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Pun与汉语“双关”的对比分析与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成汹涌[1](2021)在《英汉双关辞格标记建构对比及习得研究:原型——模型认知视角》文中提出双关辞格利用人们熟知的语言同音或多义背景,对其再加工并使其产生变异,从而达到"言在表而意在内"的特殊效果。变异部分代表新信息,引发读者花精力再处理,呈显着性,带标记;背景化部分属旧信息,是读者理解双关的语言基础,具常规性,无标记。本文基于原型—模型认知视角,探寻英汉双关辞格标记建构及其习得规律。研究发现:1)英汉双关主要借由词语多义性和同音或近音条件完成,但也有一句或几句话关涉两个不同对象的双关构式,由此构成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有时也采用语法和语境手段,构成语法双关和语境双关;2)英语言者在构建双关时多用铰链的多义性,汉语言者则更喜欢利用铰链的修辞性,英语言者比汉语言者更擅长借助铰链的不同语法关系来制造双关;3)英语言者趋向借助两个显性铰链的语音相似共同传递双关意义,汉语言者则更多使用一个显性铰链和另一个想象中的隐性铰链的语音相似来制造双关。这些异同性均由英汉语固有的原型—模型二元对立矛盾关系使然。
王伟[2](2020)在《《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Harry Potter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80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量超过5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研究依据译介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和“重写”理论、接受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Harry Potter在中国的译介展开全面、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探讨了该作品是如何被译介到中国以及在进入中国后该作品在中国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群体中的传播、接受现状,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体的接受错位问题,并从副文本与文本转换过程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中的翻译问题。通过对《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时性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Harry Potter这部通俗文学作品能够进入中国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接受环境紧密相关。通俗文学,又称之为大众文学,一直处在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长期以来,通俗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相悖,通俗文学往往被视为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对立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地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向中心运动,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终于得到释放。随着中国1992年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对外版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通俗文学作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出版社开始摆脱行政化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从国外获取最新商业出版资讯,Harry Potter就这样走进了人文社的编辑眼中。2000年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鏖战数月后赢得了《哈利·波特》中文版权。Harry Potter被引进到中国之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流行读物。Harry Potter进入中文世界后,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接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特征。中国奇幻文学读者群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接受经历了“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两种文学接受过程。在Harry Potter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对于奇幻文学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奇幻文学作品的存在,在当时也是被当成童话被译介到中国。在新世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奇幻文学所能接受的土壤或环境,因此也就没有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存在。而随着The Lord of the Rings和Harry Potter等系列作品陆续被国内出版社引进译介,再加上国内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新时期的中国读者在文化程度、知识深度、阅读广度上有很大幅度提高,国内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奇幻读者群体,他们热爱阅读和接受各种西方奇幻文学作品。同时,新世纪大众传媒尤其是由奇幻文学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热映,使众多读者在欣赏奇幻大片的同时,感受到了奇幻文学作品的魅力,部分读者是看完纸质作品之后去电影院欣赏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然后再对该奇幻文学作品的纸质书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有不少读者是观看完奇幻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后购买纸质书籍(文本)阅读。“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普通读者对外国奇幻文学作品的两种文学接受过程。而与普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接受不同的是,中国的专业研究者对《哈利·波特》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我国主流核心学术刊物上刊载有关“哈利·波特”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有限。