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黑水缬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寒温带,黑水缬草,仿生态,培育技术
黑水缬草论文文献综述
刘官久,丛建华[1](2019)在《寒温带黑水缬草仿生态培育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缬草野生分布和生长习性,从选地、整地、繁殖方式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均提出具体方法和措施,可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对林区职工增加收入和林区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林业勘查设计》期刊2019年02期)
王喆,李伟,刘颖,李菁媛,郭盼[2](2017)在《黑水缬草提取物对Aβ_(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生物标记物调控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技术研究黑水缬草提取物对Aβ_(25-35)诱导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干预机制,为A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D模型组和治疗组,运用免疫组化实验观察AD小鼠脑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UPLC-MS技术研究黑水缬草提取物对AD模型小鼠生物标记物的调控作用。结果:对照组小鼠海马区细胞排列整齐且形态正常。AD模型组小鼠海马区可见到大量淀粉样斑块。治疗组小鼠海马区淀粉样斑块数量减少,细胞趋于正常。通过对实验小鼠血浆代谢组学进行分析,确定了色氨酸、组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LPC)C22∶6、LPC C18∶2、LPC C16∶0(m/z 496.2)、LPC C16∶0(m/z 991.6)、二氢神经鞘氨醇(DHS)、C16 DHS、C20 DHS、十八碳4-羟双氢(神经)鞘氨醇(C18PHS)、C20 PHS 11种AD血浆生物标记物,通过比较发现,AD模型组小鼠血浆中11种标记物含量较对照组均显着降低(P<0.01),而治疗组小鼠血浆中11种生物标记物含量较AD模型组均明显上升(P<0.05,P<0.01)。结论:黑水缬草提取物可通过干预AD小鼠体内氨基酸、磷脂和鞘脂等相关代谢通路而缓解小鼠海马区淀粉样斑块沉积,从而起到治疗AD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王喆,李伟,李菁媛,李琳,李乃静[3](2016)在《黑水缬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探讨黑水缬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2%吐温80)、AD模型组(2%吐温80)和治疗组(95%黑水缬草粗提物2 g/kg),灌胃给药30 d。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UPLC-MS技术对小鼠进行研究。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单位时间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短,穿台次数减少(P<0.05),治疗组小鼠单位时间内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长,穿台次数增加(P<0.05)。通过UPLC-MS/MS技术,确定了10种AD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分别为组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C16∶0、溶血磷脂酰胆碱C18∶2、溶血磷脂酰胆碱C18∶1、溶血磷脂酰胆碱C20∶4、溶血磷脂酰胆碱C22∶6、十六碳鞘磷脂、二氢神经鞘氨醇、4-羟双氢(神经)鞘氨醇C18、4-羟双氢(神经)鞘氨醇C20,与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血浆中10种标志物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小鼠血浆中10种标志物的含量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黑水缬草提取物可提高AD小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氨基酸、磷脂和鞘脂代谢等相关代谢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6年21期)
王长福,王秋红,肖阳,武立华,万莹莹[4](2016)在《黑水缬草神经保护活性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抗阿尔茨海默症(AD)有效部位中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成分进行筛选,以阐明黑水缬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对黑水缬草抗AD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根据理化分析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利用MTT法筛选具有PC12神经保护作用的单体化合物。结果从黑水缬草抗AD有效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5个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梣皮树脂醇-4,4′-二-O-β-D-双吡喃葡萄糖苷(1)、(+)-紫丁香-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青刺尖木脂醇苷(3)、(+)-8,8′-二羟基-松脂素-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4)、青刺尖木脂醇(5)和6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jatamanin A(6)、7-羟基-8-(羟甲基)-4-亚甲基六氢环戊烯[并]吡喃-1(3H)-酮(7)、4-羟甲基-环戊烯[并]吡喃-7-甲醛(8)、patriscabroside III(9)、jatamanin E(10)及败酱苷(11)。对其进行体外活性研究发现25、12.5和5μmol/L的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均能明显减轻Aβ1-42所致PC12细胞损伤。结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6~10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为黑水缬草抗AD有效部位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部分药效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6年11期)
