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学抖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测量,曲线拟合,叁维重建,去抖动
光学抖动论文文献综述
汪权,朋汉林,汪平河,樊金宇,刘敬璇[1](2019)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眼底视网膜叁维图像去抖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眼底视网膜病变是大部分眼科疾病的来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具有无创性、成像安全快速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眼科疾病的诊断。针对OCT视网膜叁维图像因抖动产生的扭曲变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曲线拟合的OCT视网膜叁维重建图像去抖动方法,即通过预处理提取OCT视网膜图像的边界,再利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来计算各帧切片图像的偏移量。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OCT视网膜叁维重建图像扭曲变形具有明显的校正作用。(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闫红梅,李淑静,何亚亚,徐忠孝,王海[2](2019)在《相位抖动对“光学薛定谔”猫态制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相位抖动情况下"光学薛定谔"猫态的正交分量测量集,利用极大似然估计进行量子态重构,获得"光学薛定谔"猫态的Wigner函数。研究了"光学薛定谔"猫态的保真度及Wigner函数相空间原点值W (0,0)随相位抖动的变化,发现保真度随相位抖动幅度的增大而降低,而W (0,0)值则对相位抖动不敏感。另外,我们在不同的输入态压缩纯度和压缩度下,分析了相位抖动对"光学薛定谔"猫态保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纯度越大,相位抖动对保真度的影响越小;压缩度越大,保真度对相位抖动越敏感。(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康建[3](2018)在《自适应光学系统光束抖动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适应光学系统能够对波前畸变进行实时地校正,从而获得接近衍射极限的高分辨图像或者高质量的激光光束,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天文望远镜系统以及高能激光器系统中。然而随着对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光束抖动成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的限制因素。本文正是围绕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光束抖动问题展开了研究工作。1.首先,通过分析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光束抖动来源,建立了光束抖动信号的二阶自回归模型,并提出了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的最小二乘模型参数拟合优化算法。利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对光束抖动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曲线进行拟合,获得了光束抖动信号模型的物理参数,即阻尼系数K和振荡源功率σ~2,进而实现了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光束抖动信号的准确描述。仿真和实验都表明了光束抖动模型建立的有效性和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对参数辨识的准确性。2.然后,针对复杂频率成分下的光束抖动信号,利用局部积分方法对功率谱密度曲线进行平滑和分割,提取得到了各个单一频率的光束抖动信号。通过逐一地拟合提取得到的各个单一频率光束抖动信号所对应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实现了复杂频率成分下的光束抖动信号模型辨识,从而实现了对自适应光学系统中不同系统元件引起的光束抖动信号的处理和分析。3.接着,根据光束抖动控制系统,建立了以光束抖动校正残差最小为优化指标的线性二次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控制。通过对光束抖动信号功率谱密度曲线的平滑和分割,以及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对功率谱密度曲线的拟合,获得了LQG控制器的各项控制参数,也即实现了基于频谱辨识的LQG光束抖动控制技术。仿真结果显示,基于频谱辨识的LQG光束抖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低频宽带和高频窄带光束抖动,且与积分控制器相比,显现出了极好的光束抖动控制性能。另外,对提出的光束抖动控制技术还进行了在线辨识和在线控制的可能性分析。4.最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了基于频谱辨识的LQG光束抖动控制技术对自适应光学系统中不同频率的光束抖动的有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频谱辨识的LQG光束抖动控制技术不仅能够控制由于大气湍流或平台扰动引起的低频宽带光束抖动,也能够有效地抑制不同器件振动引入的高频窄带光束抖动。通过本文的研究,实现了自适应光学系统对不同频率光束抖动的有效抑制,极大地提高了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光束抖动的控制性能。同时,基于频谱辨识的LQG光束抖动控制技术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高频窄带光束抖动难以抑制的问题,对自适应光学系统应用性能的提升十分有益。(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刘海珍,张丕状[4](2017)在《膛内弹丸抖动姿态光学测量法的仿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弹丸在弹膛内运动时,会因偏航、撞击以及自身填充条件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发生抖动,大大减小火炮在发射时的射击精度和威力。为得到弹丸在膛内运动时的偏离情况,利用激光发生器、漫反射板、高速摄像机和计算机系统研究出一种简单而直观的膛内弹丸抖动姿态的光学测量方法。该方法着重考虑影响激光发生器成像变化的因素,并对该方法进行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可以仿真出高速摄像机拍摄漫反射板上光斑运动轨迹的图片;对仿真图片进行分析,得到弹丸在膛内抖动姿态,从而验证此方法在理论基础上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7年12期)