尽管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开始向中心运动,但是严肃的学院派研究者却并不十分关注《哈利·波特》这种通俗文学作品。究其缘由,一方面,纯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才是中国专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而外国通俗文学作品“走进来”的译介研究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与Harry Potter系列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状况相比,《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英语世界,Harry Potter系列一开始定位是儿童文学,面向儿童读者群体,但因为该作品深受青少年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喜爱,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很快就灵活地改变该作品目标读者群体定位,扩大其读者群体范围。而在中文世界,赞助人(人文社)从一开始就一直把该作品定位为儿童文学,并自始至终操纵着《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从副文本视角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从书籍的开本设计、封面装帧、插图、书签还是内页版式设计,人文社都是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定位进行设计和出版发行的,儿童才是其目标读者群体。因此,人文社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定位和中国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之间产生错位,部分中国读者对人文社的儿童文学定位和译文质量不满,三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批评型读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精英型读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读者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人文社《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展开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或者另起炉灶自己开始翻译并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译文。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完结,精英型读者群体开始涌现,他们从各个视角、细节、主题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批评意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读者的角色从单一走向多重化,在文学文本选择和文本意义建构上由“失语者”变成了“建构者”。新型读者群体展开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对人文社和译者形成了“良性监督”,加强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接受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Harry Potter被译介到中文语境后,“显性”赞助人(人文社)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进行着操纵,同时“隐性”赞助人(儿童读者群体)也迫使译者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阅读。因此,人文社在对Harry Potter进行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因为误译、漏译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和变形。因为原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原作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接受语境,作家J.K.罗琳精心创作的大量文化特色词汇、人物形象、“文字游戏”和习语在经过译者的翻译转换之后,原着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在中译本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大量“文字游戏”蕴含的预期效果没有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样地,原着中大量巧妙构思、精心创作的习语并没有被译者进行异化处理,这使得习语中独有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在中译本中丢失,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好奇心。本研究推动《哈利·波特》进入更多学术界研究者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让更多严肃学院派研究者认识到通俗文学翻译的影响和特殊研究价值,也为该作品走向经典做出了一定努力;同时基于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型读者群体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以及中译本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本研究亦可为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任丽[3](2019)在《《围城》中双关语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文中认为《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讽刺小说,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是这部作品的一大语言艺术特色,其中作者对双关语的运用形式巧妙,意义深刻。其可译性也是学者们所探讨的一大问题,其中比利时的语言学家Dirk Delabastita提出了10种双关语的翻译策略,张南峰教授对其进行了相关阐述。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分析法,整理了《围城》中双关语的维吾尔语翻译,并从类型、翻译及其表达效果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并提出了可能影响其表达效果的原因,得到了相关启示,为双关语的维吾尔语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从分析中可知:原文中在类型上多集中于同音同形的双关,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同,维吾尔语译本主要将双关语译为了非双关语,但译者注重更好的传达原文内容,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本意思,舍弃了一定的双关形式,因此表达效果多数是与原文一致。但在个别例句的翻译时,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翻译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读者对上下文理解困难的问题。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对汉语中双关语的维吾尔语翻译的几点启示:译者在翻译时应当注意双关语所处的语境,多使用编辑手段进行解释说明,尽量避免信息丢失,注重挖掘维吾尔语本身语言资源的同时,也重视借鉴法来丰富其表达能力和效果。
