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中学图书室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任晓乐[1](2021)在《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资源获取问题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s小学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由来以久,并在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增加的过程中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凸显,学者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逐渐细化。身为一名偏远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在任教的过程中,笔者深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语文学习上的差异,特别是留守儿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缺乏学习资源的情况尤为严重。翻阅资料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以心理问题研究居多,而研究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文章不仅数量有限,并且角度也并不丰富。因此,笔者将以一位留守儿童教师的视角探讨本地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研究语文学习资源对其语文学习的影响及其重要性,从不同角度提出留守儿童获取语文学习资源一些可行性方法,通过关注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问题,实现对其关爱与关怀。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结合社会问题和个人经历两个方面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来源,对论文主要讨论的“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和“语文学习资源”两大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留守儿童语文教育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细致地梳理,确定了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简述与本论文相关的理论支撑,用以指导留守儿童学习与成长,主要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第三部分主要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成长说明语文学习资源对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重要性。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教师访谈梳理概括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获取语文学习资源的现状。第五部根据问卷结果总结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在获取语文学习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第六部分梳理并挖掘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可行性方法。笔者希望通过对语文学科的不断摸索,结合自身在农村牧区地区小学两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从而对留守儿童语文素养的提高能有一些帮助,从观念上、情感上、方法上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温仓金[2](2021)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乡村学校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及进程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间仍存在教育不均衡现象,偏远民族地区的乡村学校与城市地区的学校教育质量仍有差距,实现不同地区间的教育公平已然成为了社会民生领域关注的重点议题。全面加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建设关乎乡村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乎教育公平能否顺利实现,关乎乡村振兴战略能否扎实推进。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云南省寻甸县D乡学校作为田野点进行个案研究,在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下探讨个案学校的变革历史,彰显了D乡学校变革的成就,揭示与凝练了D乡学校发展的困境和经验,明晰了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理路。D乡学校在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困窘期”、“缘起期”、“开拓期”和“蜕变期”。此外,在学生、教师、学校文化三方面上有了巨大转变:阅读和少年宫活动使乡村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一名骨干教师参与变革时的心路历程及D乡教师在教师培训、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努力彰显着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学校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方面的实践表明学校文化的内涵和氛围在逐步丰富与扭转。本研究认为,D乡学校变革所遭遇的困境主要包含家庭教育的缺位、不良民族习俗的影响以及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人本思想、加强交流合作是其主要的变革经验。最后,本研究构建了乡村学校“三维发展”变革路径图,指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要在“三维发展”的联动下推进变革:一是要立足乡土,实现“乡土性发展”;二是要多方整合,实现“外源性发展”;三是要内增实力,实现“内生性发展”。
刘倩然[3](2021)在《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语文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学生在有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主动探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鼓励教师在开放、多元的主题活动中,变革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自2001年被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学校,对农村地区的研究并不多见。那么,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应然状态应是怎样?实然状态如何?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这些问题有待研究。本研究从学校环境支持和教师需具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能力两方面提出了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应然状态。为了解实然状态,本研究选取了S小学为农村小学的个案,通过对该校管理者、语文教师进行访谈以及对该校3-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寻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S小学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为物质条件保障不到位、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培训和教研指导不够;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为理解不够深入、主题设计比较简单、课程资源利用不充分、活动指导不到位、活动评价较单一。