米盈盈[5](2016)在《黑水缬草木脂素成分分析及药物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水缬草为败酱科缬草属(Valeriana L.)植物,有镇静宁心、理气和止痛的功效,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首次发现黑水缬草具有显着的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活性,确定了抗-AD的有效部位为黑水缬草95%乙醇提取物的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的50%EtOH洗脱组分(AD-EFV),并进一步发现木脂素成分具有较强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为揭示黑水缬草木脂素成分吸收和分布的特征,给药物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参考,本次研究将对黑水缬草木脂素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和药物动力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黑水缬草木脂素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采用UPLC-MS/MS技术建立黑水缬草提取物中9个木脂素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色谱柱为 CSH Fluoro-Phenyl(150mm×2.1mm,1.7μm),流动相为含有0.1%甲酸的乙腈-水,梯度洗脱,0.2mL/min的流速;质谱条件为:ESI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负离子扫描。以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对之间的相对丰度定性,以定量离子对峰面积定量。实验结果9个木脂素成分8,8'-二羟基松脂素(DH)、(+)-梣皮树脂醇-4,4'-O-β-D-双葡萄吡喃糖苷(MDG)、青刺尖木质醇苷(PG)、(+)-松脂素-4,4'-O-β-D-双葡萄吡喃糖苷(PDG)、(+)-紫丁香-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SG)、(+)-8-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H4'G)、左旋马尾松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MG)、8,8'-二羟基-松脂素-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DG)、(+)-8-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H4G)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仪器精密度(RSD)<4.91%,重复率(RSD)在1.80%~2.94%之间,回收率在94%~104%之间。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效率高、线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并将该方法应用于10批黑水缬草药材中木脂素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2.黑水缬草木脂素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采用UPLC-MS/MS技术建立黑水缬草木脂素成分在大鼠血浆样品中的定量分析方法。色谱柱为 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mm×2.1mm,1.7μm),流动相为含有0.1%甲酸的乙腈-水,梯度洗脱,0.3mL/min的流速;质谱条件为:ESI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负离子扫描。(+)-8-羟基-松脂素-4'-O-p-D-吡喃葡萄糖苷(HG)、青刺尖木脂醇苷(PG)、松脂素-4,4'-二-O-β-D-双葡萄吡喃糖苷(PDG)、左旋马尾松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MG)4个木脂素化合物和4-羟基苯甲酸乙酯(IS)被监测的离子对分别为 535.2/373.1、551.3/389.3、681.3/357.1、553.4/357.2、165.2/92.0。结果4个木脂素化合物的线性范围(ng/mL)分别为0.39~154.0、0.62~244.7、0.50~134.5、0.34~198.7,日间和日内精密度(RSD)低于14.46%,准确度(RE)在-5.87%~12.30之间,分析物在大鼠血浆中的提取回收率均超过81.10%。该方法应用到大鼠口服给药黑水缬草提取物后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HG、PG、PDG、MG的T1/2(h)在2.13~3.00之间,Tmax(h)在 0.58~0.67 之间,Cmax(ng/mL)分别为 27.33±5.32、33.54±6.18、9.85±1.88、24.95±7.05。3.黑水缬草木脂素成分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采用UPLC-MS/MS技术建立黑水缬草木脂素成分在大鼠各组织样品中的定量分析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mm×2.1mm,1.7μm),流动相为含有0.1%甲酸的乙腈-水,梯度洗脱,0.3mL/min的流速;质谱条件为:ESI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负离子扫描。该方法应用到大鼠口服给药黑水缬草提取物后的组织分布研究。于给药后0.5、1、1.5、2和2.5h,摘取心、肝、脾、肺、肾及脑组织样品,检测药物HG、PG、PDG、MG在各组织脏器中的浓度。结果表明,4个木脂素成分在心、肝、脾、肺、肾及脑组织中均有分布,从整个分布情况来看,在脾组织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其次是肝脏和肺脏,4个成分均可通过血脑屏障。本次研究对黑水缬草中抗-AD的9个活性成分建立了快速、高效的多组分同时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10批黑水缬草药材中木脂素成分的检测,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相关的方法依据。建立黑水缬草木脂素成分在生物样品中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黑水缬草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的研究,为药物黑水缬草在抗-AD的临床化应用中制定给药次数、给药剂量及其使用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6-01)
万莹莹,王长福,王秋红,肖阳,王知斌[6](2016)在《黑水缬草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实验基于前期黑水缬草抗老年痴呆(AD)的作用,对其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75%乙醇加热回流的方法对黑水缬草药材进行提取,提取物经萃取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得到其抗AD的有效部位,采用硅胶、ODS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法分离该有效部位并得到9个化合物(1~9),结合质谱及核磁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6-hydroxy-7-(hydroxymethyl)-4-methy-lenehexahydrocyclopenta[c]pyran-1(3H)-one(1),suspensolide F(2),马钱子苷(3),α-莫诺苷(4),β-莫诺苷(5),patrinovalerosidate(6),野花椒苷A(7),(-)-angelicoidenol-2-O-β-D-glucopyranoside(8)和citroside A(9),其中化合物6~9为首次从缬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进一步对化合物1~9进行体外抗AD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2和6对PC12神经元细胞损伤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刘玲[7](2014)在《黑水缬草中Kissoone B单体化合物改善果蝇睡眠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水缬草为败酱科(Valerianaceae)缬草属(Valeriana)植物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 Smir. ex Kom.)