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金融效率论文-黄淼,张旭

微观金融效率论文-黄淼,张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金融效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融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微观金融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黄淼,张旭[1](2019)在《金融发展能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吗?——基于上市公司微观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交通基础设施类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2006—2017年年度财务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总体上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的投资效率。但是,对于过度投资的交通基础设施类企业,金融发展对其投资效率的提升效果不显着;对于投资不足的企业,金融发展能够缓解投资约束进而提升投资效率。建议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信贷服务效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莉莉,肖黎明,高军峰[2](2018)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测度及比较——基于1040家公众公司的微观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绿色金融资源被投入主体(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熵值法和DEA-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效率,进而从全国、省际和区域层面对二者进行了静态比较和动态分析。结果发现:就全国而言,目前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及效率均较低,但处于不断发展和改进之中;而部分省份和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效率,无论是在静态水平还是在动态演进上都表现出不协调的特征,即从静态来看,呈现高水平-低效率和低水平-高效率的分布特征。从动态变动趋势看,部分省域和地区则表现出水平上升-效率下降的态势。目前部分省市和地区只顾一味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却未能有效利用这些金融资源,而有些省份和区域则表现为绿色金融资源投入不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09期)

龚发柳[3](2016)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市场,能够显着平滑消费,减少流动性约束,进而减少贫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农村金融部门异质性突出,农户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抑制程度和福利损失较为严重,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低下,我国也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就是在此背景下于2006年诞生的,近十年来发展迅猛。基于此,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仅应该关注其量的发展,更需要关注其质的发展即其效率问题,从而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理论、叁阶段DEA理论和超效率DEA理论的研读,本文首先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规模和分布、发展的程度(金融相关率FIR)、金融资产质量、经营效益以及效用发挥情况这五个方面对其目前运行状况进行认识与思考。然后采用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中的叁阶段模型和超效率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除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效率进行研究。运用DEAP VERSION 2.1和Frontier 4.1两个DOS命令的软件对构建的叁阶段DEA模型进行计算,并对数据计算结果进行评估,重点是第二阶段SFA(随机前沿分析)回归模型对第一阶段产生的投入松弛变量的分离;第叁阶段进行调整的DEA,从而把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后的投入指标和原始产出指标带入以投入导向型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即Input型的BCC模型)中,测算处于相同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下的30个省市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综合效率值、规模效率值和技术效率值。然后,运用EMS1.3软件分别在无效率省际间进行投入产出冗余分析,在有效率省际间进行超效率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支农效用发挥不充分;(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资产质量较高,经营效益较好,但发展程度较低;(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不容乐观,其内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和优化;(5)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有效整合和进一步增强存贷能力;(6)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1)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平衡发展,加大支农力度;(2)改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外部金融环境,促进其发展壮大;(3)完善和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其微观金融效率;(4)有效整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其存贷能力。本文末尾还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与可完善之处,以期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改进。(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谢雪练[4](2013)在《基于微观层面的长沙市金融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时代,金融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而金融发展水平又是以金融效率为衡量标准的。近年来长沙市的金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与其作为省会城市及长株潭城市群的龙头城市的地位还很不相称。因此,分析与探讨长沙市金融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金融效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可以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将其进行具体的划分,本研究将从微观层面对长沙市的金融效率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对长沙市的金融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后可知:长沙市的金融发展状况良好,各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基本模型(C2R模型)对长沙市金融效率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实证分析后可以看出,在纵向比较中,长沙市的某些年份的金融效率是相对较低的,但总体趋势是处于上升状态。而在横向比较中,长沙市的金融效率水平在22个省会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其金融效率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究其原因可归纳为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科技向金融转化率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及规模效益不充分等。因此,有必要从完善金融业内部约束机制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长沙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及提高其金融效率。(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彭立强[5](2011)在《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房地产业微观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2006-2009年间,在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代表性房地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及动态变化,并实证研究了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文章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业的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增长缓慢,企业缺乏抵御制度变迁和外来风险的能力;从影响因素看,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张对生产效率提升有正向作用,而企业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对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不显着。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还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卖方市场阶段,企业的生产效率更多的依赖于规模扩大。(本文来源于《未来与发展》期刊2011年02期)