张贵彬[4](2017)在《论纽马克翻译理论视阈下《红楼梦》中双关语的翻译》文中研究表明《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这样一部承载了众多历史文化因素的古典名着,却将"真事隐""假语存",留给读者无限的研读和想象的空间,同时也造成了阅读上的许多困难。因此,读懂双关语是理解《红楼梦》的一个关键。对于译者来说,准确得当地翻译书中这些双关语则是翻译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文章借用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核心理论,以杨宪益和霍克思的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位译者对《红楼梦》中各类双关语的翻译及其特点,旨在探究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对于《红楼梦》中双关语翻译的适用程度和指导作用。
张义宏[5](2017)在《《金瓶梅》英译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典小说《金瓶梅》已被译成英、日、德、俄、法等十余种外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本文以《金瓶梅》埃杰顿与芮效卫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着眼于译本语言微观层面的解读,比较分析译者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旨在对《金瓶梅》两个英译本的形态特征与影响成因做一系统深入阐释与探讨。具体涵盖两个方面内容:第一,微观方面以代表性译本实例的比较解读为基础,比较分析《金瓶梅》英译本在性描写、语言特色、文化词语翻译等方面的差异,客观呈现《金瓶梅》两个英译本的文本特征;第二,宏观方面分析《金瓶梅》英译的译者主体性、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学术研究对于英译的促进,以及历史文化语境对于翻译策略的制约等,旨在从深层上探究《金瓶梅》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各种影响因素。本论文共有七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包括选题缘起、《金瓶梅》英译研究现状、研究理论基础与方法、研究创新性与研究基本思路等;第二章"《金瓶梅》英译本概述"对埃杰顿和芮效卫两个英译本从译者主体与译本特征等方面予以简要介绍,并对两个英译本的翻译底本加以说明,旨在澄清《金瓶梅》译本已有研究中语焉不详或者纰漏之处,以为下文具体文本语言分析提供铺垫;第三章"《金瓶梅》性描写的英译"以《金瓶梅》中的性描写翻译为主线,分析《金瓶梅》两个英译者对于性描写的不同翻译策略与方法,重在探讨性描写在两个英译本中的存在形态;第四章"《金瓶梅》语言特色的英译"对《金瓶梅》中特殊语言现象的英译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成语、俚语、谚语、歇后语等四个方面,分析比较《金瓶梅》英译本在再现原文语言风格特色上的得失情况;第五章"《金瓶梅》文化词语的英译"从文化翻译视角对两个译本做一比较研究,主要包括饮食、服饰、节日以及游艺等四个方面,重在比较分析《金瓶梅》英译本在传递与彰显原作文化因素方面的差异性;第六章"《金瓶梅》英译策略探究"着眼于《金瓶梅》英译研究的宏观层面,是基于微观文本分析的理论深化。它运用描述翻译学理论对《金瓶梅》英译本的翻译策略以及影响原因做一深入剖析,并希望由《金瓶梅》英译延伸到国内其他典籍翻译的探讨;第七章"结语"部分包括研究内容总结与回顾、研究局限以及拓展空间、对中国典籍翻译的启示三个方面。论文后续附录两篇:附录一是笔者与美国芝加哥大学《金瓶梅》译者大卫·芮效卫教授的访谈,其中记录了芮效卫教授在《金瓶梅》研究与翻译上的心路历程,为洞见芮效卫在《金瓶梅》翻译上的基本立场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依据;附录二是笔者与美国匹兹堡大学《金瓶梅》研究专家凯瑟琳·柯丽德教授的访谈,主要记录了柯丽德教授在《金瓶梅》研究上的治学经历及其本人对《金瓶梅》不同英译本的客观评价,旨在为多角度审视《金瓶梅》不同英译本提供另一个有用的参照。
冯实[6](2015)在《量化模型下的俄语双关翻译》文中提出无论俄语、英语、还是汉语双关语,都是利用词语多义或谐音的特点,在同一句话或同一个语篇中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双关语的翻译一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俄语与汉语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语言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加上双关语本身具有双重语义的特点,能把俄语双关译成完全对应的汉语双关少之又少。然而,译者还是千方百计地试着把“不可译”变为“可译”,因为“不可译的东西才真正值得一译”。由于译者的水平各有高低,翻译的手段也是千变万化,如何评价俄汉双关语译文的优劣,并以此指导译者追求高质量的翻译结果,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英汉双关语语用量化翻译的研究成果——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模型(以下简称为“量化模型”)——引入到俄汉翻译领域,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笔者从语言结构和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俄、英、汉双关语的异同,证明原用于英汉双关语语用翻译研究的量化模型在俄汉双关翻译领域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笔者认为该模型在语用含义的判断上存在些许不足,并在文中简略提及了自己的一点改良构想。在量化模型的动态引导下,我们可以获得质量更高的俄汉双关语翻译结果。这对指导翻译实践、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的。
