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风险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担保企业,评委团队,团队道德风险,激励机制
道德风险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铁宁,王蕊,胡建国[1](2019)在《基于团队道德风险模型的担保企业评委激励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团队道德风险问题针对担保企业的研究鲜有所见,而且大多团队人数为两人.运用经济学激励理论,通过引入国外有关道德敏感度测量的成本函数,构建了适合担保企业评委团队道德风险的激励模型.并通过Matlab数值仿真,研究了各研究参数的变化与激励强度的关系.研究得出了若干对防范担保企业评委团队道德风险有益的结论和管理建议.(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9年20期)
王珊珊[2](2018)在《过度自信条件下风险投资中的道德风险博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委托代理问题在风险投资中主要表现为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VC)和风险企业家(EN)叁个行为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VC和EN之间信息不对称,他们是风险资本的主要运作者,关系投资的成败,这也是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因此为了规避道德风险,委托代理模型提供了完全理性条件下激励契约设计的方法。此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前景的判断是过度自信的。由于过度自信影响代理人的能力和以代理人行为为条件的不确定产出分布,所以这种心理特征在代理问题中非常重要,尤其在风险投资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中,投资者往往会受到过度自信心理偏差的影响。本文从“有限理性人”的角度出发,对委托人的监管机制定量分析,同时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建立隶属度函数,对过度自信定性分析。通过建立叁者之间单层、双层报酬契约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在单层报酬契约中,得出风险投资者外部监管机制和VC内部监管机制可以提高VC、EN的最优努力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叁者的投资收益;此外VC、EN的过度自信可以提高他们的最优努力水平和报酬分享系数,还可以减少投资中的代理成本;(2)在双层报酬契约中,VC的过度自信隶属程度越大,其最优努力水平越高,要求报酬分享系数越高;EN的过度自信隶属程度越大,其最优努力水平越高,要求报酬分享系数越高。VC和EN的过度自信隶属度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使风险投资中的总代理成本达到最少。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本文结论更加符合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过程,这为度量过度自信和规避投资中的道德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结论。(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3-01)
张利国,李礼连,李学荣[3](2017)在《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广泛关注,在千家万户分散生产背景下,探讨如何防范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西、安徽、河南及江苏4省389户蔬菜种植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态度、政府规制以及非正式制度3个潜变量负向显着影响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并从提高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活动规制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非正式制度约束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毛童琳[4](2017)在《涉税鉴证的使用和停止》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税收效率、降低征税成本、减轻纳税人负担、减少纳税人涉税风险是国家税务机关在征税时关注的方面。征管者与纳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征纳双方的博弈关系也是许多学者一直探究的问题。什么样的征税机制能够提高税收效率、缩小征纳双方的信息差距,不同国家不同的税收管理制度也在探索着这一问题。2005年,我国开始允许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业务,并规定税务机关承认由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经注册税务师签字的涉税鉴证报告的鉴证作用。十多年中,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为企业出具了大量的企业所得税鉴证报告。涉税鉴证业务也成为税务师事务所的最主要业务之一,但与此同时,大量有关涉税鉴证报告的真实性质疑、以及税务师事务所与企业的各种合谋与强制代理问题开始涌现。国家因此出台了各种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企业所得税涉税鉴证业务市场的发展,规范注册税务师的鉴证行为。但是2016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停止注册税务师的鉴证业务。本文基于此,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道德风险模型,探讨税务机关使用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进行企业所得税鉴证、后来又停止使用鉴证业务的原因,并通过我国涉税鉴证业务中存在的强制代理与合谋问题解释这一转变。借助这一研究,本文希望能够对我国企业所得税鉴证机制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个思路,也为其他鉴证业务规范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构建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下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行为的激励模型,发现信息不对称时,税务机关对企业如实纳税的激励是有限的,无法促使企业始终选择如实申报税额,因此需要第叁方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税务机关缩小信息差距。