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63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许俊杰,陈滨斌[1](2021)在《鼻内镜下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瘢痕情况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瘢痕情况。方法 将96 例入组研究对象(2018 年8 月至2021 年2 月收治)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8 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和观察组(48 例,鼻内镜下泪囊造孔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0 d 溢泪程度与术后7 d 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0 d 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临床治疗有效率97.92% 较对照组91.67% 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与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显着,具有创伤小、术后瘢痕少、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满意度的提高。
逄作祥,于海斌[2](2021)在《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文中研究指明慢性泪囊炎是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等引起的常见泪道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疗法,不同疗法目的均为使用器械解除梗阻,重建引流通道。本文复习文献资料,比较了当前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7种方法,认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好,微创、美观,是治疗慢性泪囊炎高效安全的方法。泪道内窥镜可在直视下对狭窄部位进行疏通,结合泪道置管,也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具体到某一位患者时,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处理。(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172-176)
张丹,罗荣莹,钟兵,杜进涛,刘锋,刘世喜,刘亚峰[3](2020)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endonasal DCR)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external DCR)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疗效,以寻求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颅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5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鼻内镜组) 24例,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外路径组) 51例。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后,对每组20例配对良好的患者进行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溢泪分数评估。结果鼻内镜组与鼻外路径组的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溢泪分数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相比,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对复发性泪囊炎患者的溢泪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可作为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首选方法。
孙元强,王晓峰[4](2020)在《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术后出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性泪囊炎症状采用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无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术后患者出血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在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1日收治的急性泪囊炎患者中,筛选出其中46例(46例/眼)作为本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急性泪囊炎临床症状的表现分为观察组(34例/眼),主要临床表现为泪囊区皮肤红肿)和对照组(12眼,主要临床表现为脓肿自行破渍)。随访3个月~2年,观察两组患者实施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后的疼痛及出血情况,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随访发现,观察组存在术后出血1眼。在术中使用一次性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情况中,观察组有29眼使用一次性外科手术引流管,使用率为85.29%;对照组有10眼使用一次性外科手术引流管,使用率为83.33%;两组患者术中使用一次性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743)。结论在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无创手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可提高手术有效率,还不影响泪囊区皮肤外伤瘢痕形成的外观情况,术后出血情况也少,是一种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
陈飚友[5](2019)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不同类型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中根据泪囊腔大小及病变情况,对泪囊腔进行分型,并观察不同类型慢性泪囊炎手术疗效。方法:对56例(6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术中根据泪囊腔情况将其分为正常或大泪囊腔型慢性泪囊炎(A组)、小泪囊腔慢性泪囊炎(B组)和泪囊腔肉芽粘连型慢性泪囊炎(C组);术后予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三种类型慢性泪囊炎术后1个月、4个月手术疗效,并分析不同类型泪囊腔的形成原因。结果:共收集到56例(60眼),既往治疗史中泪道置管、泪囊鼻腔吻合术(包括传统外路和经鼻内镜入路)、激光泪道成形术、泪道高频电灼术、其他治疗各为20眼、6眼、4眼、6眼、29眼;三组病例既往史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和A、C组单独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但B、C组单独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注:不包括曾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病例)。所有病例术后1个月总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98.3%,术后4个月总治愈率为81.7%、总有效率为90%。其中,A组39例39眼,术后1个月治愈率为97.4%、有效率为100%,术后4个月治愈率为94.9%,有效率为97.4%;B组11例14眼,术后1个月治愈率为92.9%、有效率为100%,术后4个月治愈率为64.3%、有效率为85.7%;C组7例7眼,术后1个月治愈率为71.4%、有效率为85.7%,术后4个月治愈率为42.9%、有效率为57.1%。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三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B、C组和A、B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各组病例术后1个月、4个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疗效满意;不同类型慢性泪囊炎术后疗效不一,在术中根据泪囊腔情况对其进行分型对判断术后疗效及指导后续治疗有较好的价值。
訾魁然[6](2019)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泪道置管联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9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49例、泪囊造孔组48例。泪囊造孔组接受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联合组接受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泪道置管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患眼视力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泪囊造孔组(P<0.05);术前,两组患眼视力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眼视力略微降低,但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泪囊造孔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泪道置管联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显着,能降低慢性泪囊炎复发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视力。