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学校要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管理、教研组要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培训和教研指导、教师要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能力等建议,以期为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梁炜莹[4](2020)在《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国内普通中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体系”。自此,地方和学校选修课逐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各中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当中。这类具备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及具有一定活动课程性质的中学选修课程,俗称为中学特色课程。然而,传统中学对于校园教育空间的设计,仍停留在以国家课程授受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体系层面内。随着近年来中学特色课程受重视程度的提升和开展规模的逐步扩大,传统的中学教学用房空间愈发无法适应中学特色课程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不断改良的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学校园纷纷针对新开设的特色课程,调整和改造原有的教学用房空间。新建的中学校园,也纷纷针对未来可能开展的特色课程内容,采用更具创新适应性的教育空间设计。针对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设计,逐渐成为近年来各中学校园教育空间设计的热点。论文在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中学特色课程的主流开课类型和授课模式,并提出对应类型课程所需要的空间功能和环境氛围。在问题导向下,论文由整体到局部,从校园总体空间组织、平面功能组织、教学空间单元具体布局和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等多个层面,逐层分析针对特色课程开展需求,未来中学校园需要准备怎样的教学空间和教育环境,并通过建筑学的设计手段,去满足功能的需求、营造合适的氛围。论文最后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作为理论的践行和检验,将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并总结设计要点和设计趋势,供未来更多相似的项目参考。
张娟[5](2020)在《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名着导读板块逐渐受到专家学者以及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名着导读板块推荐的阅读书目,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外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阅读名着,不仅可以增强中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为写作积累素材,还有助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很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名着导读教学的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也积极开展名着导读教学活动,但教师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本文以C市H中学为研究个案,综合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H中学初一年级名着导读教学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开展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提高名着导读的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本文首先对名着导读教学的多元价值、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然后进行名着导读教学现状调查,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名着导读教学的现状,将问题归纳为:教师名着导读执行能力稍弱、学生尚未完全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对名着导读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强,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名着导读教学的改进策略,从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和学校方面即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及学科素养的提升,学生阅读观念的革新及阅读习惯的培养,学校独特作用的发挥三方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这一部分是此次研究的重点。此外还阐述了这些策略的效果,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维持学生的阅读活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
樊金州[6](2020)在《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伊宁市为例》文中提出教学资源是围绕教学活动展开的,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丰富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果而选取的材料的总和。教师的教学资源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使用教学资源的能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资源的类型有很多,本研究主要将教学资源分为物质性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辅资料、实验室、多媒体、图书室等)和潜隐性教学资源(教师、学生)。本文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资源的意识,努力强化教师的教学资源能力建设,减少教学资源利用中的资源荒废问题。文章结合教学资源使用的频数、使用效果构建了研究的指标体系,根据教师课堂使用教学资源的种类制定了观察记录表,结合调查法对文章进行了深层次研究。综述部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教学资源和化学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采用调查法对伊宁市中学化学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调查教学资源使用的现状是,目前中学教学设备比较齐全,领导较为重视教学资源的引进,但是一些化学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认识程度不够,部分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象。