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实验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具有明显的改善睡眠的作用,经果蝇动物模型筛选出包括kissoone B在内的8个单体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活性作用。本实验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kissoone B对野生黑腹果蝇睡眠的影响,并从分子水平探讨其睡眠机制。采用DAMS监测系统考察五个不同浓度(0.25%,0.5%,1%,2%,4%)及七个不同给药时长(1d,2d,3d,4d,5d,6d,7d) kissoone B对7日龄果蝇睡眠时间的影响;建立果蝇孤独模型,考察kissoone B单体化合物对其睡眠时间的影响,验证kissoone B改善睡眠的药理活性;运用RT-PCR技术,以果蝇脑部per、tim、clk、slo四种基因的表达量为指标,考察给予kissoone B前后7日龄果蝇睡眠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kissoone B对7日龄果蝇睡眠时间的影响:不同浓度组与空白组比较,除0.25%浓度外,二者白天睡眠时间、夜晚睡眠时间及睡眠总时间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 kissoone B对给药1d-7d果蝇睡眠时间的影响:给药2天能显着增加雄性果蝇的睡眠时间(p<0.05),给药5天能极显着增加雄性果蝇的睡眠时间(p<0.01),且与给药2天组比较也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雌果蝇在给药第3天睡眠总时间与空白组,相比即显示出极显着性差异(p<0.01)。3. kissoone B对果蝇睡眠影响的量效、时效关系实验得出,雌果蝇的最佳给药浓度为0.5%,最佳给药时长为给药3天;雄果蝇1%药物浓度为最佳给药浓度,给药5天为最佳给药时长。4. kissoone B能显着延长孤独模型果蝇的睡眠时间。5.与空白组相比较,给予缬草石油醚提取物的果蝇per基因、tim基因、clk基因及slo基因表达量均上调; kissoone B化合物能使雌果蝇per基因、clk基因及slo基因表达量均上调,使雄果蝇的per、tim、elk及slo四个基因表达量都上调。上述实验表明,黑水缬草石油醚提取物及kissoone B单体化合物延长果蝇睡眠时间是以per.tim.slo和clk基因多基因参与的过程、多基因共同调节的结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6-01)
陈佳帅,吴军凯,刘玲,张瑜,王凤娇[8](2013)在《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改善小鼠睡眠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考察其对小鼠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及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实验,考察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不同剂量对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影响以及联合氟马西尼注射液、5-羟色胺酸(5-HTP)和对氯苯丙氨酸(PCPA)对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脑组织GABA,5-HT含量,以确定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结果: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3个剂量(30,15,7.5 g·kg-1)均具有改善小鼠睡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缩短睡眠潜伏期和延长睡眠时间。联合氟马西尼注射液,5-HTP和PCPA后,对小鼠的睡眠时间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联合氟马西尼注射液可阻断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和地西泮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联合5-HTP可增强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联合PCPA可阻断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不同剂量均能使小鼠脑组织的神经递质GABA,5-HT含量显着升高。结论: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高、中、低3个剂量均能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改善睡眠作用的机制与脑内神经递质GABA,5-HT的含量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3年24期)
陈佳帅[9](2013)在《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改善睡眠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水缬草为败酱科(Valerianaceae)缬草属(Valeriana)植物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 Smir. ex Kom.)的干燥根及根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具有改善小鼠睡眠作用。本实验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部位对小鼠和果蝇睡眠的改善作用,考察其对小鼠脑内和果蝇头部神经递质GABA及5-HT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实验,考察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不同剂量对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影响以及联合氟马西尼注射液、5-HTP和PCPA对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影响;采用DAMS监测系统考察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对果蝇睡眠时间的影响以及量效和时效关系;采用果蝇睡眠剥夺模型考察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对其睡眠时间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头部以及果蝇头部GABA和5-HT含量,以确定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叁个剂量(30g·kg-1,15g·kg-1,7.5g·kg-1)均具有改善小鼠睡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缩短睡眠潜伏期和延长睡眠时间;2.