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氧基论文-林立峰

香豆素氧基论文-林立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香豆素氧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香豆素氧基,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合成,光敏性质

香豆素氧基论文文献综述

林立峰[1](2006)在《香豆素氧基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敏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简称PDT)已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与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相比,它具有基本上不损伤正常组织与器官,治疗过程无痛苦、副作用小等特点;因而日益引起重视。血卟啉衍生物(Ha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s,HPD)是用于临床治疗的第一代光敏剂,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其组成复杂,在对人体组织有较佳透射率的红光区(620-800nm)吸收不强,易产生皮肤光过敏反应等缺点;因此有必要探索更理想的光敏剂。由于酞菁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光理化学性质而格外引人注目,有望成为新一代光敏剂之一。 鉴于香豆素衍生物有抗癌、抗菌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我们尝试将香豆素基团引入到酞菁环上,以提高酞菁类光敏剂的生物亲合性和物靶向性,增强其光动力活性。本论文主要的工作内容和结果归纳如下: 1、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5种前驱体:3-(7-香豆素氧基)邻苯二甲腈、4-(7-香豆素氧基)邻苯二甲腈、3-(4-甲基-7-香豆素氧基)邻苯二甲腈、4-(4-甲基-7-香豆素氧基)邻苯二甲腈及4,5-二(4-甲基-7-香豆素氧基)邻苯二甲腈,并用常规手段进行了表征。 2、合成了16种香豆素氧基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α-(CMO)_4PcM、β-(CMO)_4PcM、α-(MeCMO)_4PcM及β-(MeCMO)_4PcM(其中CMO为7-香豆素氧基;MeCMO为4-甲基-7-香豆素氧基;M=Zn(Ⅱ),Cu(Ⅱ),Co(Ⅱ),Ni(Ⅱ));并用元素分析、IR、ESI-MS和UV-Vis等手段进行了相关表征。 3、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探讨了取代基、取代位置、中心金属离子、溶剂等对光谱性质的影响;研究了酞菁金属配合物的聚集行为。 4、研究标题配合物的光稳定性、光敏化产生单线态氧(~1O_2)的能力及光动力体外灭活人体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香豆素氧基取代酞菁锌有望开发成为光动力治疗用光敏剂。(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06-06-01)

林立峰,于海燕,孙纲春,薛金萍,陈耐生[2](2005)在《四-β-(7-香豆素氧基)酞菁锌(Ⅱ)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酞菁类化合物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加上其种类的多样性及表现出的优异性能,使得对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得以广泛进行.目前,酞菁类化合物被应用到光动力学治疗、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盘信息记录材料、电子照相材料等.酞菁周边具有16个活化位置,以及中心原子及其轴向配体的可调性,因此,近年来通过改变取代基的位置、数量和类型以及中心原子及其配体合成了大量该类新型化合物.为了提高酞菁的光动力活(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05-08-01)

香豆素氧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酞菁类化合物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加上其种类的多样性及表现出的优异性能,使得对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得以广泛进行.目前,酞菁类化合物被应用到光动力学治疗、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盘信息记录材料、电子照相材料等.酞菁周边具有16个活化位置,以及中心原子及其轴向配体的可调性,因此,近年来通过改变取代基的位置、数量和类型以及中心原子及其配体合成了大量该类新型化合物.为了提高酞菁的光动力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豆素氧基论文参考文献

[1].林立峰.香豆素氧基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敏活性研究[D].福州大学.2006

[2].林立峰,于海燕,孙纲春,薛金萍,陈耐生.四-β-(7-香豆素氧基)酞菁锌(Ⅱ)的合成及性质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05

标签:;  ;  ;  ;  

香豆素氧基论文-林立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