针对目前中学化学教学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认知程度,深刻理解教学资源的含义,灵活使用教学资源,熟知教学资源对课堂效果的影响;定期参加专业技术的培训,熟练掌握多媒体操作和实验操作技术,学校也要重视教学资源的更新和引进,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增加图书室的开放时间等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最后结语部分指出文章研究的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彭燕飞[7](2020)在《农村小学低学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升策略研究 ——以邵阳市B乡镇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以来,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五大领域中已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发展学生口头语言、培养其交际能力和良好交际态度及习惯的任务。本论文将对农村小学低学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提升策略进行相关研究。本着从口语交际教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在研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低学段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邵阳市B乡镇11所典型的农村小学低学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的调研,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系统分析农村小学低学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分别从教师课内教学、学生课外口语交际实践、家长重视度、教学评价机制、部编版教材内容五个方面来分析农村小学语文低学段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课内教学方法老套、缺乏新课改教学活力、教学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教师自身素养及具备的相关能力不强等问题;学生课外实践机会少、语言环境狭隘、普通话使用率低、性格较胆小、表达不够自信等问题;此外,家长重视力度不够,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全面、易以分数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教材内容不够完善等问题都制约着农村小学低学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同时兼顾小学低学段孩子身心发展的特征,本论文提出了针对性强且有实际意义的提升策略。相应地从教师课内教学、学生课外实践及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家长重视度、教学评价机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内容这五个方面来寻求探索口语交际教学提升对策。第一,课内教学方面,首先教师在观念上、行动上都要具体做出更大的努力,落实好口语交际教学,做到课前做好精心准备;其次课中要巧妙创设情境,营造口语交际氛围,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及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二,延伸课外,加强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训练活动,对课内教学效果的巩固;学生要重视自身主体性,克服害羞心理,在主动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第三,家长重视与孩子沟通,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巩固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第四,改善教学评价手段、坚持多元化教学评价。第五,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丰富口语交际教材内容等。这些措施旨在更好地提升农村小学低学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协调发展,推动落实好素质教育。
苏笑悦[8](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辛晓玲[9](2020)在《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深刻影响着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教学空间方面。那么,在此背景下,城乡学校教学空间的现状如何?两者存在哪些差异性?因此,本研究立足空间视角,分析城乡小学教学空间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及其空间问题,希翼通过教学空间维度反映城乡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并为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差距提供一种空间的思维和路径。综合多学科视域下的空间理论来理解教学空间,我们认为教学空间是指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赖以发生的场所以及其中的各种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共存性关系的总和。在深入理解教学空间概念基础之上,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和临沂市部分城乡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城乡小学教学空间在学生学习空间、教师个人空间和学校公共空间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通过与部分城乡师生访谈,深入了解了教师和学生对各自学校教学空间的评价、体验和需求等。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城市小学在学生学习空间的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设施环境建设方面存在更大优势,并对教师个人空间进行了重新布局,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公共空间潜在功能,为学生创建了随处可以阅读和学习的校园学习环境。而大部分农村小学在学生学习空间的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物质设施方面建设相对落后,学校公共空间未充分利用,功能单一,整个学校教学空间的文化氛围相对单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尽管有的城市小学在不断优化教学空间、改善学习环境,但是与国内外开放式教学空间相比还存在诸如空间布局缺乏灵活性、空间结构封闭和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而农村小学的教学空间则存在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空间资源闲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出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深入融合,未来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变革与发展会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位,凸显教学空间的人文性;以教育改革为导向,更加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彰显教育理念和时代特色;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更加智能化、网络化。进一步讲,面向未来的小学教学空间应转向自由、开放、共享的空间形态,从而以空间化方式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建构。