罗奇,李新阳[5](2016)在《自适应光学系统光轴抖动抑制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光学平台的结构性谐振以及风吹抖动等因素造成的光轴抖动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若采用常规积分控制器对这种高频窄带的扰动信号进行抑制,收效甚微,而且有可能将其放大,使得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以实际系统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扰动的频域特性。针对该扰动的峰值频率以及带宽,借助Smith预测器,提出了一种稳定高效且易于实施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讨论了控制器参数与其滤波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这种控制器对控制对象参数变化的鲁棒性。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控制器可以将由光轴抖动引起的单轴倾斜像差的方差降低约60%,弥补了常规控制器的不足。(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罗奇,李新阳[6](2015)在《一种自适应光学系统光轴抖动抑制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光学平台的结构性谐振以及风吹抖动等因素造成的光轴抖动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若采用常规积分控制器对这种高频窄带的扰动信号进行抑制,收效甚微,而且有可能将其放大,使得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以实际系统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扰动的频域特性。针对该扰动的峰值频率以及带宽,借助Smith预测器,提出了一种稳定高效且易于实施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讨论了控制器参数与其滤波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这种控制器对控制对象参数变化的鲁棒性。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控制器可以将由光轴抖动引起的单轴倾斜像差的方差降低约60%,弥补了常规控制器的不足。(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1-15)
杨飞,刘国军,安其昌[7](2015)在《基于功率谱的波前光学抖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受到视宁限制的光机系统的光学抖动,针对系统波前误差的中高频分量,引入功率谱方法,提出一种波前光学抖动的评价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激光平面波前的实际检测结果,得出了该系统光学抖动的频域特性。该方法可对受视宁限制的光机系统的误差测量与分析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对光学系统波前质量的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5年09期)
韩小虎[8](2015)在《光学拍频测量驻波驱动SBS相位抖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因其在能源和国防领域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新型的点火方式需要激光脉冲能量达到兆焦量级、工作重复频率在5Hz到10Hz之间,如此高重复频率和高能量的输出要求增加了增益介质的冷却难度,限制了大口径激光驱动器的发展。通过受激布里渊散射使各子光束合并,是一种能够满足ICF需求的方法。本文提出使用时间拍频法测量相位稳定性,解决了因为光束质量差而带来测量误差的问题。论文基于SBS叁波耦合物理过程的推导,即Navier-Stokes方程的声波场和由Maxwell方程推导的光波场通过电致伸缩效应耦合,建立受激布里渊散射过程的物理模型。在对该模型离散化处理后加入相干驻波项,建立了密度调制的物理模型,并使用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数值处理。理论上证明了在光束质量差时,时间拍频法测量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稳定性要优于空间相干法。研究了混合介质的频移规律,选定C6H6和CCl4作为实验用混合介质,计算并测量了两种介质在不同混合比的情况下对受激布里渊频移的影响。实验上,通过光学拍频法测量了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相位抖动,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测量光路进行了改进设计。实验用泵浦光波长为532nm,通过设计光路,对不同体积分数的混合介质的SBS频移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改变入射光能量,对比分析得出相干驻波驱动下的SBS相位稳定性比普通结构SBS的相位稳定性高的结果。改变两路光的能量比和小孔直径,验证了在光束质量差时,时间拍频法测量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稳定性的方法要优于空间相干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郭雪帆,周昕,王运,张罗致,万道明[9](2014)在《抖动误差对光学扫描全息图像重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在光学扫描全息系统实验过程中,由于机械和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抖动导致重建图像模糊的现象。分析并数值模拟了在扫描记录过程中由于抖动导致记录全息图的误差及其对重建图像的噪声影响,讨论了重建图像与理想图像的均方误差。结果表明,随着抖动幅度变大,误采点出现的范围增大,重建图像的背景噪声越多。(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4年08期)
黄林林,谢元平[10](2011)在《激光陀螺光学抖动加噪原理及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激光陀螺锁区,提高激光陀螺性能,介绍了一种通过光学抖动的方式改善激光陀螺锁区的方法,并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分析了其主要限制因素,简述了激光陀螺机械抖动偏频后的锁区变化和加噪对锁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机械抖动加噪、不加噪及机械抖动不加噪但合并光学抖动3种状态下陀螺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光学抖动可以起到类似机械抖动加噪的效果,改善陀螺的零偏稳定性。因此,利用光学抖动可以改善激光陀螺的锁区,而且作为一种新的改善陀螺锁区的方法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光学抖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相位抖动情况下"光学薛定谔"猫态的正交分量测量集,利用极大似然估计进行量子态重构,获得"光学薛定谔"猫态的Wigner函数。研究了"光学薛定谔"猫态的保真度及Wigner函数相空间原点值W (0,0)随相位抖动的变化,发现保真度随相位抖动幅度的增大而降低,而W (0,0)值则对相位抖动不敏感。另外,我们在不同的输入态压缩纯度和压缩度下,分析了相位抖动对"光学薛定谔"猫态保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纯度越大,相位抖动对保真度的影响越小;压缩度越大,保真度对相位抖动越敏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学抖动论文参考文献
[1].汪权,朋汉林,汪平河,樊金宇,刘敬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眼底视网膜叁维图像去抖动方法[J].光学学报.2019
[2].闫红梅,李淑静,何亚亚,徐忠孝,王海.相位抖动对“光学薛定谔”猫态制备的影响[J].量子光学学报.2019
[3].杨康建.自适应光学系统光束抖动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8
[4].刘海珍,张丕状.膛内弹丸抖动姿态光学测量法的仿真与分析[J].中国测试.2017
[5].罗奇,李新阳.自适应光学系统光轴抖动抑制控制器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
[6].罗奇,李新阳.一种自适应光学系统光轴抖动抑制控制器设计[C].第二届全国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5
[7].杨飞,刘国军,安其昌.基于功率谱的波前光学抖动分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
[8].韩小虎.光学拍频测量驻波驱动SBS相位抖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9].郭雪帆,周昕,王运,张罗致,万道明.抖动误差对光学扫描全息图像重建的影响[J].河南科技.2014
[10].黄林林,谢元平.激光陀螺光学抖动加噪原理及实验[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