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状土冲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黏性原状土,水压力,临界起动状态,冲刷率
原状土冲刷论文文献综述
吴月勇,范力阳,陈国平,张典典,徐宇航[1](2017)在《细颗粒黏性原状土的冲刷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根据实测的冲刷率和床面切应力来分析细颗粒黏性原状土的冲刷特性,考虑水压力的大小和临界起动状态的不同对冲刷率源项公式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压力下,粉沙和细沙的冲刷率都与相对剩余切应力成相同的指数关系,中值粒径较小的粉沙的能量指数取0.5,细沙的能量指数取1。以普遍连续起动为起动状态的冲刷系数较以少量起动状态作为起动状态要略大,能量指数要略大。此外,粉沙的冲刷系数为(0.8~9.8)×10~(-2)kg·m~2·s~(-1),细沙的冲刷系数为(0.2~5.5)×10~(-2)kg·m~2·s~(-1),细沙的抗冲性能要略强于粉沙。(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7年05期)
吴月勇,陈国平,严士常,周雅,钟雄华[2](2016)在《晋江围海工程黏性原状土冲刷率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福建晋江围海工程的6组粉沙、8组细沙、7组中粗沙原状土样进行冲刷率试验。根据实测的冲刷率和床面切应力来分析原状泥沙的冲刷率表达式。考虑中值粒径对冲刷率表达式的影响,分别得出了粉沙、细沙、中粗沙的冲刷率表达式中的能量指数和冲刷系数。结果表明:粉沙、细沙、中粗沙的冲刷率分别与相对剩余切应力的0.5次方、1次方、1.25次方成正比,且随着粒径的增大,冲刷系数逐渐减小,中粗沙的冲刷系数仅为粉沙的十分之一。此外,粒径较小的粉沙和细沙的冲刷系数有随土样黏性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成非线性减小的趋势,黏性颗粒含量较小的中粗沙的冲刷系数则随着黏性颗粒含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6年06期)
洪大林[3](2005)在《粘性原状土冲刷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100多年来国内外在粘性土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吸取了过去研究类似问题时的教训,设计制作了专门用作粘性原状土试验的装置,并对粘性原状土起动机理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起动模式,利用江苏省中运河、入海水道、新沂河、长江长兴岛选取了43组粘性原状土样,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粘性原状土起动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起动临界条件与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其独特的试验研究方法在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和泰州引江河河道工程研究中得到成功运用,证明是合理有效的。 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分析了粘性原状土起动机理,构建了起动模式。得到了临界起动切应力公式 τ_c/((γ_s-γ)d_(50))=2/(5.75lg(10.6χ))~2((2/3)C_1n_1+C_2(τ_f/((γ_s-γ)d_(50)) 当忽略其重力的影响时,则简化为 τ_c=2/((5.75lg10.6χ)~2)C_2τ_f (2) 对特制矩形水槽的水力特性进行了论证,并比较了封闭有压水槽与开敞无压水槽试验结果,认为矩形封闭有压水槽的试验结果基本可以代表开敞无压水槽的试验结果,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3) 总结各河道粘性原状土的起动规律发现,由于各河道间的土质在形成条件、原因等方面存在差别,即使具有相近的物理力学特性,其起动临界条件也不尽相同。而对某一条河流而言,起动临界条件与物理力学指标之间则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即对淤泥质粘土,起动临界条件随抗剪强度的减小而增大,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粉质粘土的起动临界条件最小,与抗剪强度、含水量呈非线性关系;粘土起动临界条件则随抗剪强度、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4)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成功运用于长江苏通公路大桥工程和泰州引江河工程,为动床模型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5-02-01)
刘国彬,张光辉[4](1996)在《原状土冲刷法与人工模拟降雨法研究土壤抗冲性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人工模拟降雨小区(2m×5m)和用大型抗冲槽(10cm×20cm×10cm)测定的土壤侵蚀量、产沙过程及抗冲性异同。结果表明在0.65mm/min和0.84mm/min雨强15min冲刷时间内,大型抗冲槽侵蚀模数为人工降雨小区的200~400倍,但二者存在一定量关系。抗冲槽侵蚀过程与人工降雨小区呈相反趋势。径流深为小区的50~145倍,单位径流深引起的侵蚀模数为小区的5~7倍(裸地)和1.8~4.5倍(人工草地)。本文分析了二者侵蚀过程差异及形成原因。研究还发现大型抗冲槽与小型抗冲槽所测侵蚀模数存在定量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小型槽可以取代大型槽进行抗冲性测定。(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1996年02期)
原状土冲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福建晋江围海工程的6组粉沙、8组细沙、7组中粗沙原状土样进行冲刷率试验。根据实测的冲刷率和床面切应力来分析原状泥沙的冲刷率表达式。考虑中值粒径对冲刷率表达式的影响,分别得出了粉沙、细沙、中粗沙的冲刷率表达式中的能量指数和冲刷系数。结果表明:粉沙、细沙、中粗沙的冲刷率分别与相对剩余切应力的0.5次方、1次方、1.25次方成正比,且随着粒径的增大,冲刷系数逐渐减小,中粗沙的冲刷系数仅为粉沙的十分之一。此外,粒径较小的粉沙和细沙的冲刷系数有随土样黏性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成非线性减小的趋势,黏性颗粒含量较小的中粗沙的冲刷系数则随着黏性颗粒含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状土冲刷论文参考文献
[1].吴月勇,范力阳,陈国平,张典典,徐宇航.细颗粒黏性原状土的冲刷特性试验研究[J].水道港口.2017
[2].吴月勇,陈国平,严士常,周雅,钟雄华.晋江围海工程黏性原状土冲刷率试验研究[J].水道港口.2016
[3].洪大林.粘性原状土冲刷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
[4].刘国彬,张光辉.原状土冲刷法与人工模拟降雨法研究土壤抗冲性对比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