孙月[10](2020)在《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部编版“抗日战争”内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在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同时被写入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经笔者研究以及结合相关实践经历发现,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还是非常广泛且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课标中提到了初中历史课程的六种基本资源,分别是:历史教科书、学校图书馆、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和人力资源。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与历史教育的发展、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以及学校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不管是课标的要求,还是就现实情况而言,历史教师都是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第一人选,但是长期以来历史教师们还是比较习惯仅凭历史教科书开展教学。在新课程条件下,仅凭历史教科书这一种课程资源是不能完全满足历史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因此,做好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对于学生学史兴趣的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为例,在把握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希望能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第一章的内容为历史课程资源概述。先是概括阐述什么是课程资源,它本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再进一步阐述对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与类型的认识,最后对抗战史课程资源的概念与类型进行介绍。第二章的内容为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笔者结合有关“抗日战争”内容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第三章的内容为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适切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合作性原则以及共享性原则。第四章的内容为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有关“抗日战争”内容的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包括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简介、有关“抗日战争”内容的教材结构分析、有关“抗日战争”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及新旧版教科书内容对比四个部分。第五章的内容为初中历史教学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笔者主要对馆藏、网络、影视以及乡土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介绍。
二、浅谈中学图书室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学图书室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资源获取问题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源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留守儿童学习与成长的理论支撑 |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三)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理论 |
二、丰富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资源的重要作用 |
(一)义务教育的基础支撑 |
(二)促进教学的必备条件 |
(三)延伸课外的阅读宝库 |
(四)自学提高的重要保障 |
(五)陪伴成长的人文资料 |
三、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及现有语文学习资源调查 |
(一)问卷调查开展情况简介 |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1.留守儿童现有语文学习资源的调查数据统计 |
2.留守儿童现有语文阅读资源利用程度的调查数据统计 |
3.留守儿童其他语文学习资源获取情况的调查数据统计 |
(三)对农村牧区留守儿童任课语文教师的访谈 |
1.样本学生的背景介绍 |
2.对留守儿童语文教师的访谈分析 |
四、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获取语文学习资源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获取语文学习资源存在的系列问题 |
1.学习工具不齐全 |
2.课外阅读资源匮乏 |
3.网络学习设备尚未普及 |
4.课余时间散佚 |
5.语文学习动力不足 |
6.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
(二)归因分析 |
1.留守儿童个人需求层次偏低 |
2.家庭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水平不乐观 |
3.乡镇教师队伍不稳定 |
4.公共图书资源利用程度不高 |
五、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策略 |
(一)个人自立自强,提高层次寻找语文学习动力 |
1.帮助留守儿童正视自我,保持自信 |
2.呵护留守儿童敏感内心,打开心扉 |
3.引导留守儿童自主学习,同龄互助 |
(二)家长远程监管,时刻关注孩子生活学习近况 |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意识 |
2.改变对学习语文的陈旧观念 |
3.注重提升自身语文学习能力 |
4.尽量增加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 |
(三)学校完善管理,尽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的缺失 |
1.提供食宿,增加安全感 |
2.提高校内多种语文学习资源利用率 |
3.保证师资力量,定期培训语文教师 |
4.课程安排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 |
(四)网络助捐图书,借助社会力量丰富课外阅读 |
1.活动目的 |
2.活动经过 |
3.活动结果 |
4.活动经验及意义 |
(五)国家扶持帮助,改善当地公共学习资源场所 |
1.政策支持和基础保障 |
2.全面资助贫困地区留守儿童 |
3.大力促进乡镇图书室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四子王旗s小学学生现有语文学习资源的调查问卷 |
附录2:“我只能为你画张小卡片”网络助捐公益活动 |
附录3:网络助捐公益活动获赠书单 |
附录4:网络助捐公益活动获赠部分图书照片 |
致谢 |
(2)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偏远地区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
二、民族农村地区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 |
三、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至关重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学校变革的研究 |
二、关于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研究 |
三、关于乡村学校变革的人类学个案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乡村、农村 |
二、乡村学校 |
三、学校变革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生态学分析模式 |