陈艳[7](2014)在《汉语“双关”和英语“Pun”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文中认为双关语作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利用一个词语或词组所关涉的表里两层意思来达到一箭双雕的修辞功能。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无论在汉语修辞还是在英语修辞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双关”和英语“Pun”就是对等的,它们之间既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在很多方面也存在大量的差异性,比如:定义、类型及修辞功能等方面均不尽相同。如果我们不了解汉英双关语存在的这些差异,就很可能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通过对汉英辞格中双关语的对比研究,可以使从事双关语研究的爱好者扩宽研究视野,从而进一步扩宽双关语的研究范围;使文学翻译者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审美方式等,从而使其更好地把握汉英双关语的特色,更好的从事翻译工作;使从事二语教学的工作者将汉英双关语的对比推进到外语教学中去,从而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语言,了解文化。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使语言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和把握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双关语存在的异同,以便交际双方在以后的交际中更好的运用双关语。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部分,从汉英对比的理论基础和语境学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第三章的分类及第四章的对比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红楼梦》前80回的双关语及《罗密欧与朱丽叶》作品中的双关语进行了归纳与分类。第四章为本文的中心环节,是在第二章理论背景和第三章分类的基础上,对两本文学作品的双关语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从定义、分类、修辞功能、关键词和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主要是基于第二、三、四章节的基础上,从语音联系、语义歧义和双重语境方面对汉英双关的本质特征进行归纳。第六章主要从理论启示和实用启示两方面探讨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并总结了本课题的发现、启示、局限性以及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建议。
姚吉刚[8](2014)在《英汉双关语分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辞格的双关由来已久,历来广受修辞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有关英汉双关语的独立和对比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角度涉及哲学、美学、传统的文艺理论、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翻译等领域,但对于英汉双关语的分类对比研究却分析不足,故这一研究视角值得尝试。通过对比发现:英汉语中既有大量共同类型的双关语,又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双关语。共性是由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相似和所在的语境相似所决定的,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则在于英汉语属于两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及英汉民族具有不同的概念化方式。英汉双关语的分类对比研究既有利于外语教学和翻译,又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郑文君[9](2013)在《双关辞格的多角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关是一种传统辞格,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书面作品还是口头语言,双关现象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值得关注。当今时代,由于双关特殊的修辞和语用效果,被大量复制,广泛运用于广告、短信、网络、相声小品和歌谣中,双关语句迅速传播,一时间蔚为大观。由于之前的研究大多数角度比较单一,只专注于双关辞格本身或应用的研究,缺乏从相关学科汲取营养,因此研究缺乏立体感,并且有些语料稍显陈旧,未能反映语言发展的新现象。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跟社会语言发展之浪潮,选取当今时代最新最典型的语料(包括歇后语、小品、广告等),并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其中包括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对双关辞格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力求反映双关发展的新貌。本文的内容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从最新最热门的双关语语料切入,介绍了双关辞格研究的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概述双关辞格的一些研究成果,包括双关的定义和分类、特点与功能、发展及应用。第二章为双关辞格的认知解读。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剖析双关辞格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过程,并对不同类型的双关歇后语作了具体的认知分析。第三章为双关辞格的语用解读。运用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对双关辞格做出语用解读,并对不同类型的小品双关语作了具体的语用分析。第四章为英汉双关辞格的对比分析,运用比较语言学理论对英汉双关辞格以及英汉双关广告语做出对比。指出英汉双关辞格在生成方式及特点上具有相同点;在定义、分类、应用范围、修辞功能和反映出的中西方思维文化上具有不同之处。第五章为结语,简要概括全文的观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林跃武,李玉英[10](2013)在《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英双关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的Pun与汉语的双关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相互对应的修辞格,都是增强语言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对于Pun和双关的研究已有不少,但研究视角多拘泥于涵义、归类及用法功能的差异对比上。鉴于此,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对英汉双关语的美学特质进行剖析,阐明其异同,以期为该领域的探索做些铺路之功。