由注册税务师提供专业的鉴证报告能够发挥这一作用。通过构建税务机关、企业、税务师事务所叁者之间的模型,本文发现涉税鉴证报告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当企业如实申报纳税时税务师事务所给出合理保证的鉴证报告的概率,大于企业虚假申报纳税时税务师事务所给出合理保证的鉴证报告的概率时,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鉴证报告才能够为税务机关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和税务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息差距是使用涉税鉴证制度的原因;但涉税鉴证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鉴证报告没有缩小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差距是涉税鉴证制度被停止的原因。究其内在,本文构建了税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以及税务机关与税务师事务所之间的博弈模型,指出税务师事务所和企业之间的合谋、以及税务人员的强制代理是造成涉税鉴证报告信息失效的原因。本文选题新颖,研究角度独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税收征纳关系中的博弈,对涉税鉴证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涉税鉴证活动对企业纳税行为的影响,尚未有研究对涉税鉴证业务的使用与停止过程进行探讨。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道德风险模型,探究涉税鉴证在税务机关对企业的激励机制中发挥信息辅助作用的条件,以及导致涉税鉴证失效的原因。因此,本文的理论研究不仅更加系统和完整,而且能够为我国企业所得税鉴证机制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6-01)
涂志刚[5](2017)在《考虑道德风险防范的共同配送联盟二元激励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共同配送作为一种新型配送方式,具有成本低、服务优、环境友好等优势,是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物流配送企业来说,共同配送将配送需求进行了集并,在配送作业上实现了仓储、配送规模和配送时段的计划性,提高了车辆利用率和配送服务能力;对顾客来说,共同配送实现了配送需求的集约化,加快了配送的频率、推出了多样化的配送终端、一次可配送多家快递等功能,满足了其个性化需求;对社会而言,共同配送对物流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充分利用了社会物流资源,避免了物流资源的重复建设、减少了车流量,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联盟成员的道德风险防范是共同配送联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联盟运作的关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重点对共同配送联盟的二元激励模型进行研究,以防范联盟成员道德风险。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共同配送联盟的研究框架、基于利益分配的正激励设计、基于信任度评价的负激励设计、联盟二元激励模型的建立和算例分析。首先阐述了共同配送的内涵、优势及组织类型,分析了共同配送产生的动因和运作模式,提出了联盟成员道德风险防范的综合解决方案——二元激励框架模型;其次提出了联盟利益分配的叁阶段法,建立了各阶段的分配模型,并对各阶段的分配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然后引入了信任度这一信号因子来区分正常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引入惩罚机制来监控该信号,建立了基于信任度评价的惩罚机制模型,并分析了该机制对联盟成员收益的影响;最后建立了联盟的二元激励总体模型,提出了模型的实现路径,并通过一个算例探讨了诚实守信正常行为、纯机会主义行为、混同行为这叁种情况下联盟成员的激励参数、惩罚概率及收益情况。(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徐伟[6](2017)在《考虑风险偏好与道德风险的外包激励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包激励是外包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外包、外包激励、风险偏好、道德风险等文献基础上,着重考虑了风险偏好与道德风险,对外包激励模型按照单、双边道德风险进行了拓展与分析,也进一步讨论了发包方与接包方双方的风险态度博弈策略问题。单边道德风险下的外包激励模型,总是仅仅抓住分享比例与努力水平这两个变量,努力实现双方收益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时的动态博弈平衡。通过对外包激励的一般模型和拓展模型进行剖析,研究结论主要有:第一,有关收益分享比例和最优努力水平。外在的不确定因素对工作成果的影响越大、接包方的成本系数越高、接包方风险规避度越高,成果分享比例和接包方的最优努力水平都会降低。此时发包方对接包方的激励效果会变差,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较难以保证。第二,有关双方的各自收益。当一方风险规避度上升,另一方的风险规避度不变的时候,风险规避一方的收益将会减少,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补偿。同时接包方的成本系数提高时,双方的收益都会减少。第叁,有关代理成本。一方的风险规避度上升,另一方的风险规避程度不变,外包的代理成本会上升,外包的效率会降低。第四,有关平衡机制。在单边道德风险的一般模型和拓展模型中,双方在均衡解内,双方可以实现经济博弈的动态平衡。双边道德风险下的外包激励模型不仅要考虑接包方与发包方的努力水平,也同时也要兼顾双方的产出弹性。双边道德风险下的研究结论有:第一,双方都是风险中性时,博弈双方的收益分享比例、双方的努力水平、双方的变动收益都将取决于双方的产出弹性。产出弹性较高的那一方将获得超过50%比例的收益分享比例、付出较另一方更高的努力水平、获得较另一方更多的变动收益。特别的,当双方的产出弹性相等时,各自将从产出中获得一半的分享比例、相等的变动收益,此时双方的努力水平相同。第二,双方的产出弹性相等时:风险规避度较高的一方的努力水平、收益较另一方较低,且从产出中分享到的比例低于50%。当一方的风险规避度不变时,另一方的收益与其风险规避度呈负相关关系。特别的,当双方的风险规避度相等时,各自将从产出中获得50%的分享比例,此时双方的努力水平与变动收益也相等。第叁,双方的产出弹性不相等时:总体而言,当双方的风险规避度相等的时,产出弹性较高的一方,其收益也会较高;一方的风险规避度不变,另一方的收益与其风险规避度呈负相关关系;风险规避度会调节因为产出弹性带来的收益效应;一方较另一方的弹性系数较高、风险规避度较低,则浮动收益也较高。第四,双方的风险态度博弈均衡是(风险中性,风险中性)。双方都是风险中性时,双方的产出弹性相等是双方产出弹性博弈均衡的条件;在双方都是风险规避、双方的产出弹性相等时,双方的风险规避度相等是双方风险规避度博弈均衡的条件。本文也提出了四条管理启示,以期对外包实践有所启发。第一,在外包中,不论是发包方还是接包方,都应该客观对待风险并适度接受风险,都不能过于规避风险。第二,发包方在寻找接包方时,也需要考察其风险态度与业务能力。第叁,发包方与接包方都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第四,在外包中,双方要加强协作与沟通,加强信息共享。(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4-10)