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走进田野:山谷相间之寻甸 |
第一节 寻甸县——滇东北之要冲 |
一、寻甸概况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高原明珠——清水海畔之D乡 |
一、D乡概况 |
二、民族与文化 |
第二章 走进学校:变革历程之回眸 |
第一节 “困窘期”——无奈无望 |
一、 “处于下游”与“四年光头” |
二、 “打架”“抽烟”“杀马特” |
第二节 “缘起期”——一丝曙光 |
一、 “开展读书活动” |
二、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
第三节 “开拓期”——熹微旭日 |
一、 “乡村少年宫” |
二、 “机构合并潮” |
第四节 “蜕变期”——灿烂阳光 |
一、 “国检中的高评价” |
二、 “云南省文明校园” |
第三章 学生全面发展:回归乡村学校变革之主旨 |
第一节 阅读——收获知识与能力 |
一、读书习惯的养成 |
二、个人见识的增长 |
三、写作才能的跃升 |
四、精神面貌的改善 |
第二节 少年宫——唤醒自信与希望 |
一、自信心的拾取 |
二、文明素养的养成 |
三、合作意识的提高 |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乡村学校变革之基石 |
第一节 成长——一名骨干教师的心路历程 |
一、从“哭着来”到“舍不得走” |
二、从“教语文”到“教英语” |
三、从“忐忑迷茫”到“有了点方向” |
四、从“摸索前行”到“获得各方认可” |
第二节 超越——教师专业素养之跃增 |
一、教师培训活动 |
二、民族文化传承 |
三、教育科学研究 |
第五章 学校文化建设:孕育乡村学校变革之土壤 |
第一节 构筑苗圃——物质文化的创设 |
一、简约而融洽的办公室 |
二、创意十足的楼道、走廊 |
三、书香四溢的图书室、书吧 |
第二节 培植土壤——制度文化的建构 |
一、学校组织结构 |
二、学校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含苞待放——精神文化的生成 |
一、校风:以素质教育为先 |
二、教风:严谨与尊重相融 |
三、学风:朴实与拼搏并行 |
第六章 实践反思:D乡学校变革中的困境与经验 |
第一节 问题聚焦——乡村学校变革之窘境 |
一、缺位的家庭教育阻滞变革 |
二、不良的民族习俗制约变革 |
三、薄弱的基础知识妨碍变革 |
第二节 经验凝练——乡村学校变革之借鉴 |
一、在转变教师观念中孕育变革 |
二、在坚持人本思想中推动变革 |
三、在加强交流合作中实现变革 |
第七章 理路探寻: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之图景 |
第一节 “乡土性发展”——深化乡村学校特色建设 |
一、坚决避免盲目从众 |
二、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
三、找寻本土文化之根 |
第二节 “外源性发展”——构建乡村学校教育生态 |
一、创建家校合作共同体 |
二、充分运用政策与资源 |
三、汲取社会各界的力量 |
第三节 “内生性发展”——激活乡村学校内生动力 |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二、强化校长变革领导力 |
三、营造“文化价值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二、统编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发生变化 |
三、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较少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国内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综述 |
一、国内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综述 |
二、国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应然状态 |
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的学校环境支持 |
一、提供基本的物质环境 |
二、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
第二节 教师需要具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能力 |
一、理解能力 |
二、主题设计能力 |
三、资源利用能力 |
四、活动指导能力 |
五、活动评价能力 |
第三章 S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S小学基本概况 |
第二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设计 |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三节 S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现状调查结果 |
一、学校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但管理不当 |
二、教师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能力不足 |
三、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S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身的复杂性 |
二、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不重视 |
三、农村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欠缺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学校应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管理 |
二、教研组应加强理论培训和教研指导 |
三、教师应提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学生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范围和边界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开展需求及对教育空间的适应性要求 |
2.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与用房需求 |
2.1.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 |
2.1.2 特色课程的用房需求 |
2.1.3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相关教学用房的配比要求 |
2.1.4 特色课程专用用房设计要求的空白 |
2.2 中学特色化教育对教育空间的设计需求 |
2.2.1 满足课程授课形式的多元化需求 |
2.2.2 教育空间的开放化、灵活性需求 |
2.2.3 教育空间组织的高效化需求 |
2.2.4 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的设计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授课空间的实地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工作内容 |
3.2 实地调研对象的选取 |
3.3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设置情况 |
3.3.1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开课情况 |
3.3.2 调研对象的访谈情况总结 |
3.4 特色课程教育空间需求的问卷调研 |
3.4.1 问卷调研的内容和对象 |
3.4.2 调研问卷的设计 |
3.4.3 问卷调研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5 调研对象的教育空间使用现状 |
3.5.1 实地调研的基本情况 |
3.5.2 实地调研现场情况总结 |
3.6 调研总体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
4.1 常见的中学校园总体布局 |
4.1.1 离散型布局 |
4.1.2 串联型布局 |
4.1.3 集聚型布局 |
4.1.4 垂直复合型布局 |
4.2 中学校园常见的单体平面布局及其创新设计 |