二、英语Pun与汉语“双关”的对比分析与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Pun与汉语“双关”的对比分析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2)《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Harry Potter及其作者J.K.罗琳简介 |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Harry Potter在中国的翻译史 |
一、Harry Potter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
二、《哈利·波特》中译史 |
三、小结 |
第三章 《哈利·波特》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中的接受 |
一、接受土壤的形成和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勃兴 |
二、《哈利·波特》中译本评介史 |
三、小结 |
第四章 赞助人对译本的操纵和目标读者接受错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
一、赞助人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操纵 |
二、Harry Potter和《哈利·波特》中译本的读者群定位 |
三、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
四、小结 |
第五章 从副文本视角与文本转换过程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偏差 |
一、副文本视角下的《哈利·波特》:儿童文学定位导向引发部分读者不满 |
二、误译、漏译导致《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 |
三、“文字游戏”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偏差:预期效果缺失,影响读者理解 |
四、《哈利·波特》中的习语翻译:适度异化才可保留异域文化意象 |
五、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3)《围城》中双关语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2 相关理论简介及概念界定 |
2.1 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 |
2.2 双关语在汉维语中的定义 |
2.2.1 双关语在汉语中的定义 |
2.2.2 双关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定义 |
3 《围城》中双关语的类型分析 |
3.1 同音同形双关 |
3.2 同音异形双关 |
3.3 异音异形双关 |
3.4 特殊双关 |
4 《围城》中双关语的维吾尔语翻译策略 |
4.1 双关语译为双关语 |
4.1.1 双关语译为相同类型的双关语 |
4.1.2 双关语译为不同类型的双关语 |
4.2 双关语译为非双关语 |
4.3 双关语译为零 |
4.4 结合使用 |
4.5 特殊双关语的翻译 |
5.《围城》中双关语的维吾尔语翻译效果分析 |
5.1 《围城》中双关语的翻译及其表达效果 |
5.2 《围城》中双关语翻译及其表达效果的影响因素 |
5.3 对汉语中双关语的维吾尔语翻译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论纽马克翻译理论视阈下《红楼梦》中双关语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红楼梦》的双关语及其翻译研究 |
1. 汉语的“双关”和英语的“pun” |
2.《红楼梦》中双关语的特点与功能 |
三、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
四、纽马克翻译理论关照下《红楼梦》杨、霍译本中双关语的翻译比较 |
1. 谐音双关的翻译比较 |
2. 语义双关的翻译比较 |
五、结语 |
(5)《金瓶梅》英译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金瓶梅》英译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性与基本思路 |
第二章 《金瓶梅》英译本概述 |
第一节 埃杰顿与《金莲》 |
第二节 芮效卫与《金瓶里的梅子,或"金瓶梅"》 |
第三节 《金瓶梅》英译与翻译底本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瓶梅》性描写的英译 |
第一节 身体器官描写的翻译 |
第二节 性行为描写的翻译 |
第三节 性器具词语的翻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瓶梅》语言特色的英译 |
第一节 成语的翻译 |
第二节 俚语的翻译 |
第三节 谚语的翻译 |
第四节 歇后语的翻译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瓶梅》文化词语的英译 |
第一节 饮食的翻译 |
第二节 服饰的翻译 |
第三节 节日的翻译 |
第四节 游艺的翻译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瓶梅》英译策略探究 |
第一节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
第二节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调和 |
第三节 《金瓶梅》研究对于英译的促进 |
第四节 历史文化语境对于翻译策略的制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金瓶梅》中英文版本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6)量化模型下的俄语双关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内容安排 |
第2章 俄、英、汉双关语的比较 |
2.1 俄、英、汉双关语定义 |
2.1.1 俄语双关语定义 |
2.1.2 英语双关语定义 |
2.1.3 汉语双关语定义 |
2.2 俄、英、汉双关语的分类 |
2.2.1 语义双关 |
2.2.2 谐音双关 |
2.3 双关语的特殊表现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模型 |
3.1 双关语的运作机制和翻译过程 |
3.1.1 运作机制 |
3.1.2 翻译过程 |
3.2 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模型 |
3.2.1 双关语的三个意义点 |
3.2.2 三个意义点的赋值和计算 |
3.2.3 目标语语用搜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在双关语俄译汉上的适用性 |
4.1 语义双关 |
4.1.1 双关词(语)出现一次 |
4.1.2 同一个双关词(语)出现两次 |
4.1.3 不同的两个双关词同时出现 |
4.2 谐音双关 |
4.2.1 双关词(语)出现一个 |
