滩浅海高精度叁维地震采集技术[J].石油物探.2012

[3].张建峰,龚旭东,杨志国,王志亮.滩浅海地区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正交束线观测系统分析[J].石油物探.2012

[4].赵思为.滩浅海地区多次波消除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5].徐辉,董伟,赵志萍,顾庆雷.低测成果约束下的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及其在胜利滩浅海过渡带地区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

[6].崔汝国,曹国滨.垦东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

[7].朱红娟,惠俊刚,聂爱兰.滩浅海地区煤田叁维地震勘探难点与对策[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8

[8].朱伟强.胜利滩浅海地区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

[9].刘治红,凡正才,朱伟强.滩浅海地区浅层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7

[10].崔汝国,王彦春,曹国滨,皮金云.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技术[J].物探与化探.2006

标签:;  ;  ;  ;  

滩浅海地区论文-徐钰,于富文,杨德宽,高杨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