4.2.1 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2 折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3 中庭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4 合院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5 锯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3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
4.3.1 公共空间串联布局缩短走班距离 |
4.3.2 营造纵向多元空间提高利用效率 |
4.3.3 学习组团平面提供共享空间 |
4.3.4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校园空间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的教学空间布局 |
5.1 从行政班教室到走班教室 |
5.1.1 传统普通教室的设计要求 |
5.1.2 适应走班功能的教室设计 |
5.2 科学技术类教学用房的特色化设计 |
5.2.1 传统科学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
5.2.2 实验教室、辅助用房与办公用房的混合布局 |
5.2.3 实验教室的多元化布局 |
5.2.4 地理教室的独立设置和特色化设计 |
5.2.5 科技教室和科技活动室的功能创新 |
5.3 艺术文化类特色课程教学空间设计 |
5.3.1 传统艺术文化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
5.3.2 国学特色课程的教学空间设计 |
5.3.3 绘画美术空间和工艺美术空间的分区设计 |
5.3.4 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多功能复合 |
5.3.5 根据办学条件补充设置乐器教室 |
5.4 生活健康类特色课程空间 |
5.4.1 传统生活健康类公共教学用房的设计要求 |
5.4.2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空间 |
5.4.3 生命教育组团空间概念的引入 |
5.4.4 阅读特色课的开展空间 |
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创新设计 |
5.5.1 传统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空间的设计要求 |
5.5.2 微格教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 |
5.5.3 调整阶梯教室的起坡位置 |
5.5.4 风雨操场的特色设计和多功能运用 |
5.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开放化设计 |
5.6 中学特色课程教学用房的设计要点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模式的教育公共空间氛围营造 |
6.1 教育公共空间的特色化设计策略 |
6.1.1 门厅、架空层的混合功能利用 |
6.1.2 结合公共阶梯的开放空间设计 |
6.1.3 学习组团式布局的公共空间设计利用 |
6.1.4 模糊教室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边界 |
6.1.5 交通空间的装饰设计和扩大利用 |
6.1.6 半地下空间、下沉庭院、屋顶平台的利用 |
6.1.7 边角空间的利用 |
6.2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氛围营造手法 |
6.2.1 校园风格及色彩系统的设计 |
6.2.2 校园特色文化空间的打造 |
6.2.3 校园特色课程成果的展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教育空间设计实践 |
7.1 DW学校概念性方案设计 |
7.1.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
7.1.2 平面布局设计分析 |
7.2 SM实验中学“未来学校”教学空间改造设计 |
7.2.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
7.2.2 特色空间改造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实地调研访谈内容 |
附录二 教师问卷内容 |
附录三 学生问卷内容 |
附录四 实地调研案例现场情况记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5)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价值及理论基础阐述 |
一、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的多元价值 |
(一)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 |
(二)利于熏陶和提升个人修养 |
(三)利于培养和提高个体能力 |
二、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相关理论基础的阐述 |
(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名着导读教学 |
(二)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名着导读教学 |
(三)基于现代对话理论的名着导读教学 |
第二章 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初中语文名着导读存在的问题调研 |
(一)C市H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名着导读阅读情况问卷调查 |
(二)C市H中学一线语文教师访谈综述 |
二、名着导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
(一)教师名着导读教学执行力稍弱 |
(二)学生尚未完全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三)学校对名着导读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强 |
三、名着导读教学中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忽视专业素养的提升 |
(二)学生未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 |
(三)学校教学管理尚未发挥独特作用 |
第三章 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及学科素养的提升 |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个人知识素养 |
(二)营造阅读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课外阅读监管能力 |
二、学生阅读观念的革新及阅读习惯的培养 |
(一)改变对名着导读教学的认识 |
(二)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 |
(三)掌握适宜而多样的阅读方法 |
(四)以一定的方式呈现并记录自己的阅读成果 |
三、学校教学管理作用的独特发挥 |
(一)搭建阅读平台,建设书香校园 |
(二)支持教师教学,提升教师能力 |
(三)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伊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化学教学资源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
1.1.2 化学教学资源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
1.1.3 化学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 |
1.1.4 化学教学资源的利用亟待学者研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调查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调查方法 |
第二章 中学化学教学资源的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基本概念界定 |
2.2.1 教学资源 |
2.2.2 化学教学资源 |
2.3 化学教学资源的功能 |
