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营者选择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制度创新,分层分类分权
经营者选择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明,秦海林[1](2018)在《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制度创新原则与机制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创新改革选拔制度。应坚持分类分层分权原则、组织内部培养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原则、党管干部原则和中长期考核原则,更为合理地建立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制度,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绩效。(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8年06期)
杨昌辉[2](2009)在《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国有企业的实力利发展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国家安全程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力得到显着增强,国家实力显着提高。但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问题,更是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按照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是由现实的人组成的协作组织。在这一协作组织中,企业经营者处在极为关键的地位,经营者能力的高低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等制度变迁,显着提高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权仍然由政府控制,极易导致经营者选择行政化和经营者官员化,不利于经营者能力的充分发挥和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和相关保障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在全面分析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经营者的涵义和范畴,将经营者定义为依靠专业知识和技能专门从事经营管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在分析经营者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家理论、产权理论、领导者特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为设计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2)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经营者个性特征与国有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关系;分析了教育背景、个人财富及社会声誉作为经营者能力显示信号的可行性及机理,建立了经理人市场的信息甄别模型,构造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中的报酬契约效用函数,讨论了声誉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效应。(3)比较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的两种主要方式,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应按照市场规则对其进行配置,按照竞争的办法来选拔任用,但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在选拔和任命经营者过程中,也应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应由董事会选择,国有企业应尽快完善由国家董事、职工董事及外部董事共同组成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设立经营者提名、考核和薪酬专门委员会,负责经营者的选拔、考核等工作。(4)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程序,并对选择程序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以期为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管理提供可行的依据;建立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胜任力模型,设计了评价竞聘者的能力指标体系,建议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法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选择;在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显示信号的基础上,设计了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5)从产权关系调整、经理人市场机制、经营者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等方面研究了保证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提出了只有进行必要的产权关系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各种产权主体缺位、错位及越位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与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的若干建议,例如取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政级别”和行政任命方式,实行经理人资格考试和认证制度,推行经理人资格市场准入制度;提出了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的建议,主要包括经营者个人信用评估制度、经营者信用信息联合征信系统和经营者失信的惩罚机制等。(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付桂军[3](2009)在《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现阶段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物质激励机制、精神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叁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路径选择。(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09年07期)
黄志云[4](2007)在《论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有效选择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对传统的企业经营者行政任命的机制进行改革,建立起市场选择和行政任命相结合的新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制度,能有效地避免经营者选拔中出现的选人视野受限、导致腐败等现象。(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07年33期)
何燕,宋周[5](2006)在《“谁来选人”和“怎样选人”——窥探国企经营者的选择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企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财富,必须首先保证自己选出的人能符合企业的要求,具备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正因如此,国企经营者的选人机制显得龙为重要。归纳起来,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对两个问题的回答,即"谁来选人"和"怎样选人"。(本文来源于《现代人才》期刊2006年04期)
林辉,吴广谋,何建敏[6](2006)在《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沿革与经营者行为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以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演化与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的选择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演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当一个“旧”的激励机制无法满足国家的支付,政府不得不被动地修正自己的策略,机制的沿革是“渐进式的帕累托改进”。这是理性的政府和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动态博弈的必然结果。帕累托改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激励机制上。提高外部市场环境的效率和完善经营者选择机制是今后激励机制改革的方向。(本文来源于《管理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李绍明[7](2006)在《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正确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中国当前急需进一步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现行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的弊端的基础上,从体制和法律层面探讨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作者主张以市场为基础,加快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依法建立党政分开、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建立起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文来源于《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郭学斌[8](2006)在《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已逐步显露出来,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面对而又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其中,国有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经营者(企业家)选择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是国有企业目前难以走出困境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同时也是现有理论探讨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虽然围绕我国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理论界形成了“产权论”、“市场论”和“制度论”叁种代表性观点。