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游憩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湿地保护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管理水平
自然游憩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龚宇翔,陈钦[1](2019)在《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评价研究——基于178份游客的问卷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乐闽江河口湿地公园和泉州湾河口湿地公园的游客为调查对象,重点对湿地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管理水平叁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得到所需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湿地保护区具有较高的游憩价值:自然资源价值、社会资源价值极其丰富,管理水平也比较到位,但保护区仍然存在休息区设施配套不完善、知名度不高、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等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经济》期刊2019年04期)
杨永昶[2](2015)在《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建设已成为了保护区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一环,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为保护区带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对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背景下,科学地认识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就成为了当今学术界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选取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游憩资源价值进行了研究,以便为以后的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决策性支持。本文先对当今游憩价值评估的主流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如CVM、TCM等方法,分别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点以及不足,再对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多方案条件价值法(简称MPCVM)进行文献综述、理论介绍,目的是了解MPCVM的学术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方法,确定其理论基础以便实际应用的操作。其次介绍研究对象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生态旅游开发现状等方面,突出其资源价值、找出赛罕乌拉保护区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再者,对得到的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做好问卷调查的前期准备,先用特尔菲法与要素价值理论确定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构成游憩资源的叁类组成要素,分别为森林资源、湿地水域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并对受访者对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认知进行了因子分析,再根据多方案条件价值法公式计算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并对森林资源、湿地水域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叁类游憩资源构成要素的互补/替代关系进行了阐述以及对影响受访者投标值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赛拉乌罕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游憩价值为6581.26万元、湿地水域资源的游憩价值为4480.12万元、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游憩价值为5461.23万元,这说明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实际收入与计算出的数值相差甚远,保护区在发展生态旅游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森林资源与湿地水域资源存在着互补效应,森林资源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互为替代,湿地水域资源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是互为替代关系。森林资源与湿地水域资源存在着互补效应,森林资源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互为替代,湿地水域资源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是互为替代关系。(3)影响投标值的因素除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外,游客对景区的发展建设满意度以及游客对自然景观质量满意度也是影响游客做出投标行为的关键,且二者与投标值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佘济云,陶善军,李俊[3](2011)在《茅荆坝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茅荆坝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对影响游客数量的相关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旅行费用是影响游客数量的最重要因子。通过旅行费用法(TCM)计算出茅荆坝自然保护区2010年上半年森林游憩资源利用价值总和为197 194万元,其结果可为茅荆坝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管理及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严伟宾,吴楚材,周劲松,钟文超[4](2007)在《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资源多样性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了森林游憩资源多样性重要性及其作用。并对森林游憩资源在森林旅游规划中应用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科技咨询导报》期刊2007年04期)
万静[5](2005)在《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协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对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升温,在旅游开发活动中游憩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两者间的平衡常常被打破。本文借助LAC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中上述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探讨了与游憩容量相关的因素和调节手段,并提出了缓解当前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张茵,蔡运龙[6](2004)在《基于分区的多目的地TCM模型及其在游憩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评估户外游憩价值的经典方法,旅行费用法穴TCM雪主要存在3种基本模型,即分区旅行费用法穴ZTCM雪、个人旅行费用法穴ITCM雪和随机效用法穴RUM雪。尽管这3种模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相当成熟,却均无非常完善的方法来解决广为存在的多目的地环程旅行问题,致使该问题成为TCM研究应用中的难点和热点。论文根据九寨沟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应用基于分区的多目的地TCM模型穴MZTC雪来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得到2002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总游憩价值为15.61×108元,人均1246.10元;其中消费者剩余为4.71×108元,人均375.92元,与国外最新游憩价值综述研究的结果非常接近。(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自然游憩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建设已成为了保护区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一环,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为保护区带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对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背景下,科学地认识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就成为了当今学术界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选取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游憩资源价值进行了研究,以便为以后的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决策性支持。本文先对当今游憩价值评估的主流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如CVM、TCM等方法,分别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点以及不足,再对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多方案条件价值法(简称MPCVM)进行文献综述、理论介绍,目的是了解MPCVM的学术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方法,确定其理论基础以便实际应用的操作。其次介绍研究对象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生态旅游开发现状等方面,突出其资源价值、找出赛罕乌拉保护区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再者,对得到的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做好问卷调查的前期准备,先用特尔菲法与要素价值理论确定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构成游憩资源的叁类组成要素,分别为森林资源、湿地水域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并对受访者对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认知进行了因子分析,再根据多方案条件价值法公式计算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并对森林资源、湿地水域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叁类游憩资源构成要素的互补/替代关系进行了阐述以及对影响受访者投标值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赛拉乌罕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游憩价值为6581.26万元、湿地水域资源的游憩价值为4480.12万元、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游憩价值为5461.23万元,这说明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实际收入与计算出的数值相差甚远,保护区在发展生态旅游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森林资源与湿地水域资源存在着互补效应,森林资源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互为替代,湿地水域资源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是互为替代关系。森林资源与湿地水域资源存在着互补效应,森林资源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互为替代,湿地水域资源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是互为替代关系。(3)影响投标值的因素除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外,游客对景区的发展建设满意度以及游客对自然景观质量满意度也是影响游客做出投标行为的关键,且二者与投标值呈正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游憩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龚宇翔,陈钦.福建省湿地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评价研究——基于178份游客的问卷调查[J].中国林业经济.2019
[2].杨永昶.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3].佘济云,陶善军,李俊.茅荆坝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严伟宾,吴楚材,周劲松,钟文超.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资源多样性及其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
[5].万静.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协调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6].张茵,蔡运龙.基于分区的多目的地TCM模型及其在游憩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