张天怡[7](2017)在《基于道德风险的汽车保险设计与定价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险,全称是机动车辆保险,是指机动车辆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负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私人汽车拥有量也逐渐增多,汽车保险渐渐变成大多数人需要接触的一个险种,汽车保险也成为了现代保险市场中最重要的保险之一。虽然车险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车险市场上伴随着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使车险赔付率高居不减,比如车主投保后可能就不会再像没有投保那样认真地防范事故的发生,也有可能发生事故后夸大其损失,甚至存在出事故后伪造事实再买保险,严重阻碍了车险市场的发展。为了使车险市场能够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汽车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进行研究,在道德风险的影响下利用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对车险进行定价,通过对车主发生道德风险概率的分析研究,得到最优的保险价格和免赔额,从而进一步分析保险价格、审查概率、防范成本、审查成本等和发生道德风险概率的关系。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道德风险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对于车险市场上道德风险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道德风险和非对称信息理论以及一些基础博弈理论,了解了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对保险市场带来的危害,对投保人和保险人需要的研究信息也进行了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对投保人和保险人的财富情况进行了博弈分析;第叁章主要介绍了效用函数理论以及对汽车保险进行了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效用函数对车险市场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分析,对车险进行定价,分析讨论了保费、审查概率、防范成本、审查成本等和发生道德风险概率的关系;第四章着重讨论了免赔额,当赔付结构为限额赔付时,在道德风险的影响下,得到最优免赔额满足的式子;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文章还需做的后续研究等工作。(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7-04-05)
吴云剑[8](2017)在《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城市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业银行发展的"黄金十年"的结束,和政府逐渐减少对商业银行的隐性担保,以及监管政策的趋严,城市商业银行将在未来的经营中面临更大的风险,其对自身道德风险的控制也将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控制角度出发,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建立门槛回归模型来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最终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控制道德风险的相关建议,期望能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首先,本文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城市商业银行道德风险,以及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总结先前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定性研究,缺乏结合城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并且缺乏针对城市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控制的研究,存在研究的空间。其次,本文对道德风险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并结合理论对城市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对本文所用的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介绍,说明其适用的范围与操作的步骤。最后,本文将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对城市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了 6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至2015年的数据,选取不良贷款率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存在门槛效应。当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良好时(不良贷款率低于阈值),银行经理在贷款时并没有表现出道德风险;但当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状况恶化时(不良贷款率高于阈值),银行经理将表现出道德风险,并且这种道德风险会随着银行经营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而加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上文的实证分析,提出城市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控制的相关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和监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1)