但这些改革方案的共同缺陷是忽视了企业家机制,特别是组织内部企业家机制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不能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前提下解决国有企业转型和改革问题。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应当是构建以企业家选择机制为核心的企业家机制,即将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动力与企业家选择、激励和监督机制的构建紧密结合起来,由此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党中央近年来关于国企改革的相关精神为指导思想,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在指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与企业经营者行政任命方式之间存在制度冲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现行国企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并运用产权理论对形成弊端的原因从国企经营者选择主体的视角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在这种以角色互换为制度基础的行政选择机制下,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无论如何设计总是低效率的”的观点。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其中既有产权制度上的问题,更有政府职能混同、信息缺陷、风险承担不对称、改革的路径依赖、专用性知识投资与信号识别矛盾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这些问题,是实现科学地选拔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前提条件。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方针,认为国有企业的目标定位不同,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选择问题”应该分类解决:对以国有独资公司形式存在,以承担国家政策目标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应当维持经营者的行政委派制,但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而对以市场效率目标为主、以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制形式存在的国有企业,则应当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选拔和激励职业经理,实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我国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应当着力增加职业经理人资源的有效供给。而有效增加职业经理人资源的供给,则必须建立适合职业经理人发育生长的制度环境。(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6-04-01)
赵威,王永江[9](2006)在《浅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与激励约束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弱,根源之一就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与激励约束机制存在问题。国有企业要想全面提升竞争力,首先要从经营者的选择入手,让企业职工真正参与经营者的选拔。同时,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较低,约束机制不健全,因此也需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06年02期)
刘银国,杨善林,李敏[10](2005)在《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亏损和资产流失严重,根源之一在于国企经营者素质和能力偏低,要改变国企现状,必须首先改变国企经营者的选择主体和选择方式。本文认为,国企职工必须参与经营者选择,国企经营者应由董事会选聘。作者剖析了经营者选择中经营者能力的叁种显示信号机制,建立了经营者能力的信息甄别模型,提出了经营者选择的权衡策略,并建议:(1)取消国企经营者的行政级别;(2)完善经理人市场。(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05年04期)
经营者选择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有企业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国有企业的实力利发展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国家安全程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力得到显着增强,国家实力显着提高。但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问题,更是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按照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是由现实的人组成的协作组织。在这一协作组织中,企业经营者处在极为关键的地位,经营者能力的高低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等制度变迁,显着提高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权仍然由政府控制,极易导致经营者选择行政化和经营者官员化,不利于经营者能力的充分发挥和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和相关保障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在全面分析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经营者的涵义和范畴,将经营者定义为依靠专业知识和技能专门从事经营管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在分析经营者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家理论、产权理论、领导者特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为设计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2)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经营者个性特征与国有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关系;分析了教育背景、个人财富及社会声誉作为经营者能力显示信号的可行性及机理,建立了经理人市场的信息甄别模型,构造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中的报酬契约效用函数,讨论了声誉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效应。(3)比较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的两种主要方式,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应按照市场规则对其进行配置,按照竞争的办法来选拔任用,但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在选拔和任命经营者过程中,也应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应由董事会选择,国有企业应尽快完善由国家董事、职工董事及外部董事共同组成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设立经营者提名、考核和薪酬专门委员会,负责经营者的选拔、考核等工作。(4)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程序,并对选择程序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以期为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管理提供可行的依据;建立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胜任力模型,设计了评价竞聘者的能力指标体系,建议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法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选择;在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显示信号的基础上,设计了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5)从产权关系调整、经理人市场机制、经营者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等方面研究了保证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提出了只有进行必要的产权关系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各种产权主体缺位、错位及越位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与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的若干建议,例如取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政级别”和行政任命方式,实行经理人资格考试和认证制度,推行经理人资格市场准入制度;提出了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的建议,主要包括经营者个人信用评估制度、经营者信用信息联合征信系统和经营者失信的惩罚机制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营者选择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东明,秦海林.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制度创新原则与机制选择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8
[2].杨昌辉.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3].付桂军.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路径选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
[4].黄志云.论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有效选择机制[J].商场现代化.2007
[5].何燕,宋周.“谁来选人”和“怎样选人”——窥探国企经营者的选择机制[J].现代人才.2006
[6].林辉,吴广谋,何建敏.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沿革与经营者行为的选择[J].管理工程学报.2006
[7].李绍明.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8].郭学斌.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9].赵威,王永江.浅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与激励约束机制[J].北方经贸.2006
[10].刘银国,杨善林,李敏.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