沈军[6](2010)在《宏观金融效率与微观金融效率一致吗?——来自广东省农信社的实证数据(1993-2004)》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金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短板,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是效率问题。针对宏微观金融效率研究出现的分野,聚焦中国金融体系的短板,本文以广东省农信社为例,尝试回答"宏观金融效率是否与微观金融效率一致"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回归分析与基于经济发展分区的Panel-Data模型分别检验广东省农信社作为一个整体与经济分区对广东农村经济可能存在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表明:Panel-Data模型的分析结果更加显着,农信社发展对农村经济有更加显着的促进作用。文章接着将广东农信社的微观金融效率与四大国有银行的微观金融效率进行比较,发现广东省农信社的宏观金融效率与微观金融效率不匹配。(本文来源于《金融发展研究》期刊2010年01期)

郭铭文[7](2006)在《我国金融效率宏观矛盾的微观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效率是指金融系统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是对实物资源的引导效率。我国金融效率低表现为我国经济的高货币化而低金融化。原因在于我国金融机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反映为货币传导机制中存在金融抑制的问题。因此,应在金融领域、实业领域优化金融发展方向,以改善货币传导效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长白学刊》期刊2006年03期)

萧安富,徐彦斐[8](2005)在《金融生态与资金配置效率的一个微观解释:自贡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生态是当前金融机构赖以存在的重要外部变量。本文以西部老工业城市自贡为例,从微观角度界定了金融生态的包含因素:经济结构与制度环境,由此分析了金融生态影响金融运行的途径及其制约下金融运行的新特点,结论是:在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中,必须把制度变迁放在优先和重要的位置,以此推动整体金融生态的改善,并最终提高金融效率。(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05年06期)

岳林继,蔡淑琴[9](2004)在《X效率理论对金融混业经营微观效率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X效率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效率理论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关于企业组织效率的分析理论,诞生于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内部组织效率的忽视。作为新的理论视角,X效率理论体系中有关企业微观效率的"全权委托偏好"、"惯性区域"等理论可以很好地用于解释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成因。(本文来源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李祖兵,周庆行,吴祥佑[10](2003)在《信用衍生产品的微观金融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信用衍生产品的微观金融效率主要体现在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和机构投资者金融效率的影响。具体而言,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效率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的投资方式将发生巨大改变。(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03年09期)

微观金融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绿色金融资源被投入主体(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熵值法和DEA-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效率,进而从全国、省际和区域层面对二者进行了静态比较和动态分析。结果发现:就全国而言,目前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及效率均较低,但处于不断发展和改进之中;而部分省份和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效率,无论是在静态水平还是在动态演进上都表现出不协调的特征,即从静态来看,呈现高水平-低效率和低水平-高效率的分布特征。从动态变动趋势看,部分省域和地区则表现出水平上升-效率下降的态势。目前部分省市和地区只顾一味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却未能有效利用这些金融资源,而有些省份和区域则表现为绿色金融资源投入不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金融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1].黄淼,张旭.金融发展能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吗?——基于上市公司微观视角的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张莉莉,肖黎明,高军峰.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测度及比较——基于1040家公众公司的微观数据[J].中国科技论坛.2018

[3].龚发柳.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

[4].谢雪练.基于微观层面的长沙市金融效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5].彭立强.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房地产业微观效率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1

[6].沈军.宏观金融效率与微观金融效率一致吗?——来自广东省农信社的实证数据(1993-2004)[J].金融发展研究.2010

[7].郭铭文.我国金融效率宏观矛盾的微观措施[J].长白学刊.2006

[8].萧安富,徐彦斐.金融生态与资金配置效率的一个微观解释:自贡案例研究[J].金融研究.2005

[9].岳林继,蔡淑琴.X效率理论对金融混业经营微观效率的解释[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10].李祖兵,周庆行,吴祥佑.信用衍生产品的微观金融效率分析[J].商业研究.2003

标签:;  ;  ;  

微观金融效率论文-黄淼,张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