2.3.1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2.3.2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2.3.3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2.4 化学教学资源的特征 |
2.4.1 开放性 |
2.4.2 灵活性 |
2.4.3 交叉性 |
第三章 中学化学教学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1 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研究工具的编制 |
3.2.1 教师教学资源使用现状观察记录表 |
3.2.2 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3.3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3.4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中学化学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及优化策略 |
4.1 中学化学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的现状 |
4.1.1 教学硬件设施的铺设比较到位 |
4.1.2 领导对教学资源重视程度较高 |
4.1.3 教师对自身要求比较高 |
4.1.4 教师有积极的教学观念 |
4.2 中学化学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出现的问题 |
4.2.1 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认识程度不够 |
4.2.2 教师教学资源使用不熟练 |
4.2.3 缺少校园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
4.2.4 部分教学资源不够完整 |
4.3 化学教学资源利用改进的策略 |
4.3.1 提升教师对化学教学资源的认识 |
4.3.2 提升教师教学资源的操作能力 |
4.3.3 配备完善的校园网 |
4.3.4 完善教学资源 |
第五章 结语与反思 |
5.1 结语 |
5.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生问卷) |
附录四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五 (课堂观察图片) |
致谢 |
(7)农村小学低学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升策略研究 ——以邵阳市B乡镇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2章 低学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理念及教材内容分析 |
2.1 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1 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 |
2.1.2 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 |
2.2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低学段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分析 |
2.2.1 部编版低学段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统计 |
2.2.2 部编版低学段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分类 |
2.2.3 部编版低学段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特点 |
第3章 B乡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
3.1 B乡镇教学环境宏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1 教学条件的有限性 |
3.1.2 生源情况的特殊性 |
3.2 B乡镇低学段口语交际教学微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
3.2.2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3.2.3 家长问卷调查分析 |
3.2.4 师生访谈情况分析 |
3.2.5 口语交际教学个案研究分析 |
第4章 B乡镇低学段口语交际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教师课内口语交际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1 课堂效率低,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 |
4.1.2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欠丰富 |
4.1.3 教学流于形式,教师自身素质待提升 |
4.2 学生课外口语交际实践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学生口语方言化、语言积累少 |
4.2.2 口语交际环境闭塞、落后 |
4.2.3 学生心理上怯于表达 |
4.3 家长家庭氛围营造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
4.3.2 家庭日常口语交际环境不佳 |
4.4 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4.1 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
4.4.2 考试大纲缺少考查 |
第5章 B乡镇低学段口语交际教学提升策略及建议 |
5.1 教师课内教学提升策略 |
5.1.1 精心组织课内教学,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
5.1.2 倾力提升教师素养,创设有效交际情境 |
5.2 学生课外巩固教学效果策略 |
5.2.1 丰富拓展课外实践,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
5.2.2 努力推进主体彰显,树立口语交际自信 |
5.3 家校合作,促进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 |
5.3.1 尽力发挥家长作用,帮助学生积累口语素材 |
5.3.2 落实“家长学校”,营造良好家庭口语交际氛围 |
5.4 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议 |
5.4.1 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积极完善评价机制 |
5.4.2 增加口语交际考试,改革创新考试题型 |
5.5 口语交际教学教材内容的建议 |
5.5.1 挖掘本土特色资源,丰富口语交际教材内容 |
5.5.2 拓宽图书阅读资源,加大口语交际教学投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B乡镇小学低学段口语交际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B B乡镇小学低学段口语交际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C B乡镇小学低学段口语交际教学调查问卷(家长卷) |
附录D 访谈提纲 |
致谢 |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城乡小学“空间差异”的现实推动 |
(二)教育现代化对教学空间的变革诉求 |
(三)教学空间问题亟需理论阐释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教学空间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学空间的理论阐释 |
一、多学科视域下的空间观 |
(一)哲学领域:“虚空”、“容器” |
(二)自然科学领域:物理空间 |
(三)社会学领域:社会空间 |
二、教学空间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教学空间的内涵 |
(二)教学空间与教室 |
(三)教学空间与教学环境 |
三、教学空间的基本类型 |
(一)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 |
(二)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 |
(三)开放空间与封闭空间 |
