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路小学224300
摘要:本文对小学古诗词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指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投身于古诗词教学,及时发现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解决,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方式落后。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给学生进行古诗词讲解,但是古诗词比较难理解,如果教师不给学生讲清楚古诗词的具体含义,那么学生就无法较好地理解,为了考试,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古诗词。与此同时,枯燥无聊的语文课堂难以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导致小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不感兴趣。
2.古诗词讲解不深刻,缺乏有深度的学习。古诗词是古代文学家感情的浓缩,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内涵,极具意境之美。但是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对优美的古诗词进行深刻的讲解,没有引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有深度的学习,只是对古诗的表面意思以及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背过以应付考试即可。古诗词中的意境之深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语文教师的简单讲解无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的意境。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采用朗读方式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存在较多附有美感的句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着重画出具有美感的句子,让学生以吟诵的方式进行重点朗读,例如唐代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两句诗,以字面的意思即可大致地了解,作者并没有采取复杂的表达方式,学生在有感情朗读时,即可体会诗句字里行间传递的美,树木茂密的山间在经过一场新雨洗礼后更加幽静,夜幕降临,秋风袭来,带来阵阵凉意,此时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木间的空隙,照在清澈的小河上,只见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地流淌,刻画了秋雨过后山间的晚景。
又如,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整首诗的文字都是极美的,学生可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字间描绘出一个稚嫩的孩童在水边垂钓,显示出孩童的天真和童趣,因为害怕鱼儿受到过路人的惊吓,以致赶忙摇手回绝路人的询问,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孩童的天性,通过蓬头稚子、侧坐、遥招手等感受作者文字的美感。
2.构建古诗词情境感受画面美。古诗词是诗人对事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促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师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古诗词的情境,让学生体会诗词中的画面美。如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整首诗描绘了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教师可为学生描绘诗中的画面,“在阳光温暖的照射下,香炉峰上盘旋升起了紫色的烟雾,我遥远地看到庐山的瀑布像一条白色绸缎一样悬挂在山川的前方,在高山上飞流顺势而下的瀑布可以长达好几千尺,仿佛是从天边的银河而来流泻到人间”,作者通过独特视角,描绘出不一样的庐山瀑布,但是瀑布的雄伟壮观依然可以清晰地体会到。
3.整体分析彰显作者情感。中国部分古诗词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可对古诗词的整体进行分析,促使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流露的情感,例如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作者用豆茎和豆子比喻自家的亲兄弟,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道出了作者为难的处境,以及对骨肉之间相互残杀的愤恨。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时,可结合当时曹植的背景,作者借助《七步诗》表达了内心对自家兄弟的斥责以及对当时社会统治的不满,而且起初整首诗都在围绕豆茎与豆子作描述,后期采取直接表述的方式,传递自身的情感,不仅可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含义,更是让学生明白了作者的情感。
又如,明代于谦的《咏石灰》,此为典型的借物言志诗,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慷慨激昂的氛围,诗中描绘了石灰出深山的千锤万凿,在经历过烈火焚烧之后,即使是粉身碎骨也不怕,为的就是将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作者将自己比喻成石灰。同时还展现出作者面对困难不屈服、大无畏的精神,纵然作者不被当时世人认可,但是其为国牺牲、英勇献身的精神是不可替代的,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很容易即可感受到作者满腔爱国的情怀。
古诗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基础字面意思理解的基础上,对古诗词深刻内涵进行讲解,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参考文献
[1]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3)。
[2]菅淑琴浅谈增加小学古诗词教学吸引力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3)。
[3]薛法根《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及教后感[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