王鋆,胡丹丹[7](2019)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环形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囊脓肿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泪道环形置管术治疗泪囊脓肿的可行性。方法将16例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囊脓肿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联合环形泪道置管术,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及炎症扩散的并发症。结果随访6个月至1年,治愈13眼(治愈率:81.25%),好转3眼(好转率18.75%),无效0眼。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环形泪道置管术是治疗泪囊脓肿的一种新的理想方法,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可靠的优点。
王纲,魏滃,宋艳[8](2018)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7. 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 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慢性泪囊炎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着,有推广价值。
秦智勇,梁志坚,罗颖健[9](2018)在《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广西省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就诊的共53例慢性泪腺炎患者,均采取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并分析患者术中的情况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5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患者手术失败。治愈45例(45只眼),占84.9%;有效8例(8只眼),占15.1%,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8例(8只眼)治疗有效患者泪道冲洗通畅,轻微溢泪。随访10个月,经鼻内镜检查,鼻腔泪囊吻合口愈合良好,部分患者呈喇叭状、针状、圆孔状或裂隙状吻合口,泪道冲洗见水流,随后逐渐缩小。最后1次随访自觉流泪症状明显改善且冲洗通畅2例(均为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的患者);取管后失访的3例患者中2例取管后即泪道冲洗不通畅伴分泌物,l例冲洗通畅。经鼻内镜检查,全部患者鼻腔泪囊吻合口恢复良好。结论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显着疗效,安全有效。
郭刚,汤兴中,符谋顺[10](2018)在《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分析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东同江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的方式为常规手术,将另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的方式为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0%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采取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治疗效果较好。
二、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63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6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鼻内镜下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瘢痕情况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观察指标比较 |
2.2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情况比较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
2.4 两组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3)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
1.2.2 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 |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评定指标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疗效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4)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术后出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术后24 h之内的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中使用一次性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的比较 |
3 讨论 |
(5)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不同类型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手术方法 |
1.3.1 术前处理 |
1.3.2 泪囊造孔组 |
1.3.3 联合组 |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3]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眼视力比较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4 两组复发率比较 |
3 讨论 |
(7)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环形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囊脓肿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术前准备 |
三、手术方法 |
四、术后处理 |
结果 |
一、疗效评定标准 |
二、治疗结果 |
讨论 |
(8)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
1. 入选标准: |
2. 排除标准: |
三、检查方法 |
1. 泪道检查: |
2. 鼻腔检查: |
四、治疗方法 |
五、术后处理与随访 |
六、效果判定标准 |
1. 治愈: |
2. 有效: |
3. 无效: |
结果 |
一、临床疗效 |
二、术中情况 |
三、随访结果及并发症 |
讨论 |
一、病因 |
二、临床表现 |
三、治疗方法 |
(10)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
3 讨论 |
四、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63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鼻内镜下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瘢痕情况观察[J]. 许俊杰,陈滨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21(19)
- [2]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J]. 逄作祥,于海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21(02)
- [3]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与鼻外路径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疗效对比[J]. 张丹,罗荣莹,钟兵,杜进涛,刘锋,刘世喜,刘亚峰. 西部医学, 2020(09)
- [4]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术后出血的影响[J]. 孙元强,王晓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0(21)
- [5]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不同类型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分析[D]. 陈飚友.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1)
- [6]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观察[J]. 訾魁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04)
- [7]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环形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囊脓肿临床分析[J]. 王鋆,胡丹丹. 实用防盲技术, 2019(01)
- [8]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J]. 王纲,魏滃,宋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06)
- [9]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J]. 秦智勇,梁志坚,罗颖健.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04)
- [10]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J]. 郭刚,汤兴中,符谋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