第二章 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对象 |
(三)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
二、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现状 |
(一)城市小学教学空间的现状 |
(二)农村小学教学空间的现状 |
第三章 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差异性分析 |
一、学校公共空间的差异性 |
(一)阅读性公共空间的阅读环境和开放程度不同 |
(二)交通性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和空间功能拓展不同 |
(三)活动性公共空间的空间种类和标准化建设不同 |
二、学生学习空间的差异性 |
(一)学习空间的文化建设不同 |
(二)学习空间的信息化建设不同 |
(三)学习空间的设施环境建设不同 |
(四)学习空间的种类丰富程度不同 |
三、教师个人空间的差异性 |
(一)教师个人空间与学生学习空间相融合 |
(二)教师个人空间与学生学习空间相分离 |
第四章 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问题反思 |
一、城乡小学教学空间存在的共同问题 |
(一)空间布局缺乏灵活性 |
(二)空间之间相互独立、彼此封闭 |
(三)复合型功能空间创设不足 |
二、农村小学教学空间存在的特殊问题 |
(一)教学空间背离学生的实际需求 |
(二)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
(三)教学空间资源闲置、利用率较低 |
第五章 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及优化策略 |
一、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以育人为本为主导,教学空间更加人本化、个性化 |
(二)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教学空间更加信息化、智慧化 |
(三)以教学需求为引领,教学空间更加开放化、多元化 |
二、城乡小学教学空间优化的具体路径 |
(一)改变传统的空间布局形式,促进教学空间布局更加灵活多样 |
(二)改变班级教室之间的空间关系,构建无障碍学习环境 |
(三)拓展教学空间功能,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空间形态 |
(四)积极优化教学空间,创建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学习环境 |
(五)加强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空间应用常态化 |
(六)高效利用教学空间,真正发挥教学空间的教育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部编版“抗日战争”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一)本课题的国内研究综述 |
(二)本课题的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一)理论价值及意义 |
(二)实践价值及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第一章 历史课程资源概述 |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
(二)课程资源的特点 |
二、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与类型 |
(一)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 |
(二)历史课程资源的类型 |
三、抗战史课程资源的概念与类型 |
(一)抗战史课程资源的概念 |
(二)抗战史课程资源的类型 |
第二章 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
第三章 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 |
一、适切性原则 |
二、经济性原则 |
三、合作性原则 |
四、共享性原则 |
第四章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有关“抗日战争”内容的教材分析 |
一、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简介 |
(一)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概念 |
(二)编写背景 |
(三)编写指导思想 |
(四)编写特点 |
二、有关“抗日战争”内容的教材结构分析 |
三、有关“抗日战争”内容的内在联系 |
四、新旧版教科书内容对比 |
第五章 初中历史教学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馆藏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馆藏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
(二)馆藏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利用 |
(三)馆藏抗战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二、网络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网络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
(二)网络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利用 |
(三)网络抗战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三、影视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影视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
(二)影视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利用 |
(三)影视抗战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四、乡土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宁阳地区为例 |
(一)宁阳地区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
(二)宁阳地区抗战史课程资源的利用 |
(三)乡土抗战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中学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中学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访谈提纲 |
四、浅谈中学图书室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牧区留守儿童语文学习资源获取问题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s小学为例[D]. 任晓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个案研究[D]. 温仓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个案研究[D]. 刘倩然.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D]. 梁炜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策略研究[D]. 张娟. 北华大学, 2020(12)
- [6]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伊宁市为例[D]. 樊金州.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7]农村小学低学段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升策略研究 ——以邵阳市B乡镇小学为例[D]. 彭燕飞.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城乡小学教学空间的差异性研究[D]. 辛晓玲.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部编版“抗日战争”内容为例[D]. 孙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