联合氟马西尼注射液,5-HTP和PCPA后,对小鼠的睡眠时间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联合氟马西尼注射液给药后,阻断了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和地西泮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联合5-HTP给药后,增强了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联合PCPA给药后,阻断了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3.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不同剂量均能使小鼠头部的神经递质GABA和5-HT含量升高。4.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对果蝇睡眠时间影响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如下:量效方面:雌性果蝇随给药浓度的逐渐升高,睡眠时间逐渐延长,其中4%和8%组与空白对照组比具有显着性差异,故选择8%为雌果蝇的最佳给药浓度;雄性果蝇在药物浓度0.5%-4%范围内,睡眠时间呈上升趋势,在4%药物浓度后虽然剂量升高,但睡眠时间不再升高,故选择4%的药物浓度为雄果蝇最佳给药浓度时效方面:雌性果蝇以最佳浓度给药1-4天范围内,睡眠时间呈上升趋势,给药4-7天睡眠时间呈下降趋势,故雌性果蝇的最佳给药时间为4天;雄性果蝇给药1-2天范围内睡眠时间呈上升趋势,给药2天后睡眠时间逐渐下降,所以雄性果蝇的最佳给药时间为2天。5.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能延长睡眠剥夺模型果蝇(光照剥夺、机械剥夺)的睡眠时间。6.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对果蝇头部GABA的含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显着升高果蝇头部5-HT的含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6-01)
王秋红,左月明,张中立,王长福,匡海学[10](2012)在《黑水缬草治疗老年痴呆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 Smir.ex Kom.)治疗老年痴呆有效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HPLC等分离方法及各种波谱学鉴定方法。结果:从大孔树脂吸附柱色谱的50%乙醇洗脱组分中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松脂素-4,4'-O-β-D-双葡萄吡喃糖苷(1),(+)8-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吡喃糖苷(2),(+)8-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吡喃糖苷(3),(+)松脂素-8-O-β-D-葡萄吡喃糖苷(4),(+)松脂素-4-O-β-D-葡萄吡喃糖苷(5),(+)8-羟基-松脂素(6),(+)8,9'-二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吡喃糖苷(7),(+)8-羟基-松脂素-4,4'-O-β-D-双葡萄吡喃糖苷(8),橄榄树脂素-4'-O-β-D-葡萄糖苷(9),落叶松脂醇-4,4'-O-β-D-双葡萄吡喃糖苷(10),橄榄树脂素-4-O-β-D-葡萄吡喃糖苷(11),8-羟基-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吡喃糖苷(12),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吡喃糖苷(13)。结论:13个化合物全部为该植物中首次发现,其中包括8个双环氧木脂素(1~8)和5个单环氧木脂素(9~13)。(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2年04期)
黑水缬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技术研究黑水缬草提取物对Aβ_(25-35)诱导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干预机制,为A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D模型组和治疗组,运用免疫组化实验观察AD小鼠脑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UPLC-MS技术研究黑水缬草提取物对AD模型小鼠生物标记物的调控作用。结果:对照组小鼠海马区细胞排列整齐且形态正常。AD模型组小鼠海马区可见到大量淀粉样斑块。治疗组小鼠海马区淀粉样斑块数量减少,细胞趋于正常。通过对实验小鼠血浆代谢组学进行分析,确定了色氨酸、组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LPC)C22∶6、LPC C18∶2、LPC C16∶0(m/z 496.2)、LPC C16∶0(m/z 991.6)、二氢神经鞘氨醇(DHS)、C16 DHS、C20 DHS、十八碳4-羟双氢(神经)鞘氨醇(C18PHS)、C20 PHS 11种AD血浆生物标记物,通过比较发现,AD模型组小鼠血浆中11种标记物含量较对照组均显着降低(P<0.01),而治疗组小鼠血浆中11种生物标记物含量较AD模型组均明显上升(P<0.05,P<0.01)。结论:黑水缬草提取物可通过干预AD小鼠体内氨基酸、磷脂和鞘脂等相关代谢通路而缓解小鼠海马区淀粉样斑块沉积,从而起到治疗AD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黑水缬草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官久,丛建华.寒温带黑水缬草仿生态培育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19
[2].王喆,李伟,刘颖,李菁媛,郭盼.黑水缬草提取物对Aβ_(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生物标记物调控作用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
[3].王喆,李伟,李菁媛,李琳,李乃静.黑水缬草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
[4].王长福,王秋红,肖阳,武立华,万莹莹.黑水缬草神经保护活性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6
[5].米盈盈.黑水缬草木脂素成分分析及药物动力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
[6].万莹莹,王长福,王秋红,肖阳,王知斌.黑水缬草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6
[7].刘玲.黑水缬草中KissooneB单体化合物改善果蝇睡眠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8].陈佳帅,吴军凯,刘玲,张瑜,王凤娇.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改善小鼠睡眠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
[9].陈佳帅.黑水缬草石油醚部位改善睡眠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10].王秋红,左月明,张中立,王长福,匡海学.黑水缬草治疗老年痴呆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