黄志烨,李桂君,汪涛[9](2016)在《双边道德风险下中小节能服务企业与银行关系契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产生了可观的节能效益,体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然而,我国的节能服务企业大多为自负盈亏的中小服务企业而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基于此,本文从中小节能服务企业与银行的长期重复借贷合作关系出发,针对节能服务企业贷款过程中所存在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引入银行贷款额度不足带来的潜在收益分享系数以设计激励机制,建立了中小节能服务企业与银行双边道德风险下长期关系契约规划模型,分析了银企关系契约下贴现因子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论证了银行与中小节能服务企业建立长期关系契约的可行性,银行应通过关系契约与中小节能服务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基于服务企业承诺的激励机制将有效提高节能服务企业服务效益,进而增加自身的投资效益,实现银企的双赢。(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6年08期)
王先甲,张柳波,关旭,肖露,钱桂生[10](2016)在《道德风险模型中代理人公平敏感性对契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道德风险模型中引入公平偏好同时糅合公平敏感性,通过公平敏感性系数刻画代理人对公平理解的差异性.以这类引入了代理人公平偏好及公平敏感性系数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委托代理契约的设计方法并分析公平敏感性对契约结构及代理人最优努力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完全信息下委托人设计的契约只需支付与公平敏感性系数正相关的固定支付;在努力水平不可观察时,当公平敏感性系数大到一定程度时,委托人会通过调节固定支付消除不公平的存在;而当公平敏感性系数也不可观察时,委托人则根据期望公平敏感系数做决策.(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道德风险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委托代理问题在风险投资中主要表现为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VC)和风险企业家(EN)叁个行为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VC和EN之间信息不对称,他们是风险资本的主要运作者,关系投资的成败,这也是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因此为了规避道德风险,委托代理模型提供了完全理性条件下激励契约设计的方法。此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前景的判断是过度自信的。由于过度自信影响代理人的能力和以代理人行为为条件的不确定产出分布,所以这种心理特征在代理问题中非常重要,尤其在风险投资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中,投资者往往会受到过度自信心理偏差的影响。本文从“有限理性人”的角度出发,对委托人的监管机制定量分析,同时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建立隶属度函数,对过度自信定性分析。通过建立叁者之间单层、双层报酬契约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在单层报酬契约中,得出风险投资者外部监管机制和VC内部监管机制可以提高VC、EN的最优努力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叁者的投资收益;此外VC、EN的过度自信可以提高他们的最优努力水平和报酬分享系数,还可以减少投资中的代理成本;(2)在双层报酬契约中,VC的过度自信隶属程度越大,其最优努力水平越高,要求报酬分享系数越高;EN的过度自信隶属程度越大,其最优努力水平越高,要求报酬分享系数越高。VC和EN的过度自信隶属度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使风险投资中的总代理成本达到最少。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本文结论更加符合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过程,这为度量过度自信和规避投资中的道德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风险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铁宁,王蕊,胡建国.基于团队道德风险模型的担保企业评委激励机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
[2].王珊珊.过度自信条件下风险投资中的道德风险博弈模型研究[D].云南大学.2018
[3].张利国,李礼连,李学荣.农户道德风险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
[4].毛童琳.涉税鉴证的使用和停止[D].山东大学.2017
[5].涂志刚.考虑道德风险防范的共同配送联盟二元激励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7
[6].徐伟.考虑风险偏好与道德风险的外包激励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7].张天怡.基于道德风险的汽车保险设计与定价模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7
[8].吴云剑.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城市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9].黄志烨,李桂君,汪涛.双边道德风险下中小节能服务企业与银行关系契约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6
[10].王先甲,张柳波,关旭,肖露,钱桂生.道德风险模型中代理人公平敏感性对契约影响[J].管理科学学报.2016