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利蓉
(成都高新和平学校成都610000)
星期一第四节课是语文课,我要为四、一班学生上王维脍炙人口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安排在教材的语文天地中,说明它不能像主体课文那样分析的很细,但也要知道它的意思。课前我已安排好了教学步骤:首先是为学生们介绍诗的作者及重阳节的一些情况,在老师的范读下,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出古诗,再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最后就是背诵古诗。
上课铃一响,我就迈着轻松的步伐走进教室,师生问好后,我便开始了课前已预设好的教学步骤:“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它的作者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王维。王维,字摩诘……王维除诗作优美外,还擅长绘画,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评价过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题目中的九月九日是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佳节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上课一开始,为了向学生详细介绍作者和重阳节,我便有了这一大段的开场白,台下的学生,一个个听得索然无味。不过没办法,该介绍的还得介绍完,一番“长篇大论”完毕后,我轻轻地吁了一口气,这么长的一大篇介绍,课前可花了我不少时间准备。接着,我面带微笑地说:“现在,老师就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一遍。”在学生面前进行范读,这可是我最感到骄傲的一件事了。
记得我每每为学生朗读课文时,那饱含激情的朗读都能让他们听得如痴如醉。我信心十足,心里暗暗得意,清清嗓子,便激情朗读起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我读到“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有几位学生早已按耐不住,在下面小声地跟读。我无法制止,只好继续读下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看到老师没有制止,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最后一句几乎成了全班同学和我的齐读,同学们的声音完全压住了我的声音。这次我本想好好表现,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我正想批评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一个学生已等不及了,开口便说:“老师这首诗我早就会读了,我还会背呢!”“我也会背!”“我也会背!”好多学生也赶紧“逞能”。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就迫不及待地背诵起来。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我知道,为了培养学生的素养,每学期都要学生背诵积累古诗词。于是我便问道:“那你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的确安静了不少,不一会儿,有五六只小手又举了起来,于是,我让最爱发言的魏新罗起来回答。他站起身,不慌不忙地说:“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作者一个人住在外地,每当过节时他便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他想家乡的亲人在重阳节这一天都要登高,在插茱萸时,身旁少了他一人。老师,是不是这样?”没想到诗中的意思我一字未讲,他竟能比较准确、完整地讲出来。我欣喜万分地问:“讲得真好,你是怎么知道的呀?”“我知道今天要学这首古诗,所以,昨天晚上查找了一下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唐诗三百首》,上面有这首诗的解释,我看了看就记下来了。”他十分得意地说。随后,我对课前主动预习的学习习惯加以大力表扬,并接着说:“这首诗流传至今,其中有一句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引用,它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每次遇到重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班上学生大都是外地农民工子女,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和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小伙伴,跟着父母长期漂泊在他乡,他们应该多么想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啊!我环视整个教室,只见同学们的眼神中流露出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那一张张纯真可爱的脸上,分明写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于是我灵机一动,心里有了新的教学构思。
我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你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居住在他乡学习、生活,你们思念家乡的爷爷奶奶和亲戚朋友吗?重阳节就要到了,你们以怎样的方式和你们的亲人联系,互诉衷肠,表达你们的思念之情呢?”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打电话”、“写信寄贺卡”、“通过电子信箱发邮件”、“发短信息”方法真可谓是五花八门。于是我便提出了要求:“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亲人联系,并在交流时巧妙地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顿时,大家兴致勃勃,有几位学生在练习打电话,有几位学生埋头写信……准备工作就绪,学生纷纷将自己准备的东西或演或读展示给大家。
教学最后,我深情地说:“大家谈得真好。就让我们把这首诗送给所有在外地工作、学习、生活的亲人。”全班学生饱含深情齐背古诗。大家背诵得那么富有感情,大大超过我的想象。
本节课我注重将学习应用于生活,渗透于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实践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让预设与生成共舞。由于内容贴近生活,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整个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溢着浓浓的亲情、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