4.2.2 双关词(语)出现两个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汉语“双关”和英语“Pun”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现状 |
1.4.1 双关语在国内的研究 |
1.4.2 双关语在国外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意义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理论依据 |
2.2 语境与双关 |
2.2.1 前言 |
2.2.2 语境理论概述 |
2.2.3 语境与双关语 |
2.3 总结 |
第三章 汉语“双关”和英语“Pun”的分类 |
3.1 前言 |
3.2 《红楼梦》中的双关语分类 |
3.2.1 语音双关 |
3.2.2 语义双关 |
3.3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 Pun 分类 |
3.3.1 语音双关(homophonic pun) |
3.3.2 语义双关(sylleptic pun) |
3.3.3 歧解双关(asteismus) |
3.3.4 同词异义双关(antanaclasis) |
3.4 总结发现 |
第四章 汉语“双关”和英语“Pun”对比分析 |
4.1 前言 |
4.2 汉英双关语的相同点 |
4.2.1 部分常用的双关手段相同 |
4.2.2 语境要求相同 |
4.2.3 表达方式的相同 |
4.2.4 部分修辞功能中的相同 |
4.3 汉英双关语的不同点 |
4.3.1 定义不同 |
4.3.2 类型不同 |
4.3.3 关键词运用不同 |
4.3.4 部分修辞功能中的不同 |
4.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关语的本质 |
5.1 前言 |
5.2 语音相关 |
5.3 语义歧义 |
5.4 双重语境 |
第六章 总结及启示 |
6.1 前言 |
6.2 总结 |
6.3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启示 |
6.4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启示 |
6.4.1 对于译者的启示 |
6.4.2 对于教学篇的启示 |
6.5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英汉双关语分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英汉双关语分类对比的共性研究 |
( 一) 谐音双关谐音双关包括同音双关和近音双关两种情况 |
1. 同音双关同音双关即利用某些词语的发音相同而形成双关 |
2. 近音双关近音双关即利用某些词语的发音相似而形成双关 |
( 二) 多义双关多义双关即利用多义词的多个词义来形成双关 |
( 三) 缩略双关缩略双关是指短语经过首字母缩略或汉字缩略从而与某些词形成双关 |
( 四) 转类双关转类双关是指通过转换词类来改变结构,使得语言单位得到重新排列而形成的双关,也被称作结构双关或句式双关 |
( 五) 语篇双关语篇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篇环境下产生的双关,通常这类双关由一个或几个句子构成,但意义的生成都离不开上下文。 |
三、英汉双关语分类对比的个性研究 |
( 一) 英语独有的双关类型 |
1. 字母单词谐音双关字母单词谐音双关是指利用字母和单词的同音或近音来形成双关 |
2. 语素双关语素双关即利用自由语素、粘着语( 屈折词素和词缀词素) 、甚至假语素来构成双关。 |
3. 同形同音异义双关同形同音异义双关是指两个音形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构成的双关 |
4. 组合双关组合双关是指几个意义上本无联系的单词放在一起形成短语,该短语与另外的单词构成谐音双关 |
5. 双语双关双语双关是指英语单词与其他语言里的词通过谐音或词义联系来形成双关 |
( 二) 汉语独有的双关类型 |
1. 析字双关析字双关是指把汉语的方块字拆开,用可独立成字的偏旁部首单独造句来形成双关 |
2. 文字狱 |
四、结论 |
(9)双关辞格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国内双关辞格研究 |
1.1.3 国外pun(双关)的研究 |
1.1.4 本文采用的方法 |
1.2 双关辞格概述 |
1.2.1 双关的定义和分类 |
1.2.2 双关的特点与功能 |
1.2.3 双关辞格的产生及应用 |
2. 双关辞格的认知解读 |
2.1 双关辞格的认知机制分析 |
2.1.1 双关辞格的认知心理 |
2.1.2 双关辞格的认知过程 |
2.2 双关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
3. 双关辞格的语用解读 |
3.1 双关辞格的语用机制分析 |
3.1.1 言语行为理论与双关辞格 |
3.1.2 会话合作原则与双关辞格 |
3.1.3 关联理论与双关辞格 |
3.2 小品双关语的语用研究 |
4. 英汉双关辞格的对比分析 |
4.1 英汉双关辞格的比较 |
4.2 英汉双关广告语的比较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英双关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对英汉修辞研究的启迪 |
三、接受美学视角下的pun与双关对比 |
(一) Pun与双关共具的美学特质 |
1.情趣美 |
2.空白美 |
3.距离美 |
(二) Pun与双关各自具有的典型美学特质 |
1.汉语双关的诗意美 |
2.英语Pun的语用美 |
四、结 语 |
四、英语Pun与汉语“双关”的对比分析与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汉双关辞格标记建构对比及习得研究:原型——模型认知视角[J]. 成汹涌.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02)
- [2]《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 王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围城》中双关语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D]. 任丽.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4]论纽马克翻译理论视阈下《红楼梦》中双关语的翻译[J]. 张贵彬.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5]《金瓶梅》英译比较研究[D]. 张义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6]量化模型下的俄语双关翻译[D]. 冯实. 吉林大学, 2015(08)
- [7]汉语“双关”和英语“Pun”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D]. 陈艳. 湖北师范学院, 2014(03)
- [8]英汉双关语分类对比研究[J]. 姚吉刚.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9]双关辞格的多角度研究[D]. 郑文君. 安徽大学, 2013(12)
- [10]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英双关对比研究[J]. 林跃武,李玉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